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 第91章 京中贵女7

[红楼]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第91章 京中贵女7

作者:不迁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0 17:10:04 来源:文学城

正如裴石托倪二带来的话一般,许是临冬天冷,活尸竟似也被寒气压住了凶性,不仅白天活尸躲了个彻底,就连夜晚行动也缓慢了许多。

京城里商品交易有了恢复的苗头,甚至有些离开京城的人趁着白日凶尸蛰伏渐渐回来。只是十月便落了第一场雪,白日残阳浅照,街头残雪未融,冷风吹得行人衣袖猎猎作响。

街头残雪初融,贾府的黑油大门前还有百姓带着柴火来换粥米,而义诊施粥停三日的牌子已挂了足足十日。

贾府像是忽然间变得沉默冷漠,彻底闭门谢客。更在不为人知处,林黛玉已悄然停掉了那支清除白日活尸的小队。府中诸事,如骤然从“悲天悯人”转作“独善其身”。

一开始不过是周遭街坊些许抱怨,嫌要绕去城西粥棚费时费脚。可不知从哪一日开始,京中开始有人羡慕起当初签了工契、在贾府做活换饭吃的人,都说他们有先见之明。

毕竟这年头,能支付得起价格公道的工钱,还不苛责下人的东家少之又少。

消息便悄然传开。市井好传是非,善名一旦入口,便再难遏止。

这种被人羡慕的优越感,不亚于那些跟随闯王进京的义军小卒们。这些白天在贾府做工,晚上回家的街坊,主动为贾府传播美名,成为了贾府最为忠实的支持者。

粥米多,好做工,只是一开始的。后面甚至京中在传是贾府收留了城西因大火失去家园的百姓,帮助延义村村民,为缮国公府的孤女们赎身,种种善举又传开。

说起贾府在京中原本名声狼藉,便有人说是新当家的清理门户为害百姓落草为寇的子弟,甚至还有人说在义军忙着攻皇城时,只有贾府清理京中活尸,才能护住安阳医馆的遗孤们,才有如今的义诊。

真真假假,贾府善举慢慢在京中传开,便是连当家的林姑娘,如何在家败后待嫁守贞,在恶仆中如何重整家务,也成为了对灾年何时终结而毫无希望的百姓热议谈资。

与此同时天越发的冷,不知是不是那五百石增米大抵快用完了,义军的粥棚所供粥水愈发的薄,甚至开始有人拿义军粥棚与贾府对此。

只是外头无论如何说,府里的日子还是那么过。

今日府中还特别热闹,不是因为又有百姓集结于荣宁街,跪求贾府重开府门,济民扶困,是因为倪二他们竟在山中抓到一窝小野猪。

这等荒年里竟还有猪崽,府中婆子们眼睛都红了,小心伺候,比养娃娃还精细。

谁都知道,若养得好,这几头猪更能下崽,过年便能杀肉。

要说这长安城内如何能有这般野兽,不过是贾府买通了李大年,赵安他们常能以采药之名带着人马出了城去,这次撞上大运罢了。

左丘梅身披一件洗得泛白的旧灰裘,右臂不受控地晃动,似早已废去。他左手稳稳托着一包油纸包,坐在载着两缸老酒的驴车上,酒在城西卸下,再带上李大年,缓缓朝义军驻京府衙行去。

李大年仗着人脉熟、脸皮厚,在城里通行倒也方便。左丘梅乘他之便,绕过几处军哨,直入衙门。

他尚未入堂,一道清朗中透着讥讽的笑声便自帘后响起:“啧啧,京中常见故人,唯有左兄最值得一见。当年你可是揭出顺天贡院舞弊案的风头人物,怎地今日也肯替旧贵奔走了?”

左丘梅一见是曹睢,面不改色地迈步入堂,只淡淡道:“你我虽各为其主,今日不过兴之所至,旧友一叙罢了。”

他走近几步,将油纸包放于文案前桌。

“你我不熟哈!”

曹睢坐在文案前,身着便服,银丝腰带上别着义军印牌。他目光沉沉,打量着左丘梅的见面礼:“这是啥?”

