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凸起来的小山包,数十只鬼围成圈,或站着,或蹲着,或半趴着,姿势不尽相同,唯一差不多的是那张青白鬼脸,在月光投射下越发显得狰狞。鬼气聚集,阴寒之极。獠牙和尖爪滋长发出凌厉的光,额上一圈赤红像是索命的红绳……
目光很快聚焦到了坐在参天巨树半腰的一漆黑身影上。
月光由上面枝叶的缝隙投射进来,这黑影坐在一枝桠上,一只腿半曲着,一只腿垂下悬在空中;黑发飞扬,月光洒落,发丝被镀上轻薄而朦胧的一层,显得湿润又冰冷。
除了这整个身体的轮廓外无法看见别的什么,甚至是面容。只觉得像是由夜幻化出的什么妖魅,又更像是有他,整个夜才更加醒目张扬,不同寻常。
“你是何方何派,为何知道此地,目的是什么?”一身着黑袍的鬼冷声喊道,看上去在这群鬼中是有着一定地位的,否则也不会站得如此靠中央。
“知道这些对你们并没有多大用处。”蔓华半倚在树上,颇为乏味般回道。
“至少知道是敌是友。”
“非敌非友。”蔓华转动右手的指环,却在想,自己就算再怎么不像仙,也不至于看上去是魔吧,为何连鬼也未能辨识自己的身份。这些还都是鬼城的精英,这么多年的仙到底是当得失败了啊。
下面的鬼都不再说话,只是警惕戒防地望着他,等待他说下去。
“三日后,你们便可以回鬼城迎接你们的新主,五日之后,若芃安城内外再出现一只来自鬼城或是白日能出行的鬼,全杀。此外,对凡胎□□进行借尸还魂以及强行夺舍的也都一个不留。”
蔓华站起来,林间的风吹动着他衣袂飘飘,黑发悠扬,像是夜间出行的鬼魅一般,却带着一股强大而不可违抗的威严。
“敢问是在何处?”
“溟川畔,七色石光。”
说罢,他一跃而起,瞬间消失于月光之下。
“这,这是谁?”望着蔓华消失的地方群鬼发愣,良久后有鬼发问。
“好像就是白天我们遇到的,把骁云大哥打伤了的……”
“再说一遍,劳资没受伤,半柱香就恢复了一张英俊的脸庞。”
“啊,英俊的什么……”
……
在回山上前,蔓华绕道去了趟芃安城郊外。
此时天已拂晓,很快就到黎明,再是清晨。
清晨的一切本该是生命苏醒的起始,此刻正值三月中旬,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再过些时日,应当是一派生机盎然,万物勃发的景象。
可眼前所见的却是饿殍遍野。无家可归的人,以地为床以天为铺乃常态,经过一夜的冷风,若还有家人尚在可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其余的便要独自一人蜷曲身体,尽量保暖。
空气中浮动的气味如此复杂,腐烂的尸体,清晨青草的芳香,许久不曾冲洗过的体味……但经历了一夜,没有谁的鼻子能闻出,有幸闻到也无暇顾及,如果有人告诉他今天你一定能活过去,或许他还能稍稍分一些心来分辨一下,不过到底这是个浪费呼吸的差事。
看着这些人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的样子,不禁会觉得就算是那白日能出行的鬼混迹其中,只要不露出尖爪獠牙,连面色也不需掩饰,就算白得瘆人,也没谁会起疑心。
太阳出来之时,金黄色的光辉洒下,落在他们身上,又有多少人能睁开眼看看这日出的时刻。也许再是灿烂的阳光也唤不醒他们,但若是有希望,一个能感到可以活下去的希望……
蔓华皱了皱眉,继续往前走,这条小路没有人,只有血腥之气传来,多走两步便能看见几只饿鬼狼吞虎咽的进食。他们面前的那具尸体,五脏六腑已经被掏空,肠子扔在一边,眼眶被血肉填满,面目全非。
鬼最爱吃的就是人的眼珠,听说吃够了数量便能直面太阳而不被灼伤。不过就连人本身直视太阳片刻也会觉得眼睛疼痛不已,又怎会应了这毫无根据的传言?不过鬼的脑回路向来是直的,尤其是这种饿死鬼,脑中唯一的念头就是吃,哪儿管得了是真是假。抛却这点不说,眼珠的劲脆口感倒是很得他们喜爱。
一道银光闪过,几只鬼张着大嘴,血肉从嘴里掉落在地,眼球突出,眼珠放大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片刻之后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那具被享用后血肉模糊的尸体,发出令人作呕的腥臭味。
蔓华收手后,目光凌然,转身折回原路,指间的指环之光愈发耀眼……
