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为保天庭金饭碗 > 第47章 请奏

为保天庭金饭碗 第47章 请奏

作者:渡云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7 22:04:05 来源:xx

沈治中对杜沅康下毒一事供认不讳。

在他被押送入狱前,有人将灌入剧毒的秸秆藏在他的草垫下,吩咐他在刑部审讯结束后,将此毒掺入杜沅康的吃食中。这种毒发作缓慢,但若是情绪剧烈起伏,便会加快横死。

杜沅康胆小怕事,经不住威吓,一旦有人刺激,他定会当场暴毙而亡。

是有人算准了,临安王定会派人来找杜沅康取证。

“饭食都是狱卒亲自送进去的,沈治中是怎么当着杜沅康的面下毒的?”匡斯夷坐在刑部衙门的案几前听完小吏打听的话,仍是不解。

“不是当着杜沅康的面,而是当着狱卒的面。沈治中先是多次找狱卒要求换牢房,让他换到隔壁,他又坐在地上一动不动,说有人要害他,他哪儿也不去。给狱卒留下了极为难缠的印象。如此一来,狱卒送饭往往先给沈治中,再给杜沅康。

某一日狱卒将饭食送入沈治中的牢房内,起身出门时,他很快将毒掺入饭中,又佯装将菜打翻,让狱卒再送一份来。狱卒知道他事多,懒得与他纠缠,便直接将杜沅康的饭食换给了他,将他的给了杜沅康。”

匡斯夷明白过来,闭上眼,揉了揉睛明穴:“将那日当值的狱卒从严处置。”

“王爷。”被关押数日的善文回到王府,踏入百里珩的书房。

百里珩半身倚靠在塌上,放下手中的书,抬眼将他略略扫了一眼:“回来了。”

善文点点头:“善文谢王爷从中周旋。”

百里珩轻哼了一声,目光又回到书上:“不如去谢戚夫人。”

善文摸不着头脑:“戚夫人?可是戚夫人做了什么?”

百里珩不答:“下去吧。”

善文颔首向后退,又听他说:“告诉李澹,准备收网。”

威严肃穆的庆和殿内,天子身着明黄,头戴旒冠端坐在宝座之上,殿内殿外文武百官依照品级左右分列,端笏行拜叩礼。

司礼监立在宝座一侧,高声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殿外日光融融,一丝一缕的暑气从门窗缝隙侵入殿内,让人忍不住沾上些许倦意。位列群臣之中的某新任官员眯着眼睛身形晃晃,手持的笏板一个不注意便要撞上身前的人。今日不是初一十五,也非重大要事之际,早朝走个过场,午时尚能歇息。

可这时偏偏有人缓缓出列,躬身沉声道:“臣请奏。”

新官闻声从人群缝隙看去,殿前丹墀之上,垂首站着一名身影清瘦的官员,头戴镂金朝冠,穿蓝色朝服,以暗线织就云纹,朝袍之外,罩着一件石青色补服,前胸后背是孔雀织绣。

那是吏部侍郎彭仲澜,四十有三,平日不算多言,与这名新官并无私交。

许是暑气逼上了脑子,他心头染上几分燥意,看彭仲澜时眼中渗出些许不解,望他无甚大事好早做休息。

宁帝或许也是这么想的,听见彭仲澜清朗的声音响彻大殿,也只微微抬起眼皮不疾不徐道:“爱卿请讲。“

彭仲澜先是向殿前官呈上一本奏折,而后目光沉凝地望向殿上,如凿石之声响彻大殿:“启奏陛下,晋安十一年,中书令邹大人曾奏请告假,回榆阳老家省亲。然臣近日查获得到一纸消息,邹大人当时之行踪恐有蹊跷,似未返榆阳,暗中前往别处。事关朝廷大员行止,臣不敢不奏,伏乞圣鉴。”

位列群臣之首的邹大人面色无虞,偏头看向彭仲澜时,老谋深算的眼中划过一丝黯光。

群臣之中不免有心思活络的,知道先前郑太师参了吏部一本,邹大人各打五十大板欲了结此事,却将责任推到了督察院给事中李澹。今儿这么一出,不知背后是谁在报谁的冤仇,不过统共来来回回就这么多人,总不至于牵扯到自己身上。

中书令位高权重,不是一般官吏,若非渎职,怎可因此等小事闹到朝堂。

宁帝草草问道:“可有证据?”

“回圣上,自我朝开国以来,朝廷官员离京手续颇为严苛,邹大人乃是朝廷重臣,告假需提前三月呈递文书,详陈事由与去向,经吏部审核无误后,再由圣上亲批。出京城需持有通关文牒,入京亦须于城门登记在册。臣已查验邹大人留下的文牒,各项内容齐全,唯当值的差役一栏与实情不符。

“邹大人回京当日,原应值守的官兵因为身体不适私下与人轮换,那日并不在岗,但他们二人为避免责罚,那两日在通关文牒上留下的仍旧是对方的名字。可邹大人的文牒上,却写着实际当值者之名。邹大人何故伪造文书?”

