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历史直播] 青史之下,百代共闻 > 第22章 继承人

[历史直播] 青史之下,百代共闻 第22章 继承人

作者:何到关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6 01:57:07 来源:文学城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还保持着血缘家庭的内部婚姻制度,同辈男女互为夫妻,当然啦我们在此在此提倡近亲不能结婚,近亲结婚是会出大问题的……但是原始社会能计较些啥,这时候大家还是靠本能在繁衍呢。

上古社会的人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认识到,这种婚配方式生下的孩子过于孱弱,也不够聪慧。生存的本能让大家开始寻求血脉更远的婚配对象,排斥同族而婚,新的氏族由此诞生。

大的氏族社会下,人们以群婚为主,一群女人与一群男人互相自由配对。大多都是走婚,住在不同的族群,男性去女性那儿,再回自己家。出生的孩子大多只能确认生母,不能确认父亲是谁,毕竟女人怀不怀孕生了哪个孩子还是挺明显的,爹?谁啊,笑死,根本分不出。

要么神话传说总传“有感而孕”呢,一方面是显得此人是天赐,一方面也是大家那时候确实不太认爹。】

历代第一次在天幕讲述时寂静如此。

上古社会与群婚制度,每一项都挑动着人的神经,许多人皱起眉头,对天幕所言深感不满,直到书生一句“荒谬”出声,如沸油滚水,溅起满堂应和。

“天幕简直胡言乱语!欺我不能知那上古事,便编造这等狂妄之言来说,真是不知所谓,官府便无人管管这女说书了!”

“身为女子,居然能厚颜无耻将群婚这等事付诸口头,还是对着全天下男子谈论,噫,我虽远隔时空,也不得不掩面而羞,为其家风一大哭。”

“同族而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是何等淫//乱事,后世简直将伦理视为无物……”

天幕第一次出现时,众人以为神迹,后来知是后人言论,又有美器、书画、史书等为佐证,虽少了几分敬畏,依然深信其言。

这还是第一次有如此多人对天幕言论产生质疑,平素掩藏起对女子的轻慢又浮于唇边,谈书画也就罢了,讲史论今也就罢了,总有观念一致之人。

但若要敲碎男人世代坚守的宗法与继承,他们又认为后世女子不可信了——古往今来,儿郎们的认知一直是弹性的。

天幕才不管他们,继续往下说。

【只能靠母系血统来确认族群归属时,同一母族下的人群搭伙过日子,自然形成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孩子都跟着母亲住,财产继承也都由女方决定,母系社会就此兴起。

在这一阶段,社会劳动是所有人都在参与的,一起劳动一起吃,没有压迫只有爱。

承担生育与抚养后代权力与义务的女性在这一时期天然享有威望,居于领导地位,氏族自然也由女性世代来进行传承,由母传女,没有女性继承人就找养女。

就这样,生产力上去了,人也多了,大家开始搞一对一couple了,结或长或短的对偶婚,而人和钱一多,社会劳动就要进行重组了。

女性由更重要的采集类工作转为家庭内部劳作,男性从打渔捕猎中脱身,接手了更长久稳定、也更重要的耕种和畜牧活动。

从母而居的状态就此打破,男人们不再如以往一样去女性的族群,而是选择将女性带来自己的族群,以便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财富。

一对一的婚姻配对更多,逐渐转为单偶制,即我们熟悉的一夫一妻,家庭与私有制的雏形一同诞生,父权社会兴起。

而女性作为继承人的时代,也就此告一段落。】

母系氏族和女性继承,这更是妖言了。

“早在评吕雉时我便看出她包藏祸心,说的尽是颠倒纲常之语,此女简直视礼法为无物,我等当东面静坐,向苍天叩问,以示我辈读书人气节,不能轻易为妖言所惑!”

“若不能正视听,我愿着澜衫,坠高楼!要么天幕垂首,要么血溅三尺,从此世上少一华夏男儿,失一位壮烈英豪!”

“同去同去!着澜衫,坠高楼!”

路过的百姓以一种奇异的目光看这群书生,围观他们纠集起许多人,在街头向东迎着天幕静坐示威,天幕不以为意,依然如故。时至正午,日头越来越大,汗湿衣衫,一时溢出许多难言气味,有些人悄然而走,剩下的自顾自与天幕对峙。

盏茶时间,这群不事生产之人被太阳晒得又倒下几个,只余一群倔牛,引来官府羁押——大正午的一群人坐在街上堵路,闲得没事儿干了吧。

再者,天幕这次讲的是皇位继承,天子就算不满都还憋着气呢,谁没几个儿孙要头疼;部分皇子皇孙正期待储位上那个未来出错,勋贵之家也谋个从龙之功,真惹怒了天音,万一不透露本朝进程当如何?人家是真有皇位要继承啊!

