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 > 第92章 菖蒲姑娘

女子说她叫菖蒲。

杨婵不知为何,见了这清丽女子,观其风仪,仿佛遇见了一位熟人。她神思有片刻恍惚,居然莫名念叨着,“溪畔菖蒲,自在清嘉。不羡桃李,独绽芳华。”

女子一愣,转过头去,颇有些不知所措,耳尖泛起薄红,指尖无意识绞着袖口的系带。那四句词像山涧清泉,字字珠玑地淌进她心里,那些无人懂的心思,竟被人用这般清透的句子点破。纯质血脉的共鸣在灵台环绕,实在令人无措。她从未与姐妹们,有过这样的时刻。也许是因为,这位姑娘足够纯澈,甚至纯澈的不似真人。族中姐妹再真诚,心中也总有难以割舍的执着。可这位姑娘,心中仿佛只有纯质的善念。

想到自己,原本便只是父亲众多子嗣中的一员,无论做了多少事也得不到一句认可的话。只敢偷偷望着大哥,仿佛偷看一眼春日桃李灼灼,却从未想过有人会将她比作独自绽放的花。

突如其来的善意理解,引发喉头涌上陌生的酸涩,她慌忙别过头,生怕被人瞧见眼眶里打转的、连自己都不解的情绪。原来这世间,真有人能一眼看穿她。

一股诡异的力量在菖蒲姑娘体内游荡,引发了某些在平日绝不会出现的情绪。

杨婵回过神,总觉得哪里不对。无情道本能的就要展开,却没成功。

她突然也有些觉得是自己孟浪了,哪里就能一张嘴就像个登徒子呢,尴尬笑道:“还望姑娘解惑,不知此处究竟是何地?我醒来后满心疑惑,实在摸不着头脑。”

山洞之外云雾漫过剑脊般的峰峦,七十二峰在青霭中若隐若现。苍松倒挂绝壁,古藤垂落千丈,终年不散的岚气将黛色群山晕染成水墨长卷。飞瀑自云端倾泻,溅起的珠玉在日光里折射出虹彩,惊起林间白鹭翩跹。云雾为衣、流泉作佩,连石缝里钻出的野兰都沾着几分仙气。

菖蒲姑娘抬眸时,已收拾好一切情绪,眼神清澈,神色自然,她认真地答道:“此处乃是蜀山,这一带山峦连绵,景色秀丽。我见你倒在山边,便将你带回这山洞照料了,你昏睡了好些时候。”若非见其血脉之故,菖蒲姑娘觉得自己也不会多此一举。若非其所修之道,不同于此时族中任何一道,自己也不会耗费如此多心思与之相处。

似乎是气氛过于理所当然,杨婵也不觉奇怪,对于自己这么一位大罗金仙,被凡人轻而易举地捡走照顾之事,接受的非常迅速。眉心红痕已然隐没不见,她却未曾有丝毫感觉。

反倒,她听闻此地是蜀山,心中一震,暗自思忖:蜀山?这名字听着倒有些耳熟,莫非与上古传说中的蜀山有什么渊源?可我怎会突然到了这里,这是还在影像中?

菖蒲姑娘身段苗条,站起身来时十分高挑,格外引人注目,恰似新抽的兰草,修长而温润,流转着山涧清泉般的澄澈。眉如远山含黛,目若晨露映霜,浅浅一笑便似有柔光漫出。素色长裙裹着纤细的腰肢,盈盈而立,清雅的气质与周遭山水浑然相融。

杨婵看着她,虽然笃定自己从未见过这菖蒲姑娘,却总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她望着菖蒲转身时衣袂扬起的弧度,心口突然没来由地一颤。

人为美色所迷时,大脑总会转的慢一些。无情道韵挣扎着弥漫开来,杨婵脑内恢复片刻清明。

明明初次相见,对方站立的姿势、垂眸时睫毛投下的阴影,却像烙在记忆深处的印记,随着呼吸阵阵发烫。

那双含着警惕的杏眼,总让她想起幼时在家中玩耍时窥见的某段模糊画面——同样的晨曦里,有人背对着她将剑舞得虎虎生风,露珠顺着剑尖坠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与此刻菖蒲衣袖扫过草叶的声响重叠。

