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欲渡风雪 > 第9章 启程

我欲渡风雪 第9章 启程

作者:具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5 21:03:59 来源:文学城

元延十九年大年初一,尚是星子高悬、月光黯淡的时候,杜府已亮起了灯火。

闻煦被叫起来的时候,尚还有些迷糊,打着哈欠问:“什么时候了?”

回答他的是温柔慈和的女声:“寅时了,小郎君该起了。”

“汪婆婆,你怎么来了?”闻煦立马醒了瞌睡,惊讶道。

“小郎君要走,婆婆自然要来送一送,”汪氏接过热帕子,替闻煦擦脸,“婆婆老了,不然该跟着小郎君上京的。”

闻煦不好意思地躲开她的手,接过帕子:“婆婆,我自己来。”

帕子上有一股微微苦涩的花香,他轻轻抽了抽鼻子,是他喜欢的紫丁香味,应是用泡了紫丁香的水浸过的。

因蒙了层帕子,闻煦声音有些含糊:“朝廷的诏令下得急,而且婆婆为我操劳这么久,该享清福了。”

“等到了建兴我就给婆婆写信。”他信誓旦旦地保证。

汪氏宽慰一笑:“不着急,先安顿下来要紧。”又道,“我裁了几件里衣,都是用涤过的细布做的,已拿给渝平了。我看尺寸倒与小郎君相合,在家穿应是使得的。”

“婆婆的眼睛不好,怎么还动针线……”闻煦不高兴了,弯弯的眉眼垂落下来,连梨涡也不见了。

“花不了多少功夫,”汪氏安抚地拍拍他的背,“快起来换衣裳,还要去女郎那里用早膳呢。”

闻煦脸颊鼓鼓,不依不饶道:“那也不行,我又不缺衣裳穿,婆婆要是眼睛坏了怎么办?”

“老婆子再怎么没用,”汪氏虎着脸,“两三件衣裳还是做得的。”

闻煦嘀嘀咕咕,扭缠着汪氏,不得到她少做针线的保证誓不罢休。汪氏无可奈何,只好告饶:“好了,婆婆知道了,再耍赖连出发都赶不上了。”

小魔头这才罢休,趿了鞋下床洗漱。汪氏在一旁看着,道:“这二年田庄和铺子上的收入我都叫老二换成金子,也一并交给渝平了。到了建兴,小郎君别委屈自己。”

杜元正和庄氏在钱财上并不吝啬,闻煦每月领到的月例和杜家三个郎君是一样的。然而汪氏总怕闻煦囊中羞涩、又不好开口,少不了私下给他贴补。

闻煦点头应了,叮嘱道:“婆婆,我跟师母说了,请她帮忙关照着。若你遇到了什么难处,只管来杜府。”

“好,婆婆记住了。小郎君长大了,也会心疼人了。”汪氏含笑道,心中感慨万千——在自己怀中长大的孩童,如今也到了上京谋一个前程的年龄了。不知自己在这人世还有多少寿数,得以看护他成家立业?

何况此去建兴,行程太过匆忙,哪有连正旦都等不得便要人进京赴任的?便是不知内幕,汪氏也敏锐地觉察出其中不同寻常之处。昨日杜府来人后,她跪在菩萨前祝祷,愿逝去的女郎和郎君护佑他们唯一的孩儿。若不是条件不允,她真想跟着一同去建兴。

纵使满腹忧虑,汪氏面上依旧含着笑容,亲手照料闻煦穿衣束发,听见他道:“待会我用完早膳便不回院子了,和老师一起出门。婆婆也早些回家去。”

汪氏知晓他是怕自己执意相送,吹了冷风,心中一暖,含笑应了。

待闻煦收拾齐整往正院去了,方折回内室,细细叮嘱小厮们此行用心当差、不可疏忽。

杜氏夫妇起居的正院内,红木雕竹纹圆桌上摆满各色菜肴,赵氏特意嘱咐厨房,不要那些不抵饿的精致点心,准备扎实又清口的饭菜才是。

杜元正不喜兴师动众,加之时辰太早,便也没有叫孩子们起来相送,坐在桌边的只有他与庄氏、杜硷与赵氏,再加一个闻煦。

向众人行礼问好后,闻煦绕到下首落座。刚坐下,面前就摆了一只白釉印花鸳鸯鹭莲纹碗,赵氏笑着对他道:“掐着时候煮的新鲜羊乳,用杏仁去了膻味。今日天寒,又要赶一天的路,??可要喝完才好。”