“野猪肉干,寻常山珍罢了。”一同被抓紧府的除了几只小山猪,还有一只被赵安射死的公山猪,当即便被做成可以贮藏的肉干,便是连内脏和血,也不敢浪费一点。

左丘梅笑,“只知你嗜此物解牙瘾,故带些做见面礼。”

曹睢这人寡淡无欲,但爱嚼点筋骨硬物。前几日从胡隆处知道贾府打了山猪,他便有些馋,见他如此识趣,也不再推辞。

扯开油纸,曹睢挑出一根晒得油光锃亮的野猪肉干递给左兄,看着被送入口中,才自己也含着嚼起来。

“你这条手废成这般模样,还能有人家肯收留你?倒也福气。”曹睢边咬边说,语气里半真半假,“不过劝你别惹咱们闯王,义军可都是一群莽夫,真动起手来,我帮不了你。”

左丘梅眉眼平静,笑着接道:“我们贾府本就无意与闯王为敌,相反,我们想帮闯王,不知曹兄是否肯引为朋友?”

“不帮!”曹睢断然拒绝。

两人同窗数载,都是聪明人,便无所谓阴谋诡计。

“你我虽同窗数载,当年那案子闹得沸腾,你落了只右臂,我被革职,彼此都没什么好处,也互不相欠。”

曹睢显然丑话说在前头,丝毫希望也不给左丘梅。但是左丘梅并急于求成,“你我当年为天下清流呼号,是要革旧贵之腐,如今看来便也只有你仍然坚守,而我不过在一女主门下替人奔走,做些谋划商贾的小事,比不得你辅佐张公,将来出将入相,若要说来想来是我负了你我当年宏愿?”

曹睢望着左丘梅残臂,眼底微动,终是收敛笑意,道:“你托李大年带话,便是为了叙旧?”

“要说私心,也不是没有。他自怀中掏出一张薄帖,推至曹睢案前:“前些时日,府中遭小人挑衅,贾府医馆与粥棚停了几日。如今白日街头渐安,今年初雪越发早了,只怕更比往年饥寒难熬,府中购得宅子另设医馆,我已择一吉日重开义诊。此帖便是开馆之请,一是谢前日义军相帮,二是你如今是张公帐下红人,若你肯来为愚兄脸上增光,也算为旧友一个面子。”

曹睢挑眉,看了眼帖子,似笑非笑道:“你这府上,是想借义诊之名做商贾之实?如今药贵如金,若掌了药源,便是好生意。”

左丘梅不急不恼,只摇头一笑:“你我都不是糊涂人。如今百姓求一药如求神佛,这京中不止医馆寥寥,甚至是一药难求,便是日日出城寻药,也只能应付寻常小病。府中仍照义诊之名,救人之实。”

说罢,他起身作揖,退身道:“今日不过来走个情分,闲话一说便好,我也该回去了,如今日短,我又是坐驴车来,只怕回去还要好些时候,早点走免得夜里危险。”

曹睢望着他退身的模样,眼神微敛。“你来时送了肉干,走时却坐着驴车,府中待你就这般寒酸?”

左丘梅竟混迹至此,曹睢难免侧目。

左丘梅停下步子,头也不回地笑道:“府中车马日日外出寻药寻盐,我只为叙旧,得个驴车支用,已是主上厚恩。”

曹睢这人善于钻营,一听,倒多加留心:“贾府好歹也曾是一门两国公的勋贵之家,此时京中旧贵多躲宅中不出,贾府竟要屈从末流。”

“若是她不自谋生计,难道贾府这两大家子要靠着闯王的施舍活命?”左丘梅苦笑:“贾府女主人性情刚正,不喜下拜。若你知她一二,便知她不是那些温香软玉。如今既无男主镇府,她自要撑起门户,只得走商贾之路。”

左丘梅虽说着,但脚步不停,毫无眷留之意,便一路被曹睢送至府衙门口,“往后若真有事,还望曹兄念旧情一助。你可直接道府上找我,贾府受罪于前朝,当家的自是支持闯王的,只是苦于不知如何帮助义军,若有需要,我们定鼎力相助。”