当菖蒲发间银饰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光斑,她恍惚看见无数碎片在神识深处飞旋重组,那些从未经历过的画面如潮水涌来:月下对酌的酒盏、共御强敌时交叠的剑影、还有某个诀别时刻滑落的泪滴。这种荒诞的熟悉感让她喉头发紧,仿佛跨越无数个时空,她们早已有了千丝万缕的羁绊。她下意识扣住腰间长剑,触手冰凉。

菖蒲姑娘开口时,声线像被山泉浸过的古玉,温润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语调平稳而有力,尾音恰到好处地悬在空气里,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静。

杨婵觉得这声音似曾相识——不是记忆中的某个片段,而是像深潭倒映明月,天然带着抚平心绪的那股力量。她应该近日,刚刚感受过才对,是……是昌意!

虽然声线音色,都不相同,可道韵是骗不了人的。她的眸光在菖蒲姑娘周身流转,虽然她与昌意截然不同,可那举手投足间的沉稳,通身萦绕的生机盎然的道韵,却如出一辙。

菖蒲姑娘那不急不躁的声线,虽无昌意的雄浑豪情,却有着相同的镇定自若与温润之感,能将周遭的喧嚣悄然抚平。

她心中暗自思量,或许这就是道韵的奇妙之处。昌意以武勇纵横天下,其道韵中蕴含着开天辟地的霸气 可生机始终弥漫周身,温润如玉,温柔似水。

而菖蒲虽看似温婉,可她的道韵里却藏着静水流深的坚韧,生机在风雨中凛冽,有着不可直视的傲然。

这二人,一个如烈日般耀眼,一个似冷月般沉静,却在生机道韵的契合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女亶姑娘,”菖蒲姑娘目光专注地看着杨婵,神情认真,声音不紧不慢,“我不知你究竟从多么遥远的地方来到这蜀地。但如今你既已醒来,便抓紧时间休整一番,随后尽快离开此地吧。实不相瞒,此处很快便会成为交战之地,实在不适宜像你这样的旅客久留。”这姑娘身上的道,无情中又蕴含有情,实在奇特。并非因某一种规则而生的道,似乎是专注于人心的。

杨婵听着菖蒲姑娘的话,不知不觉间,无情道韵竟然缓缓收束起来,她似乎又开始迷糊,“多谢姑娘救命之恩,多谢姑娘提醒于我。只是我实在想不起来是如何到了此地,还望姑娘解惑。不知是何人在此地交战?为何这好好的蜀山,会突然成为战场?”

她急切地想要了解更多情况,以便能更好地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同时也暗自思索着自己该如何在这复杂的局势中脱身,继续寻找解救宓妃姐妹的办法。此地确实不该她久留,却不知当如何离开。杨婵以为自己在拼命思考,实则自身道韵一直被压制。她却并未感觉到,有何不同之处。

菖蒲姑娘眉眼微动,看向杨婵说道:“太初水泽的神明让我族献上族人为祭品,我们已经向亘古圣原的黄帝求助,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我们,过不了多久,黄帝大军便会到来,我族附近区域便是那交战之所在,所以女亶姑娘你还是速速离开此处吧。”这姑娘身上的道韵,与她的纯质血脉似乎也并不相干。

杨婵听闻菖蒲所言,心中猛地一沉,此地已是太初水泽了?无情道下意识便要张开,转瞬又被压制了回去。

菖蒲姑娘往无人处瞥了一眼,似有若无的一眼。她体内的诡异能量,在默默流淌,缓缓侵蚀。

杨婵眉头紧锁,感觉脑子不够用,越想越觉得这一切太过离奇。自己先是被莫名拽入昌意的队伍,紧接着那突如其来的神秘伟力将自己击晕,直至在这蜀山的山洞中醒来。种种遭遇,都不像是正常的情况。

