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有女怀春 > 第164章 第四章 鱼游沸鼎知无日

有女怀春 第164章 第四章 鱼游沸鼎知无日

作者:谢不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3 00:58:51 来源:文学城

夜幕落下,章怀春也未等到郑纯回来,倒是等回了章峁与章莱这对舅甥。她因心牵郑纯,虽见女儿有些闷闷不乐的,却只当她是累着了,并未放在心上,只叮嘱她早些歇息后,便去见了章峁。

章峁不曾料到她这个时候会来寻自己,忙殷勤地将人请到屋内,笑问:“妹妹寻我何事?”

章怀春遂将郑纯傍晚入宫至今未归的前后始末言简意赅地告知了他。章峁听闻竟是自己那不问世事的生父留下的祸根,不由皱眉冷笑了一声:“你那姨母也真是糊涂,竟会被那老道那些故弄玄虚的话唬住!”

章怀春并未应和他,只请求道:“没有天家召见,我入不了宫,但阿兄乃天家亲卫近侍,没有天子召见也能入宫。我担心郑纯出事了,便想请阿兄进宫去探探情况。”

章峁道:“我这就去!”又温声叮嘱,“你脸色不好,想是病了,先回去好好歇着。”

不知为何,章怀春心中总觉心慌不安,眼皮更是跳个不停。送章峁出了门,她叮嘱道:“阿兄自己也当心些。”

章峁答应了一声便骑马出了永和里。

章怀春一个人在前头的厅堂心神不宁地坐等至半夜,才看到只身一人回来的章峁。

她忙忙迎了上去。

然而,看到他如覆寒霜的脸,她的心,霎时坠入了冰窟。

章峁也未同她卖关子,跨入厅堂坐下之际,便神色凝重地道:“我去迟了。今日,王博那老匹夫并未休沐,天家一回宫,这老匹夫便去求见了天家。天家那时已发现了你那盒子里的龟甲,正在手中盘玩,这老匹夫见了便从天家口中逼问出了那龟甲的来历。

“郑郎君又偏生在这时候来求见天家,那老匹夫便拿那龟甲上的诗谶来质问他,他怕牵连到侯府,便说那龟甲是他的东西。那老匹夫向来与郑郎君政见不合,又嫉贤妒能,眼下逮着了这样好的时机,便以‘妖言罪’威逼天家将郑郎君关进了北寺诏狱里,说是要等明日早朝时将郑郎君的罪状公之于众,要对他进行三独[1]问审。”

听闻,章怀春早已惊怕得脸色煞白。

阿兄口中的“老匹夫”,乃是朝中司徒王博,同时兼任尚书令,亦是孝元皇帝临终前的托孤重臣。

郑纯谈起此人时,多有赞美之词,说王令君其人清廉正直、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从不会徇私,但独独器量狭小。而那人更是仅因膝下爱子皈依了佛门,便对那从西方传过来的佛教深恶痛绝。

熹宁年间,这人便因孝元皇帝礼佛尊佛而多次上书劝诫,孝元皇帝皆是一笑置之。而对同样礼佛尊佛的郑纯,此人与之共事,又因政见不合,更是多有龃龉。

只是,郑纯这人向来不愿与人起争执,对那王令君则是能避则避。

这回,郑纯让这人抓到了这样大的把柄,章怀春担心,这人真会如阿兄所说的那般“公报私仇”。

“他被关进了北寺诏狱,可曾受过苦?”她询问一脸愤愤不平的章峁。

章峁摇头:“有天家护着,那老匹夫也不敢仗着自己年老资深对天家不敬,暂不会有事,你放心。”

闻言,章怀春心稍安。

冷静下来后,她才想起询问那龟甲上的诗谶:“那龟甲上头究竟预言了何事?”

章峁神色一顿,欲言又止地看了她一眼:“你还是不要知道得好,免得被牵连进来。”

“可那龟甲本是我带回来的,如今却害了他!”章怀春只恨自己当时太过疏忽大意,切切恳求,“恳请阿兄告知!”

