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有女怀春 > 第165章 第五章 冤屈悠悠天地窄

有女怀春 第165章 第五章 冤屈悠悠天地窄

作者:谢不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3 00:58:51 来源:文学城

郑纯从未见过这样荒唐野蛮的朝堂。

三独问审,分明是对他“妄设妖言,大逆不道”一罪的审问,最后竟演变成了朝堂两党之人的唇枪舌战,两方人甚而隐有抡臂动手的架势。

以尚书令王博为首的一派应是通宵达旦地钻研了那首诗谶,恁是给萧家和侯府皆安上了意欲谋逆篡国的罪名,甚而诬蔑那西方佛教乃真正的邪教。

言说那诗谶里与刘氏三分天下的“鬼八千”便是长安魏家;“余下一分在江东”又分明说的是辖制扬州的侯府二郎君,而侯府二郎君这些年更是在扬州大兴佛寺,与那异域妖僧大肆宣扬从西方传来的邪说异教,其罪明矣;偏生萧家与这两家皆有亲,“司马门前”的“胡马”正是萧家勾结匈奴胡族的罪证,谋逆之心已昭然若揭。

章峁见这干人仅凭一张嘴就给叔父和萧家安上了这样大的罪名,登时气得脸红脖子粗的,若非阎公在一旁拉住了他,他怕是要上前抡拳将这些人皆狠狠揍一顿。

“小侯爷莫冲动。”阎公朝他摇头,小声劝道,“且先静观其变,冲动只是在给他们递刀。公道自在人心,瑜白身正不怕影子斜,贵府二郎君在扬州也甚得民心,萧家亦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王令君这帮人兴不起多大风浪的。”

听言,章峁不由看向了前头正与王博那帮人理论的萧太尉。

只是,身为武人的萧太尉并不善言辞,几番论战接连败下阵来,最后竟气得扯下了头上的长冠掼在了地上,气咻咻地道:“你们既这般胡搅蛮缠,恁是要将这些虚妄荒诞的罪名加在‘司马’头上,这司马之位某也不坐了!你们谁要坐便坐去!”

随之,他又脱下身上的袍服、解下腰间的佩绶,将其悉数往王博脸上狠狠掷去:“老匹夫,你们不就是觊觎这个位子么?就看你们如今还敢不敢坐这个位子了!”说完便起身离席,大步跨出了崇德殿。

殿上一时静得落针可闻。

永嘉帝哪里见过这般场面,小小的身子缩在御座上瑟瑟发抖。他本以为只要让舅父离开侯府、离开舅母,便能救得了他,却不想,事情远非他想得那般简单。

此时,看着那些与王博站在一处的朝臣,他只觉这些人才是那诗谶里能将他拆吃入腹的八千恶鬼,竟是“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他这一哭,瞬间打破了殿上的寂静。

这时,始终不曾参与朝堂争论的阎公终于开了口:“天家受惊了,郑傅君的罪,不如择日再议吧。”

王博当即反驳道:“谋逆之罪,刻不容缓,怎能一拖再拖?”又向抽噎不止的永嘉帝道,“天家莫要惊慌害怕,有臣等在,不会让这些逆臣贼子伤到天家分毫的!姓萧的如此藐视君威,忒狂妄无礼了!还请天家准老臣将那贼子逮回来,就当着殿上百官的面施以廷杖,也好以儆效尤!”

永嘉帝强忍着眼泪,将阎公托小内侍悄悄告诉自己的话对着王博又说了一遍:“萧……萧家满门皆是忠义之辈,萧太尉更是辅弼先帝的有功老臣,不宜当众行刑折辱,朕……朕自会对其加以申饬,命其修德自省。”又弱弱道,“朕乏了,今日便退朝吧。”

“不可!”王博霍地跪下了,声嘶力竭又义正言辞地劝谏着御座上的天子,“天家贵为天下之主、社稷之君,当以苍生黎民为念,以家国社稷为重!郑傅君造妖言惑众,侯府与萧家亦有嫌疑,还请天家以社稷为重,莫要荒废朝政,更莫要徇私枉法!还请天家再稍后片刻,待老臣再问郑傅君些问题,也好让天家看清他的真面目!”

