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云程记 > 第11章 云程万里

云程记 第11章 云程万里

作者:云在青天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15:15:24 来源:文学城

平铺在课桌上的,赫然是王路严黑色封面的周记!李楠大大方方,悠然翻看,完全没把自己当外人。

警报响起,秘密花园被入侵了!王路严感觉自己似乎被游街示众了。无名的羞耻涌上心头!周记中记载了一些他只想让自己记得的事情与心情,焉能与他人分享?这个坏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他愤然夺过,生气得简直说不出话。李楠自知理亏,见王路严脸上阴云密布,嘻嘻哈哈一溜烟逃走了。他毫不羞愧。

晦气!最讨厌这些没有边界感的人了!王路严都无心应对最后一节课了,迫切地想做点什么。他急忙将周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还好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作风问题”。

他还很纯洁。

但!这个坏小子!不知道他看了多少。周记扉页上,那两个好看的、神奇的汉字——南开——似乎都在嘲笑王路严。

他气鼓鼓踏上了回家的路。转了两次公交,来到长途汽车站。颠簸的城乡公交狂奔在尘土飞扬的乡道上,路在小河边、村庄外、农田旁延伸。窗外的景色飞快掠过,却又仿佛数百年都没有变。

这片古老的天空。

到站了。王路严行走在脆弱的夕阳下,看到前方连绵的丘陵。家藏在丘陵后,还得溜达一会儿。

骋目四顾,是丰收过的原野。

已经过了颗粒归仓的节气,田地露出黄土本来的颜色。野草盛极而衰,青翠伴着枯黄。牧人驱赶羊群,正扫荡种过花生的土地。那些遗落的花生仓促发芽,逃不过山羊的扫荡,变成一口美食。

路上的一辆摩托车突然停下。上面精瘦的中年人伸腿撑住,摘下头盔,显出黝黑熟悉的面容。他一笑,眼角和嘴角便爬满细纹。

中年人开口道:“钥匙压在门口东边的砖下,回去找一找。你妈去你姨家帮忙掰玉米棒子,这个时候差不多回来了。”

王路严的爸爸在矿上工作,出卖自己的时间和力气。矿上的机器动力十足,日夜不停,夜班不可避免。一个月总有很多天,别人睡觉他上班。

王路严很懂事。他点点头。

王路严爸爸戴上头盔发动小摩托。嘟嘟一股黑烟,他飘然而去。

夜色逐渐包围高高低低的丘陵,天地之间有种难以言说的、延绵千年的、几欲让人落泪的温柔。蛩鸣声声。这一刻,身处旷野的王路严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属于自己的。他不赶时间,走得不快,难得清闲。

当他来到家门口时,钥匙插在锁上,锁挂在门上,大门洞开。

他一脚踏进家里:“妈!”

“嗯啊!累不累?饿不饿?先喝口水,凉的话就掺点开水。”王妈妈拿着勺子,从棚子中钻出来,一股脑说道。

“还不饿。”他并不着急吃饭。

王路严回到荒芜一个月的房间。床上的被子柔软、蓬松,能嗅到好闻的阳光味道。妈妈掐算日子,做过功课了。然而,耕耘过的写字台上却布满灰尘,亮红色的台灯年久失修,已经不会亮了。

半个小时后,白白的饺子热气腾腾。小别,小别。

新闻联播亘古如常地上演,仿佛是让人很难察觉的背景音,却也很难忽略。新闻里,好客的农民享受旷世未有之恩典,一双双关怀的眼睛,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他们桌上新鲜的花生洗得如此干净,简直要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王路严心想,那得洗了多少遍呀。

而在电视外面,王路严的妈妈亦不疾不徐,播报本村的重要新闻。头条新闻,便是老谁家那小谁结婚了、生孩子了、生二胎了、二胎是双胞胎了。二版新闻,便是小谁家那老谁,入土为安了。镶边新闻,是婆媳不睦、妯娌较劲、外出打工、赚钱起高楼宴宾客、赔钱欠债跑路消失。

王路严生于斯长于斯。十六岁的他回头一看,却觉得这小村庄如此陌生,有一种疏离之感。

他在村东头读到小学三年级,整个学校便在撤点并校的浪潮中转制成养猪场。校门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火红的字被岁月糟蹋得差不多了,大概是仅剩的、关于学校的遗迹。

