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唯有香如故(双重生) > 第27章 第 27 章

唯有香如故(双重生) 第27章 第 27 章

作者:穆朝朝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0-31 17:47:53 来源:文学城

车帘被一只修长的手挑起,里面的周砥看向车驾外的云宓,“云姑娘请上车。”

云宓拒绝,“上车就不必了,周翰林有何事尽管说。此处又无外人。”

“云姑娘还是上来吧,周某这里有本书想请姑娘一阅。”

“什么书?”云宓不以为然。

“事关姑娘人身安危的书。”

云宓神情一震,抬眸看向车帘背后目光深邃的青年,又窥了一眼里面的车厢,见还算宽敞,这才抬步上了车。

车里有银丝碳笼,将整个车厢轰得暖暖的,云宓难免拘禁地靠着角落坐了下来,虽手脚冰冷,却也没靠近碳笼取暖。

周砥便将碳笼提起,轻轻放在了她脚边。

云宓:“……”

她还是没有将自己冰凉的手伸出去,只问道:

“是何书?”

周砥从座旁拿起一本书递给她,“听祖母说,公主会在圣上华诞之时演绎《兰陵王入阵曲》?”

正旦之日,旬宁郡主入宫赴宴,无意中听皇后提起温宜会在万寿节献艺,便问了温宜一句要演绎什么曲子,温宜照实说了,旬宁郡主回来又将此事说与家里人听,赞扬温宜的孝道,周砥这才得知了此事。

她抬手接过书后答道:

“没错。”

她并不好奇他是如何知晓的,周家素来与皇家关系亲厚,知道此事并不奇怪。

看一眼书皮,上写《北齐书》。

这时听周砥提示道:

“翻至卷十一,看一看兰陵王生平事迹。”

云宓犹疑地按他所示翻到卷十一,她细细看过去,从‘不世功勋’到‘家事之言’、‘自污避祸’,直至最后的‘临终悲叹’。

一口气看完,云宓已是惊出一身冷汗。

兰陵王战功赫赫,却功高震主,遭到后主高纬猜忌,兰陵王不惜收受贿赂自污名声,以打消后主猜疑,可最终还是难逃被后主赐鸩酒毒杀的悲剧。

兰陵王的事迹让云宓一下就联想到了当今的郢王,同样是战功赫赫,功高震主,遭帝王猜忌,后来郢王对外花天酒地,又跟兰陵王自污名声同出一辙,只不过最后结局为兰陵王宁愿赴死守节,而郢王却奋起反之。

前一世,如果郢王没有谋反,圣上会饶过他吗?还是会跟北齐后主一样,最终将他逼上死路?

这时周砥的声音自耳边响起:

“《兰陵王入阵曲》歌颂的是兰陵王的赫赫军威,兰陵王骁勇善战,最终却落得被后主猜忌鸩杀的下场。万寿节时,你和公主若演绎此曲,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当今郢王。圣上虽不是后主那样的昏庸之君,见了也必不会开怀。现下圣上与郢王关系微妙,若再有一些居心叵测之人以此大做文章,于圣上面前告你一状,说你在借“兰陵王替郢王鸣不平”,招来圣怒,届时你当如何应对?”

云宓忙解释,“可演绎此曲并非我意,乃公主的意思。”

“公主是由你教|习的,此事便跟你脱不了干系。”

听及此言,云宓突然想起之前谢子宸纵马事件。

那些被打入浣衣局的宫人以及被免职的侍卫有什么错呢?他们被公主勒令不许跟着,想保护也没机会保护,可最后还是被牵连了。

就连皇后最信任的姚公公,也因没有坚持规劝公主,一下从云端跌到了谷底。

而自己,那日若不是她舍命护住公主,她自然也将难逃罪责。

这些她曾经都知道的,怎么这会儿就忘了呢?!