永嘉帝不敢驳斥王博的话。

平日里,朝臣便皆为王博马首是瞻,而他这个天子的话反倒无人会听,若非他身后有太师阎公与舅父帮他撑着,他这个天子也不过是个傀儡。只是阎公性情太过温和,又上了年纪,压根斗不过王博一党,许多事皆是舅父出面处理的。

他虽年幼,却并不愚笨,早便看出王博一党对舅父积怨已深,这回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而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

王博也顾不得永嘉帝,径直行至郑纯身前。见这郎君即便跪着,也始终面目平和、神色沉着,一身君子大雅之气仿若已融进了他的骨血里,竟让他生了惜才之心。

然而,这样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

平心而论,他也不算冤枉了这郎君。一个能说出不该将匈奴赶尽杀绝、愿扶持与匈奴暗中结了盟约的乌孙王子的汉臣,纵使他有再冠冕堂皇的理由,便已是个心怀叵测的逆臣贼子了。

如此,那与他怀着一样心思念头的萧家与侯府,自也难逃干系。

“郑傅君,”王博居高临下地俯视着郑纯,捻了捻须,一字一句缓缓地道,“听闻你曾与斗姆教中的某位星君有过来往交情,也怪不得你要造妖言、与匈奴勾结了。你与斗姆教究竟是何关系?莫非你是那邪教余孽?”

听及,郑纯不由心中大惊。这让他不由想起了昨夜永嘉帝离开狱室后,那云杜君又假天家之名来“探望”他时说的那些话。

她说,他早已得罪了王博一党,若这回不能借诗谶一事除去他这个心头大患,王博一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她还说,他若不想因诗谶一事连累侯府与萧家,那便老老实实认罪。

“不过,郑傅君若只是认下了这罪,还是会累及侯府与萧家。郑傅君若是能承认自己是斗姆教余孽,作那些妖言是为了陷害侯府与萧家,王博一党也便不能借着那些妖言攀咬上侯府与萧家了。

“当然,郑傅君也不必担心认下了斗姆教徒的身份会有性命之忧。那王博欠我一个人情,我可以这个人情换你一命。我也是吃斋念佛的人,留你性命,全是看在佛祖的面上。你也不必记着我这个人情,只求你莫要再阻了我的富贵荣华之路。”

云杜君的话言犹在耳,王博的质疑偏又将他与“斗姆教”扯到了一块儿,他知,这些人是要让他身败名裂,受世人唾弃。

杀人莫过于诛心。

这些年,他兢兢业业辅佐年幼的永嘉帝,始终谨记着孝元皇帝生前的告诫——莫要结党。然而,他不结党,他的半世清名却毁于党人之手。

与其烙上“斗姆教余孽”的身份,他倒情愿以死证清白。

只是,他若就这样死了,受他牵连的侯府与萧家又要如何洗清王博一党妄加在身上的罪名?

眼下,他除了认下“斗姆教余孽”的身份,似已别无选择。

他不由抬眼看向了眼前的王博。他似料到自己会如何抉择,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看着自己的目光称得上和善亲切,笑着再次问了一遍:“郑傅君是斗姆教余孽么?”

郑纯认命般垂下了眼帘,开口才说了个“某”字,章峁压着怒气的声音便从后砸进了他耳里。

“王令君,你莫要欺人太甚、含血喷人!”章峁三步并作两步跨上前,挡在了郑纯身前,对面前的王博怒目而视,“你如此藐视天威,僭权越位,我看你才是那个包藏祸心的贼子!”

王博却道:“章小侯爷可不要胡攀乱咬!那诗谶是从郑傅君手头传出来的,他既是侯府郎君,侯府也难逃干系!天家身边有你们这些祸国乱民的奸臣贼子,老夫便是违了天家的意,也要以死清君侧!”

“那诗谶是从哀家这儿传出去的,王令君是不是也要将哀家这贼子清了?”

殿外,太皇太后被明铃搀扶着。因是急急赶来的,她的脸上略带着几分疲惫孱弱之态,但神色依旧是威严的。

她的到来,犹如投入湖面的石子,霎时在众人心中激起了千层浪,也不知这位早已不过问朝堂之事、一心只在青阳宫清修的太皇太后怎会突然便回了宫。

永嘉帝平日虽怵她,但这时候见了她却是欢喜激动的,下了御座便忙忙迎了上去:“大母,你老怎来了?”

