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 > 第91章 洛神之悲

杨婵的心思还沉浸在那颗神秘蛋的谜团中,目光却下意识地落在了影像里的昌意身上。

其仪望风表,迥然独秀。玄色披风被山风扬起,勾勒出英武不凡的轮廓,腰间佩剑寒光凛冽,似与主人同样蓄势待发。那双如隼般锐利的眼眸,透着征战沙场的沉着与果决,紧抿的薄唇线条冷硬如刀,眉间凝结的坚毅之气,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直抵人心。每一个细微的神态,都彰显着久经沙场的将领风范,令人心生敬畏。

他正有条不紊地向黄帝汇报着战前的各项准备,言辞恳切,眼神中透着果敢与决绝,主动请缨先行一步前往太初水泽,既愿做冲锋陷阵的先锋,又要肩负起探查敌情的重任。

原来南征与东征是几乎同时进行的,难怪毕方曾言有两处战场。杨婵望着下方那个身姿如松的身影,见昌意铠甲上的兽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发间束着的赤色丝带被风掀起,却丝毫未扰其沉稳的节奏。那些关于粮草调配、阵法布置的字句从他口中说出,带着金石相击般的铿锵。骨节分明的手指划过舆图上蜿蜒的江河,每道指痕都似要将地形刻进众人眼底。

奇怪,此人之形貌,居然如此清晰可见!

恍惚间,杨婵想起北俱芦洲雪原上独自猎取冰原狼的幼崽,明知对手凶残仍躬身伏行。此刻昌意眼底的光芒,竟与那幼崽如出一辙。原来天地间总有人甘愿以血肉之躯为刃,劈开混沌前路。

“诸公!夫太初水泽东皇廷者,豺狼之性,蛇蝎其心!拘神农女常曦于囹圄,谋圣人血脉。更遣宵小,潜行圣原,觊觎扶桑神枝,欲窃人族通玄之路,其罪当诛!

彼辈暴虐,荼毒水泽黎庶,驱万民以充牲醴。祭坛之上,血光蔽日;哀嚎之声,震天彻地。竟欲借苍生血泪,养一己之私欲;以百姓枯骨,筑虚妄之道基。天道昭昭,岂容此等奸佞猖獗!

圣人立教,本为济世安民;东皇所为,实乃祸乱乾坤。今吾等聚义于此,非为一己之私,乃为护圣人遗脉,拯黎民于水火!若不荡平东皇巢穴,救出常曦,涤荡此等污秽,昌意愿自缚请罪!诸公且执戈相向,共讨逆贼,以正气破邪祟,以热血祭苍天!”

昌意这份近乎执拗的勇毅,将杨婵从无情道的道韵中带出,他那份,恰似寸心姐姐当年在地府以神魂为引点燃未来时的决然,让杨婵颇觉怅然若失。

当昌意转向黄帝,躬身说出“愿为先锋”四字时,云层突然翻涌。

杨婵别开目光,却发现自己掌心已凝出花来。此花淡雅而独特,肉穗花序犹如一根细长的蜡烛,自叶丛间悄然抽出,其上密密麻麻簇拥着细小的黄绿色花朵,没有张扬的花瓣,却以质朴的形态展现别样韵味。花苞未绽时,裹着一层半透明的佛焰苞,似薄纱轻笼,朦胧中透着神秘。绽放后,细碎花蕊微微低垂,如谦逊君子颔首,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带着水生植物特有的湿润与清新,夹杂着丝丝药草气息,在微风中悠悠飘散。

这是什么?杨婵忽然生出不太妙的预感。迅速重回无情道韵之中,预感顿时消弭,一切如常。

黄帝看着眼前这个英气勃勃的儿子,微微颔首,应允了他的请求。

原来,神农氏还有一女名为常曦,被东皇所囚。却不知自己的母亲,与之是否有关。杨婵细细品味檄文内容,这东皇同样觊觎人族血脉之力。

从毕方那里,她已知晓黄帝大军此去南方,必定功成。本以为昌意此去,在这段影像中便不会再有更多画面,心中不自觉的生出些遗憾来。

可下一秒,一股无形且强大的力量猛地袭来,竟不由分说地将她的神识拽到了昌意身旁。

她只觉天旋地转,再定睛时,已身处昌意一行的队伍之上,正朝着太初水泽行进。

我是来救宓妃两位妹妹的,怎么跟着昌意走了?杨婵清楚自己的使命所在,绝不能偏离了原本的目标。

于是,她立刻集中精神,收起无情道道韵,要将自己的神识抽离出来,返回原本的轨迹。

就在她奋力之际,意外陡然发生。

影像之外,宓妃身旁那柄造型奇特的六面剑,竟毫无预兆地分出了一面,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嗖”地窜入了影像之中。

