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西汉]直播给刘邦读汉书 > 第12章 武帝纪(5)

[西汉]直播给刘邦读汉书 第12章 武帝纪(5)

作者:鱼陇曼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3 23:44:49 来源:文学城

元鼎四年,夏天,武帝封赏方士栾大为乐通侯。六月,又在后土祠旁得宝鼎。秋天,有好马出现在敦煌渥洼水中,刑徒暴利长将它进献给武帝。

(元鼎五年)冬十月,再一次到雍县,祭祀五帝。

十一月,武帝在甘泉宫为太一神起祠庙,亲自往郊外行祭礼,又写了一则尽抒其怀的诏书。

【昆明池的鱼: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读这封诏书。

“朕以眇身托于王侯之上,德未能绥民,民或饥寒,故巡祭后土以祈丰年……战战兢兢,惧不克任,思昭天地,内惟自新……亲省边垂,用事所极。望见泰一,修天文礼……朕甚念年岁未咸登,饬躬斋戒,丁酉,拜况于郊。”

对于武帝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年,夏天有宝鼎天马临世,宣告他的统治依然受到上天的庇护,给战乱后纷繁复杂的现状注入一点强心剂。

所以他一面寄希望于方士求个体长生,又在冬天行频繁的郊祀,为稳定天下国计民生。

武帝来到了他人生中比较不安稳的一个阶段,犹疑的种子或许就此种下。】

【飞廉馆的小僮:其实那个马出渥洼水还挺有意思的,暴利长是一个因获罪被发配流放河西的中原人,原本是在帝乡南阳这块儿生活。

他发现这匹马与众不同,想办法要抓住它,于是先做那种假人塑像放在水边,马试探了几次之后发现假的,诶嘿,就不怕了,然后暴利长立刻自己顶上,顺利的抓了这马,进献给武帝。

要不说流放边陲那种小说现在特别火呢,流放还能活得好的都是脑子转得快的。】

【昆明池的鱼:这个事儿也是侧面说明这个时候缺马,缺好马。马政是历代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特别推荐大家去云南玩儿的时候可以了解了解茶马古道,走一走这条路,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条贸易通路,在很多时候可以说是扼住咽喉般的重要。】

(元鼎五年)夏四月,南越国相吕嘉反了,杀了王和王太后。秋天,龟和□□相斗。

派遣路博德、杨仆等人南征百越。

(元鼎五年)九月,列侯中许多人因为进献中央的酎金不足斤两而获罪夺爵。通乐侯栾大因所言欺君罔上而被斩首。

【昆明池的鱼:南征百越这事儿没什么需要特别说的,武帝曾经修建昆明池操练水战此时终于派上用场。

栾大获罪而死则显示出武帝时这些方士的命运其实尤其微薄,而且通常情况下会成为各方媚上献礼的工具,当所说无法得到验证后便会接近死亡。

可是方士所说怎么可能会应验。

不记得有没有跟大家提过余英时先生《东汉生死观》这本书,其实书里把一个核心线索写的很清楚,无论是方士寻求出路也好,还是帝王民众安慰自己也罢,从一开始寻求生前长生成仙,到退而求其次,寻求死后能得道升仙。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孜孜不倦的超现实追求。甚至一直到今天,可能还有人这么想象。

这对许多自然主义、朴素唯物主义的两汉的思想家来说其实是非常无奈的事情。】

【上林苑的骆驼:比如王充。】

【昆明池的鱼:王充只是不相信有鬼神,但他对谶纬瑞应这些东西还写过文章弘扬吹捧,看自己需要什么吧。

不过龟蟆相斗突然出现在正史中的确很有意思啊。但如果大家熟悉汉代的物质遗存尤其是画像遗存,就一定能够想起,两汉之交,尤其是西汉武帝到王莽再到东汉早中期,其实墓葬画像里非常喜欢刻画人兽相斗和兽类相斗的形象。

霍去病墓前就有怪兽食羊的石雕。

关于这一点其实历来学者都不太清楚怎么去解读这些场景的意义。我准备写篇文章的,到时候再说吧。】

(元鼎五年)西羌十万人反叛,与匈奴勾结,匈奴南下五原郡,杀太守。

元鼎六年,征西羌。

武帝巡行到河东左邑县桐乡时,听闻南越被攻,当即改名闻喜县。春天,武帝到了河内新中县,听闻获吕嘉头颅,改为获嘉县。

当年,一举平定西南夷和南越,设置十四个郡,版图大大拓展。

秋天,东越王又反,武帝派韩说、王温舒、杨仆出兵会稽反击。

同时又派遣公孙贺出九原郡,赵破奴出令居,打到两千里外,平定匈奴乱后将武威、酒泉两地设置张掖和敦煌郡。

元封元年,武帝体恤四方边陲战事频仍,战果累累,亲自巡边,为振士气。至北地,阅兵十八万骑,匈奴因此大受震撼。武帝派遣使者告知单于:

“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矣。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焉。”

【气运之子邦:这语气,这姿态,真不愧是朕的子孙,看得朕气血沸腾,感慨万千。老刘家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昆明池的鱼:确实帅啊,家彻就是这么一款有铁骨有体恤的全能型丈夫……】

【飞廉馆的小僮:老师……注意一下你的言行。】

【上林苑的骆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主包的粉籍还是暴露了。】

【武库执吾人:鱼大是男是女……开始害怕了。】

【昆明池的鱼:主播的事少管。】

(弹幕已炸)

(还以为up没焚寂啊)

(up这么冷酷的学霸居然还是史同女……男?)

(那咋了,就算是PKU的也有追星权利吧orz)

(什么,主播PKU的??)

(你看武帝粉丝缺TOP2的么?招笑。)

【气运之子邦:这回朕能看懂了,还什么美其名曰给朕读汉书,你想鼓吹谁你自心如明镜。】

【昆明池的鱼:咳咳,就事论事,这段发言就是很帅我说错了么?】

【武库执吾人:大家冷静,鱼大冷静。言归正传,首先西羌和匈奴勾结上还是挺意外的,毕竟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说起羌人,这的确是一支非常“能苟”的人群,近代依然盘踞在这个西南边陲的位置。得益于聚居区有“天堑”,其实也没有什么御外的企图心,和匈奴联手无非是想从汉帝国这边得到一些好处以维系生存,所以武帝还是看得很透的,这些边陲民族在这个时候是不成气候的。论统治之法、治理之道,中原王朝还是领先太多了。

所以后继者,比如北魏这些势力真正进来的北方民族,主要还是因为开始搞学习了,最怕外夷有文化。】

【上林苑的骆驼:这一年东南西北处处是问题,武帝还是很达观的一个心态,指挥调配得当,没有出现目不暇接、顾得东顾不得西的问题。的确是,内核很稳的一个帝王,也得益于这个时候几位将军堪用。闻喜县、获嘉县,我记住你们了哈哈。】

(元封二年)武帝巡行完边陲各地后,又来到雍县,祭祀五帝。恰逢瓠子河堤溃决,武帝命随行的将军从臣全都去救灾。回长安后,下令在甘泉宫作通天台,在长安城作飞廉馆。

朝鲜王杀辽东都尉,武帝击朝鲜。

六月,甘泉宫中长出九茎连叶的灵芝,因此大赦天下。

(元封三年)在长安城给民众演角抵戏,这是一种有幻术、有杂技、有歌舞的百戏场面。夏天,朝鲜投降,在其地设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

(元封五年)春三月,在泰山明堂祭祀高祖。

卫青死。分天下刺史部共十三州。

深感名臣凋零,武帝下诏让州郡吏民举荐有特殊才能,不同凡俗之人。

太初元年,柏梁台发生火灾焚毁,二月,武帝下诏修建建章宫。

【昆明池的鱼:通天台和飞廉馆都是有说法的。包括后面又说甘泉宫长出灵芝,这些建筑意向其实都是为武帝自己的长生信仰服务的。

通天台是甘泉宫中一个非常非常高的台阁建筑,顾名思义,武帝意在与天交流沟通,《汉旧仪》中说这台高三十丈,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城。

飞廉则是一种能呼风的神鸟,身子像鹿,头像鸟,长角,有蛇一样的尾巴,还有和豹子身上一样的纹路。

其实就是一种四不像,但是古人就觉得四不像囊括了这些物种所有的神力,力量不单一即为神。

汉代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时代,大概是对先秦楚地的神秘文化有所继承,创造了非常多人首兽身,兽首人身的形象,以及各种动物形态嫁接在一起的形象,除了力量不单一之外,这些形象其实普遍还有些威慑力,今天我们如果去博物馆看到了那些鸟首人身的陶俑形象,其实本能会有一些畏惧的。

当然也恰好,他们在墓葬中扮演的角色是存在镇墓意味的。

而能飞的兽情感色彩就格外不同,比如帝陵前的石像生天马这类的东西,可能就和飞仙升天这些信仰有关系了。

所以飞廉馆和通天台是非常具有升仙意味,通天属性的皇家建筑。

至于角抵戏是什么,我们下次再来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