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伟力在推动着她前来太初水泽。当日毕方还嘱咐她若是来了太初水泽该当如何,她没有放在心上,毕竟现实中的洪荒早就没了太初之名。可进来影像之后,居然就到了这蜀山。

我明明应该只是个旁观者,能随时从这影像中抽离,以看客的身份洞察一切,杨婵喃喃。可如今却深陷其中,似乎成了这影像世界里的一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无情道道韵放弃了挣扎,缓缓沉寂。

菖蒲姑娘悄无声息地捕捉了一丝道韵,偷偷藏匿。

作为西岳神女的功德分身,杨婵向来对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的状态有着清晰的认知。以往的经历中,她都能自如地穿梭于各种情境,不受任何意识层面的干扰,保持着冷静客观的视角。毕方那一次,只有她和被混沌珠庇护的敖丙没有梦。但这次,一切都脱离了掌控。

不管怎样,当务之急是先解决眼前的事情。杨婵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在记忆中搜寻着毕方当初提及太初水泽时的每一个细节。

虽未听毕方说起过蜀山,但她心思敏锐,很快便将这其中的关联梳理清晰。

太初水泽的神明索要人为祭品,如此残暴之举早就令她义愤填膺,水泽的传说在她耳畔萦绕经久。每当听闻稚子被献祭时的啼哭,胸腔里便翻涌着熔岩般的怒火。仿佛在淤泥深处黑的看不见的堕神以百姓血泪为供,用活人魂魄滋养神力,这般行径早在毕方叙述时已令她血脉偾张。只是年代久远,未曾有机会见那远古堕神,为先辈讨回公道。

未曾想,此次她因缘际会进入了关于南方战事的影像,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祭祀碑文、族人失踪的案卷,此刻都在菖蒲姑娘的叙说中化作猩红的血字。

她看向菖蒲姑娘时,眼神中多了几分敬意。这位菖蒲姑娘虽然道韵天成,可无论怎么看都只是一介凡女,能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中,勇敢地站出来反抗,必定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气。

她一丝怀疑都没有的就是这么想,一个道韵天成的凡人,有何不对吗?

即便她知道这些事都是已发生的历史投影,她无法改变任何既定事实,但从本心而言,却仍然对这位存在于远古时光中的菖蒲姑娘心生亲近,“菖蒲姑娘,你与你的族人打算如何?这交战之地危险重重,你们做些准备吗?”她甚至开始担心这姑娘的氏族中人。

菖蒲姑娘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透着无奈与坚毅,“我们已做好准备,会留在此地协助黄帝大军跨过水泽大江。只是这一战凶险难测,谁也不知结果如何。女亶姑娘你本是无辜过客,若因留在此处而遭遇不测,实在不值。还请你尽快离开,寻个安全之地。”

杨婵心中固然纠结,虽然初次见面,但她是真的很担心菖蒲姑娘和她的族人。

太初水泽那些堕落神明的恶行让她怒不可遏,满腔的正义感驱使着她想要握紧手中的宝莲灯,为菖蒲姑娘和她的族人披荆斩棘,与邪恶势力抗争到底,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杨婵感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体味到自身这么浓烈的情绪了。

然而,宓妃那满含期待与痛苦的神情又怎能让她轻易忘怀?宓妃的两个妹妹神识还深陷困境,等待着她去解救,那份沉甸甸的使命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她的心头。她深知,自己肩负着的不仅是宓妃的嘱托,更是一份关乎亲情与正义的责任。

无奈之下,她将神识放出转了一圈,发觉以蜀山为半径的万里就是极限,再往外竟然是处处碰壁后,发现貌似当下被困在这蜀山之地,也只能暂且按捺住焦急。

细细思索着目前的处境,自己既已随昌意的队伍来到此处,又似乎被某种气墙阻止离开,想要立刻脱身怕是不能。或许只有重新回到昌意队伍中,跟着他们一同行动,才有可能返回宓妃姐妹所在的亘古圣原。毕竟洪荒之大,古尤胜今,诸般隐秘,也非大罗能破,她自己不见得回得去。看来这蜀山之行,是注定要经历的一段波折了。