此时已是黎明时分,天微微亮,有人已经起身了,但像是没什么可做的,坐在原地发呆,神游天外;也有起来拿着破碗或是叶子做的容器去树上或是草上盛露水;人一旦活动开来,连咳嗽声也比夜间多了许多,连绵不断的,夹杂着痛苦的呻吟声……
蔓华已经催动了法力,浑身被仙气包围,再聚集在右手之中,只要他施法,这些人不仅能被治愈,还会像获得新生一般活力充沛。
有谁握住了他的右手,耳边传来柔软的声音,在唤他的名字:“蔓华。”
蔓华侧目便看见了一张面色柔和的清隽面容,他语气和缓道:“若是直接出手,一切将偏离我们的本意,凡间的事,还是得由凡人解决。”
法力渐消,蔓华的神情也缓缓平复。
韫熙看着不远处的人群道:“他们正准备往芃安城中赶去。”
蔓华也看过去,发现果然大家都陆续醒了过来,收拾收拾东西,一副准备赶路的模样。可到底,还是有人没有醒过来。
蔓华不再看下去,而往另外的路走,韫熙跟上来走在他身旁。
沉默了好一会儿,蔓华才开口,“我刚刚杀了几只鬼。”
“嗯。”韫熙轻声应下,见蔓华没有继续说,他道:“你知道他们不过是按照本能进食,吃的是早已死去的□□,并没有害人,完全符合凡间人鬼共处的法则。”
“的确,我没有理由杀他们。”蔓华神色黯然,“都说成仙须得割舍七情六欲,超脱俗事……但我没有。”
“只是成神如此。”
“我的第一记忆便是在凡间,所受的第一恩惠也是来自于人,亦有人的皮相,不是人,又会是什么?”蔓华想,那司命真君整日里说他不仙不成体统倒也不是偏见了。
“世间万物,各有千秋。你既然受惠于这片土地,上天又给了你这次机会回报,如此,又何必去追究是什么。”
蔓华见韫熙说得云淡风轻,一时间不知说什么,仔细想了想,似乎正是这个道理。
“这芃安城内外不仅有邪祟作怪,最大的是人的问题,等回到‘华泽’听我一一为你道来,顺便我替你讨要了清澜圣君的酒,我们一边饮酒一边详谈。”
蔓华扬眉看着韫熙,韫熙温然一笑:“那套酒杯也是一块儿带来了的。”
……
芃安城是属于殷立朝的一个边境小县城,殷立朝是当今最昌盛繁荣的大国之一。芃安城人长久以来自给自足,人丁兴旺,却鲜与外界来往。其中原因有俩:一是以前长期闹洪荒水涝,外面的人皆远离,视作不详之地,天灾解决后才慢慢发展起来;二是芃安城地理位置问题。一方靠河,名曰“浪沙河”,浪沙河广阔辽远,河中暗流众多,一旦刮大风或是下雨,河面惊涛骇浪,像是有邪祟兴起般,必要让河面的船翻下几艘才肯作罢。
实际上浪沙河与溟川交界,若非有两道封印分别加入流入芃安城入口处和流向别的支流的出口处,这浪沙河也该改名为溟川,如此以来,凡人就成不了此处的主了;而又另有河神镇压,平日里也只能小打小闹一番便作罢。
此处还得一提邻靠的一座神秘而凶恶的山——仓夷山,此山分为两面,阳面和阴面,阳面有豺狼虎豹等猛兽,即使人兽相争,也一直没闹出大事;而那对着的阴面,有瘴气护林,更有妖魔邪物往来,出事倒没有过,只是鬼城里的喜欢在此活动而已。
按常理不该出什么事;之前从未有人穿过仓夷山阳面,求仙问道的最多也就是在妙山与仓夷山接壤的一座巨大的石幕就停下来。其实说起来妙山本属于仓夷山一部分,占其阳面的大半面积,不过蔓华一时兴起改了个名。而若是凡人知道这石幕后面的仓夷山乃是鬼城奉为的圣山,且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活动于此,倒要吓得连妙山也不敢再去。
但知情者都知那石幕被天庭下了几道封印,阻挡其中,鬼城中的鬼过不来,这边的人更过不去。此次鬼城生变,导致那边的鬼过来凡间,而芃安城沦落到如今的境地,也基本与此事有关。
总之,主要是一条环城的浪沙河使得交通不便,阻碍了交流;其次又有猛禽凶兽出入令人闻风丧胆,且常年居于如此环境,芃安城的百姓以打猎为生,种植为辅,自然是野蛮不少,在殷立朝以文明著称的泱泱大国,自然是拿不出手的,当今圣上又最排斥世上神鬼之事,除了一些传统的寺庙,一概不允许私自修建。尤其各家各户不允许私自请神拜佛,烧香火;不允许传神鬼之言。宣扬以人为本,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此事还在天庭好一通流传研讨,得到一致夸赞。当然,对于靠着人间香火增长法力的神确实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