碗中羊乳颜色洁白,散发着袅袅热气,光看着就让人身体暖和起来。闻煦谢过赵氏,一边端起碗慢慢喝着,一边听大人们讲话。

杜家人都不是伤春悲秋的性子,况且该说的话早就说过了,因此饭桌上只散漫谈些天气、路程、到了建兴写信回来之类的事,庄氏还能分出心思来关照闻煦用了什么,于是竖着耳朵听的闻煦被监督着吃下了一碗粥、两个蒸饼。

用了早膳便该出发,众人簇拥着杜元正与闻煦来到府邸正门。此时李茹志还未来,众人便在影壁前等一等。

闻煦一眼便看见了等候的汪氏,急忙跑过去,把汪氏拉到檐下:“婆婆怎么不听我的话!你在这等了多久?”

汪氏伸手替他紧了紧领口:“不久,再怎么也要送一送小郎君。”

“婆婆……”闻煦喃喃道,自耶娘去世后他便由汪氏照顾,便是返回万绥后汪氏归家也能常常相见,算起来这是两人头一遭分离。想到汪氏的年纪,闻煦后知后觉地生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惶恐来。

汪氏一手带大了闻煦,怎能猜不出此刻他心中所想?汪氏不欲让他担心,柔声道:“小郎君放心,婆婆还等着看小郎君成家呢。”

闻煦也不欲让汪氏难过,强撑了笑脸,活泼道:“到时我一定带个婆婆喜欢的女郎回来!”

“小郎君喜欢婆婆就喜欢,”汪氏笑呵呵道,“能得小郎君喜欢的一定是天仙似的人物。”

闻煦难得有些羞涩,扭开脸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这边祖孙两个一派温情脉脉,另一边大门处一行人进了杜府,径直走向杜元正,原来是万绥县令田槐。

见他来了,杜元正也不意外,迎上前与他寒暄。

“杜公此去千里,路途劳顿,万望保重。”田槐拱手道。

杜元正谢过他,恳切道:“某家中诸事,还望玉树关照一二。”田槐字玉树,玉树是槐树的别名。

田槐笑道,“我任万绥县令二年,数次得您指点,便是您不说,这也是我分内之事。”又问道,“不知闻郎君在何处?我与他共事虽时间不长,也有一腔别**叙。”

“他也给你添了不少麻烦,”杜元正捻捻胡子,笑道,“如今他多有长进,倒该给玉树送份谢师礼才是。”

“不敢当不敢当,”田槐摆摆手,“郎君聪颖,也肯吃苦,不必我特意教些什么。假以时日,必定大有出息。”

“他啊......”杜元正失笑,似怅然似自豪,不再说什么,吩咐侍从叫闻煦过来。

闻煦匆匆告别了汪氏,往两人处行来。

不待他躬身行礼,就被田槐托住了手臂,田槐慨叹道:“当日我还与郎君说,大年初一登门拜访、恭贺正旦,没想到门是登了,却是送杜公与郎君出门呢?”

听他这么一说,杜元正与闻煦也不由戚戚。

正说话间,李茹志来了,他眉头紧拧,与身后跟着的小中官说着什么。见到众人,眉宇虽舒展开来,嘴角也提了起来,眼中却殊无笑意。

众人权作没看见他之前的脸色,寒暄一两句便要出发了。

闻煦翻身上马,一勒缰绳,看汪氏、杜硷与赵氏立在廊下,面上都带了不舍之色。只有庄氏面色从容,对上闻煦目光,含笑颔首道:“去吧。”

闻煦眼中一热,死死憋住眼泪,听见李茹志催促道:“杜公,请吧。”

于是调转马头,在亲长们不舍的目光中踏上了上京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