这时只听周砥清冽的声音再次响起,“若有人以此来攻击你,你便会成为此事的背锅人,甚至会祸及整个云家。”

云宓惊愕地望向他,一下陷入了一阵巨大的不安与后怕之中,脑海里回旋着王家别院里王瞻与大小姜氏所说的话。

此时王瞻与大小姜氏正对云家虎视眈眈,正等着找机会对云家下手呢。

公主的羯鼓由她教|习,京城半数的文武官员及官眷都知晓,如此公主在圣上寿诞上演奏的任何羯鼓曲子,都与她息息相关。

到时大小姜氏若给他们的丈夫吹枕边风,怂恿贾京或路平揪住此把柄大做文章,而她云家以往又跟郢王府生意往来多年,若将这顶帽子扣在她头上,届时不必等到郢王谋反,她云家就已祸及自身了。

前世云家阖族被下狱的情景再一次浮现眼前,云宓的面色瞬间惨白如纸。

想不到这一世她处处谨言慎行,如履薄冰,可还是避免不了疏漏之处,差一点就让她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此时她只恨以往的自己为何不多读点书?!

倘若她多读书,在公主一提及兰陵王,她就该联想到郢王,从而规避掉这样的风险。

她感激地看向身旁的周砥,“此事真的多谢你,若不是你提醒,云家可能就要大祸临头了。”

周砥语气淡淡,“我只是不想看着云家重蹈覆辙。”

面对他话里几分辩解的意味,云宓轻点头,“我知道的,周翰林放心,我不会误解周翰林是为了我。周翰林心怀天下,是个好官。”

周砥不再接话,车厢里陷入一阵短暂的沉默,云宓不自在地开口:

“倘若无其他事,我便告辞了。”

她将脚边的碳笼轻推到他那边,再次跟他致谢,“这个……多谢。”

说着便掀了帘子正准备下车,却因刚才的过于惊悸,一时心神恍惚,迈出去的脚突然踩空,她一个趔趄,眼看着人就要从车上跌下去,手臂却被人及时攥住。

云宓回头,便见车内的周砥前倾着上半身,伸直的长臂正紧抓着她胳膊,将她稳在了车辕边缘。

云宓脸上一热,被他整个环在掌心的手臂下意识地挣了挣,青年无声松手,简短吐出两个字,“当心。”

她极不自在地出声,“多、多谢!”

说完便快速而小心地下了车。

云宓坐在车上余惊未定轻拍着胸口,十分懊恼自己刚才的冒失。待心情稍微平复,方把注意力拉回到与周砥所谈之事上,考虑着要如何说服公主放弃演绎《兰陵王入阵曲》。

次日一早,云家便急匆匆请来了大夫,宅中下人私下议论,称十一姑娘昨夜被梦魇住了,今早一醒来就高烧不退,神志不清,总是说糊话。

大夫看了后开了退热安神的药方,下人赶紧抓了药来煎着吃了,却依然不见好转。

片刻清醒间,云宓将入宫的腰牌交给绿萼,让她务必入宫同公主说一声,说她今日未能入宫陪她练习了。

绿萼拿了腰牌便入了宫,待她回来,云宓强撑着不适问她,“公主怎么说?”

绿萼便道:

“公主问婢子姑娘做的什么噩梦?婢子按姑娘吩咐的,说在梦里,有一个身穿甲胄之人一直追杀姑娘。姑娘被吓着了,醒来就病了。公主听了很是担心姑娘呢,还说要让宫里的御医来为姑娘诊治,但婢子说家里已为姑娘请了大夫,已吃了药,待明日再入宫向公主禀报姑娘病情。”

云宓听完,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你做得好。”

说完无力地躺了回去。

昨夜她为了瞒过大夫,不惜在这样的大冷天用冷水泡澡,睡至半夜便发起烧来,终成功地将自己折腾病了。

朱砂端来煎好的药,云宓直接让她把药倒了。

两个丫头忧心不已,病成这样还不吃药,终拖成大病。

可姑娘为了骗公主,就是不能让自己的病那么快好。两人这会儿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只能干着急,就连二老爷和二奶奶以及五公子都不知实情,都以为真是梦魇引起的。