章峁无法,只得依了她。

他就着盏中尚还温水的茶水沾湿了手指,在地上将那龟甲上的诗谶默了下来。其谶曰:

黄巾乱,歌太平,天下皆入三分中。

卯金刀,鬼八千,余下一分在江东。

渔翁之利谁坐收,司马门前胡马嘶。

生民煎煎念佛陀,拈花一笑万法空。

这首以水写就的诗谶很快便隐没了踪迹,章怀春却已将其牢记在了心中。

这首诗谶并不晦涩难懂,即便藏了诸多她解不开的谜,但字字句句皆是亡国之论。郑纯明日若仍欲一人承受这份罪孽,那他便真的是有口也难辨清白了。

但郑纯遭遇的这场无妄之灾,与太皇太后也脱不了干系,如今能救郑纯的也只有她那个冷面冷心的姨母了。

“明日,我会去青阳宫请姨母入宫。”章怀春语气沉重地对章峁道,“阿兄明日早朝时,也要多保重,就怕朝堂之上,朝臣互相攀咬,将侯府和你也牵连了进去。”

“我晓得的。”章峁道,“你也莫太忧心,朝中有阎公和萧太尉在,不会让王博那帮人太过为难郑郎君的。”

***

深夜的北寺诏狱幽深静谧,墙上燃着的几点幽暗灯火更为这儿添了几分阴森鬼魅气息。

永嘉帝在内侍的陪同下踏入关押着郑纯的那间狱室时,便被这狱室内的冷气冻得打了个哆嗦。

他忙命身旁的内侍将带来的那盆炭火置于郑纯身前,见郑纯还要来跪拜自己,他忙上前扶起,还未开口便又开始哭泣。

“都怪我毛手毛脚又没用,才让舅父被人关进了这阴森寒冷的地方!”永嘉帝哭哭啼啼地道,“舅父,你就说实话,说那龟甲是舅母的东西……”

郑纯一听这话便出声打断了他:“此地脏污,不是天家该来的地方。”又看向一旁垂首侍立的内侍,“带天家回去吧。”

那内侍还未应声,永嘉帝便哭道:“我不回去!舅父不答应我,我便不回去!”

郑纯知晓这小皇帝定又是受了身边人的教唆,才生了那样不仁不义的念头。与这小皇帝相处多年,他摸透了他的性情,只能耐心劝说引导:“我与你舅母乃是一体的,将她牵连进来,我依旧逃不了干系。”

永嘉帝道:“只要舅父离开侯府,离开舅母,如实将那龟甲的来历交代清楚,你就不会被牵连。”

闻言,郑纯惊骇万分,冷瑟瑟的目光扫过眼前的内侍,又看向面前的小皇帝,谏道:“天家年幼,千万莫轻信了旁人的教唆之语。”

永嘉帝的神色却十分认真,目光坚定地道:“舅父,我其实不小了,能分辨旁人之语是好是坏。明日早朝时,我会还舅父清白,舅父很快就能出了这个阴森森的鬼地方!”又道,“我送了很多炭来,舅父夜里应不会冷了,我就先回去了!”

此时,那个自进了狱室便规矩立在一旁的内侍终是抬眉看向了郑纯,苦口婆心地劝着他:“郑傅君[2],天家一心都是为了你!离开侯府,方能保全自身,还请莫要辜负了天家的厚爱!”

郑纯并未睬他,只是漠然地闭了眼。

***

翌日,章怀春尚来不及出门,永嘉帝身边的小内侍便在阿兄前脚将走、后脚便上了门,言说宫中的云杜君身子染恙,要请她入宫看诊。

章怀春一听是云杜君来请,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

这云杜君不过花信年华,乃永嘉帝在西陵时的乳母,当年永嘉帝被迎进宫,这乳母亦一道儿跟了来,自永嘉帝即位,便被封云杜君。

因宫中无女医,这云杜君回回病了,皆是请章怀春入宫看诊的。但有了郑纯昨日入宫被关北寺诏狱的事在前,章怀春猜得到云杜君此番相请怕不是为了求医,应是为了那首诗谶。

她知晓自己这回入宫怕是凶多吉少,只能叮嘱章奇寻个机会出城去青阳宫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也许会对郑纯见死不救,但应不会对她不管不问。

