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来越热了,大街上来往的行人,都脱去厚重的衣服,换上轻便的衣衫,姜欢早起将食肆门打开,挂上营业的牌子。
清明时食肆开了店,试了水,虽说开始时人少,但往日姜欢在街上摆摊时的食客,再知道了食肆的位置,都找了过来,所以这几日里,食肆的生意明显的好起来。
经过几日的锻炼,阿筝已能利落地给客人点单,上菜。
庄山则在后厨给姜欢打下手,他依旧与刚来食肆一样,沉默寡言。
不过,让姜欢没想到的,最有进步的竟是杜回舟,他如今是姜记食肆的账房,每日的食肆中客人结账收入,买菜花销,均算无遗漏。
他也没想到,以往在学堂中学的算学,如今是用到了正途上。
开业十几天,食肆算是走入正轨,姜欢开始慢慢地调整菜单。
随着气温上升,大街小巷上,有不少的妇人,挎着篮子在街头吆喝,篮子里面装着刚摘的野菜,或是新鲜的春韭。
姜欢早起开门,就瞧见清溪岸边,不少的人围坐一圈。她心中好奇,便走过去伸头去看,发现是一些菜贩。
他们面前谈着一堆的菜,根上还带着泥土,全然不像哪些菜市场里的菜,一看就是自家种的,吃不完才拿出来卖的。
摊子前围着一群人,大多数都是站着观望,只有一两个人,蹲在那里挑选着。
姜欢看了一眼,摊子上摆着的都是些春菜。
她蹲下来,拿起地上的菜,见叶子上还带着水滴,一看就是早上刚摘的。
摊主就笑呵呵道:“小娘子,我跟你保证,我这菜绝对新鲜,你买了尝尝,如若不新鲜,明个我还在这儿,你来找我退钱。”
摊主说话利落,姜欢本想少买一些,自己做一道尝尝,他这么一说,姜欢心中微微心动。
平常食肆的菜,都是她定了菜单,食肆里买菜就按单子来,鲜少有其它的菜,况且是这么新鲜的春菜。
姜欢指着剩下的菜道:“这些菜我都要了,我家就在对面,阿叔能帮忙送过去吗?”
摊主被姜欢的豪气弄的一愣,后欣喜若狂连连点头。
“没问题,小娘子要是吃了觉得好,明个我再摘一篮子送来。
这几日天暖,这些菜长势猛,每日都能收两篮子,家里吃不完,这才摆在这儿卖的。”
姜欢听他一说,就想到了几道春食。从古至今,人们根据节气,作物生长,制定出一套属于时间的菜单。
而这春食就是以各种的蔬菜开始。春是万物之始,而长在春季的蔬菜,自带着一股旺盛的生命力。
摊主跟着姜欢,将这些春菜带回食肆,姜欢拿出一串铜钱递给他。
心里想着食肆的菜单上,应该填一些春菜才好。
“阿叔,你这几日的春菜,我都要了,明日你就直接将菜,送到姜记食肆就行。”
摊主知道姜欢豪气,没成想这竟是个大主顾,他顿时眼睛眯成一条缝,笑眯眯地看着姜欢。
“行,娘子你要多少,我家里还有不少没摘的,都新鲜的很。”
姜欢想着食肆这几日的客流量,再加上准备新上的三道春食,大概算出一个数。
她指着地上的篮子,“每日能送来四个篮子菜吗?。”
摊主看着地上的篮子,想着自家后院菜地里的菜,每日送来两筐已是勉强 ,四个篮子怕是自家的菜不够。
脸上的笑瞬间变成了苦笑,可他心里又不想放弃,这好不容易有个生意,能够贴补几分家用,如今临到头却犯了难,他拉着脸不知怎么开口了。
姜欢站在他对面,看着刚刚还满是褶子的脸,现在顿时皱的像苦瓜似,便觉得好笑。想到刚刚摊主的话,瞬间明白了他的难处。
“你们村里种这些菜的多吗?”姜欢忽然问他一句。
摊主回她:“多,我们那儿最不缺的就是地了,只要有空地,家家户户都会种些菜来。”一说完,摊主瞬间明白姜欢的言外之意。
虽然他家的不够,可是他可以与领里合伙,一起将菜卖给姜欢。
他这一想通,就欢欢喜喜承诺,明日辰时前将菜送来。
姜欢给了十分之一的铜钱,做了定金,问过他的名字,就将他送走了。
