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顿了一顿,好奇地问道:“这个‘殿试聚’和‘宗义节目’,又是什么?”
秦雪笑道:“哦,说来话长,这就有点像你们这里看的戏,只不过不需要兴师动众请戏班子来演。我们都是提前录制好的,想看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以看。”
黛玉惊奇道:“‘路志’?那又是什么?如果用了这个‘路志’,就不需要请戏班子来便可看戏?那是怎么一回事?这……我实在是想象不出。”
黛玉想了一想,又问道:“你们的戏上都是说什么的,也是我们瞧的这些么?”
秦雪笑道:“说到电视剧的内容,那可太多了,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它没有的。吃喝玩乐、爱恨情仇、中外古今,想看什么都可以,我自己是比较常看外国的。”
黛玉叹道:“我从前浅薄自大,不耐烦听戏,后来机缘巧合听见大观园的小官儿们排演的一折牡丹亭,才知道这戏上竟然也有那样好的文章,我也才慢慢听进去,后来也有几折我极爱的。只是……这外国的戏是什么样,我却设想不出,只是你既然说喜欢,那定然也是极好的了。”
秦雪笑道:“别这样说自己,谁还没有个‘真香’的时候。这也启发了我,等无事时倒也可以拿这个打发时间,我同你说说我看过的电视剧的故事,看看你爱不爱听。”
这时雪雁、莲薏等也早用毕了饭,估量着时间差不多,都过来收拾碗筷。
莲薏看到饭菜用了十之七八,同雪雁对视一眼,两人都十分欢喜。
她们哪里想得到这里大半都是秦雪这个小人儿吃的,只当是小姐因有一个伶俐的丫头做伴儿所以终于有了胃口,所以都眼含赞许地看着秦雪,直把秦雪瞧得摸不着头脑。
黛玉却猜到她们的心意,觉得十分有趣,心下又很感动,只是含笑不语。
几人十分麻利地收拾了碗筷,又有条不紊地服侍黛玉净手、漱口,过半个时辰又送上茶来。
黛玉便也趁此试演给秦雪看饮茶、坐卧、行走等诸事的规矩,秦雪都一一用心记了。
到了晚间寝时,两人收拾了躺在榻上。
黛玉一贯忧思郁结,身体又弱,夜里向来浅眠,逢那春秋两季犯了咳疾时,更是睡不了几个时辰。
秦雪却无甚心事,一挨枕头就觉得昏昏欲睡。
秦雪正迷糊间,听到从黛玉帐中传来轻轻的翻身之声,便低声问道:“你睡不着么?”
黛玉叹了口气,答道:“我吵着你了么?实在对不住。这是老毛病儿了,我打记事起便从来不易入睡,待睡了又多梦,又最是容易醒,待入京之后益发重了,累得紫鹃她们也跟着不得好睡。这是我早该想到的,你且再委屈一夜,等明儿起来,我就叫她们另外辟一处清净些儿的地方,仍将你挪出去睡罢。”
秦雪忙道:“不用不用,现在这样就很好,你不曾吵我,我本来也没睡着。”
秦雪翻了个身,伏在枕上,又道:“这睡觉呢本来就是最自然的事情,人从一生下来就会,不用人教。你别太惦记这事,说不定你别总想着自己睡不着,便能睡着了。”
黛玉叹道:“这个道理我也晓得的。只是我思绪很乱,由不得我不想。有时候想着想着,没留意时辰,竟然便要天明了,才能多少眯一会子。”
秦雪听了,心中不免叹息。
前世黛玉孤零零的一个人,又敏感早熟,因寄人篱下,总没有安全感。
夜深人静之时,难免要将日间诸事不住地反刍思量,悔一回、叹一回,又或是忧思将来,真真可怜可叹。
殊不知愈是这样,愈是不益于健康,也难怪她的身体一日弱似一日了。
秦雪想了想,有了办法,笑道:“现在时候总是还早,既然睡不着,索性不要睡,我同你讲故事听吧,说到困了就打住。哦,我想到了,你不是好奇我同你说过的‘电视剧’?我便同你说说电视剧里头的故事,怎么样?”
黛玉果真发生了一些兴趣,拢了拢头发,从枕上支起身子道:“我自然是想听的,只是太累了你了。”
秦雪笑道:“那有什么关系,白天你们也不用我干活,就是白吃饭,哪有什么累的。”
黛玉伸手挑开帐子,轻声道:“既如此,你就过来与我同睡罢,咱们说话儿也方便些。像现在这样隔着几层,声音难免大些,若叫值夜的人听见告诉去,秦嫂子她们又要担心了。”
秦雪听了,觉得十分有理,抱着自己的枕头跳下床来,鞋也不穿,光着脚噼啪噼啪地跑过来。
黛玉听见,忙道:“哎唷,地上凉!”
这提醒却已来不及,秦雪已跑过来了。
黛玉无奈一笑,忙腾出位置将她拉上床,重新将帐子掩了,两人并排躺好。
秦雪想了想,道:“我之前说我喜欢看外国的,那就同你说一个外国的吧。虽然是外国,但其实离这里也不远,也算得是咱们在东北方向的一个藩属国,我历史学得不太好,不确定这个时候应该叫什么,也许叫‘朝鲜’,又或是‘高句丽’,你听说过么?”
