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 > 第93章 王妃何如

杨婵被老妪带到那宽敞的厅堂后,心中始终记挂着神庙那边的情况,居然像个初次离家到了陌生地方的小姑娘似的,因为离开了熟悉的人,出现了坐立难安的情状。

好不容易盼到菖蒲姑娘走进来,她立刻起身,快步迎上前去,急切地问道:“菖蒲姑娘,情况怎么样了?那些神明可安抚下来了?”自从知道了菖蒲姑娘,实际应该是昌仆姑娘,她在叫她的时候,莫名还是更愿意称其为菖蒲姑娘。

菖蒲姑娘缓缓摇了摇头,脸上的神色复杂,凝重、哀怨与悲愤交织在一起,有些许复杂,还有些许不自在,她声音低沉地说道:“神明已经难以安抚了,他们扬言明日便会到村中来取走今年的贡品。可我们这村落里老老少少,哪里还能承担得起这样的重负?”

杨婵的情绪完全被菖蒲姑娘牵引着,脸上的表情不断随着菖蒲姑娘的话语变换,就像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似的。

说到这里,只见菖蒲姑娘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预备明日便随他们去那水泽深处,面见太一神,我倒要问问,我们蜀山氏向来兢兢业业地信奉着神明,为何却要遭受这般厄运?”

杨婵一听,心中大骇,急忙伸出手拦住她,焦急道:“菖蒲姑娘,你是蜀山氏的族长,肩负着全族的希望,怎能以身犯险?这一去,凶多吉少啊!”东皇太一,何等修为。东皇廷,何等龙潭虎穴。

当年,二哥便想要只身去往天庭讨一个公道。当年的他,现在的她,在杨婵眼前渐渐重合。

那一年,是前辈莘姬娘娘拯救了她的家,而今又有谁来拯救菖蒲姑娘的部族呢······

菖蒲姑娘微微苦笑,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如今我族已到这般境地,若连族人都保不住,要我这个族长又有何用?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族人们被那些神明肆意欺凌压榨,就算拼上这条命,我也要为族人讨个说法!”她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透着一股不可动摇的坚定,丝毫柔弱都见不到了。

杨婵垂眸望着菖蒲归来后染血的裙摆,风掠过她鬓角,将几缕碎发吹得凌乱。少女单薄如纸,却仍倔强地挺直脊背,这一幕像根细针刺进她眼底。

胸腔里翻涌的情绪陌生又汹涌,恍惚间竟又想起那时家破人亡,二哥背着她奔逃时剧烈起伏的后背,而此刻眼前人却只能独自咽下所有苦涩。她潜意识中忽略了,人家是有一个部族的人在的。忽然,她伸手拂去菖蒲额前的乱发,指腹触到对方紧绷的肌理。

菖蒲姑娘下意识抬头,与杨婵对视,从对方的眼眸中只看到了纯粹的善念。这样的神情,是她自母亲去后便难以看到了。

当年的自己尚有二哥作伴,在绝境里相互取暖,可这姑娘却要独自扛起村落存亡。也许这影像安排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让她成为当年那个“二哥”,为眼前人撑起一片遮风挡雨的天。杨婵这样想着,突然坚定了某个信念。她从来不认为天命如何,这一次却愿意相信这就是天命所安排。

“咱们不是已经和亘古圣原那边的黄帝部落取得联系了吗?”杨婵觉得自己应该再说点什么,好让菖蒲姑娘冷静下来,“轩辕氏向来仁义,肯定已经派人赶来了。我都已经看到昌意的部队了,他们的支援很快就会到的。咱们再坚持一下,往后拖一拖,蜀山氏一定能得救的。到时候,不管是搬到亘古圣原去居住,还是继续留在这里,都能有个安稳的生活。可要是现在你就往太初水泽深处去,那不是白白送命,自断生路吗!”