紧接着,那面剑突然出现,重重地抽在了杨婵的后脑勺上,巨大的冲击力瞬间让她眼前一黑,脑袋“嗡”的一声,整个人直接被抽蒙了。

昌意似有所觉,向后看去,眉头皱起,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宓妃原本正专注地观察着影像中的变化,冷不丁看到六面剑的其中一面突然飞进了影像里,也被吓得花容失色。

这柄剑乃是她父亲太昊所留,威力强大且神秘莫测,平日里她虽知晓其不凡,却也无法完全掌控,便多半不取来用。

此刻剑突然异动,她满心疑惑与震惊,根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她转头去看进入影像众人的身躯,愕然发现众人皆在,唯独不见杨婵。

宓妃心中一紧,脸上满是焦急之色,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双手迅速结印,试图强行停止影像。

在她看来,即便这次的历练被迫中断,大不了日后再重新开启便是,可如今杨婵居然不仅是神识居然连身体都不见了,明显陷入未知险境,实在让她放心不下。

然而,当她集中精神,想要操控影像时,却惊恐地发现,那原本在她掌控之中的影像,此刻竟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再也不听从她的指令。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手微微颤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我竟然还是如此无能,连这点小事都要搞砸吗?挫败感充斥着她的心间。

她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那柄六面剑,只见原本分出去的那一面剑,此刻已与其余几面剑汇合,遥遥悬于影像之上。剑身闪烁着神秘的光芒,缓缓移动,竟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剑阵。

宓妃定睛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剑阵竟是传说中的两仪剑阵。

太极两仪生四相,此剑阵威力巨大,变幻莫测,蕴含着天地阴阳之理。她自幼便听闻过这剑阵的威名,却从未想过,今日竟会亲眼见到它在这影像之中显现。

剑阵甫一展开,便见清浊二气如游龙交缠。黑白两色剑光化作阴阳鱼眼,吞吐间割裂虚空,寒芒所过之处,晨雾凝成冰晶簌簌坠落。剑阵流转时,四柄长剑忽而化作朱雀浴火、玄武潜渊,忽而幻作青龙腾空、白虎啸谷,四象虚影相互交织,在半空勾勒出古老的卦象图腾。每一次剑招变幻,都暗合天地间阴阳消长之妙,凛冽剑气与柔和灵力此消彼长,恍若日月轮转、四季更迭。

她呆呆地望着剑阵,心中思绪万千。莫非是父亲留有其他用意,是我所不知道的?宓妃眉头紧锁,她深知父亲可以看穿时间长河,各种手段高深莫测,这六面剑又是他所留,想必这剑阵的出现绝非偶然,背后定有深意。

想到这里,宓妃心中的焦急稍稍减轻了几分,她决定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尽管心中充满了担忧,但她也明白,此刻唯有保持冷静,才能找到应对之策。

强自镇定下来后,她一颗心仍紧紧揪着,忙将目光投向影像中杨婵带来的众人,殷素知、哪吒等人的身影映入眼帘。见他们依旧神色专注,按部就班地随着既定的事件行动,并未受到杨婵这边意外状况的干扰,宓妃不由得悄悄松了口气。

无论过去多久,宓妃的本性都是温柔良善怕麻烦,她不想给旁人添任何麻烦,却总是莫名被卷入纷争。

不同于女娃的刚烈,不同于女妭的执拗,她的性子原该像雪山顶上终年不化的薄霜,清冷又疏离。她总是对人间诸多事皆深感乏累,宁愿自己独居,也不想牵扯进任何麻烦事。只愿守着半亩方塘,看浮萍聚散,听细雨敲窗。可当尖锐的哭喊声刺破云层,蛰伏的暖意突然冲破冰层。事到临头,她又总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责任感,纠缠不休。