他小学没毕业,便踏上了“异村”求学路。初中更是到镇上的中心中学,每天吱呀吱呀的,骑着自行车来回要花一个半小时。

三年前,初中校长请来从青苗高中乘风破浪考到上海滩、就读复旦的得意门生,传授求学的奥义。王路严模模糊糊的梦想被点燃了。他心中萌动起“未来”两个字。

考取青苗高中,那么多细密而无用的规矩处处掣肘,连一根小小的荧光棒都容不下。但真正重要的是,这是一条通往应许之地的小路,是可以穿梭时空的任意门。

如果任意门可以通往天津、缥缈的未来装在南开,该有多好。

一只不知何时遗落的白色雪糕包装袋被公交掀起的风卷起,迷茫地翻滚,显示出空气流动的痕迹。公交远去,王路严回到了青苗高中。

月考机制运转成熟,效率很高。晚自习的时候,试卷发放完毕,年级排名在班里传阅。前十名更换了一半的选手,教室里的气压带发生变化,有人欢喜有人忧。更多的,是发愤图强。

王路严的地理考了96分,成功一雪前耻。总分第十九名,再次和李楠平分秋色,两人简直如影随形。陈末痛失鳌头宝座,与赵北辰一道迁移到了第十五名。果然乾坤未定,每一个人都是黑马。

第一节晚自习,王路严从查找地理丢分的原因入手。他翻开了红色的地理课本。

然而,手里的书却感觉怪怪的,好像这本书一下子轻了许多。

他翻了几页后,更加觉得不对劲了。他揉了揉眼睛,笔记呢,都跑到哪里去了?书上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九点九成新,一个手写的字都看不到。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从小到大,老师谆谆教导“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王路严养成了在教科书上标识重点的习惯。

手里的这本书有鬼。它中间凸了出来,里面夹了什么。王路严好奇地翻下去。居然夹了四张照片,难怪硬硬的。

第一张照片上是一座外墙明黄色的办公大楼。楼沿中轴线高度对称,有一种规整、凝练的美感。整体线条朴素明快,气势雄浑庄重。楼前草木葳蕤,伴随敬爱的周总理的白玉石雕像。看起来有一点点眼熟。

第二张照片,白色的日晷,矗立在红色的办公楼前。

第三张照片,绿荫道的尽头一堵墙,墙上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我是爱南开的。王路严终于确认了,这是素未谋面的南开大学的景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网吧的时候,他看到过。

第四张照片整体基调看起来平和得多,是一个捧书阅读的少女雕像,她倚坐在圆弧形状的石基上,似乎沉浸在另一个世界。

每张照片上,都有一位穿紫色T恤、戴棒球帽的少年。少年身材高挑,脸色白皙,笑容灿烂如暖阳。

王路严翻到扉页,连上面的名字都不是手写的,而是大红印章——李楠。

他想问一下同桌赵北辰,李楠这小子是什么时候来他这里作妖、掉包地理课本的。然而,心里却有一个奇怪的声音阻止他这么做。“南开”本来是王路严心底的秘密,现在变成了两个人的秘密。

他本能地不想让第三个人知道。愿望如果说出来,就不灵了。

想到这里,他耳朵有点发烫,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

秋深了。天台冷飕飕的,几乎空无一人。王路严果然在灯光的阴影中,找到了李楠。他嘴角挂着微笑,在明暗交杂的灯光下,神色有几分庄重。

挺冷!王路严打了个寒颤,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去——南开的?”他的语气,颇为羡慕。

李楠好像早就知道王路严会来。他眺望操场的方向,说道:“中考成绩出来后一周,就去了。那个时候大学放假,人不多。”

不过是几个月之前的事情。然而,对刚刚迈入汹涌的高中急流的他们而言,好像隔了一个时代。就像蜕掉外骨骼的蚂蚱,有时候成长就在一瞬间。

“那里,怎么样呢?”王路严问道。

李楠絮絮叨叨说道:“照片你也看到了。怎么说呢,校园很漂亮,主楼恢弘大气。笔直的白杨树列在道路两旁。马蹄湖的确像马蹄,虽然不大,但胜在足够秀气。里面的荷叶挤挤挨挨,出水荷花次第开放。”

李楠的声音在夜色中流淌,周围好像变得更加静谧了。王路严安静聆听,周记被偷看的怒气,早就无影无踪了。

李楠突然笑问道:“寒假的时候,一起去看看?”

天津?可远着呢。王路严囊中羞涩,脸色微红,摇头说道:“才不呢!现在看了,以后去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

这是他第一次说出自己的梦校。

李楠手拍顶楼的栏杆,笑说道:“我们一起报考那里吧。你知道嘛,南开大学里有一整栋楼是化学重点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实验科学,只有动手,才能得到答案。”

王路严点头称是。如果没有伽利略巧妙的斜坡实验,怎么会有牛顿伟大的力学大厦呢?但青苗高中却是纸上谈兵,连观摩的机会都没有。

李楠靠过来说道:“上世纪最伟大的华人数学家长眠在南开…”

就这样,两人之间战友、朋友的关系,平添了一丝亲密无间的同谋意味,变成了一个不便言说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叫做“南开”。

后来,王路严的地理书辗转物归原主的时候,扉页上多了四个手写的字:云程万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