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穿越后我在古代酿酒 > 第17章 舟行疑云

穿越后我在古代酿酒 第17章 舟行疑云

作者:艺江南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0-27 09:21:25 来源:文学城

晨光透过乌篷船的竹窗,在沈砚膝头的油纸包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包里头裹着那两枚青竹令牌与苏承安的信,棱角隔着布面硌得掌心发沉——昨夜收拾行李时,他特意将短刀缠在腰间,又把那本泛黄的账本塞进夹层,此刻船身随着运河水波轻轻晃动,账本纸页偶尔发出细微的窸窣声,倒像是在应和船外的橹声。

“沈掌柜,喝碗热茶暖暖身子吧。”苏绾端着粗瓷碗走过来,碗沿还冒着白汽。她今日换了身灰布衣裙,长发挽成简单的发髻,只插了根木簪,褪去了昨日素白长衫的清雅,倒多了几分寻常女子的利落。“方才船家说,过了前面的望亭驿,再走两个时辰就能到苏州城了。”

沈砚接过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心里却没多少暖意。昨夜周大人离开后,他仔细想过那场巧合——黑衣人的搜捕、官府的“及时”出现,太过像是一场刻意演给他看的戏。若周大人真是“寒鸦”的人,那他们此行去苏州,恐怕从登船起就落在了别人的视线里。

“船家是什么时候在糟香渡接的活?”沈砚啜了口热茶,目光透过竹窗望向岸边。运河两岸的芦苇荡长得正盛,风一吹就翻起白色的浪,若是藏几个人在里头,根本无从察觉。

苏绾愣了愣,随即道:“是我昨日在码头找的。他说自己常跑糟香渡到苏州的航线,熟得很,而且船费也便宜。怎么了,沈掌柜觉得他有问题?”

沈砚没直接回答,只是朝船头努了努嘴。此刻船家正坐在那里抽烟,手里的烟杆是普通的竹制,烟袋锅却擦得锃亮。寻常跑船人常年风吹日晒,烟袋锅多是带着包浆的旧物,这般刻意干净的样子,反倒显得扎眼。“你仔细看他腰间的绳结。”沈砚压低声音,“那是漕帮的‘双扣结’,只有帮里负责押运的人才会打这种结。可他方才却说自己是‘单干的散船’,这话未必是真。”

苏绾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见船家腰间的布带打了个复杂的双扣结,与寻常船工的活结截然不同。她心里一紧,刚要开口,却见船家忽然转过身,朝船舱这边望来,脸上堆着笑:“二位客官,前面要过闸了,得等半个时辰,要不要下来活动活动?”

沈砚与苏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他放下茶碗,笑道:“也好,坐了这许久,确实有些闷。”说着便起身走出船舱,苏绾紧随其后。

闸口处已经停了三四艘船,岸边有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在闲聊,目光时不时扫过过往的船只。沈砚假装看风景,指尖却悄悄摸向腰间的短刀——那些汉子腰间都别着一样的铜哨,哨身上刻着个“寒”字,与苏承安信里提到的“寒鸦”记号隐隐呼应。

“沈掌柜,你看那边。”苏绾忽然扯了扯他的衣袖,指向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树下站着个穿青布长衫的人,背对着他们,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扇面上的墨迹隐约能看出是“江记”二字。那人似乎察觉到他们的目光,缓缓转过身,竟是柳先生。

柳先生朝他们点了点头,示意他们过去。沈砚心中疑惑,却还是拉着苏绾走了过去。“柳先生怎么会在这里?”他低声问道,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柳先生收起折扇,声音压得极低:“我是来提醒你们,这船家是‘寒鸦’的人,前面的胥门码头已经设了埋伏,等着你们自投罗网。”他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递给沈砚,“这是苏州城里一家客栈的地址,你们今夜先去那里落脚,我会想办法联系你们。记住,千万别去码头附近的客栈,那些地方都被他们盯着。”

沈砚接过纸条,指尖触到纸条上的墨迹,还带着几分温热,显然是刚写不久。“柳先生怎么知道这些?”他追问着,总觉得柳先生的身份不简单——从上次在酒铺留下令牌,到今日在此处通风报信,此人似乎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

柳先生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只是道:“沈掌柜只需知道,我与李大人、苏掌柜都是旧识,不会害你们。”他看了看天色,又道,“闸要开了,你们快回去,别让船家起疑心。记住,到了苏州城,下船后往东边走,避开西边的巷子。”说完便转身走进人群,眨眼间就没了踪影。