杨婵因被莫名拽着跟随昌意而去,脱离了原本众人所在的太昊之征影像情节,自然在这部分影像中没了她的踪影。宓妃看不到杨婵的身影,满是担忧,自责于自己竟帮不上忙。

即便杨婵已是大罗金仙,即便两仪剑阵是父亲所留,宓妃仍然心中自责,觉得是自己太过草率才让杨婵进入未知险境。不说这姑娘本是炎帝之后,只看她纯粹且良善的行事作风像极了一位姐姐,宓妃便不愿她出事。

她的视线紧紧锁定在影像里众人的一举一动上,心中默默祈祷着这场意外能尽快平息,杨婵能平安归来,两个妹妹可以消解执念。眼下的情况虽让她有些无措,但她清楚,自己必须坚守在此,密切关注着一切变化,以便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其他状况。

她不断告诫自己遇事不要慌乱,虽然兄长去后,她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太昊独女,乃伏羲天帝与女娲圣人之后,也是羲和与常曦出嫁后,小一辈的长姐,却是亘古圣原三位公主中最没主见的那个。

甚至于她本该是亘古圣原最耀眼的明珠,却因为自身退缩,在命运的漩涡里节节败退,连衣角都沾着洗不净的狼狈。当年没能力避免悲剧发生,自己的日子也过成一团乱麻,记忆如利刃剜心。

女娃投海时决绝的背影,女妭堕魔时猩红的眼瞳,那些本该由她守护的至亲,终究在她的犹疑与软弱中走向末路。而她的爱,像握不住的流沙,从指缝间簌簌滑落。与夫君同床异梦,相敬如宾的表象下,是无尽的孤寂与疏离。她曾试图抓住救命稻草,却只攥得满手血色。原来她才是最可笑的笑话,空有尊贵身份,却守不住任何珍视之物。

劫数渡不过去,爱人救不下来,与夫君亦是貌合神离,挫败感、无力感几乎击垮了她。

洛水河中沉浮的石碑泛着冷冽青光,宓妃蜷缩在神识构筑的幽影里,听着外界传来的潮声与更漏。

功德金纹如蛛网般在石碑表面游走,每吸纳一缕香火,都像是给这具困在时空罅隙的躯壳注入一丝活气。她早已忘了四季更迭的模样,只机械地重复着积攒功德的执念,如同提线木偶般等待不知何时会降临的救赎。

石碑外的世界风云变幻,她将自己锁在记忆的囚笼里。那些未说出口的歉意、未能守护的挚爱、无法挽回的遗憾,都化作沉甸甸的枷锁。

她不敢思考未来,不敢直面过往,甚至不敢生出多余的念头,生怕打破这看似平静的僵局。

功德之光越盛,内心的空洞便越深,像是被抽走灵魂的容器,只剩一具等待被填满的空壳,在漫长的岁月里,机械地、麻木地,等待着一个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答案。

她摇摇头,赶紧赶走不合时宜的忧郁,再次定了定神,闭上眼睛后细细思索,如果是黄帝叔父家的大弟玄嚣与二弟昌意在此,他们会怎么做。

宓妃虽然从未爱慕作为夫君的玄嚣,却对他与其弟的才能有深刻认知。两人一在北一在南,扛起了远古与上古相交时的人族大旗。即便他们皆未能继承人皇之位,却不可否认他们仍旧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

洛水泛起的涟漪倒映着宓妃微蹙的眉峰,她猛地甩了甩头,鬓边珠玉相撞发出清脆声响,似要震碎满心阴霾。深吸一口气,她阖上双眼,神识沉入记忆深处——玄嚣金冠束发,立于玄鸟战车上俯瞰千军,青铜面具下的目光如鹰般穿透战场迷雾。昌意银甲染血,在蜀山之巅执剑破阵,剑穗翻飞间尽是开疆拓土的豪情。