听毕方讲过太初水泽和东皇廷的情况,那不是区区大罗金仙可以掌握的局面。杨婵即便再不理智,也不敢说,有自己在,就能解决菖蒲姑娘和蜀山的问题。

菖蒲姑娘听着杨婵的话,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金光,可沉浸在劝说中的杨婵并未留意到这异样。

这位道韵被压制到极限的女亶姑娘,所思所言所行皆发自本心,骗不了人。这样看来,她的保护欲真是纯粹炽热得灼人。这样看来,她是相当好骗了。

这位同样拥有纯质血脉的姑娘,虽然不知她这神农血脉从何而来,但其真挚之意与族中姐妹并无不同,甚至因为没有任何利益夹杂,情谊来的更为纯粹。

可姑娘却不知,菖蒲她啊早已在深渊边缘起舞多年。那些“安稳生活”的未来,于她而言,不过是隔着重重水雾的幻象。唯有深入龙潭,亲手斩落堕神的头颅,才能真正握住命运。

“我明白你的好意,女亶姑娘。”菖蒲轻声说道,语气中似乎带着一丝疲惫,“可我实在是不甘心看着族人们再受苦难。那些神明如此残暴,谁知道在轩辕氏的人赶来之前,他们还会做出什么事来。”她抬起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但我也知道你说得有道理,我会再考虑考虑的,不会轻易去冒险。”

杨婵见菖蒲姑娘态度有所缓和,心中松了一口气,轻轻握住菖蒲姑娘的手,“那就好。咱们一起想办法,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的。”她暗暗下定决心,不管怎样,都要保护好菖蒲和蜀山氏的族人,撑到大军到来,让他们摆脱太初水泽神明的压迫。

虽然不曾亲临远古战场,不知远古诸神的威能,但她觉得在这偏僻蜀山之地,她还是能有些作为的。毕竟,咱也是一尊大罗金仙。

这种莫名而生的保护欲并未让杨婵感觉异样,却让菖蒲姑娘仿佛被她的真诚执着灼伤一般,视线避让片刻才恢复正常。

菖蒲眼眸转动,看似随意地开口问道:“女亶姑娘,你怎么就笃定昌意的部队很快会到呢?而且,我都不知道昌意究竟是谁呢。”她微微歪着头,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杨婵毫无防备,并未察觉菖蒲问话中的异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哦,昌意啊,他是黄帝的第二个儿子,特别能征善战呢。他既然来了这附近,那肯定能帮咱们把太初水泽那些为非作歹的神明、妖怪都给收拾了。有他在,咱们就有希望啦。”

菖蒲姑娘接着追问:“这样啊,那你是在哪里见到他们的呢?”

杨婵心中一紧,意识到不能说出自己是进入了镜像这种离奇的事,于是含含糊糊地说道:“我就是看到他们在行军呀,远远地瞧见了。”她脸上努力保持着镇定,希望能蒙混过去。

菖蒲姑娘轻轻点了点头,眸中再次闪过一道金光,杨婵话语间漏出的只言片语,像星子坠入深潭,在她心底泛起层层涟漪。只是全神贯注于回答问题的杨婵,依旧没有留意到这细微的变化。

这突然出现的女亶姑娘,有着不少秘密呢。她是何时靠近了大军,居然能探查到大军的动向,而不曾被发现?她又为何会靠近大军呢?

表面上,她却依旧一副淡然的模样,继续与杨婵交谈着。

此女血脉之力同源同种,当可解当下燃眉之急,解身上奇诡诅咒。可是,她又是实实在在的神农氏女,即便身份不明,也绝不可轻易损伤。

而且,她就这样,在这个节骨眼掉落在蜀山。这仿佛上天送来的解题方法,一开始是让菖蒲倍加警惕的。

她半生都在权衡利弊,为了守护部族,用利益丈量人心。她原本已经在这姑娘昏睡时,想好了下面无数布局。

可面对这女亶姑娘毫无保留的善意,那些精心盘算的利用之策,突然却像被晨露打湿的蛛网,脆弱得不堪一握。

这就是纯质血脉的厉害之处,她的善念渲染的无穷无尽,她的诚挚扩散的无边无际,固然是自己这等人,也难以抗衡,生不起丝毫加害之心。

最关键的是,姬姜联盟,尚未落实。

这一切,都太恰到好处了!