伪造文书、欺下瞒上可是大罪,群臣面面相觑,神色迥异。

宁帝合上奏章,看向邹景铭:“邹爱卿,你可有话要说?”

邹景铭从队列中徐徐走出,绛红朝服之上金钩褵革泛着冷光,深沉的目光与彭仲澜一触即逝,没有一丝慌乱,反而气势很快占据上风。

他站在彭仲澜身侧向圣上俯首作揖:“圣上明鉴,臣为官三十载,出入盛京不过十来次,皆手续齐全、记录清晰。若说当值的差役有误,彭大人本可先行与臣沟通,并传唤相关人等当场对质。此等微末之事,彭大人却径直奏至御前,臣实不知其用意何在。”

宁帝拧眉:“是啊,彭爱卿,此事你为何不先与邹爱卿核实一番,再做奏报?倘若其中有误会,岂不有失稳妥?”

“邹大人乃一国中书令,就算下官有心想查,那几名当值的官差也不敢有忤逆邹大人之意。此事若想查个水落石出,不失公正,非请圣上亲裁不可。”彭仲澜手持象牙笏,垂首道。

这话落于邹景铭耳中,多了些许指摘之意。他余光瞥见穆丞相、柳御史两人身姿笔挺、垂眸站在大殿一侧,虽神色无异,但以他对二人多年来的认识,这俩老狐狸心中不知添了多少弯弯绕绕。

邹景铭心中不悦,振袖侧身看向彭仲澜:“不过是通关文牒的错漏,彭大人究竟想如何?”

彭仲澜并不直视他,仍躬身向圣上:“请圣上彻查此事。”

宁帝看着殿下垂首之人,须臾,道:“将当值的官差交由刑部审理。”

此事本应由督察院行事,但念及邹大人与郑太师之间关系微妙,且郑太师才与吏部龃龉,其间牵扯督察院,故让刑部处置更为妥当。

这显然不是彭仲澜期望的。

彭仲澜刚要做声,邹景铭抢道:“圣上英明,臣愿禁足家中,等候刑部审判结果。”

他如此云淡风轻,是以他早就察觉近来朝中有人盯上自己,于是乎将这些年做的事梳理再三,其中疏漏也已填平。他在朝中运筹帷幄多年,刑部有他的关系,自然不会与他作对。

再看向彭仲澜时,眼底流露出几分轻蔑,这吏部侍郎还是年轻了些,一点小事如此沉不住气。

彭仲澜心有戚戚,余光扫了一眼列位殿前的某位大人,见他镇定自若,仿佛也受到鼓舞,沉住气接着道:“邹大人,据我所知,近年来您省亲的次数逐年增加,可是家中有恙?”

邹景铭面色一顿,原以为事情告一段落,他这话什么意思?他一介中书令,在朝堂上公然被人一而再再而三质问,脸色大不如前。

“彭大人何出此言?家中老母年岁已高,我又久居盛京,回乡探望不是人之常情?”

彭仲澜深吸一口气,目光平静地看向他:“既然如此,为何不将老母接来京中颐养天年?”

邹景铭道:“榆阳山高路远,老母年老体衰,经不起长途跋涉,也不愿离开故乡。有何不可?”

彭仲澜忽而眼中划过一道精光:“圣上,恰巧臣的旧部杨绍也是榆阳人,他两月前告假回乡,路过邹大人的旧宅,本想探望邹大人的母亲,不料却发现宅中只有一两个小辈。一问才知,邹大人的母亲早在三年前就病逝了。”

若说方才邹景铭还算淡定,此时脸色却是难以抑制地沉了下来,嘴唇因愤懑而颤抖:“一派胡言!我母亲尚在,你怎可咒她!”

“此事一查便知。”彭仲澜不紧不慢道:“邹大人连年省亲,却不知母亲亡故,也未回乡丁忧,简直非人哉!”

“事情尚未定论,彭大人此言差矣。”一位老臣突然出声道:“邹大人平日忧国忧民,我等有目共睹,他定是有难言之隐。”

群臣之间亦有人应和:“彭大人今日为何纠缠不休?依我看,这是邹大人的私事。”

彭仲澜朗声道:“此非私事,乃是朝廷命官的德行。臣乃吏部侍郎,考核官员是臣的职责。臣所言是虚是实,派人一查便知。”

宁帝稍稍倾身向前,珠冕随之微微摇晃,一股低沉的压迫从殿上流泻而下。

邹景铭袖中的手攥成拳,忽而跪地高呼:“臣有罪!”

