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穿越后我在古代酿酒 > 第18章 曲蘖玄机

穿越后我在古代酿酒 第18章 曲蘖玄机

作者:艺江南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0-27 09:21:25 来源:文学城

沈砚将那枚刻着“凝露”二字的铜牌揣进怀中时,指尖仍能触到船板缝隙里残留的酒糟气息。暮色已漫过糟香渡的码头,远处酒坊的幌子在风中晃成模糊的赭色,唯有江心渔火如星子般缀在墨色水面,倒让他想起昨夜船舱里那盏忽明忽暗的油灯——以及灯影下,老船工枯瘦手指划过酒坛封口时的模样。

“沈小哥若真想弄清那酒的门道,明日辰时可去东市的曲蘖坊。”老船工临别时的话还在耳畔,“坊主苏九娘手里,或许有你要找的东西。”

他踏着青石板往客栈走,怀里的铜牌随着脚步轻轻磕碰,竟与腰间酒葫芦的晃动声凑成了细碎的节奏。路过街口那家总飘着甜酒香气的小店时,沈砚忽然驻足——橱窗里摆着的陶瓮与昨夜船上的酒坛制式相似,只是封口处用的是新鲜荷叶,而非那层泛着奇异光泽的深褐色封泥。他凑近看了看,见瓮口贴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新醅酒,七日熟”,字迹娟秀,倒不似寻常酒坊伙计的手笔。

“客官要打酒?”店内传来清脆的女声,布帘被掀开,走出个穿青布襦裙的姑娘,手里还拿着块沾着面粉的木牌,“这新醅酒是今早刚滤的,加了桂花,温着喝最是暖胃。”

沈砚目光落在姑娘手中的木牌上,那上面刻着的纹路竟与铜牌边缘的暗纹有几分相似,只是线条更浅,像是未完成的半成品。他指了指木牌:“这是做什么用的?”

姑娘笑着把木牌放在案上,指腹摩挲过纹路:“是苏九娘的曲蘖坊送来的‘认号牌’,凭这个去买酒曲,能便宜两文钱。”她见沈砚盯着纹路出神,又补充道,“听说这纹路是按古谱刻的,不同的纹路对应不同的酒曲,像这‘桂露纹’,就专配桂花酒的曲子。”

沈砚心中一动,从怀中取出铜牌递过去:“你看我这个,能配哪种曲子?”

姑娘接过铜牌时,指尖明显顿了顿,原本带笑的脸色瞬间沉了几分,她仔细摩挲着“凝露”二字,又翻过来查看背面的云纹,半晌才抬头:“沈小哥,你这牌子是从哪来的?”

“昨夜在船上捡的。”沈砚刻意隐去老船工的话,只含糊带过,“怎么,这牌子有问题?”

姑娘把铜牌还给沈砚,指尖微微发颤:“三年前,苏九娘的丈夫就是拿着刻着‘凝露’的牌子去送酒,之后就再也没回来。有人说他是翻船落江了,可九娘总说,她丈夫的船稳得很,不可能出事。”她压低声音,“而且自那以后,糟香渡就总有人说,夜里能听见江心有划船的声音,却连个人影都见不着。”

沈砚攥紧铜牌,指腹传来冰凉的触感。他谢过姑娘,买了半葫芦桂花新醅酒,转身往客栈走。夜风渐凉,酒葫芦里的香气漫出来,混着码头特有的水汽,竟让他想起昨夜那坛“凝露酒”的味道——初尝时甘洌清醇,后劲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苦涩,像是用了未完全发酵的酒曲。

次日天还未亮,沈砚就被窗外的梆子声惊醒。他起身洗漱时,发现昨夜放在案上的铜牌竟泛着淡淡的银光,凑近看才发现,牌身暗纹里藏着极细的孔洞,像是用来透气的。他揣好铜牌,往东市走去,此时的糟香渡刚从睡梦中醒来,酒坊的伙计们正推着装满酒糟的独轮车往江边走,车轮碾过青石板,留下湿漉漉的痕迹。

曲蘖坊藏在东市最里面的巷子深处,门楣上挂着块黑檀木匾,上面刻着“苏记曲蘖”四个篆字,匾额边缘缠着圈晒干的酒花,风一吹就簌簌作响。沈砚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坊内传来石臼捣东西的声音,节奏均匀,像是有人在按某种规律发力。

“进来吧。”门内传来个沙哑的女声,布帘自动掀开,露出个穿着皂色短打的妇人,她手里握着根枣木杵,石臼里是粉碎的酒曲,颜色偏深,带着点琥珀色的光泽,“我知道你会来,带着‘凝露’牌的人,总会找到这里。”

沈砚走进坊内,才发现这曲蘖坊比外面看起来大得多,四面墙上挂满了晒干的酒曲,按颜色分成了几排:浅黄的是桂花曲,深褐的是高粱曲,最里面那排泛着银光的,竟与他怀中铜牌的光泽相似。妇人将枣木杵放在石臼旁,指了指那排银亮的酒曲:“那是‘凝露曲’,三年前我丈夫亲手酿的,只做了三斤,之后就再也没做出过同样的味道。”

“为什么?”沈砚问道,目光落在石臼旁的陶罐上,罐口飘出的气息与昨夜船上的酒坛一模一样。

妇人拿起块银亮的酒曲,递到沈砚面前:“你闻闻,这曲子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沈砚凑近闻了闻,除了熟悉的酒曲香气,还隐约有股淡淡的水腥气,像是江底的淤泥味。他皱了皱眉:“这曲子用了江水?”