蚩尤与毕方日后会北上东去,在东海之上还有一场大战。她心中涌起一丝希望,若是届时能与蚩尤他们同行,说不定能及时赶到亘古圣原或者海岱沃壤,救下宓妃的两个妹妹。

想到这里,杨婵微微颔首,心中逐渐明晰。她对殷素知等人充满信心,多年的镇守生涯赋予了殷素知独特的思维方式,草堂中的学生们也有着别样的智慧,再加上哪吒,他们所代表的当代思想,与亘古圣原中的古代思想碰撞,或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宓妃的两个妹妹带来震撼,从而助力解救之事。

菖蒲姑娘默默看着她,不言不语,只是打量着她,仿佛能够看透她的血脉,看透她的来历,看透她的心思。

沉思片刻后,杨婵毫无所觉地说道:“菖蒲姑娘,我明白你的好意。只是我也并非毫无能力之人,若能帮上忙,我愿尽一份力。那些神明如此为非作歹,不能任由他们胡来。我虽不知自己为何会卷入此地,但既已来了,就不会袖手旁观。”

杨婵不开无情道的时候,心思不够细腻。她没有发现这菖蒲姑娘闻言后,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只是随着菖蒲迈出山洞,一路沿着蜿蜒的山道而下,朝着山下的村落走去。沿途,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衰败之象,曾经的大族风采早已不复存在。

抵达村落时,杨婵看到低矮破旧的房屋错落分布,寥寥几缕炊烟在半空飘散,整个村落弥漫着压抑与萧索。

山间小道蜿蜒曲折,菖蒲姑娘步伐沉重,每一步都似踏在往昔辉煌的残骸上。她抬手拂开挡路的藤蔓,目光扫过崖壁上斑驳的旧痕,那是蜀山氏昔日镌刻的族徽,如今已被青苔侵蚀得面目全非。

“那时,山间灵植遍野,族中孩童皆能引灵气入体。”菖蒲的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喟叹,“神鸟盘旋天际,为我们带来祥瑞,先辈们的剑能劈开云海,护佑族人平安。”她顿了顿,指向山脚下那片破败的村落,炊烟稀疏,屋舍摇摇欲坠,“可如今,灵脉多已枯竭,族人只能靠狩猎采药勉强维生,稍有不从,那些神明便降下天灾惩戒。”

杨婵跟在身后,听着菖蒲姑娘的叙述,拳头渐渐攥紧。她望向远处山峦,想象着曾经的繁荣盛景,再对比眼前的满目疮痍,胸腔里的怒火如岩浆般翻涌。那些堕落神明的恶行,就像一道道狰狞的伤口,刻在蜀山氏的土地上,也刻在每一个族人的心头。他们会付出代价的,杨婵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然,我定不会让他们继续为非作歹。

菖蒲姑娘边走边向杨婵介绍,“曾经,蜀山氏何其风光,整座山脉都是我们的领地。可如今,在那些神明的不断要挟、压榨、遏制下,已衰败至此,仅剩下这一个村落供族人栖息。”

暮色为杨婵的轮廓镀上冷硬的阴影,她垂在身侧的指尖骤然蜷起,掐进掌心的力道几乎要刺破皮肉。菖蒲的话语如淬毒的箭矢,字字句句扎进她的肺腑——眼前凋敝村落与描述中仙雾缭绕的蜀山图景轰然重叠,那些神明巧取豪夺的嘴脸,与曾经欺压到家中的天兵天将渐渐融为一体。

