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青松 > 第67章 反转

雪落青松 第67章 反转

作者:得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3 23:14:45 来源:文学城

奉元八年正月二十,开朝复印。

在这个暗流涌动的正月里,各方势力紧盯政治风向,多数人选择了观望不前。

可上谏的奏本仍如雪花一般飘去朝阳殿,只是内容上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大量为中书令陈情喊冤的折子里,夹杂了极少数,约莫三四个弹劾的折子。

奉元帝对此闭口不提,却抵不住有心者上前道破,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朝会便只剩下中书令冤枉云云。

对御史们风向倒戈这事,最吃惊的当属林知珩。

旁人或是吃瓜看热闹,他确实实在在准备好了朝会为父发言。

在这之前,他最担心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兄长及那些义愤填膺的御史们。

然而事情发展过于荒谬,到叫他整个朝会下来,连句话都没插上。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退朝!”

最终奉元帝拍案而去,开年头一场朝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结束后,林知珩带着满头雾水去寻林知瑾,对方却被众臣围着,难以脱身。

他好不容易凑上去有个说话的机会,林知瑾只与他道:“回家再说。”便匆匆随几名御史走了。

消息迅速四散传开。

林知瑶的吃惊程度不亚于林知珩。

梁颂年今日告假朝会,一是想要避开群臣谏言林仲检的风头,二是打算为下次朝会准备裴案卷宗。

是以,林知瑶知道他也同自己一样,还不知晓朝会突发的状况,索性没等他回来,直接去了林知瑾那院,想着长兄回来与她说道说道。

同在一个府里,何氏自然也听到了风声,因而见到林知瑶过来,并不意外。

“先喝杯茶,他们一时半会儿且回不来。”

林知瑶点点头,接过茶杯坐下,想了想问道:“父亲出事之后,我心中有气,几日未见长兄,今儿个朝会之况,嫂子可知些什么内情?”

何氏也坐下来,笑笑道:“你知道我向来不过问他政事,适才听闻了只言片语,也是吃了一惊。”

林知瑶了解他长兄的脾气,也清楚何氏为人沉稳贤惠,心思多放在内宅之中,从不多嘴烦问,她也只是随口一提,没想着真问出什么。

何氏却一反平常,主动续说道:“我虽不知有什么内情,却瞧着你长兄这几天整日出门走动,似乎很忙。”

林知瑶微微一愣,“竟有这事儿?”

林知瑾之所以能胜任御史中丞这个职位,除了才能学识外,最让人佩服的便是完全不理会人情世故那一套。

开朝前,出门走动,这几个字听起来,怎么都不像是那个敢在朝堂上以子驳父的人做出来的行为。

连何氏都觉得奇怪,更别说林知瑶了。

“嫂子可知长兄都去了什么地方?”

何氏摇摇头,“这个自是不知,我就是见他早出晚归才问了句,只说是忙要紧的公事,便没再多言。”

正说着,林知珩急行而来。

他进屋见了人,先是恭敬的喊了声:“嫂子。”接着便看向林知瑶疑道:“你怎么在这儿?”

林知瑶不答反问:“二哥觉得呢?”

林知珩脑子还没在朝会的冲击中转出来,让林知瑶拿话一怼,清醒了不少。

“别问我,我除了人去了,什么也不知道。”

林知珩说着,自己倒了杯茶一饮而尽,也加入了坐等队伍。

大约过了一个半时辰,才有下人回报林知瑾进府了,屋内便三人接连收回了各种思绪。

何氏见他脸色严肃,知道是有要事相谈,便起身往外走道:“我去吩咐人备膳,今儿个都留在这吃。”

林知瑾叫下了她,“算家里的事,夫人也一起听听罢。”

听到这话,在场三人更觉非同小可,全将脱口要问的话咽回了肚子里,等着林知瑾来说。

“阿珩,还记不记得我在父亲门前问你的三个问题?”

林知瑾坐下来,第一句是对林知珩说的,后者听言,周身一震,瞬间变了脸色。

林知瑶不明所以,见他不说话,有些着急道:“二哥,问你话呢。”

林知珩眨了眨眼,不可置信的看向林知瑾,抿着嘴一言不发。

林知瑾面不改色,扫了眼在座的三人,缓缓说道:“那日我问他的话,大致是叫他在家国之间做抉择,换到此刻,无非是能不能为救父而反。”

反言一出,已足够晴天霹雳,而说这话的人是林知瑾,更是让他们目瞪口呆,脸白如纸。

彼时,梁颂年也在江淮景匆忙相告下,知道了这开年的局势扭转。

他这几日状态不好,听了之后无心再忙,便安排了几个靠谱的人继续整理案卷重点,自己则去了刑部大牢。

苏恒被关押的日子,除了严加看守外,并不曾被用过刑,其餐食在梁颂年的嘱咐下,更是比狱卒的伙食还要好。

可他还是颓瘦了许多。

梁颂年等待狱卒打开铁链的时候,目不转睛的盯着苏恒看,眸色深不见底。

“武毅侯,好久不见。”