菖蒲姑娘眼中似乎满是对昌意的好奇,她问道:“女亶姑娘,你和我仔细说说,你觉得这昌意到底是怎样的人呀?你见到他的时候,他看上去是个什么模样呢?”

杨婵一时语塞,面露难色。她虽从后世的记载中知晓一些关于昌意的只言片语,可远古时期的人物事迹大多被神化,留存的文字记录少之又少,她对昌意的了解实在有限。

思索片刻,她回想着典籍中的记载说道:“嗯……我很崇拜昌意,他是黄帝二子。既能手持轩辕剑演练破阵八式,剑刃劈开的气流惊起满地霜尘。亦能摊开羊皮舆图,指尖轻点便将山川走势化作克敌妙策,连老将军们都忍不住捋须赞叹后生可畏。更难得是他周旋于各部落之间,明明手握虎符兵权,却总带着温润笑意。哦,对了,前些日子我见他刚在议事厅化解三位长老的争执,又亲自将缴获分给缺粮的村寨。这样既能征战沙场定乾坤,又能俯身倾听民声的人,分明是从传说里走出来的完人。我相信他一定能帮我们赶走太初水泽的那些神明,解救我们于水火之中。”

菖蒲姑娘默默听着,不自觉地想到自己,半生皆如溪畔野草般普通,即便甲胄从未真正卸去,晨曦未露时,她已在校场演练阵法,劈开薄雾,惊起檐角栖鸦。晌午匆匆扒几口冷饭,便要检查弟妹的课业,手把手教小妹挽弓,替顽劣的幼弟遮掩闯下的祸事。暮色四合之际,换上素服,给缠绵病榻的长姐熬药,听兄长谈论朝堂琐事。

靴底沾满战场的泥尘,也沾着祠堂的香灰。上城巡视时,总要在城楼上多站半个时辰,将万家灯火都记在心里。即便累得倚着箭楼打盹,手中仍死死攥着明日的日程——寅时校场练兵,辰时给弟妹授课,巳时要替父亲接待邻邦使臣,未时得去处理边境急报……可当捷报传回时,父亲只是扫一眼战报,便说“不过是本分罢了”。她望着案上被随手搁下的文书,忽觉掌心的茧子都生得多余。

原来,这一生,她从未被人不带任何目的,发自内心的夸奖过。

纯质血脉的渲染之力,未免太过厉害,只是几句话罢了,叫她居然也出现了情难自禁的状况。

菖蒲姑娘静静地听着,嘴角微微上扬,似是对杨婵所说颇为满意。可是,她为何对昌意如此了解?轻轻点了点头,菖蒲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光芒,说道:“听你这么说,这昌意倒是令人期待。若他真有如此本事,或许真能成为我们蜀山氏的救星。”

杨婵看着菖蒲姑娘的神情,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庆幸自己好歹敷衍过去了。可她也明白,关于昌意的事,自己确实所知甚少,接下来若是菖蒲姑娘再问起更深入的问题,恐怕就难以应付了。她默默在心中祈祷,希望昌意的部队能尽快赶到,解决眼前的危机,让自己可以尽快北上东去,找到解救宓妃妹妹的办法。

菖蒲继续不动声色地试探,抛出一个个关于太初水泽的问题。杨婵居然毫无保留,将当年在毕方炼妖壶中听来的那些故事,一股脑地全倒给了菖蒲姑娘。

菖蒲听得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一副云里雾里的模样。忽地,她看似不经意地问道:“女亶姑娘,听你这一番话,感觉你对太初水泽十分了解。我有些好奇,你究竟是从哪里来?”

