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历史直播] 青史之下,百代共闻 > 第21章 第 21 章

[历史直播] 青史之下,百代共闻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何到关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3 01:50:00 来源:文学城

这次天幕放映结束后,各朝倒是出人意料的平静。

没办法,司马氏走的路子太出人意料,天家看重储位,也没到把痴呆儿推上皇位的地步;有野心之人是要谋权,也没想过当街弑君的暴行;更别提让边民大量内迁以至盖过本土民众,或内部打成一团时还要引入其他势力做外援……

历代有心在这等惨事上吸取些教训,却挣着手无措,毕竟司马家的每一步……都不是很能让人理解啊!

而再深一些的宗室诸侯王、士族与边民关系,本就如附骨之疽,有能为之人不用天幕谈及也能窥出不妥,庸碌天子哪怕听闻其势大的恶果也不以为意。

许多人咀嚼着天幕那句“历史是周而复始,又生生不息”长叹。

众世家联合逼退了司马氏,本到了该瓜分战果重新择主的时候,愤怒的民众却不断涌入城中。

士人们唾弃着胆大包天的卑贱之民,却为这前所未见的狂澜而恐惧。黎庶的潮水淹没司马氏的宫殿,有世家站出来安抚百姓,承诺以己身阻挡可能到来的一切,有世家逃向他处,再有世家择主,但那终究又变成上层的游戏,无人敢引入其他势力。

阶级一旦形成便难以消解,要以历史砂砾经年累月才能冲垮它,但此世好歹能避开某些弥天大祸。

秦。

前一日还在争论分封诸事的朝臣今日便有许多熄了火,但王绾为首一干人仍力主燕、齐几处远地难治,应暂行分封,以防残余贵族作乱。

“周能拥天下八百年,自有其善政。我朝亦当效法,分封子弟与功臣,如此既可安众人心,亦能护地方安稳。”

李斯皱眉:“天幕已明言分封坏处,哪怕后世王朝,为其伤筋动骨者亦非少数,周之覆灭便是先例。周天子势弱,政令百出无人听从,诸侯割据一方日渐坐大,长此以往便脱离掌控。”

王绾回以冷笑:“岂能事事皆如周!我大秦帝王也并非周天子那等无用之人,廷尉所言看似有理,可曾想过你所提的郡县乃是前所未有之法,看似妥帖,效用如何却不可知。天下皆行分封法,事关海内稳固,还望君再细思。”

秦皇看向李斯:“你待如何?”

“天下皆行分封,但功盖尧舜之君,本就不必行庸人之法,远地难治,总能寻得关窍。废分封,诸事皆归中央,天下土地、人民、官员便无一不归吾王所有。”

阶上君王垂首,听他说:“陛下是前所未有之君,大秦是前所未见之国。如天幕所说‘大一统王朝’无裂土分封之王,既已四海一统,自然政令皆出于王口,诸事皆归于王手。如此,至千秋万世。”

嬴政笑曰:“君知我心。”

天幕的出现让他知晓秦传万万世终是空言,但他的王朝存在于此,他伫立于此,便已是万世之基。

天下皆行分封又如何,若秦不能千秋长存,秦法亦可。

·

汉。

刘邦看着司马家一群同姓诸侯同室操戈,又从天幕话音揣摩出后世如何对诸侯头疼,罕见地愣怔。

吕雉微笑看他,不知此世是否还会有那劳什子的白马之盟。

非刘氏称王,天下共击之。但若刘氏之王亦有异心呢?

·

刘启依然下着棋,但观棋人早换了一批,君王与自己对弈,捻起一粒白子,又想到曾经的吴王太子,大感失落。

“自那以后,倒是许久未同人探讨棋艺。”

一旁的常侍偷抹了抹汗,见天子兴味已无,长吁口气,刘启翻了翻宫人记录的竹简,沉吟片刻,问晁错与周亚夫葬身何处。

·

汉末位面倒不关心这个,刘协欲禅位,刚当上司空的曹操恳切地拉着他的手:“陛下折煞我也,臣只愿为汉室尽忠,不敢有他心。”

太尉杨彪气得几欲仰倒,早知曹贼有代汉之意,如今一看果真如此,天幕都已点明了曹魏一朝,他竟还在这装模作样说什么汉臣,天下难道还有除曹贼儿子外第二个曹丕么!

荀彧称病不出。

·

李世民观罢天幕,对那教化异族之法更有兴味,天可汗为天下共主,大破突厥薛延陀,四夷皆称万岁,本也恩威并施,如今看后世如此总结外交手段,欣然悦之。

圣人只提这点,众人便权当天幕未曾说过那要命的世家话题,五姓七望之家何其势重,轻易不能动,只是不知天子隐而不发,是真不在意,还是打算暗中动作?

各人自有一番猜测。

·

晋后各代心有戚戚,衣冠南渡实是中原之耻,宋人却连羞恼蒙面都做不到——天幕都说了,后世一些打不过的也学着史书南渡,尔后偏安一隅呢!