“是江心的活水。”妇人点头,走到窗边,指着远处的江面,“糟香渡的酒坊都用码头的水酿酒,只有我丈夫,非要划着小船去江心取水,说那里的水含着‘灵气’,酿出的酒才够清醇。”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三年前他最后一次去江心,回来时带了坛酿好的‘凝露酒’,说找到了让曲子更香醇的法子,可没等他说清楚,就被人叫走了,之后就再也没回来。”

沈砚从怀中取出铜牌,放在案上:“我昨夜在船上捡到这个,还尝了坛‘凝露酒’,味道和你这曲子酿的很像,只是后劲有点苦。”

妇人拿起铜牌,指尖在“凝露”二字上反复摩挲,眼眶渐渐红了:“这是他的贴身牌子,背面的云纹里藏着取水的时辰,只有在每月十五的子时,江心的活水才会带着‘灵气’,晚一刻都不行。”她忽然抬头,盯着沈砚的眼睛,“你昨夜在船上,有没有见到个穿青布衫的男人?左眉角有颗痣。”

沈砚想起昨夜船舱里的黑影,那人似乎确实穿着青布衫,只是光线太暗,没看清面容。他点头:“见到了,他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还打翻了酒坛。”

“他是来找‘凝露曲’的秘方。”妇人攥紧铜牌,指节泛白,“三年来,总有人来坊里打听‘凝露曲’的法子,有的明着买,有的暗着偷,我丈夫的船,恐怕就是被这些人动了手脚。”她走到里屋,抱出个木盒,打开后里面是本泛黄的册子,封面上写着“凝露酿法”四个小字,“这是我丈夫留下的酿酒手记,你要是想弄清昨夜的事,或许能从这里找到答案。”

沈砚接过手记,翻开第一页,上面画着幅江心取水的图,标注着“子时取水,逆流三尺”,旁边还写着行小字:“水需经三重滤,去浊存清,再与酒曲同酿,七日成露。”他往后翻,发现后面几页被人撕去了,只剩下半页关于封泥的记载:“封泥需加江心淤,拌以酒花灰,避光阴干,方保酒气不散。”

“撕去的 pages 是关于什么的?”沈砚问道,他注意到手记的纸页边缘有酒渍,像是有人在翻阅时不小心洒上去的。

“是关于‘凝露酒’的后味处理。”妇人叹了口气,“我丈夫说,‘凝露酒’的苦涩是天然的,要靠一种叫‘水苏’的草来中和,可这种草只长在江心的礁石上,很难采到。”她走到墙角,拿起个陶罐,里面装着些翠绿的草叶,“这是我去年好不容易采到的水苏,你要是想酿‘凝露酒’,或许能用得上。”

沈砚看着陶罐里的水苏草,忽然想起昨夜那坛酒的苦涩——若是加了这草,味道应该会变得甘醇。他抬头看向妇人:“苏九娘,我想试试酿‘凝露酒’,就用你这里的曲子和水苏,或许能找出当年的真相。”

苏九娘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她点了点头:“好,我帮你。酿‘凝露酒’要七日,这七日里,你得守在酒坊,不能让任何人靠近酒坛,尤其是那些打听‘凝露曲’的人。”

接下来的七日,沈砚几乎都待在曲蘖坊的后院里。他按照手记上的方法,先在子时去江心取水,用细纱布滤了三重,直到水中再也没有杂质;然后将银亮的“凝露曲”粉碎,与过滤后的江水混合,装进陶瓮里,再撒上晒干的水苏草,最后用加了江心淤和酒花灰的封泥将瓮口封严,放在阴凉的地窖里。

每日辰时,他都会去地窖查看酒瓮的情况,封泥上的孔洞会透出淡淡的酒气,第一天是清冽的,第二天带了点桂花的甜香,到了第五天,竟隐约有股木质的香气,像是老船板在水中浸泡后的味道。苏九娘说,这是“凝露酒”快酿好的征兆,当年她丈夫酿的酒,到了第五天也是这样的味道。

到了第七天清晨,沈砚刚走进地窖,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酒香,比前六天加起来还要醇厚。他走到酒瓮旁,见封泥上的孔洞正往外冒着细小的气泡,伸手摸了摸瓮壁,是温热的——这是酒曲完全发酵的迹象。他刚要打开封泥,就听见地窖外传来脚步声,节奏急促,像是有人在奔跑。

“沈小哥,快出来!”苏九娘的声音带着惊慌,“有人闯进来了,说要找‘凝露酒’!”