喉间泛起铁锈味的腥甜,她仰起头望向铅云低垂的苍穹,眼底翻涌的怒意几乎要化作实质,连周身萦绕的灵力都开始不受控地震颤,在晚风里掀起细碎的冰碴。

菖蒲姑娘仿佛对她的愤怒一无所知,继续说道:“即便如此艰难,那些神明仍不罢休,每年都要求我族献上百名童男、百名童女。如今,我族人口锐减,早已难以负担这样的重负。无奈之下,我们才暗中与亘古圣原那边联系,期望他们能伸出援手,拯救我们的部族。”

杨婵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向菖蒲姑娘,“菖蒲姑娘,你们遭受如此苦难,我定不会坐视不管。如今黄帝大军即将到来,我们定能一同击退那些神明。”

菖蒲姑娘怅然,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身为蜀山氏的首领,肩负着守护族人的重任。这些年,看着族人受苦,我心如刀绞。如今有了希望,我定要带领族人奋起反抗。”

两人加快脚步走进村落,杨婵看到村民们虽面容憔悴,却眼神坚毅,正紧张而有序地做着战斗准备。

菖蒲姑娘目光真诚地看着杨婵,语气平和而坚定地说道:“女亶姑娘,你本是这世间的过客,无端卷入我们蜀山氏与太初水泽神明的纷争,实非你之所愿。若你此刻决定离开,返回属于你的地方,我们全族上下都不会有丝毫怨怼之意。”

她微微一顿,似是怕杨婵有所误解,又急忙补充道:“你不必因为我曾将你救至山洞而心存负担。以你的大罗金仙修为,这蜀山之中,即便我不施以援手,也并无什么能够真正威胁到你性命的存在。我当初救你,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所以,你没有任何义务一定要留下来帮助我们对抗那些神明。”

杨婵静静地听着菖蒲的这番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能感受到菖蒲的善意与真诚,这并非是在赶她走,而是在为她着想,不愿让她无端涉险。

“菖蒲姑娘,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杨婵轻轻摇了摇头,“但我既已知晓了蜀山氏的遭遇,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你们受苦而不顾?那些神明如此残暴不仁,我身为修行之人,自当出一份力。况且,如今我既已身处此地,便与这一切有了关联,又怎会轻易离去?” 她的声音虽不高亢,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正当杨婵和菖蒲姑娘说着话时,一名老妪神色匆匆地赶了过来,焦急地说道:“族长,您可算回来了!请快去咱们神庙吧,那些神明又开始躁动不安了,我们根本没办法,也凑不出足够的牺牲来让他们平息怒火,只能劳烦您走一趟了。”

菖蒲姑娘听闻,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二话不说,立刻迈步朝着村中那座最为豪华的建筑——神庙走去。

杨婵见状,不假思索地举步想要跟上,却被老妪伸手拦住。

“这位客人,您还是随我去这边厅堂休息吧。”老妪叹息连连。

杨婵说道:“我跟过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老妪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流露出无奈与担忧,解释道:“族长是神明的仆人,只有她能够暂时安抚住那些躁动的神明。我们这些人连做仆人的资格都没有,是不被允许靠近的。”说着,老妪便伸手想要拉着杨婵离开。

杨婵心中猛地一惊,难道pu竟然是仆人的“仆”的意思吗?她的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心中顿时充满了疑惑与震惊,若真是如此,那菖蒲姑娘平日里岂不是受尽了这些神明的驱使与折磨?

杨婵微微皱眉,看着眼前的老妪,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与探寻,问道:“敢问这位婆婆,你们族长的名字究竟是何意?方才听您说她是神明的仆人,可这与她的名字又有什么关联呢?”

老妪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哀伤,缓缓说道:“我们族长的名字,是双日之昌,人卜之仆。‘昌’字,寓意着昌盛、光明,可在我们这,却仿佛是一种讽刺。而‘仆’字,正如你所想,便是仆人的意思。”

她顿了顿,眼神望向远处那座神庙,继续说道:“我们族长自小就被选定为神明的仆人,肩负着与神明沟通、安抚神明的重任。这些年来,她为了我们族人,受尽了神明的压迫与折磨,却从未有过怨言。她明明有着出众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可因为这个身份,却不得不忍受这一切。”

杨婵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