沈砚将纸条塞进怀里,拉着苏绾快步回到船上。船家已经收起了烟杆,正站在船头催促:“客官,闸开了,该走了。”他脸上的笑容依旧,眼底却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急切。

沈砚假装没看见,笑着走进船舱,心里却已经有了盘算。船家既然是“寒鸦”的人,肯定不会让他们轻易离开,说不定会在半路动手。他从行李里翻出那本账本,快速翻到有朱砂记号的那一页,只见上面写着“子时,芦苇荡,换船”——这是苏承安当年留下的暗号,意思是若遇危险,可在子时前往芦苇荡,会有自己人接应。

“苏绾,你看这个。”沈砚将账本递给她,“你父亲当年留下了暗号,我们今夜子时去芦苇荡换船,避开胥门码头的埋伏。”

苏绾看着账本上的朱砂记号,眼眶微微发红——这是父亲的笔迹,她从小看惯了的,如今再见到,却已是天人相隔般的遥远。“好,都听你的。”她吸了吸鼻子,将账本收好,“只是我们怎么确定芦苇荡里的人是自己人?万一……”

“柳先生既然会来提醒我们,想必也会安排好接应的人。”沈砚打断她的话,语气坚定,“而且,我们现在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赌一把。”

船行得很快,没过多久就过了望亭驿,两岸的芦苇荡越来越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船家点燃了船尾的油灯,昏黄的灯光在水面上投下晃动的影子,显得格外诡异。沈砚靠在船舱壁上,假装打盹,耳朵却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船家的脚步声、水浪声、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哨声,每一个声音都牵动着他的神经。

忽然,船身猛地一震,像是撞到了什么东西。沈砚立刻睁开眼,只见船家慌慌张张地跑进船舱:“不好了!船底漏水了!得赶紧靠岸!”

苏绾脸色一白,刚要起身,却被沈砚拉住。他朝苏绾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别慌,然后对船家笑道:“船家莫慌,我们来帮你。只是这附近都是芦苇荡,哪里能靠岸?”

船家指了指前面:“前面有片浅滩,我们先把船划过去,再想办法补漏。”说着便转身冲出船舱,用力划着船桨。

沈砚走到船舱门口,朝外面望去。前面果然有片浅滩,岸边的芦苇荡里隐约能看到几个人影,手里拿着刀,正朝这边张望。他心里冷笑——这哪里是船底漏水,分明是想把他们骗到浅滩上,好动手抓人。

“苏绾,你把行李收拾好,等会儿我喊‘走’,你就跟着我往芦苇荡里跑。”沈砚压低声音,指尖已经握住了腰间的短刀,“记住,不管听到什么声音,都别回头。”

苏绾点了点头,快速收拾好行李,紧紧抱在怀里。船很快就划到了浅滩,船家刚要跳下船,却被沈砚一脚踹倒在地。“你这船家,怕是没安好心吧?”沈砚冷笑一声,短刀已经出鞘,抵在船家的脖子上,“说!是谁派你来的?”

船家脸色惨白,浑身发抖:“客官饶命!是……是周大人派我来的!他说只要把你们引到这里,就给我五十两银子!我也是被逼的!”

“周大人?”沈砚心中一动,果然是周大人。他刚要再问,却听见芦苇荡里传来一阵哨声,那些藏在芦苇里的人纷纷冲了出来,手里的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走!”沈砚大喝一声,拉起苏绾就往芦苇荡里跑。身后传来船家的呼喊声和追赶者的脚步声,芦苇叶划过脸颊,留下一道道刺痛的痕迹,可两人却不敢有丝毫停留。

跑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身后的脚步声渐渐远了。沈砚拉着苏绾躲在一丛茂密的芦苇里,大口喘着气。月光透过芦苇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两人身上,映出满身的狼狈。

“沈掌柜,我们……我们现在怎么办?”苏绾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她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此刻心里又怕又乱。

沈砚刚要开口,却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立刻捂住苏绾的嘴,警惕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一个黑影从芦苇丛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盏灯笼,灯笼上的“苏”字在月光下格外醒目。

“是沈掌柜和苏姑娘吗?”黑影开口问道,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透着几分熟悉。

沈砚心中一动,想起柳先生说的接应之人,便松开手,沉声道:“正是我们,阁下是?”