杨婵心中一紧,闪过一丝慌乱,支吾着说:“我……我是从特别遥远的地方来的。至于太初水泽的事,都是听我一个朋友讲的。”

菖蒲姑娘微微眯起眼睛,紧追不舍,“是哪个朋友,呀?能知晓这么多太初水泽的事,想必也不是一般人,吧。”她的来历,不可多问,冥冥之中是道在警示。

杨婵咬了咬牙,与这菖蒲姑娘在一起,不知为何,她居然还是不想过多隐瞒,答道:“是一只毕方鸟,之前我与它有过一段共患难的经历,这些事都是它告诉我的。”

菖蒲姑娘轻轻颔首,暗自思忖:女亶姑娘来历神秘,知晓不少隐秘之事,这毕方鸟更是稀罕之物,她背后究竟还有多少秘密?血脉不可成为认定一个人立场的依据,不能仅凭此认定她没有威胁。即便本能的亲近,菖蒲仍然保持着警惕。

三皇嫡传之间,因圣人遗留的纯质血脉,有着极强的相互亲善之意。

面上,她却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原来如此,这毕方鸟可是上古神兽,能与它结交,女亶姑娘你也定非寻常之人。”

两人一番你来我往的交谈,菖蒲在言语间不断试探周旋,而杨婵听得东一句西一句,能说的不知不觉间都说了。她就像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姑娘,被老谋深算之辈套了话而不自知。

这时,菖蒲姑娘目光专注地看向杨婵,突然开口问道:“女亶姑娘,你对我们蜀山氏可了解些什么呢?”

杨婵微微一怔,在脑海中仔细搜索了一番,好一会儿才摇了摇头,坦诚地说:“我确实没听毕方说过,有蜀山氏这样一个氏族。”

菖蒲姑娘听闻,神色黯淡下来,微微低下头,语气中透着哀怨:“想来定然是我们氏族衰败太久,早已不被世人知晓了。”她的声音里满是失落与无奈,仿佛在感叹着氏族曾经辉煌不再的命运。

杨婵见状,心中一紧,急忙出声安慰,“怎么会呢!菖蒲姑娘,只是我的那位朋友常年都待在一个地方,时间久了,对外界的事知道得有限,不是因为你们氏族的缘故呀。每个氏族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经历,即便暂时不被人知,也不能说明什么。”她希望自己的这番话能让菖蒲姑娘宽心,不要过于介怀。

菖蒲姑娘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轻声说道:“多谢女亶姑娘安慰,只是这些年,看着氏族一步步走向衰败,我这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如今只盼着能渡过这一劫,让族人们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也有着对当下困境的担忧。

杨婵见她如此,也跟着忧愁。

菖蒲姑娘面露愁容,忧心忡忡地说道:“明日那些神明到来,我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杨婵目光专注地看着菖蒲姑娘,思索片刻后问道:“菖蒲姑娘,你们族中如今还有多少战力?我瞧着族里大多像是凡人,可有修行中人?”

菖蒲姑娘微微一愣,有些无奈地解释道:“我们蜀山氏一直依靠神明的力量庇护才能生存,自从神明降福减少,已经很久没有族中出过修士了。便是我,也不过掌握了些大巫之术,对于修行之法了解甚少。”

杨婵听后,又追问道:“那明日要来的神明,他们是什么修为?”

菖蒲姑娘又是一愣,想了想回答:“大概也就是仙境的小神罢了。”

杨婵闻言,脸上露出自信的神情,说道:“那交给我吧,明日我来应付他们。”

菖蒲姑娘却轻轻摇头,苦笑着说:“姑娘能帮我们应付一时,又怎能帮我们应付一世呢?将来的问题,终究还是得我们自己解决。我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只希望能带着族人安稳度日,让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度过一生就好。”

杨婵听了,心中暗自思索:在这太初水泽的地界,蜀山氏如此弱小,想要安稳过日子谈何容易。要么自身变得强大起来,有足够的实力抵御外敌;要么就托庇于强大的势力之下。

沉吟片刻,杨婵开口道:“菖蒲姑娘,你救了我,我一直想着要报答你。我这里有一套人族的修炼方法,是经过验证的,效果很不错。如果你想用,我可以把它交给你。”在后世那种灵气不足到需要本尊搬运灌注的环境下,都可以起作用的修炼之法,在这里应该也会有不俗的表现。