云杜君就住在永嘉帝寝宫延休殿内。若说前朝政令皆出自托孤重臣之手,那这后宫便是这位云杜君说了算。

章怀春被那内侍引进延休殿内时,正撞见云杜君在训斥一名宫人,那似看着时机摔出去的茶盏正摔到了她脚边。茶汤飞溅,碎片飞迸,她的鞋面裙角皆被溅湿,脸上似也溅到了一点碎片渣滓,有一瞬的刺痛。

她却顾不上这些,上前几步,向云杜君见了一礼:“见过县君。”

云杜君似才看到她一般,那张盛怒的脸上立时堆满了笑,却在看到她脸上的一道细小伤口时,不觉惊叫出声:“呀,我适才摔出去的茶盏伤到你了么?对不住!对不住!我被这贱奴气糊涂了,没看到你进来了!”说着便欲上前查看章怀春的伤势,却被章怀春不动声色地躲开了。

她也不恼,只是一脚踢开了伏跪在地上的宫人:“还不快滚!”

宫人如蒙大赦,叩首谢过恩,便垂首躬身匆匆离开了。

章怀春这才目光沉沉盯着云杜君道:“县君面色红润,瞧着颇精神,不像是身子染了恙。”

云杜君却满是不解地问了一句:“女公子那夫婿都被关进诏狱里头了,尚不知能不能活,女公子怎丁点儿也不着急?”

章怀春内心自是焦灼无比,只是不想被这人窥破,才不得不故作冷静。她也不想与这人虚以逶迤,只道:“县君不妨直言此番叫我来此的用意。”

云杜君也便不再同她卖关子,直言相问:“天家生母就要来雒阳了,女公子应也不想她来吧?”

章怀春听她说“也”,不由好奇地抬眼瞅着她,不动声色地问:“县君为何不想她来雒阳?”

云杜君开诚布公地道:“自是为了这宫中的荣华。但你的好夫婿却要夺走我的一切,说我心术不正、品行不端,教坏了天家,一心想将我遣送回西陵,只因天家年幼依赖惯了我,还离不开我,不肯放我出宫。

“你那夫婿劝谏天家不成,便生出了将天家那生母接来雒阳的念头,企图利用天家与母亲间的亲缘,让天家远离我这个心术不正、品行不端的乡野妇人。

“我苦了二十年,好容易有了今日的一切,可不想因你那夫婿一句话、一个决定便将这一切从我身边夺走!如今他遭难了,我也不想落井下石,更没有害他性命的念头,只是想让他身败名裂、众叛亲离。”

言及此,她忽露出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紧盯着章怀春的眼,问道:“女公子想知道我如何让他身败名裂么?”

章怀春只是不言不语地看着她。

她知道,即便自己不问,这人也会坦诚相告。

果不其然,这人也不等她回答,便自问自答道:“他不是自诩为君子么?既是君子,那便不该为了苟全性命,做那忘恩负义的狗辈。但今日三独问审,他纵使再清白,也会被那些党人罗织出诸多罪名。你不知那些党人的手段,今日一过,他的清名便就保不住咯!”

听及,章怀春眉眼骤冷,起身告辞:“县君既身子无恙,我也不留下来打扰县君了。”

然而,她尚未踏出这殿门,一直守在殿外的内侍与宫人却拦住了她的去路,最后甚而将殿门掩上了。

身后,云杜君的声音也轻轻飘了过来。

“你是我最后的杀手锏,在他未认罪前,你还不能离开。”她行至章怀春身前,循循善诱道,“女公子,我只是想要留住这得之不易的荣华富贵,从未想过害人。你也不必担心他认了罪会有性命之忧,天家虽年幼,若是想要保住他的性命,有的是法子,况你那夫婿在这朝中也并非孤立无援的,到时自会有人为他求情,最糟糕的不过是削官革职罢了。你不如陪我在这儿等朝堂上的消息。”

注释[1];三独,即三独坐。东汉时,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朝会时坐皆专席,故曰“三独坐”。

注释[2]:傅君,对太傅的尊称,见《三国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4章 第四章 鱼游沸鼎知无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