黑影走近了些,借着灯笼的光,沈砚才看清他的模样——竟是个满脸皱纹的老船工,手里握着一把橹,身上的衣服还沾着水迹。“我是苏掌柜的旧部,姓陈。”老船工将灯笼递给沈砚,“柳先生已经跟我说了,你们快跟我来,船就在前面等着。”

沈砚与苏绾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两人跟着老船工穿过芦苇荡,果然看到一艘小船停在水边,船上盖着黑色的油布,显然是为了隐蔽。

“快上船,我们得在子时前离开这里,不然他们又要追来了。”老船工说着便扶着苏绾上船,沈砚紧随其后。小船划开水面,悄无声息地朝着苏州城的方向驶去,身后的芦苇荡渐渐变成了模糊的影子,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哨声,还在提醒着他们方才的危险。

苏绾坐在船尾,看着岸边的灯火越来越近,心里却依旧不安。她看向沈砚,只见他正拿着柳先生给的纸条,借着灯笼的光仔细看着,眉头微微皱着。“沈掌柜,你在想什么?”她轻声问道。

沈砚抬起头,目光落在远处的苏州城墙上,声音低沉:“我在想,柳先生到底是谁。他似乎知道所有的事情,却又从不透露自己的身份。还有周大人,他身为糟香渡的巡检,竟然是‘寒鸦’的人,那苏州城里,不知道还有多少他们的人。”

老船工划着船,忽然开口道:“沈掌柜不必多疑,柳先生是个好人。当年苏掌柜出事的时候,是他救了我,还帮我隐姓埋名,留在这运河上做船工。若不是他,我早就在十年前那场大火里死了。”

沈砚点了点头,没再说话。他知道,这场苏州之行,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凶险。不仅要找苏承安的下落,还要查清“寒鸦”的真实身份,为李大人报仇。而他们现在所走的每一步,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小船渐渐靠近苏州城的东门,城门已经关了,只有几个守城的士兵在来回走动。老船工将船停在一处隐蔽的码头,对沈砚和苏绾说:“前面就是柳先生说的客栈,从这条巷子进去,第三个门就是。我就送你们到这里,以后凡事小心。”

沈砚接过行李,对老船工抱拳道:“多谢陈老。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有机会,必定报答。”

老船工笑了笑,没再说什么,转身划船消失在夜色里。沈砚拉着苏绾走进巷子,巷子两旁的房屋都熄了灯,只有偶尔传来的犬吠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他们按照纸条上的地址,找到了那家客栈,客栈的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光。

沈砚推开门,只见客栈里空无一人,只有柜台后坐着个穿灰布长衫的人,正低头算账。那人听到动静,抬起头,竟是柳先生。

“你们来了。”柳先生放下账本,起身笑道,“路上还顺利吗?”

“多亏了柳先生提醒,才避开了埋伏。”沈砚道,“只是我们没想到,周大人竟然是‘寒鸦’的人。”

柳先生点了点头,脸色凝重:“‘寒鸦’的势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不仅在糟香渡有眼线,在苏州城里也安插了不少人。你们这几日就待在客栈里,不要出去,我会想办法查探苏掌柜的下落。”他从袖中取出两枚玉佩,递给沈砚和苏绾,“这是客栈的通行玉佩,没有这个,守在外面的人不会让你们进来。记住,不管是谁来,都不要开门,除非听到‘江记酒熟’这句话。”

沈砚接过玉佩,玉佩触手冰凉,上面刻着个“隐”字。他知道,这客栈恐怕是柳先生的一处秘密据点,能在这里暂时落脚,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多谢柳先生。”他郑重地道,“若是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开口。”

柳先生笑了笑:“你们先好好休息,明日我再来看你们。”说着便转身走进后院,消失在黑暗中。

沈砚和苏绾走进客房,房间不大,却收拾得很干净。苏绾放下行李,疲惫地坐在椅子上,眼眶又红了:“沈掌柜,你说我父亲他……他还活着吗?”

沈砚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色,声音坚定:“会的。你父亲那么聪明,肯定不会轻易出事。我们一定会找到他,查清当年的真相。”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纸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沈砚知道,从他们踏上苏州城的这一刻起,一场更大的风暴已经在悄然酝酿。而他和苏绾,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迎着风暴,一步步往前走,直到揭开所有的秘密,为那些逝去的人,讨回一个公道。

他握紧了腰间的短刀,指尖触到那枚“江记”令牌,心中忽然多了几分底气。不管前路有多凶险,他都会带着李大人的嘱托,带着苏绾的希望,一直走下去。因为他知道,在这条路上,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