梁颂年屏退狱卒,独身跨进牢门,居高临下道了句。

苏恒本是闭目盘坐的姿势,尽管听到来人的动静,仍是未动分毫,直至此时,才缓缓睁开双眼。

“牢里暗无天日,过着过着便数不清日子了,倒不觉过了多久。”

梁颂年冷冷道:“怪晚辈无能,查了这么久的案子,还是一团乱麻。”

苏恒依旧没什么表情,“所以今日是来找苏某诉苦的么?”

“不,”梁颂年道:“是来通知好消息的。”

苏恒微微拧眉,有些拿不准这话的意思。

“武毅侯不必多虑。”

梁颂年微笑道:“陛下已明旨放人,晚辈也推进了释放流程,待各司其核批后,您就可以从这地方出去了。

苏恒疑道:“这案子,你不打算继续查了?”

梁颂年笑了一声,“这案子本就和武毅侯没什么关系,放您出去也不影响什么,何况……”

他说着长长叹了一口气,语气里充满无奈,“当下朝堂闹得不可开交,根本无人顾及这案子进展如何了。”

苏恒眯起眼睛,并不追问。

梁颂年上前一步,微微弯下身子,“武毅侯真是神机妙算,林相果然走了裴氏的路。”

苏恒心头一震,“你说什么?”

梁颂年缓慢而清晰道:“林氏反了。”

苏恒沉默半响,才又开口道:“到底怎么回事?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

梁颂年道:“这还多亏了苏侍郎,他辞官请命去北疆援军,到了之后却发现那地方风平浪静,并无战事。想来您是了解他的,发现北疆谎报军情,储备战资这种大事,他就算拼死也要将消息传到了京都,传到了陛下耳朵里。”

“北疆?齐明玄?”苏恒陷入沉思。

梁颂年看穿他的心思,主动道:“这帮老臣同心合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林相与齐尚书更是在前朝就交好,听说前些年陛下改革的决心起来,险些连齐尚书的职都动了,现在看来齐明玄去北疆,怕也是早就想好的。”

苏恒忽然问:“他们现在如何了?”

梁颂年如实相告:“事发时,林相恰在宫中,便直接押在了诏狱,齐尚书等相关人停职禁足,都还没有定罪。”

苏恒皱眉,“林氏其他人呢?”

梁颂年知道他问的是林仲检那两个任朝中要职的儿子,直言道:“令郎从北疆逃回来只说了齐明玄蓄意谋反,对林氏及其他细节一概不知。陛下下旨的名义,就是要严查那几个往来密切的老臣,对林家两个儿子,应该是想着今日朝会众人义愤填膺的时候顺势拿下,只不过……”

苏恒没耐心听他扯细枝末节,追问重点道:“事态如此明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结论?”

梁颂年提醒他道:“北疆蓄力已久,此时战力不容小觑。”

苏恒想了想,便明白了,“京都封锁了消息,北疆那边还不知情,所以是陛下没想好怎么兵不血刃的收回兵权。”

梁颂年道:“也不尽然。”

苏恒抬眼看他。

梁颂年惨然一笑,“开年的头个朝会,众臣倒戈一片,全是为林相喊冤的。”

苏恒迷惑不解,怎么也听不明白这简短的几句话。

梁颂年并不理会他,自顾自的说道:“之前我为私心要提审您,不成想竟让林相一举两得,力推我父亲代职禁军统领,一来能拉我入局,二来至陛下于险境。”

梁颂年笑了笑,“不过我父亲出仕多年,在朝中早无根基,就算我们两家儿女结亲,他也绝无不臣之心。这个陛下清楚,林相也清楚,所以陛下再气也忍下了,林相不过是想告诫下陛下欲速则不达,他这个中书令帽子不好摘,可如今……”

他说到这,顿了顿才道:“如今这般绝境之下,林相竟还留了一手,在朝会之时出乎所有人意料,如此,武毅侯怎么看?”

苏恒听罢,并未言语,低着头似乎陷入什么复杂的思绪里面。

梁颂年静静地等了他好半响,也没等到回应,正欲转身离去的时候,忽闻一声:“才刚刚开始。”

梁颂年回头,“什么?”

苏恒道:“北疆兵力不是林氏唯一的筹码,他们肯定还握着别的翻盘机会。”

梁颂年低头笑笑,“陛下也是想到了这层,所以才下旨要我放人,有您在左右,陛下也好心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