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青松 > 第68章 自首

雪落青松 第68章 自首

作者:得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3 23:14:45 来源:文学城

林知瑶回院的时候,天已经黑下去了,她没想到梁颂年比她还晚。

直到两人都收拾好了躺在床上,林知瑶才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阿渊,你知不知道今日朝会发生了什么?”

梁颂年笑笑,“此等大事,就算我是个聋子,也会有人来给我比划清楚吧。”

林知瑶想想也是,又道:“今日我听了消息,实在是坐不住就去找了长兄,他回来的晚,进屋的时候我和嫂子、二哥都在,然后……”

她说到这顿了顿,侧过头道:“你绝对猜不到他和我们说什么了。”

梁颂年片刻静默,才道:“同你们商量救岳丈的法子?”

林知瑶语塞了一下。

她忽然觉得梁颂年不知道也好,毕竟当初她就预想过林家权势太盛或陷困境,所以才去宫里面圣说了那些话,好不容易走到这步,算是将梁颂年剥离出去了,又何必拉着他说这些。

梁颂年见她不说话了,问道:“怎么了?”

林知瑶摇摇头,“没什么,聊了太多,一时不知道该从哪说起了。”

梁颂年伸手将她搂入怀中,柔声道:“目前只有苏云峥的片面之词,没有任何实证出来,横竖是论不了罪的。今日我听了朝会之事,起初也是惊的,后来静心去想,总觉得大哥是有什么打算,他向来稳重,既有法子,咱们便听他的,你就别多想了。”

林知瑶眉毛几乎拧成了一团,过了好长时间才闷闷地回道:“嗯,睡吧。”

按本朝例制,五日一朝。

经由上次朝会憾事,诸臣不约而同,早早候在殿外,二三结伴,偶换站位,左聊右听,互相打探着。

待时辰一到,礼官高呼入殿,众人才算作罢,列队而进。

奉元帝正坐阶上,神色淡淡,冷漠地听着虽隔数日,仍未有变的谏言谏语,喊冤叫屈。

这个时候,众人后知后觉的发现年前那些强烈要废相的御史,已经接连缺席了两次朝会,背后原因叫人不敢细想。

而林知瑾这个向来公正无私的御史中丞,似乎在这件事上,彻底放弃了往日形象,不惜拉拢一众老臣来卖惨,给皇帝施压。

正在朝会情况愈演愈烈,又要压不住的时候,殿外忽然走进来两个人,令众人瞬间安静了下来。

奉元帝见状,顿时怒不可遏,压着声音问道:“林侍郎这是何意?”

刚刚那些光顾着看热闹的人们,猛的意识到,今日朝会林知珩一直没在,而现在才突然冒了出来。

“回陛下,”林知珩上前行礼,声音恳切,“臣今晨接到刑部急报,说是齐尚书申冤无果,悲愤交加,欲自裁家中。如今案子还没有结论,臣恐闹出人命,当即去往齐尚书府,由此听了齐尚书肺腑之言,惊呼其中内情,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斗胆带人来此,请陛下处置。”

奉元帝胸口起伏不止,似乎气的不轻。

齐尚书未着官服,素衫薄衣,束发不整,细看身上还有拉扯痕迹,结合方才林知珩所言,倒还真像是被救下带来的。

众臣还没在这喊冤叫屈的状况中缓过来,便又迎来这一场大戏,皆是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未等皇帝表态,齐尚书已然跪倒殿前。

“臣入仕几十载,殚精竭虑勤政,呕心沥血为国,临了将要踏进棺材,竟因贪恋权势而误入歧途,事到如今,悔之晚矣,臣自知无可辩驳,有死而已。”

此番言行如水滴油锅,瞬间炸开了所有人的脑子,只剩心中狂风怒吼:什么?!他是来认罪的!!!

奉元帝见他说完,已是两行老泪,闭了闭眼,问道:“齐尚书这是认了养兵欲反的事么?”

众臣屏息以待。

齐尚书叩首泣道:“臣有死而已。”

奉元帝默了默,转而扫量殿上众人,叹了口气道:“诸位听见了,齐尚书已然认罪,此事便无冤可申,亦无需再辩。朕念此事防微杜渐,不多做株连,只将相干人……”

“陛下!”

齐尚书高喊一声,叩首又道:“臣今日以自裁威胁来此,除懊悔谢罪,更有不忍之心。”

奉元帝闻言,脸色雯时变了。

接着便听齐尚书扯着嗓子,悲痛道:“不臣之心由臣起之,曾确有意拉旁人作伴,然几番试探,终无所获。遂以血脉相连逼迫而已,除此之外,想来确有人被冤屈拖累,臣将死之人,肺腑之言,言尽于此,再无欺瞒。”

他说罢,殿内一片哗然之声。

奉元帝定定地看着伏在殿前的老臣,似石化一般,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良久,奉元帝铁青着脸,像是从牙缝里挤出的声音:“齐尚书想说此事涉及者唯你们父子二人,与他人无关?”