是夜,云宓被噩梦惊醒,醒来便不住地哭求: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云闳和袁氏乃至云玘听闻都急忙来了樨香院,袁氏坐在床边抱着女儿,一个劲儿地安抚,在感觉到她滚烫的身体,一家人更是忧心如焚。大夫开的药方吃下去竟没有一点用处。

翌日,绿萼再次入宫禀了温宜,温宜与皇后一听,也不由着急起来,当即唤了御医前往云家为云宓诊治。

御医在为云宓把脉时直皱眉头,以脉象来看,分明是风寒之症,可看这姑娘精神恍惚,神志不清,且又持续高烧不退,却又诊不出其它明显病灶,着实让人纳闷。

最后御医也无法,只能开些退热驱寒外加安神的药方,以观后效。

直到第三日,云宓精神已是越来越差,夜里还是噩梦不断,梦里那个身穿甲胄的人总在追杀她。

云家人没有办法,只好去请了一个方士来为云宓作法。

温宜随着绿萼来到云家看望云宓时,方士也正好进门。

众人均向温宜行了大礼,之后随着方士在云宓床前观察一番,对着云宓念念有词,紧接着他转身过来,呈现出一副与刚才截然不同的威严之态,对着众人严厉喝斥道:

“尔等安敢冒犯于本王?”

众人大惊,温宜忍不住后退一步,她分明感觉眼前之人是在看着自己。

这时云闳壮着胆子问:

“不知阁下是哪路神人,还请明示?”

“吾乃兰陵王是也。”

众人一听更是愕然,温宜尤其心惊。

这时云闳又问:

“不知小女因何冒犯大王,还请大王示下。”

“吾征战一生,杀伐太多,罪孽深重,你女还以此弘扬赞颂,实不应该。”

众人为之震惊,温宜更是心中骇然,跟他解释道:

“都是我的错,不关云姐姐的事,还请大王恕罪,不要降罪于云姐姐。我、我以后再不敢冒犯大王了。”

“如此甚好,本王安心去也。”

话一说完,那方士便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下人过去将他扶起来。

待他稍稍清醒,又开始对着云宓念念有词一番后,方说道:

“灾祸已解,今晚必不会有恶灵缠身了。”

众人心中大松,围过去看云宓,见她这会儿正安然睡着,便都暂时退了出去。

绿萼送方士出门,到了无人处,塞给方士一包银子,“做得不错。这是赏你的。”

方士接过那鼓鼓囊囊的银袋子,百般称谢后快速离去。

当夜,云宓便没再发过噩梦。

次日温宜再过来看云宓时,见她烧也退了,人也精神了,更是深信不疑,回到宫中便下令停止练习《兰陵王入阵曲》。

待到云宓好转重新入宫时,温宜有些犯难道:

“离父皇诞辰就剩几日了,我拿什么进献给父皇呢?

云宓便道:

“公主何不用之前练过的《将军令》?公主对《将军令》已熟练在心,这几日只需跟乐师配合一下节奏即可。”

温宜随即开怀,“说得对。我这就把乐师叫过来。”

面对温宜对自己的百般信任,云宓内心愧疚不已。

因自己的私心,让辛苦练习了几个月的《兰陵王入阵曲》成了白用功,自己还利用公主的单纯与善良,请方士这样骗她,实在罪不可赦。

“兰陵王显灵”那段有点扯哈,不过古人都十分迷信,大多人对这些鬼神之说都是深信不疑的。

文中说兰陵王“罪孽深重”没有抨击兰陵王的意思,而是从战争残酷的角度出发,一将功成万骨枯,打仗都是要死人的,那些死的人不论敌我,都是生命嘛。

武将自认“罪孽深重”这一说法,历史上是有原型的。秦朝名将白起,临死前就曾忏悔自己杀戮太重,当该死。还有东汉的耿恭,晚年也曾有类似的反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第 2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