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这深渊大家一起爬 > 第89章 沧海桑田

这深渊大家一起爬 第89章 沧海桑田

作者:丹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9 04:38:27 来源:文学城

伊贾村位于平京(后面会阐述)的东北方向,属于京畿*之地。

独特的山地环境,壮美秀丽的内湖——“烈焰湖”,山湖相依,青黛相应,伊贾村便就在这山水之间建立。又因为气候温暖湿润,所以天地草木、虫鱼鸟兽应有尽有,生活在伊贾村的人曾经以打猎捕鱼为生,延续了整整三十年。后面渐渐由坐吃山空转变为了自主生产,这其中又花了整整二十年。

天赐的资源消耗殆尽,便要动手创造;这就无异于耗尽祖辈家产的王孙公子,不得已要寻求新的生计去养家糊口。

现在的伊贾村却还是和其它京畿之地一样,靠着农业和手工业生活。

但也不一样。

长期以来的猎食生涯造就了他们及时行乐的性子;干一票吃一顿,吃一餐管一天,不必有何结余,只要顾好当下即可。

好日子谁想过,谁也都会过,尤其是已经过了好日子的人,若是沦陷,便是从天上掉入尘土之中,经历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就好像先天性失明的人和后天因为各种原因而失明的人,两者都是盲人,但后者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后天的盲人无法很快转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或长或短的时间里都会按照未失明前的思维方式生活。

“靠天吃饭”的农业和“慢工出细活”的手工业无疑是磨人的,但却是平京中绝大多数地区赖以生存的方式。

伊贾村有一个木匠,叫吴开贵,专门帮人修缮房屋。他的祖父以打猎为生,到爷爷爸爸那一辈渐渐转成了鸟鹤表演的训练员,这种职业后面也随着鸟鹤的灭绝而走向尽头。

他从十岁就跟随老木匠当学徒,最后出来自己干,比起很多没有技艺傍身的人,还是幸运得多。

他最近接了一个活儿,是官衙派下来的,说是要找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修个休闲放松的度假之地,不仅方便京中官员下来安歇,还能让来度假的外地人有个看头。里面有许多木工活儿,至少这一年都能安排在这项工程中了。

选的地方靠近“烈焰湖”,“清风徐来,水光潋滟”,这是景好的先决条件。

这天傍晚他做完活儿,酷暑难当,不得不跑到“烈焰湖”饮水冲浴,一行的还有两个稍长几岁的中年男人,他们在一起干活儿,这两个人都是石匠。

两天后的一个早上,天已经大亮,他还未起床。通常情况下晨起鸡鸣,天还未亮他就要起来出发去干活儿。

他的妻子叫起他,见他精神怏怏,萎靡不振,听得他说身体不舒服,便催促他去镇上的医馆看看,有病吃药,没病干活。

他在五岁小儿的陪同下前去镇上看病,医师并未诊断出什么,只说可能中暑,给了两剂清热解毒的药便将其打发。他回家喝了药歇息一会儿,仍旧去干活儿。

后来他在工地上昏倒,被再次送往了医馆。医师给他扎了针后,他醒过来,却恍恍惚惚,好像不知时日几何。

当天晚上回到家,他开始呕吐,先是将胃里的异物全部吐出,他的妻子安慰他说:“果然中暑得严重,吐了好,把脏东西都吐出来。”

子时,他开始因为体内的疼痛呻吟;及至寅时,已经开始大声叫痛,在床上不住翻滚踢腿,甚至踢上了他的妻子。

所幸医馆连晚上也有人值班,所以他的妻子便让大儿去医馆请医师来救治。

但因为值班的医师去别的地方出诊,于是不得已去住得离医馆近的医师家中去请,回到家中已经卯时。

但医师一时对吴开贵的症状束手无措,也没有齐全的设备以供检查,让人马上送到医馆。

到医馆的时候,吴开贵的脸色已经十分难看,眼圈发黑,眼眶发红,面如死灰,皮肤松弛,身体抽搐不停。他在家里吐,在路上吐,到了医馆做检查仍然在吐,好像要把体内的全部东西都给泄出体外,包括五脏六腑。