“圣上,臣有罪啊!臣母三年前亡故之时,故恰逢边境战火纷飞,臣乃一国中书令,岂能在那时退却?只能忍痛坚守盛京,待天下太平后,再返乡悼念母亲。事情一拖再拖,误了向圣上禀报的时机。若说臣有错,是愧对亡母养育之恩,但臣也是为了长宁大局着想啊。”

邹景铭年近半百,双鬓已泛白,此时跪倒殿前,眼底通红,宁帝有些不忍,再看彭仲澜眼中有些不耐,却也没有说话。

中书令以国事为重,有家不能回,以至和母亲天人永隔,着实令人动容。朝堂上不乏有官员感同身受,思及家中亲眷,神情也变得忧愁。

邹景铭知道宁帝已偏向他一边,心中刚舒了一口气,却又听彭仲澜正色道:“邹大人,你假借回乡省亲之名,伪造文书离开盛京,去了哪里、做过何事,我想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他的话适时提醒了在座的诸位,邹大人无暇回乡却多次离京,前后矛盾,必有蹊跷。

邹景铭脸色一沉,先将宝座上的宁帝望了又望,见他面色不改,看不出意味,心下反倒镇定几分。

他是一朝老臣,辅佐宁帝十数年,若不是铁证如山,宁帝看在往日情面不会对他下手。

他与彭仲澜并无私仇,一定有人在他身后出谋划策。那个人是谁?督察院给事中李澹?说到底李澹还是太年轻,他一出手试探,便沉不住气了。

他已得到消息,那名关乎郑斌死亡真相的女子就藏在李澹府上,到时候只要知会郑太师一句,他们一个都跑不掉。

“既然如此便叫刑部一并查办......”

宁帝吩咐道,他话音未落,朝堂上却突然亮出一声:“邹大人,你的金腰牌呢?”

邹景铭蓦地在身上摸索起来,直到攥住了腰间佩戴的那块腰牌才舒了一口气:“临安王爷,您问这个做什么?”

从旁观戏的百里珩淡然地瞥了一眼他攥在手中的佩饰:“这金腰牌是父皇所赠,邹大人您一直带在身上吗?”

邹景铭顿了一下:“先皇所赠,不敢轻视,自然随身携带。”

站在群臣之间的李澹突然笑道:“不是吧?邹大人带了许多年,该不会看不出这枚金腰牌是假的吧?”

群臣哗然,议论声渐起。

邹景铭脊背僵直,转身望向声音来处,大喝道:“李澹你什么意思?这是先皇御赐的金腰牌,岂容你诋毁?”又望向宝座上的宁帝,目光似哀求,咬牙道:“圣上,此人污蔑金腰牌是对先皇的大不敬,按律当斩,请圣上明察!”

“你佩戴冒的金腰牌,岂不是更不敬?按律当斩,要斩的第一个人便是你。”纵使在朝堂上,李澹也不畏惧半分,语气依旧裹挟着一丝轻慢。

“李爱卿。”

如此三番,宁帝心中涌起一种不祥之感,唇角微微沉了下去,如墨般的眸子望向李澹:“这又是怎么回事?”

李澹略带不屑地瞥了邹景铭一眼,回禀圣上时收敛了身上的气息:“回圣上,微臣看邹大人身上这枚金腰牌成色做工精巧非常,但金腰牌乃宫廷御匠打造的不世之物,其形状、重量、图案皆按严格规制。据臣所知,金腰牌一共有三,正巧王爷身上也有一枚。邹大人的金腰牌是真是假,拿出来一比对便知。”

宁帝眸光一颤,神色倒是越发冷沉,朝堂上气氛剑拔弩张,仿佛只要一眨眼便会再起风云。

几人连连针对邹景铭,群臣都瞧出几分异样。再联系这些天明里暗里的斗争,约莫也能品出邹大人是得罪上了临安王。

邹景铭这才明白原来方才不过是前戏,两次证明他私下有亏,如今无人敢出面为他辩驳。唯有,唯有圣上才能网开一面。

他抬头战战兢兢地看向殿上,喉头一滚,张口欲言。

宁帝眼中暗潮涌动,沉声道:“此金腰牌乃先皇赏赐,岂可轻易示与旁人?”

两人的目光交汇,邹景铭心上一松,很快稳住阵脚。

大殿噤声,只余幽幽风声从门外窸窣涌入。

李澹将两人之间微妙的动作收于眼底,暗暗攥紧了拳,忽而一松,轻快道:“臣人微言轻,岂敢僭越,然王爷乃千金之躯、尊贵无比,自另当别论。加上造作所的几位大人经验颇丰,定能为邹大人正名。”

“李爱卿......”殿上传来不悦的一声,却没有接下去。

李澹素来风流不羁,也不知是真不明白还是故意:“圣上,臣也是为了长宁皇室的颜面。”

此时朝臣中亦有人言:“臣觉得李大人所言有理,是真是假,一验便知。若是冤枉了邹大人,也好还邹大人一个清白。”

事已至此,宁帝不再多言,抬手着人宣造作所。

很快殿外传唤前来两名官员觐见。

好戏开场[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请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