黛玉思索道:“我倒是知道的,由哪一本书上读来却不记得了。‘朝鲜’是咱们中原的皇帝赐的名,取的是‘朝日鲜明’之意。”
秦雪道:“对,对,好厉害!咱们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话说这个小国下面有一个‘歙谷县’,地处海边,县里的百姓大多是世代以捕鱼为生的渔民,靠海吃海,虽不能说大富大贵,倒也能赚一个安居乐业。有一天,海上突然刮起了百年难遇的大风暴,不仅将渔民的船只冲散,连岸边的房屋、树木也全被吹得乱七八糟。”
黛玉在黑暗中睁着眼睛,认真地听着。
秦雪道:“风暴过去之后,渔民们扶老携幼,从避风的地方跑出来,去收拾他们被风暴摧毁的家园,却惊奇地发现沙滩上到处都是被风暴卷上岸的鱼儿,又大、又多、又肥美,比他们去海中辛苦捕捞上来的一点也不差。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都出来捡拾鱼儿,一路走,一路捡,走到了海边的一处崖洞里,你猜他们在这洞里瞧见了什么?”
黛玉想了一想,道:“我却想不出,许是海里的宝物?”
秦雪笑道:“是一条美人鱼!”
黛玉惊讶道:“美人鱼?”
秦雪道:“嗯,就是你们古籍里提到的鲛人,但也不太一样。我说的这条美人鱼,她上半身是人的样子,下半身却是一条大大的鱼尾巴,她的头发又黑又长,容貌美极了。”
黛玉听着秦雪的讲述,只觉十分新奇,在心里摹画着美人鱼的样子。
秦雪往下讲道:“这条美人鱼是被风暴卷上岸的,受了伤,尾巴又被巨石压住了,所以没法移动,困在崖洞里。渔民们面面相觑,都不敢上前,最终大家决定将美人鱼抓住,献给本地一位极有权势的乡绅老爷。”
秦雪娓娓道来,讲的正是她非常喜欢的韩剧《蓝色大海的传说》的故事,真亏得她在现代时超级爱看韩剧,此时信口拈来,虽然一些细节难免已忘记了,却仍然讲得绘声绘色。
黛玉是个绝佳的倾听者,将被子拥在胸口,两手交握着,听得极为专注。
这部剧也算是非常经典了,融合了前世今生、催眠、人鱼、家族斗争、犯罪等许多元素,故事的背景既有现代也有古代,古代的部分还好说,现代的部分讲述起来就相当有难度,考虑到黛玉的接受程度,需要将现代元素巧妙地转化为古代话语,秦雪时时有些停顿,好教黛玉可以将疑问提出来。
“两个捕快接到命令,将那行为古怪的女孩儿架起来便走。许俊宰松了一口气,却在不经意间看到女孩儿的手腕上戴着一只绿色镶金的镯子,许俊宰是个识货之人,一见便知绝非凡品,心下一动,起了图财之念……”
秦雪讲到这里,听见身侧传来平匀但低微的呼吸声,知道黛玉已经睡着了。
秦雪的眼睛这时早已习惯了黑暗,侧头一看,只见黛玉还保持着侧身听故事的姿势,小小的身子卧在那里,十分单薄,真如一阵风便能吹走一样。
秦雪叹了口气,伸手将被子给她肩头盖好,自己翻了个身,也沉沉睡去了。
第二日早上,黛玉先自醒来。
她只觉这一觉睡得十分踏实,精神十分饱满,竟是许久没有过的体验。
黛玉转头见秦雪仍在熟睡,便不肯惊动,重新阖上双眼,只在枕上闭目养神。
不知是不是睡前听了那个故事的缘故,她这一夜睡得极沉,便如己身化作了那条美人鱼,浮沉荡漾在深沉碧蓝的海中一样。
黛玉想到这里,也不禁失笑,自己从未见过海,如何又能有这样的奇想呢?
想来自己曾见过的最大的水面也不过是前世往返故乡与京都时见过的运河。
此时想来,那运河已是极深、极宽阔的,若是海比它还要宽阔,不知竟是什么样子呢?
难怪古人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想来亦是大受海的震撼了。
黛玉闭着眼默默想着,平生竟第一次萌生了想要走出这四方的院墙,去亲眼瞧一瞧书中和诗里描绘的山河锦绣、四海瀚波的想法。
黛玉正自想着,身旁的秦雪却在被中一个伸展,冷不防踢了黛玉侧腰一脚。
秦雪其时人小力微,这一脚并没什么力道,只是黛玉正沉浸在思绪中,被吓了一跳,所以“哎唷”了一声。
秦雪立时清醒过来,以为踢重了,心想这纸片儿一样的林妹妹哪里禁得自己胡乱一踹,冷汗都下来了。
她一面不住抱歉,一面忙起来查看。
黛玉忙安慰道:“不妨事的,并没有踢中,不过是给唬了一跳。”
秦雪不放心,仍要问时,外头候着的雪雁等人也已听见房内的动静,轻声唤道:“小姐,我们进来了。”
雪雁等便开门进来服侍黛玉起床洗漱穿衣。
秦雪也只好收起担心,暂且不提了。
(我之前真的很爱这部韩剧来着)
啊,年后开工啦,大家都没有时间看文了吗T_T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七回上 睿秦雪巧讲现代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