朝中气病了几个大夫,天子却坐明光宫,每日长叹,道满堂诸公,竟无一人知他苦楚。秦桧宽慰君主:“庸人自不知天子筹谋。”

赵构更觉只有秦相公知他,二人密谈许久,不知天雷轰隆,欲劈宫室,岳飞候了半日,终失望而去。

·

朱元璋不以为意:“藩王嘛,管好了就行,刘家藩王能闹出那么大乱子,归根究底是景帝太过轻信晁错,随意削藩王土地,才酿成大祸。我儿和善亲人,不是老刘家那等刻薄寡恩的,能护天下长久。”

“异族倒是……”他想起元人行径,又冷下面容。

·

文人激昂慷慨,戴叔伦书“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王之涣长叹“一片孤城万仞山”,岑参送友西征,落笔便是“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一时胡儿胆裂,一时剑河风急,又多续几篇诗文。

李白喝了酒,从关山月吟咏到子夜歌,长风吹度玉门关,长安万户捣衣声,最终汇成千年后孩童朗朗之音: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陛下之寿三千霜。

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百姓却苦。天幕谈及的傻子皇帝和王族内部互相争夺权力还能当个乐子听,但那动荡乱世三百年却能让所有人感同身受。高居庙堂之人只考虑大而深远之事,田间巷陌关心的却是如何在乱世活下去。

庶民想到征战不断的王侯,想到胡人入关的中原,再想到南渡而下的士族,思索良久,去探求如此世道生存的法门。

黎庶向来最坚韧也最脆弱,盛世的一道旨意可能摧毁他们,一波洪水可能冲垮他们,乱世的烽火连天却也能让他们找到生存之地。广袤四海,连绵草籽,春风吹又生。

几日后,天幕再如往日一般到来。

【帝王庙号和谥号就讲到这里啦,有些蛮有意思的还没提到,也会在其他专题谈及他们时再叙一笔的。

西晋之祸属于多种问题的叠加,但不可否认傻皇帝司马衷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司马炎一个玩政治的,怎么也算不上蠢人,最后还是要在太子这件事上犯病,相当于亲手葬送江山。

继承人这档子事儿呢,一直属于老大难问题。有的人是死活生不出来,有的还不如别让他出生,有的吧,生了孩子也不会教,就歪着长。

部分皇帝轻松一//射,把孩子丢给后宫抚养,扔给学士教导,自己是一点儿不问,等孩子出问题了就说“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也不寻思一下宫里最阳刚的男人哪儿去了。

也有一部分皇帝可以说是手把手把孩子拉扯大的,很困惑啊,朕亲眼看着长大的乖乖儿子怎么就变样了呢?他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一定是你们把朕的太子给带坏了!全部拉出去砍头!】

有些皇帝擦了擦汗,本来么,教子是妇人和师长的事,皇帝日理万机,岂能再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伴小儿。深宫妇人终日无事,带带孩子也就罢了,后人知道些什么,女儿家的不知羞。

“养不教,父之过”的道理谁都懂,部分皇帝当即便把太子召来叙话,父子二人从吃了么问到读书了么,从吃了多少问到学到哪段,眼看太子耐心越来越少,只能把儿子打发了继续看天幕。

太子们如释重负,今天也是和父皇艰难交流的一天。

【本来嘛,教育就是个挺严肃的话题,现代好多人都学不会做家长呢,现在至少还有儿童教育科普和心理学知识可以学习,古代直接就是两眼一抹黑。

最要命的,古代皇室的继承人教育,除了传统的“父”与“子”,还掺和进去“君”与“臣”。有丝毫不在意的,咱和儿子就是世上最亲密的一家人,也有特别看重这一点的,觉得太子势力太大又太年轻影响到自己位置了。

总而言之,拧巴,且畸形。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能平安长大继位的可能性确实有点低哈。之前看过不完全统计,只有四分之一的太子成功坐上皇位了,别的要么夭折要么出事要么陷入政治斗争,不知道和太上皇哪个风险更高。】

四分之一,还是少了些。刘彻想了想,其他数据也就罢了,太子成功登基的数目居然如此少,问题就大了。

太子再如何,好歹是皇帝定下的下一任正统继承人,除了因病痛早逝,其他任何理由都无法让人信服。天幕提到的几点,夭折是最少的,大多数人会在确认长子活下来立住了之后才立太子。

那便是出事和陷入政治斗争,天灾与**,二者的任何一项,都能对王朝的继承人造成影响,从而使政局产生巨大波动。

【但凡知名君主,很难逃脱这方面的抉择,挣下偌大家业,总不能随随便便交出去,不求继任者能再创辉煌,至少不能把家底子败了是吧,不怕富二代花钱,就怕富二代创业啊。

然而皇家好像很难顺利完成权力交接,父子关系紧张的,儿子反了;父子关系很好的,儿子早早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了;父子关系不好说,比较微妙的,儿子接到矫诏很果断啊噌一下就自尽了,旁边人拦都拦不住;也有当影帝的,太子时期演着演着大家都看感动了,一上位就原形毕露。

还有人寻思我真生不出来啊没办法,宗室里找一个过继吧,过继来的儿子就比较,嗯,大家都懂的;还有一些皇帝死得很突然,嘎嘣一下没准备,没有直接继承人,大家也只能在宗室里找个人推上去,结果继任的要么是书画双绝的千古昏君,要么是手段纯熟但我就是不上朝的道士。

啊,真是精彩纷呈的几千年。】

戴叔伦除了“何须生入玉门关”还有一首《调笑令》我个人特别喜欢: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一句实在妙笔。调笑令这个词牌蛮有意思,叠句很能让人感受声韵之美,韦应物的胡马也写得好。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各朝反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