在他还能说话的时候,听得他一直喊:“身体好重,好重。”通常喊完这种话,便是吐。

医师们心下有不好的预感,通过京中的阴阳司所传达下来的文件说明,十分符合“疫鬼缠身致使患病”的一些症状。但因为伊贾村从未发生过疫鬼横行的事件,所以一时间不太确认。

这种事一经确认便意味着病患的数量远不及此,必须采取果断的紧急处理,马上上报京中。

当医师掰开贾开贵的嘴用特制镜子观察里面时,贾开贵喉咙发出异样的低吼,仿佛是有液体在喉管随着声带颤动。

医师还未反应过来,突然贾开贵猛然挺起上半身,对着医师和学徒就是一顿狂喷,血腥味瞬间弥漫了这间小小的检查室,还夹着尸体腐烂的恶臭。

里面的人几乎都被血液溅到,还来得及嫌恶,这贾开贵已经“轰然”一声倒在病床上,目眦尽裂,睁眼断了气。

这种场面对于学徒们来说简直过于残忍,而医师则是面色凝重地拿过放置一旁的干净白布,擦了擦脸上以及脖子上的血,然后拿刀对着他开膛破肚。

学徒被这样的动作吓得浑身发抖,完全无法言语,更无法挪动一步。

医师又何尝不怕,但他必须得有所交代。这个交代更主要的是对京中,对宫廷,对宗室。

当人死后,于家属而言也就是一个死人了,但这种离奇的死法也许存在隐患,从而对活着的人造成一定的危害。

这也是身为医师必须弄清楚的。在以阴和阳的平衡作为据点的平京,死是件严谨且严肃的事,这里指的是非自然死亡。

而在曾经的平京,非自然死亡事件远多于自然死亡,如今这个和谐安定的平京,便尤其看重这点。

在开膛破肚之后,可以发现贾开贵的五脏六腑“消失”了,这个消失指的是失去原有的形态,脱离原有的位置。

像是被什么嚼碎咽下消化了一般,然后吐出来重新塞回体内,这个现象被阴阳司称之为“鬼啖”……

与此同时,昨夜出诊的另一位医师也正面临着同样的处境,他的病人死在家中,还未来得及送往医馆。

当天晚上出现第三具尸体,官衙方面协同医馆写详细的报告即将呈报京中,伊贾村一时间陷入一阵恐慌之中。

村正和村吏出面维持秩序,并开始排查其中的病因和潜在患者……

但京中,现在对这一切全无所闻。

的确,就连一天前,伊贾村也对此一无所知。

平京,是片独特而不凡的疆土,创立至今已经一百八十余年。

其前世是殷立国。

殷立国在短短十天之内,百万性命皆殒,成了百万怨灵被镇压在水华都的土地之下,昔日衍宁少真君在水华都附近的赢南山修炼,化名砚秋。

他以佛法感化超度,成效卓著。但在被仙鹿迷知吸食大量亡灵后,剩下少部分的亡灵怨气再起,只得镇压,难以超度。

这样的地方,如若空置,早晚造成不可控的局面,必须新起一股力量与此调和,最好的结局便是度化剩下亡灵,消除一切业果。

于是砚秋去到外面,带回了许多人,并大开大门,无论是谁一律照收。

其中大多数是犯了杀盗淫的罪恶之徒;或者身世可怜在别国的经济体制保护之外的苦难之人;或者为了逃避学业、生计而自暴自弃的怯懦之人……

真正为了修习佛法而慕名来的有识之士不过10%,其余90%都只是为了生存。

但救人先救心,救不了心自然救不了人。

面对这样纷杂混乱的世界,砚秋是如何带着自己的弟子化解其中的暴力与冲突,如何扭转人性的恶……也许已经没有谁在意,因为没有做到的事,便不足以被记起。

当砚秋死后化身成佛,事情的转机才出现了苗头,许多人才真正开始慢慢放下屠刀,修习佛法。

平京的稳定是在三十年之后,但又很快急剧下降到一个低谷。

因为权力的角逐上升至一个顶峰。

稳定而和谐的平京是强者统一的产物,也是在血与暴力中建立的王土。

而征服者的取胜关键之处并非在于武力的征服,而是在于德行方面的手段。征服者统一平京之后,建立宫廷,命名宗室,成为权力的中心。

他们所采取的第一步便是将佛法无限度地扩大,渗透入家家户户之中。强调信仰和纪律的重要性,将一个无序的社会逐渐变得有序。

佛法有八大宗,但其中的三宗发展得尤为深入——

从官经商的人强调“律宗”,推广学习戒律,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利益一切众生”等为主要的思想传播。灵活性发布戒令,规范约束民众。

文人墨客强调“禅宗”,通过探究本心的方式,从而知道世界本然,去寻求更永恒的事物,从而“明心见性”。

未接受过系统知识教化的人(主要指从事工农体力劳动的民众)强调“净土宗”,一心念佛,即可往生,死后进入极乐世界。只要信佛念佛便可,不需要研究深入学习。

佛法追本溯源都只是让人修心养性,净化心灵,少生嗔恨之心,便可使人与人之间趋近于安宁与祥和。

除此之外,治理平京还应有最为人性化的一面。

宗室懂得把握统治的度量,治国方针采用:无为而治。给予正确的指引和约束,却不至于勒得其喘不过气。

当平京内外形成稳定统一的局面时,自然而然地在德行与文化上也渐渐形成为人普遍接受的规范。

但经历一百年的风雨过后,好不容易建立的稳定与和平再次被打乱。

平京是个人鬼共存的地域。当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解决之后,人与鬼神之间的危机便展露出来。

人性就是如此,一旦人杀人比鬼怪杀人更多时,人往往不会意识到鬼神是多么具有威胁的存在。

但现在恰恰相反了。

这就意味着宗室即将面临最新的挑战,也必须战胜其中,保持征服者的称号。

正当宗室一筹莫展、身陷囹圄之际,阴阳法的出现拯救了他们,也拯救了整个平京。

所谓阴阳,凡人属阳,邪祟为阴;阴阳法的创立者将平京分为□□和阳道,阴阳两隔,相安无事,只在午夜时分两道相交,并相通。

经过五十年的角逐,阴阳法逐步取代了佛法,入主宫廷,建立“阴阳司”,保卫阴阳平衡。

如今距离佛法退出京中已有三十余年,阴阳法一头独大占据京中。

看似这样的局面无法改变,一切在表面上看来慢慢趋于平衡……

*京畿:指除了京中之外的地区,同属于管辖宫廷管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9章 沧海桑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