杨婵所拥有的这套功法,有着独特且不凡的来历。它经由北俱芦洲的本尊——被尊称为西王母的西岳神女,在西王母国进行了验证。功法特性极佳,十分适宜修炼,且对身体毫无损伤。

与太清圣人传下的晦涩难懂、需深厚底蕴才能研习的人教功法不同,也不像上清圣人虽秉持有教无类理念,却因大道难求而极为挑缘分的功法,更非玉清圣人那种完全依赖天赋,常人难以企及的功法。这套功法平凡而实在,只要持之以恒、细水长流地修炼,便能有所收获。

杨婵虽然被太昊氏的胸怀所震撼,为知识之道所震惊,但是因为还没有系统的梳理,所以也不能贸然提出知识之道的修炼法门,还是拿出了过往验证过的法子。

北俱芦洲瘴气弥漫,环境恶劣,若不是凭借这套功法,西王母国的凡人想要走出国门、四处通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尽管这套功法优势显著,对于当下急于摆脱困境、急需快速提升实力的菖蒲姑娘和蜀山氏族人来说,却因修炼耗时较长,难以解燃眉之急。

菖蒲姑娘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难以置信地问道:“真的吗?真的可以把这么珍贵的功法给我?”这女亶姑娘,竟如此行事,丝毫不藏私,她家大人不管的吗?

杨婵轻轻点头,随即将那套功法交给了菖蒲姑娘。

菖蒲姑娘接过功法,仔细看了看,即便她见过大道无数,却不得不承认这功法有其独特之处,竟然完全脱离了扶桑树中的太昊氏道之体系。她并非墨守成规之人,眼中满是赞叹:“这套功法实在是太精妙了,简练、精炼又凝练,确实非常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人修炼。只是……我们现在时间紧迫,需要的是速成的方法,这套功法修炼所需的时间太长了。”

杨婵也明白菖蒲姑娘的担忧,看着族中老老少少,那些速成的方法也许只需要月余便可大成,往往会损伤身体、神魂和真灵,实在不能用,而且自己也并不擅长。她无奈地摇了摇头,突然想起什么,说道:“速成之法不可行,要么咱们考虑托庇于人吧,我帮你找个强大的人来庇护你和你的族人。”她从不是什么古板之人,也不认为弱小之时的求生之举,有什么不对的。

菖蒲姑娘闻言,沉默了,眼神中闪过一丝错愕,而后变得坚定,缓缓说道:“只要能够让我的族人安稳,我做什么都愿意。托庇于人就托庇于人吧。”垂首望着掌心交错的剑茧,此刻说出这句话时,喉咙像是被祭坛上的熏香灼烧般发痛。

杨婵思索了一下,突然想到典籍中的记载,正有一段良缘。她将话题一转,突然问道:“菖蒲姑娘,我见你生得如此美貌,可曾婚配?”

菖蒲姑娘没想到她会问这个,脸颊微微一红,轻声答道:“并未。”耳尖也迅速漫上绯色,那抹红晕像晨雾里初绽的山茶花,怯生生地晕开在苍白的脸颊。

杨婵眼眸一亮,说道:“我看那昌意也还未婚配呢,等他到了,我引荐你们认识呀。”

菖蒲姑娘疑惑地皱起眉头,说道:“你不是说不认得昌意吗,怎么还能引荐我们认识?”

杨婵也不晓得自己怎么会讲到做媒去了,但还是思绪急转,忙解释道:“哦,我们有亲戚关系。我是姜姓女所生,我母亲是炎帝部落的,所以我们算是亲戚。待昌意率部驰援,你二人这并肩作战的情谊,不就是最好的引荐。”

菖蒲姑娘心中一突,姬姜联姻之事流传甚广,早已是一家人,她微微点头,说道:“我也听说过,亘古圣原那边,姬姓与姜姓世代联姻。敢问姑娘,你与那昌意是有什么姻亲关系?”