这对兄弟一守北,一镇南,玄嚣以谋略纵横捭阖,将部落盟约织成坚不可摧的罗网。昌意凭武勇荡平妖蛮,每道伤疤都刻着人族崛起的印记。

恍惚间,宓妃仿佛看见玄嚣在沙盘前推演兵法,指尖轻点便令山川移位。又见昌意挥戈断流,以血肉之躯筑起守护族群的长城。他们扛起的不只是战旗,更是一个时代的脊梁。

“若换作他们...”宓妃喃喃低语,睫毛轻颤。当想象中的玄嚣开始拆解困局,昌意举剑劈开前路,她苍白的指尖竟微微发烫。

石碑外的月光穿透千年尘埃,在她掌心投下斑驳光影,那些曾以为永远消散的勇气,正从记忆的裂缝里悄然复苏。

片刻后,她睁开眼睛,当务之急是弄清楚这六面剑突然异动的缘由,于是她闭上双眼,集中精神,尝试着与远在未知之处的父亲太昊氏伏羲建立联系。这么多年过去,因为某些事,她从未鼓起勇气与父亲联系。

这柄六面剑,自父亲将其留给她起,便一直安静地待在身旁,多年来从未有过任何异常举动。

父亲曾言,待有缘人到来,若能助叔父家的两位妹妹恢复神智、脱离困境,便将此剑赠予来人。

宓妃一直以为,杨婵就是那个命中注定的有缘人,也打算在事成之后,将这柄珍贵的可以穿透时间与空间的六面剑作为奖励交到她手中。

可如今看来,这六面剑与杨婵之间的关系,远比她想象中更为复杂神秘。

六面剑突然自行组成两仪剑阵,还突然对杨婵出手,这一系列变故让宓妃焦虑难言。

沉浸到意识中,宓妃轻声呼唤,“父亲,女儿有急事相求。您留下的六面剑突然异动,如今已布下两仪剑阵,本代人族圣人执念传人杨婵姑娘也因此陷入困境。父亲可知道这其中的缘由?可能救出杨婵姑娘?”

她静静等待着父亲的回应,每一秒的流逝,都让她愈发焦急,不知道在影像中的杨婵此刻正面临着怎样的危险,也不知道这一切最终会如何收场。

她见过太多命悬一线的危局,知晓战场上瞬息万变——也许下一刻,杨婵的功德分身就会在灵力暴走中烟消云散,又或许会以玉石俱焚的方式逆转乾坤。这场被命运裹挟的纷争,究竟会以怎样惨烈的模样落幕?

夜色愈发浓重,唯有洛水呜咽,诉说着未知的前路。

在那遥不可及的混沌之中,三皇五帝等一众上古大能各自忙碌,他们正投身于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这工作不仅凶险万分,每一丝疏漏都可能导致天地失衡,生灵涂炭,而且复杂异常,需调动天地间最精妙的法则之力,更耗费了漫长的岁月。

伏羲,这位太昊氏的大首领,远古天帝,第一代人皇,此刻正专注地操控着无尽法则的力量,将那混沌冲击的破损一点点修复。

突然,他的动作一顿,敏锐地捕捉到了女儿宓妃在意识中传来的呼唤。他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而后通过意识向宓妃传递了信息,轻声嘱咐道:“吾儿稍安勿躁,且耐心静待,一切自有定数。”

这时,身旁一位披斗笠,身影隐匿在阴影中的人察觉了伏羲的异样,出声问道:“大哥,出什么事了?”

伏羲收回思绪,目光平静而深邃,缓缓开口回应:“纠缠许久的因果,将缔结归位。诸位,且拭目以待吧。”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看透岁月沧桑的从容,已然预见了即将发生的一切。

周围的众人听闻此言,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投来探寻的目光。

不远处一个身影一僵,不知想起什么,竟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对身边的人说道:“祖父,我想回洪荒去。”

被称为祖父之人背对着他,“且等着吧,你父母之间因果未了,你便不要回去添乱了。”

在岁月的长河中,远古时期的三皇、上古时代的五帝,连同他们身边那些忠心不二、德才兼备的臣子与贤人,并未如世人所认为的那样,消逝于轮回之中。

他们悄然隐匿于天外天,默默从事着一项鲜为人知却关乎天地命脉的工作。

突然,一声苍老而悠远的声音从远方隐隐传来,这声音仿佛穿越了无尽的时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闻此声响,皆是微微一怔,旋即默契地不再围聚一处,而是迅速分散开来,各自回到原先的位置,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洪荒大地上,众生熙熙攘攘,他们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繁衍生息,享受着岁月的安稳与平静。