人一走,姜欢转头回了后厨,将篮子里的菜拿出来,心里开始琢磨,食肆今日要上的三道新菜。
蒋老五送来的春菜不仅新鲜,品种还多。姜欢看着这些菜,一下子就想到一道经典的春菜——柳叶韭。
她将篮子里的春韭拿出来,先淘洗干净,再放入滚水焯至断生,过冷河,加入姜丝、酱油与醋拌过。
最后放入一小撮焯熟的柳芽,点缀其上。一道翠绿的柳叶韭出炉了。
等三道春菜上齐,三人也都起床,前后脚地进了厨房。
姜欢一边忙着将菜盛出,一边招呼他们将菜端到园中。
即是早食,又是试菜。
杜回舟看着桌上的菜,眼睛发绿,想到这几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现在吃的,都要比猪差了,脸瞬间黑了几分,说出来的话,也带着七分怨气。
“姜欢,我们又不是寺庙里的和尚,早食也用不全是素吧,一滴荤腥也没有。”
他手一撩,一双筷子顿时甩到桌子上,
“我不吃这个,我怕吃完脸都变绿了。”
姜欢看他一早的发神经,她看着桌上的筷子,蹦跶几下,调到地上,也不去给他捡,只招呼这庄山和阿筝 两人吃饭。
过了一会,她才慢悠悠开口解释,。
“早上开门,见清溪河畔有卖春菜的,就买了些做成春食,今日这三道春菜,你们吃了,觉得不错,那就加到菜单上。”
杜回舟不信,可姜欢自摆摊开食肆以来,从未失手,他只好硬着头皮尝一尝。
阿筝心中很相信掌柜的,毕竟自她来到这里,吃到她以前从为吃过的美味佳肴。虽说这次掌柜做的,和她以前在家中吃的野菜差不多,但她仍相信姜欢做出来,肯定与众不同。
两人思考间,庄山已夹起一块春笋尝一口,过了一会,他面色郑重的看着姜欢,后点了点头。
“好吃。”
庄山作为一个经验老道的厨子,这几日都在食肆中,都是给姜欢打下手,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比之前在主家做主厨还要好。
每日不用苦思冥想,为大人办宴所需的新菜品,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怕被人斥责打板子。
原本他以为他被发买出去,从一个良籍变成奴籍,谁知竞被姜欢买下来,又从奴籍变成良籍,真是世事无常啊。
他没想到买下他的掌柜,不仅开了家食肆,厨艺也非常精湛,在这里,他吃到了许多他从未吃过的菜肴。
就如今天早上,他刚刚尝的竹笋,酱油的味道没有掩盖竹笋的鲜味,反倒是给竹笋的素白,填上了一抹鲜亮的滋味,让人能更感受到春天的滋味。
旁边的三人,先见他脸色郑重,均提起一口气,后又见他点头,姜欢心里松了口气。
这几日相处,她见过庄山的手艺,丝毫不逊色于她,心里瞬间有种捡到宝的滋味。他的评价,姜欢每次觉得就像一种认可,经过这个时代当地人的认证,想来这里的人 ,应该也会喜欢。
杜回舟和阿筝两人一听,则是快速的伸出筷子,向桌上的盘子伸去。
等盘中菜空,三人这才放下筷子,姜欢收走碗筷,对三人道:“开始忙了。”
杜回舟本想与姜欢说几句,见她已走,只好待晚上再说。
今日调了菜单,阿筝也尝过那三样春菜,知道味道如何,等客人点菜时,她极力的宣传这三道菜,想让其他的客官尝一尝这不一样的春菜。
可没想到,她刚从端着菜,给一桌客官上完菜,就看到门口来了位面熟之人。她一瞧,脸上的笑顿时僵了一瞬,身子也顿了一会,才笑着上前,将人迎了进来。
柳双儿一进门,就见里面装潢雅致,宾客满座,热闹沸腾。
抬头望去,见朝她来的人儿,高挑纤细,丝毫不见之前的羸弱的样子,就知道这丫头过的不错。
阿筝将柳双儿带进里面的空位上,紧张地看着她,手不自觉去的攥紧衣角,吞了一口口水问道:“柳娘子今日想吃些什么?”