说罢,左丘梅作揖上车。

曹睢看着左丘梅被一小童扶着坐上驴车,慢慢地离开。左丘梅来得太过随意,也走得过于潇洒,所说随性率真,只是曹睢未曾想曾为会元的状元之才也有甘为商贾役的一日。

安阳医馆旧址位于贾府南门外十余丈外一处街角,临市口、靠车马道。安阳医馆之前遭遇尸疫,早已人去楼空,蛛网堆梁,旧日街坊绕道而行,连白日都少有人敢靠近。

今朝却有锣声一响、朱漆牌匾重新悬挂,卜旌男儿泪弹,竟是贾府再度开设义诊之处。

消息不进而走,明明京中并非只有一处医馆,可京城各处众多百姓问医求诊。

门内却无喧哗,反而有序。新制之下,凡病患前来,不论贵贱,一律需以劳换诊,或以物抵药。凡有力有物者可与医馆交换,荒年草药紧俏,无药或换方子,或众人出力遍寻。

往常百姓最怕费力,如今却几无怨言——因这规矩一则公平,二则不贱人,三则救命不拖延。卜家医术原就有口皆碑,况且老弱妇孺依旧免费,不改义诊之态,药价也是更是一如丰年,不坐地起价,很难不令众人心服。

此法一出,不仅遏制了此前富户囤药滥取之风,也叫真正急症之人得了活命之资。更兼医馆定有位旧贵女眷做掌柜,她身着素衣,出言有礼,算账分明,连药贩与商贩都不敢轻易狡滑,令百姓与商贩皆有观感,暗中称赞贾府与安阳医馆合谋,有体统、有算计。

只是旁人不知,谢如霜做掌柜,不仅是为了帮不善经营的卜旌,更是因她深知各式名贵药膳补品,又通计算文墨,能帮年轻的卜兄妹免于在药价与粮价一样坐地起价的市场中被讹诈。

医馆开了三日,左丘梅带着护院在内堂坐了三日。他左手提笔,将一切来往药品之数、劳力交换,记录在案。安阳医馆的药材尽数在贾府支取,左丘梅便是替主子到药行瞧看一二,也是为了将贾府与医馆合谋示人,免得医馆遭人觊觎。

毕竟,乱世多妖孽,而这妖孽,多的是人。

正堂忽有医童通报:“曹先生到了。”

左丘梅微一蹙眉,起身迎至外厅。

送去开业的请柬,第三日才总算等到人来。便是自己主子等得起,他也快要没耐心了。

曹睢衣着如寻常商贾,带着几个侍卫,帽沿压低,面上带着旧识惯有的讥诮:“好生热闹。左兄倒真做起‘买卖’来了。”

“不过是替主子打点医馆,寻口饭吃罢了。”左丘梅微一欠身,引他入内,却并无多余寒暄,只道:“外头吵杂,不如进内院坐。”

一路行至书房,曹睢眼光犀利,不动声色将前后左右打量遍,落座后随口一笑:“‘国泰民安’,大志向,是你家主子取的牌匾名?”

左丘梅并不否认,只道:“朝廷人亡政息,且不提天灾不断,尸疫甚至北境之患未绝,我们寻常百姓要的也不过如此。若闯王能即位,重振朝纲,便是‘太平’了。”

“你真是改不了祸从口出的毛病。”

很快小医童便送上茶盏,曹睢一口饮尽,忽道:“这茶是药草熬的?味极苦,与你这人倒有些相似。”

左丘梅笑着不语,却看出曹睢面上虽调侃,语气中却没了初见时那股明刀明枪的试探。

曹睢开门见山道:“你们不再处理京中活尸,恐怕有违济民之志?”

左丘梅笑道:“我家主子说了,这京城流言四起,今朝虽未立帝,但闯王主京,贾府若再擅动刀兵,只恐惹人非议,只怕有逆竖之嫌。”

曹睢嗤笑,等到他们意识到京中活尸无人多管闲事时,京中流言四起,对贾府极尽溢美之词。

当义军被拿出来对比时,流言之势已难平息。京中所传之事多为真事,虽说真假混杂,但所谓假也不过对贾府过誉,到叫曹睢无从设局驳斥。

济民锄害,这哪是一户人家该干的?这是活生生一衙门!

曹睢现在是拿贾府开刀也不是,放任流言被时间冲淡也不是。

况且京中活尸确实需要有人愿意一同清理,才能尽快为闯王即位创造条件。

曹睢叹息:“闯王想见你们家主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