唯明时朱元璋在宫中撇嘴:“说太子继承便说太子,谈那么些无关紧要的做什么,上古氏族与如今王朝何干,再多也过去了,天下岂有人关心女子继承之事?横竖那等父子阋墙之祸不会发生在我朝,叫标儿来,陪我说说话,今日这天幕当真不知所云。”

·

秦朝众人倒没什么特别大的感触,毕竟上古之风如今尚有遗留,《月令》也记载过皇家大方祭祀性与产之神祗,祠于高禖,天子亲往。秦时女子婚后也如往日可有个人财产,女人地位还不像天幕谈及的后世那样低。

大家对群婚也视如往常,君不见周天子失势,礼崩乐坏,男女关系也随礼乐崩塌而乱如麻线,谁没见过几个通//奸//荒//淫之事,没见过几位乱//伦//苟//合之徒?酒池肉林的多人运动也不罕有,都是经历过大场面的,又不在乎贞洁,谁管那么多。

倒是继承人……天子的目光从一众皇子身上,渐移至女儿。

【黄河汤汤,禹三让天下不能成,姒启取代伯益继位,家天下的时代彻底到来,夏的名号就此诞生。禅让制最后一层面纱被揭开,统治者们步入世袭的几千年,以宗法、以血统让权力与地位世代传承。

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也难以避免地将风险集中于帝王个人。

遇到有为明主自然好,但明君是千篇一律的四海晏然,昏君却是昏招频出的奇葩之辈。想要王朝万世一统,就必然要在培养继任时更谨慎。

父系家长制决定了这一权力交接大多只在父与子之间打转,帝王们对太子挺看重,但父权两个字太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催生许多故事。

每逢盘点历史悲催太子,大部分人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祖龙的长子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听起来就是大帅哥,不论按朝代顺序还是名气,父子关系代表性,抑或是对后世太子的影响,都值得作为首个探讨对象登场。】

“扶苏?”嬴政没想到这所谓悲情太子,打头的便是他的长子。

角落里的胡亥分外不满,大哥已经有了长子的身份与父亲的宠爱,后世居然也对他颇有好感。

·

刘邦想到那位据说素有贤明的长公子,对吕雉道:“我要是始皇帝,知道扶苏死了,换二世这么个东西上位,简直能从土里气活过来。”

众人回忆秦末乱世,深以为然。

【这段历史百分之九十的华夏人都快会背了,始皇帝出游途中突然去世,遗诏是让在外地督军的公子扶苏回来主持大事。结果随行者各有心思,赵高说服李斯,几人秘不发丧,矫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死长子扶苏,让蒙恬也一块儿自杀。

诏书到了,蒙恬一看寻思我老板不是这种人啊,觉得有诈,说咱们证实一下再死也不迟,扶苏表示但这是我爸爸耶,“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很痛快就自尽了。

秦二世登基,蒙恬蒙毅死,“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兄弟姐妹都杀光了,唯有自愿殉葬的公子高保全家人。是时,“宗室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群臣沦为赵高排除异己的牺牲品,二世大肆屠戮朝臣,助其上位的李斯也没落得好,被网罗罪名下狱,具五刑腰斩而死。

此后,二世滥用民力,沉溺享乐,赋敛愈重,戍徭无已,直至大泽乡起义,狐鸣鱼出,陈胜吴广打出扶苏项燕大旗,平民的声音响彻天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堂中一片死寂。

虽然早在计算刘邦年岁后便知王朝不久,也做好听到一切意外的准备,众人还是无法接受天幕毫不停歇砸来的这许多。

天子巡游途中意外而逝——但天子怎么会死呢?无数人最开始惶然的,是这一点。

帝王像一柄最锋锐而无法摧折的剑,世人看他是泰山之巅山石,星辰之上日月,本以为他将永远意气凌霄,永远跨海斩鲸,带着他的王朝向新时代而行,如今天幕轻飘飘一句,竟说陛下也会死去。

嬴政只想,世上果无万寿长生之法。

做皇帝有多少权柄,他自是清楚,天子想要什么,当然能倾一国之力天下之力去寻觅,如今天幕谈及许多后世,不论明君昏君,帝王将相,都没有长生不死之人,没有长盛不衰王朝。

他本想,或许后世之君功不至此,或仙人早已离去,只有秦这样尚且接近上古的时候才能寻仙踪一二,如今不就等来了天幕?

在听闻自己死讯这一刻,方知穷万世之力,只不过验证天下当真无仙人长生。

乔治·彼得·穆达克;童恩正翻译 · 《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月令·仲春之月》

严汝娴《摩梭母系制研究》

《史记·秦始皇本纪》

《资治通鉴·秦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继承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