说着,就小心翼翼地瞟了她一眼,然后又赶紧低下头,快速地将将食肆里的菜,一一地念出来。
柳双儿摇着团扇,笑意盈盈地听着,见她一口气,没有停歇地说完,好笑地摇摇头,顺手将手边茶递过去,让她润润嗓子。
“什么新鲜就上什么,你觉得那些好吃,就上那些?”
阿筝连连摆手拒绝,听完她的话,便赶紧跑了出去。
最后皱着整张脸来到后厨,走到姜欢身边,将柳双儿的到来,以及她的话给姜欢说了一遍。
姜欢心中惊讶,她以为过去了几日,柳双儿早已忘了,没想到这时竟来了。
听完后阿筝的话,她指着旁边已做好三盘菜,让阿筝端过去。
姜欢以为刘双儿是真的来食肆吃饭的,没想到,直到食肆快关门时,她还没走。
阿筝过来说时,姜欢心中疑惑,她来到大堂,看着坐在窗前的柳双儿,桌上的菜都已吃完,想来不是菜的问题,心中疑惑更甚。
“柳娘子,今日怎么有空来了。”
柳双儿听到声音,抬起头,看着姜欢,脸上笑道:“只听说姜娘子是开食肆的,没想到还是个厉害的厨娘,尝了你做的菜,味道丝毫不逊那些大酒楼。”
姜欢见她只是夸赞,没提目的,便想她肯定还有其他事要说。
“柳娘子,今日来不只是要尝尝儿的手艺吧。”
刘双儿眼睛瞬间弯成两轮弯月,团扇半遮面。
“姜娘子真是性情中人,既如此我也不绕弯子了。我今日来此,确是有事找你。我做牙人买卖也有几年了,宣城的大小官夫人也都熟悉。这不,几日前,通判刘夫人找上我,刘夫人想办一场春日宴,想让我推荐一个厨艺好的厨娘,说到厨娘,我就想起了你。”
她看了一眼堂中,扫到桌上的残羹冷炙,笑道:“今日过来,确是来吃饭,只是没想到姜掌柜的厨艺如此惊艳,如若掌柜愿意接下这春日宴,那我这底气便足了些。”
姜欢没想到是这么大的事情,通判夫人承办的春日宴,到时邀请的大多数是达官贵人,高官富户,她虽没有攀附权贵的心,可是如若做成这单生意,食肆定会名声大噪,没准还能收获一批女性粉丝。
只是有利有弊,就像赌场里赌徒,不知道自己的牌面大小,也就不能预测,自己是输还是赢。
她没立刻答应下来,只说再思量一日,等后日再给她答复。
柳双儿见姜欢有几分犹豫,没再多说什么,爽快地等后日的答复,见事情已说完,她便直接付了账离开。
晚上,食肆关门,姜欢将此事说给其他三人听。
阿筝一听是做通判夫人的春日宴,立马高兴地向姜欢道喜。
倒是杜回舟和庄山两人,说出了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虽说承办的是刘夫人的春日宴,可那些宾客都是高门显贵,办好了得了赏赐,那是皆大欢喜,可若出了岔子,那这惩罚,也是姜欢承受不起的。
姜欢也明白,这是一场豪赌,可是其中的奖励实在诱人。
庄山见她虽然面带犹豫,可是说话的语气,透漏出她的意思。庄山不会拐弯子,他直愣愣地说了一句。
“掌柜若是想做,我帮你。”
姜欢见他这般说,立马豪气地拍板决定了。
“那明日我就去找柳双儿。”
杜回舟见他们两个,就这么草率地决定,不由地错愕。
既如此,他想如果真出了什么岔子,大不了他回去求一求杜回停,想来应是会管用几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