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这看似平常的安宁背后,是一群远古大能、上古巨擘在那混沌弥漫的天外天,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肩负着沉重的使命,替他们遮风挡雨,负重前行。

那神秘的天外天,仿佛是一道无形的屏障,守护着洪荒世界的祥和,而那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却被岁月的尘埃所掩埋,不为人知。

宓妃得到了父亲的回应,温暖萦绕于心,稍稍镇定下来。杨婵,正是破局之人。她所珍视的爱人与弟妹们,都要归来了。

父亲的声音裹着远古星辰的温度,自神识深处流淌而过,那些堆积千年的阴霾竟被这缕暖意渐渐驱散。

她抚上微微发烫的眉心,恍惚间又成了趴在父亲膝头听神话的稚子,心底紧绷的弦终于松了几分,唇角扬起许久未见的弧度。

后羿琥珀色的瞳孔、昌意握剑时的决然、女娃投海前的炽烈...这些鲜活的面容在她脑海中次第浮现。

杨婵,那个诚挚纯善的姑娘,看似端庄有礼,实则随性自在,内心暗暗含着穿透迷雾的锐利与疯狂,那般纯粹的不似个人。可不知是谁指引了她,将一枚水晶心肝,染上了俗世红尘,沾染了烟火后,她又变得像一个人。此刻,她就像一柄出鞘的宝剑,必将斩断横亘在众人命运前的荆棘。

即便她的人生是失败的,可她观人,还从未看走眼过。“都要回来了...”宓妃轻声呢喃,指尖凝出灵力勾勒出爱人与弟妹们的虚影。

石碑外的夜风裹挟着莲花香掠过,她望着洛水尽头翻涌的云霞,仿佛已经看见重逢那日的曙光。曾经错过的守护,未能兑现的诺言,或许都能重新书写。

还有那道月光,还有嫦娥,无论是命运弄人,还是阴差阳错,在后羿这件事中,终归是她欠她的。

在那神秘的影像世界里,杨婵只觉一股磅礴巨力袭来,脑袋遭受重重一击,身为大罗金仙的她竟也瞬间被抽晕了过去。意识陷入黑暗的刹那,她满心的惊愕。

不知过了多久,杨婵悠悠转醒,向外望去,只觉眼前云雾缭绕,绿意盎然。山风轻拂,带来鹤鸣声声、流水潺潺,还夹杂着细雨淅淅沥沥的声响,仿若置身于世外仙境。

她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处山洞之中,洞壁粗糙,透着丝丝凉意。身下是柔软的干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正恍惚间,杨婵注意到旁边有个女子背对着自己,正专注地生火。火苗渐渐升腾,映红了女子的侧脸。

听到杨婵醒来的动静,女子缓缓转过头来,轻声说道:“女亶姑娘,你醒了。”那声音轻柔婉转,如潺潺溪流,带着一丝关切。

杨婵一脸茫然,听到女子口中的“女亶”,先是一愣,旋即心中琢磨开来,竟莫名觉得这“亶”就是亶州的那个“亶”,意味着从遥远之地而来的女子。这奇妙的认知毫无来由,可经女子一提,她脑海中便笃定了这个解释。

起初,她还暗自嘀咕,这算什么名字,亶可是蛋的发音,多难听啊,寻思着这女子到底在喊谁呢。可转瞬意识到,原来这竟是在叫自己,不由得轻叹了口气,心中想着:罢了罢了,不过是个称呼,也不必太计较。

这一刻的杨婵,灵台意识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时未曾修道,心思转的急,念想多得不得了,但是她并未察觉到任何不对。

于是,杨婵微微颔首,目光看向那女子,虽满心杂念,却还记得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不紧不慢地说道:“多谢姑娘救命之恩,在下无以为报。只是我仍有些糊涂,这是何处?我又怎会在此处?”

北俱芦洲

杨婵本尊睁开双眼,无奈叹气,分身又失联了,居然有点习惯了。罢了,继续修炼就是。闭目打坐,不闻不问。呼吸渐渐绵长,周身灵力凝成星河流转,可眉心始终萦绕着一缕若有若无的牵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