齐尚书保持顿首姿势,哑声道:“望陛下明鉴,臣抱赴死之心,句句真言!”

“住口!”奉元帝实在听不下去,大喝一声,“包庇之词,休要再说!”

就在这时,有一御史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稍安勿躁,若觉齐尚书之言不可信,彻查便是。只是臣认为,其以死明心,只为包庇,实在是得不偿失的愚人行径,还望陛下公正对待,切勿意气用事,徒增冤魂。”

奉元帝愈听愈气,颤抖着手指向台阶下侃侃而谈之人,“你…你……”

不等皇帝说出什么来,另几个朝会喊冤的御史纷纷出列,不断附和。

朝阳殿在这一言一语中,再次陷入人声鼎沸之势,其中亦有反驳,不过是横添争吵,论不出来个是非黑白。

喧哗之中,林知瑾走向大殿中央,拱手喊道:“陛下,今日齐尚书悔极认罪,其言或有待考量,可转念想来,此事开端本就片面之词,并无任何实证。现有当事人伏法,于情于理,都该按司法流程处理,请陛下接纳诸位臣工谏言,释放有冤之人!”

“臣附议!”

林知珩说着也走上前,“且不论苏云峥此人所言对错,他只道齐明玄谎报北疆军情,筹谋战资,而朝内支持全部源于兵部。现下是其父兵部尚书亲口承认他父子二人暗通款曲,既没有任何指认,又摆不出什么证据,臣实在不明,陛下为何不肯放人?”

“陛下,”一直旁观的江淮景也站了出来,进言道:“中书令等人皆前朝老臣,政见上或有守旧固执,但其功绩奉献并非噱头,若因素日交际,便一概而论,确为不妥。”

“连你都……”奉元帝气愤不已,喘着粗气,难以将话说完。

偏还有火上浇油者上前,高声言道:“中书令年事已高,不堪诏狱折磨,还望陛下体谅,下旨放人!”

“放肆!”奉元帝咬牙道:“谁给你的胆子敢在这儿咆哮,这是要请旨还是逼朕?!”

“跪请陛下恩准!”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前几人言辞凿凿,有理有据,便涌出一大批人跟着求情劝声。

众口一词之下,奉元帝只觉头晕目眩,脚下不稳,连退朝都没说,便甩袖而去。

皇帝走了,大殿慢慢安静下来,诸臣面面相觑,又起窃窃私语。

众人等了半响,直到曹征去而复返,宣了散朝,才彻底结束了这日喧闹。

陆续往外走的时候,江淮景凑去梁颂年身边,问道:“怎么连个声都没吱?”

梁颂年淡淡道:“今日这场面,我开不开口会有什么影响吗?”

江淮景低头一笑,“今日确实开眼了。”

“倒是你,”梁颂年道:“你向来旁观,怎得也去煽风点火了?”

江淮景听言,没有立即回答,默默想了好一会儿才道:“齐尚书也是肱骨老臣了,他都站出来将这等大不敬的罪名担下来了,我想着陛下这杀鸡儆猴也够了,不至于非做到赶尽杀绝的地步,便跟着劝劝。”

梁颂年点了点头,又问:“风向变成这样,你就没觉得意外?”

江淮景道:“上次朝会意外过了,这会儿要还想不明白,我也忒蠢了些。”

梁颂年挑眉看他,“你觉如何?”

“到了这份儿上,林氏子女怎么可能坐以待毙,他们可不只是因为姓林才得高官厚禄的,总要有点真本事,只是……”

江淮景迟疑了一下,方继续道:“他们太过顺利,这倒是让我有点奇怪,总觉得这背后还藏着什么大事儿。”

自从开朝复印后,京都政坛被北疆欲反的事盖过了所有,裴逆案本就进展平平,尽管抓了犯人,但没有新的突破,亦是无人关注。

因为不是最要紧之时,那些狗急跳墙刺杀之举也就再没出现。

没了危险,林知瑶便送梁母回了梁府,不想其牵扯在这时候的风波里。

是日朝会,他们都去了宫里,她在屋里坐不住,独自去了后院练习射箭。

这些天梁颂年有空就会亲自教她,起初她觉得这不是速成之事,多有抗拒。

可最近心烦意乱时来专注于此,她反而镇静心神、平稳思绪,便自觉的常来练习。

何氏带着消息来的时候,林知瑶已经默不作声练了一个半时辰。

“阿瑶,有信儿了。”

林知瑶猛的分了心,指间一松,箭直接脱落掉地,白费了力气。

“嫂子。”

林知瑶收起姿势,胳膊手腕垂在身侧,因酸痛而不自觉地抖动,直问重点道:“放人了吗?”

何氏抿着嘴,摇了摇头。

林知瑶垂眸,将情绪盖在眼底,片刻后又问:“二哥呢?”

何氏沉了口气,言简意赅道:“擅权渎职,陛下已经下令罢官问罪,现押去了刑部。”

林知瑶没什么再问的,转身走回刚刚的位置,拉弓瞄准,全神贯注,奋力一击。

这是她第一次射中靶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