杨婵想起洛神的话,说道:“我们应该是差着辈呢。嗯……他是……”杨婵急中生智,“他是我舅舅。”

菖蒲姑娘听后,满脸惊讶,不禁脱口而出:“啊?”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

舅舅?因联姻之故,三皇家的辈分不好算,不是这么论的,这姑娘明显是不懂。

炎帝生四女,羲和无女,常曦之女有堕神血脉,一见便知,女娃尚小,莫非这姑娘是巫山瑶姬的女儿,可是瑶姬她也早因中毒身故,升神而去了。

杨婵不知菖蒲姑娘心中的惊涛骇浪,摆了摆手,说道:“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菖蒲姑娘,你且听我分析分析。我瞧着你们族里虽大多是凡人,可既然你会巫术,是大巫,还对太初水泽的事儿了解颇深,而且都和亘古圣原那边联系上了。”

她稍稍停顿,眼中闪着光,继续说道:“我再把你引荐给昌意,请姑娘做王妃何如。你们俩都还没婚配,要是结为姻亲,那可就大不一样了。你有对太初水泽的了解和大巫的本事,自然能与昌意一起对付太初水泽那些为非作歹的神明。等把那些神明收拾了,你们蜀山氏全族也就能得到保全,以后就能安稳过日子啦,这样多好呀,是吧?”

菖蒲姑娘被杨婵这一连串的想当然的话弄得有些发懵,张了张嘴,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眼神中也透着一丝不知所措。感觉喉间像被山间晨雾堵住,呼吸都变得滞涩。

只是蒙蔽了她的道,她怎么好像在抽风。

杨婵口中那些跳跃的字句,像流星划破夜空般砸进她的世界——王妃、姻亲、安稳日子,这些曾遥不可及的词汇,此刻却裹挟着温热气息扑面而来。那些在唇齿间打转的拒绝,终究化作一声喟叹消散在夜风里。

她晓得,本代姬姜联姻,因故尚未成行。她感觉到了某种言出法随之意,纯质血脉在不断共鸣。为了摆脱血脉之力的控制,太昊氏费尽神念为人族改道,不惜牺牲长子而犹不悔。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血脉的影响,仍在嫡传之中十分深刻。

这姑娘所言,恐怕要应验的。

杨婵望着菖蒲泛红的耳尖,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着实唐突。可掌心残留的温热触感还未消散——方才情急之下握住菖蒲手腕时,那单薄的骨节硌得她生疼,像极了昆仑雪山上嶙峋的冰岩。她抿了抿唇,突然明白为何在这姑娘面前总忍不住剖出真心,那股子倔强又脆弱的劲儿,分明是另一个在寒夜里踽踽独行的二哥。

典籍中“鸾凤和鸣”的批注,昌意的雄姿英发与菖蒲的坚毅眉眼在字句间交织,她忽然挺直脊背,眼中重新燃起笃定的光。若能让这满身伤痕的姑娘寻得良人,就算日后被嗔怪莽撞,也胜过眼睁睁看着天赐良缘擦肩而过。如果无情道仍在脑中徘徊,她定是不会有这种思绪的。可惜,此刻的杨婵是脑筋不大灵光的。

古籍里“昌意娶蜀山氏女,诞帝颛顼”的记载在脑海中翻涌。镜像世界的烛火明明灭灭,却将菖蒲低头时睫毛的阴影,与昔日所见昌意铠甲上流转的冷光,灼刻进她的瞳孔深处。

她抓住菖蒲发凉的手,这一刻她忘记了这里是镜像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倒影。

她只想着撮合这一对既定的姻缘,只要昌意与菖蒲并肩站在祭坛前,那个在史书中改天换地的颛顼,便能带着星辰的光芒降生于世。

无形的因果,像是系在她心口的丝线,另一端连着千万年后的山河。

八十天已过,要没有榜了,后面的更新会放缓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3章 王妃何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