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玉阶辞 > 第6章 第六章

玉阶辞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Yazyty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1 06:06:23 来源:文学城

卫昭背着萧景琰冲出密道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云中城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城墙上的火把连成一道蜿蜒的光带,像极了当年他们逃出冷宫时见过的北斗七星。

"将军!"城头传来熟悉的呼喊,副将李牧的玄甲在曦光中泛着冷芒。他身后整肃的北境军让卫昭心头微松——至少这里还守着最后一方净土。

吊桥轰然落下,李牧亲自带人接应。当看清卫昭背上昏迷的帝王时,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竟踉跄半步:"陛下这是..."

"狼噬。"卫昭的声音像淬了冰,将萧景琰安置在军帐软榻上,"取雪莲三钱、乌头草一两,配七叶灵芝煎煮。"她边说边扯开萧景琰的衣襟,心口处的黑纹已蔓延至锁骨。

李牧瞳孔骤缩:"这是漠北巫毒!"他突然转身从暗格取出一只檀木匣,"三日前有神秘人送来此物,说是解狼噬的关键。"

匣中躺着半截焦黑的兽骨,刻满突厥文字。卫昭指尖轻触骨面凹陷,竟与萧景琰所中毒纹完全契合——这是用中毒者鲜血淬炼的巫器,唯有毁去此物方能解毒。

"喀嚓"一声脆响,兽骨在卫昭掌中化为齑粉。榻上之人突然剧烈咳嗽,呕出大口黑血,心口毒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李牧见状长舒一口气:"果然是连环局,陛下料事如神。"

卫昭拧眉:"此话怎讲?"

"七日前陛下密令,若见狼烟起于东南,便开云中仓第三十七窖。"李牧递上密函,火漆印着熟悉的螭纹,"窖中除粮草外,还有百车精铁与三千张神臂弩。"

卫昭展开密函的手猛然顿住。信上详细标注着突厥各部的屯兵点,甚至连可汗亲卫的换防时辰都精确到刻——这绝非临时刺探能得的情报。

"陛下布局十年,等的就是今日。"李牧指向沙盘上星罗棋布的标记,"枢密院调拨的'虚账'粮草,实则暗中打造军械;御史台的弹劾奏章,是为引蛇出洞;就连突厥使团的和亲要求,都在陛下算计之中。"

帐外突然传来号角声,斥候来报:突厥十万铁骑已至百里外。卫昭握紧红缨枪,却见李牧笑着摇头:"将军请看。"

城头旌旗变换,原本戍守的北境军忽然让出通道。数百架改良过的神臂弩被推上城墙,箭槽里装的不是寻常箭矢,而是绑着火油的雷火弹——正是云中仓"亏空"的那些硝石所制。

"放!"

随着李牧令旗挥下,漫天流火划破黎明。突厥先锋军的铁甲在爆炸声中四散崩裂,精心饲养的战马受惊狂奔,冲乱了后方阵型。卫昭望着城下溃散的敌军,终于明白萧景琰那句"这江山太重"的真正含义——他早将血肉化作棋局,以身为饵织就天罗地网。

日上三竿时,萧景琰在煎药声中醒来。他第一件事便是抓住卫昭手腕:"崔衍...咳咳...是裴寂私生子..."

"臣知道。"卫昭替他拭去额间冷汗,"今晨密探来报,崔衍试图打开玄武门时,被陛下三年前安插的守将擒获。"她将药碗递到唇边,"枢密院三十八名官员连夜入诏狱,裴寂在府中自缢身亡。"

萧景琰闻言轻笑,苍白的脸上泛起血色:"阿昭可知,朕何时开始布局?"

"永和元年冬。"卫昭望向帐外飘扬的龙旗,"陛下登基那日,便命人重修云中仓。"她转身从暗格取出一封泛黄信笺,"这是当年工匠在梁上发现的。"

信纸上是少年萧景琰的字迹:"今以云中为局,山河为注,赌一个海晏河清。"墨迹旁还晕染着点点药渍,想来是当年他缠绵病榻时所书。

"陛下赌赢了。"卫昭握住他冰凉的手,"太医令已招供,先帝当年中的是裴寂所献的慢性毒。他们本想用同样的手段控制陛下,却被陛下反将一军。"

萧景琰靠在她肩头,望着城外未散的硝烟:"不是赌,是信。"他指尖拂过卫昭的犀甲,"信阿昭的枪,信李牧的忠,信...咳咳...信这江山终究要清明。"

残阳如血时,八百里加急传来捷报:突厥可汗暴毙,各部为争汗位内乱。卫昭推着萧景琰登上城楼,见朱雀旗在晚风中猎猎招展。二十年光阴从眼前掠过,冷宫残雪、角楼飞霜、密道血痕,最终都化作掌中相扣的温度。

"该回朝了。"萧景琰望着京城方向,"还有场硬仗要打。"他袖中滑出新的棋谱,首页写着"吏治篇"。

卫昭笑着为他系紧大氅:"臣愿为陛下执枪开道。"

暮色中,玄甲军整装待发。这一次,朱雀旗后跟着三百车从云中仓取出的证据——账册、密信、巫蛊器具,件件直指朝中蠹虫。而在最华贵的鎏金马车里,帝王的咳嗽声渐渐被碾碎在车辙声中,取而代之的是棋子落盘的清响。

[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