沈砚心中一紧,刚走出地窖,就看见三个穿着短打的男人站在院子里,为首的那人左眉角有颗痣,正是昨夜船上的黑影。那人手里握着把短刀,指了指地窖的方向:“把‘凝露酒’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你们是谁?为什么要抢‘凝露酒’?”沈砚挡在苏九娘面前,手按在腰间的酒葫芦上——那里装着半葫芦刚酿好的“凝露酒”,是他今早提前取出来的。

左眉角有痣的男人冷笑一声:“我们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凝露酒’里藏着的东西。三年前,苏掌柜就是靠这酒发了财,却不肯分我们一杯羹,现在他死了,这酒就该归我们!”

“我丈夫根本没靠‘凝露酒’发财!”苏九娘忍不住喊道,“他只是想酿出最好的酒,你们说的都是谣言!”

男人显然不信,他挥了挥手,另外两个男人就朝地窖冲去。沈砚见状,从怀中掏出铜牌,往地上一扔,铜牌落地时发出清脆的响声,竟让那两个男人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左眉角有痣的男人盯着铜牌,脸色变了变:“这是苏掌柜的牌子,怎么会在你手里?”

“昨夜在你船上捡的。”沈砚缓缓掏出酒葫芦,拔开塞子,浓郁的酒香瞬间漫满院子,“你们要的是‘凝露酒’,我这里有,不过你们得先告诉我,三年前苏掌柜到底是怎么死的。”

男人的目光落在酒葫芦上,喉结动了动:“他是翻船落江死的,关我们什么事?”

“不对。”沈砚晃了晃酒葫芦,酒液在葫芦里晃出细碎的泡沫,“我昨夜在船上尝过‘凝露酒’,那酒的封泥是新的,根本不是三年前的旧坛。而且你船板缝隙里的酒糟,和苏九娘坊里的‘凝露曲’味道一样,说明你最近一直在酿‘凝露酒’——你根本不是在找酒,是在找酿‘凝露酒’的秘方,对不对?”

男人的脸色彻底变了,他握紧短刀,一步步朝沈砚走来:“既然你知道这么多,那你就别想活着离开糟香渡。”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为首的是个穿着官服的人,身后跟着几个捕快:“王三,你果然在这里!三年前苏掌柜的船就是被你动了手脚,现在还敢来抢‘凝露曲’,胆子不小啊!”

王三见状,转身就要跑,却被捕快们拦住,短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穿官服的人走到沈砚面前,拱了拱手:“多谢沈小哥帮忙,若不是你送来的铜牌,我们还抓不到这个凶手。”

沈砚愣了愣,才想起昨日他曾去衙门报过案,把捡到铜牌的事说了一遍,没想到衙门真的查到了王三身上。苏九娘走到王三面前,盯着他的眼睛:“我丈夫到底为什么不肯把秘方给你?”

王三垂着头,声音沙哑:“苏掌柜说,‘凝露酒’是用来品的,不是用来卖钱的,我想把方子卖给外地的酒商,他不肯,我才……”

苏九娘闭上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沈砚走到她身边,递过酒葫芦:“这是刚酿好的‘凝露酒’,加了水苏,没有苦涩味,你尝尝,就当是了却你丈夫的心愿。”

苏九娘接过酒葫芦,抿了一口,泪水落得更凶了:“是这个味道,和我丈夫当年酿的一模一样……”

夕阳西下时,沈砚站在曲蘖坊的门口,看着捕快们押着王三离开,苏九娘正忙着将新酿的“凝露酒”装坛,酒坛上贴着她亲手写的标签,上面画着与铜牌相同的“凝露纹”。她走到沈砚面前,递过一坛酒:“沈小哥,这坛酒你带着,就当是谢礼。糟香渡的酒,以后都会有‘凝露纹’,让所有人都记得,曾经有个叫苏承的人,酿出了最好的酒。”

沈砚接过酒坛,坛身还带着温热的气息,像是还残留着酒曲发酵时的温度。他抬头看向远处的江面,渔火又亮了起来,与天边的晚霞相映,竟让这糟香渡多了几分暖意。他知道,这坛“凝露酒”里藏着的,不仅是苏承的匠心,还有糟香渡人对酒的执念——就像那江心的活水,无论过多少年,都会带着清冽的气息,滋养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爱酒的人。

他抱着酒坛,往码头走去,身后的曲蘖坊传来石臼捣酒曲的声音,节奏均匀,像是在为这糟香渡,唱一首永不落幕的酒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