太皇太后一眼便瞅见了这小皇帝通红的双眼,心里虽是瞧不上他这般不成器的模样,却仍是朝他笑了笑,道:“我不来,你下回去青阳宫怕就见不到我了。”说着话,她已被永嘉帝和明铃一左一右扶坐至了御座之旁的席位上。

这时,殿上一班朝臣早已从惊怔错愕中回过了神,拜见过太皇太后,便恭恭敬敬地坐在了各自的席位上。

王博也回到了自己的专席之上,适时道:“太皇太后要回宫,该先送个消息,如此,天家也好命臣等去迎。”

王博毕竟是三朝元老了,太皇太后垂帘听政那些年,也多有倚重这人。因此,太皇太后待他的态度也算和善,笑着道:“先帝尚在世时,说哀家若想回宫,不必请示他,这宫门任由哀家出入。如今他不在了,哀家要回宫,是还需请示皇帝么?”说着便转身向永嘉帝道,“看来,哀家日后不能回宫看望你了。”

永嘉帝左右为难,支吾着不知如何回话。

太皇太后见他这副怯弱样子,思及那诗谶里头的预言,深觉那些话并非妖言。

她的目光只在郑纯身上停留了一瞬,便道:“哀家与天家要亲自审问郑傅君,三位独坐与阎公留下即可,诸位皆散了吧。”

百官如遇大赦,纷纷起身谢恩离去了。

良久,太皇太后的目光复又落在了王博身上,含笑道:“哀家进来前说的那句话,王令君如何说?是否也要治哀家个‘妖言罪’?”

“你老说笑了。”

王博纵使知晓太皇太后是侯府请来的,却仍是一脸气定神闲地道:“你老也是受了妖言所惑。况郑傅君的罪也不止这一桩,是臣等寻到了他多年前与斗姆教徒来往的行迹。如今,他更是与屡屡犯我边境、杀我吏民的匈奴里勾外连,欲借乌孙兵力帮匈奴抵御鲜卑。

“那鲜卑可是你老一力扶植起来的,在抵御匈奴一事上,可是我大汉的大功臣。郑傅君此举,分明是要抹杀你老当年使鲜卑归顺臣服的功绩。

“臣知你老念着与侯府女君的情,不忍看他这个侯府郎婿受罪,但你老可不能心软糊涂啊!不然,若是再让他位列朝臣之列,以天子之师自居,蒙蔽蛊惑天家,与匈奴勾结,我大汉便会真如那诗谶里所说的那般,那时胡马南下,大汉江山便真的危矣!”

太皇太后也是此时方知郑纯对待匈奴一事的态度,将信将疑间,便招了郑纯上前来询问:“王令君所言可是真?你真与匈奴有勾结?”

郑纯从太皇太后的问话里便知,她与众多朝臣一般,对匈奴深恶痛绝,不会站到自己这头。他若实话实话,便是真的没了活路。

然,他仍是如实道:“臣非是与匈奴有勾结,不过是不想鲜卑成为日后的匈奴。太皇太后当年扶植弱小的鲜卑,是为牵制匈奴,但鲜卑如今日渐势大,这两年更是时常骚扰北境一带的边民。匈奴若是灭了,鲜卑便没了后顾之忧,势必会南下犯我疆界。”

太皇太后却道:“郑傅君多虑了,鲜卑还不足为患。”又对王博道,“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王令君,郑傅君此举此思全是为了大汉,只是终究太过年轻,所思所行还是太过轻率了,你稍加惩戒便好。至于侯府与萧家那莫须有的罪,哀家不想再听人提起,诗谶里头的那些逆臣贼子绝不可能是他两家!”

王博见她并未一味地袒护郑纯,稍稍松了一口气,却是虚心请教道:“依你老看,该如何治他的罪?”

太皇太后意味深长地笑道:“该如何治罪便如何治罪,他本就罪不至死。”

王博会心一笑,遂再一次对郑纯道:“郑傅君,老夫再问你一次——你是否是斗姆教余孽?又是否伪造谶言意图陷害朝中忠良?”

文中的太尉即大司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5章 第五章 冤屈悠悠天地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