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欲渡风雪 > 第3章 怀州

我欲渡风雪 第3章 怀州

作者:具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5 21:03:59 来源:文学城

怀州,位居大夏东南,北靠江洲、西临峣州,与南扈接壤,与鄢海相连。

征和二年,南扈攻陷怀州,朝廷从合州募三千兵驰援怀州。收复怀州后,为防备南扈再起战事,朝廷与士卒约定,其中一千人守戍怀州,为期三年,期满后将由新募的戍兵替代守土之责,他们可以返回家乡。合州兵卒素以勇悍闻名,朝廷特派合州刺史刘焱转任怀州以镇领。

刘焱性情残暴、治兵苛刻,戍兵勉强忍受,盼望着捱过三年,回家乡与妻儿老小团聚。三年期满,刘焱却不发放返乡盘缠,将戍兵强留下来。又过了三年,戍兵多次提请刘焱履约,刘焱却以返乡的军费不够为由,要求他们再留一年。

朝廷并刘焱两次不守三年之诺,不许戍兵按期返乡,全军群情激愤。都虞侯孙翌、军校郑为芥、吴绶、李如浈等人,聚众密谋,杀了监视戍兵的军官,推举颇有人望的粮料判官梁徽为主,抢夺了军中粮草,一路向家乡合州行去,沿路州县毫无阻挡之力。

八月,戍兵叛乱的消息传至建兴,朝中决定派遣门下省录事张静思南下招抚,赦免戍兵叛乱罪,并答应将他们送回合州。到了江洲,义军在张静思的安抚下已放下武器,但森严的守卫引起众人怀疑——朝廷如此宽宏,是担忧在途中与戍兵作战无法取胜,到了合州,必然会下毒手。于是众人拿出钱财,购买甲胄刀弓,重新武装起来,乘船东下,进入紧靠合州的永州。一路上,戍兵的队伍不断壮大,众至两千人。朝廷屡次令刘焱慰抚戍兵,等待恰当的剿灭时机。

九月二十七日,戍兵进入合州;二十八日至潞阳,梁徽召集戍兵,悲愤道“我们擅自北归,无非思念父母子女。听说朝廷颁下密敕,命合州军将我们杀身灭族。大丈夫自投罗网,为天下人耻笑,不如同心协力、赴汤蹈火,不但免祸,富贵亦可求矣!”众人踊跃称好。

十月,梁徽再递申状,要求免去曾虐待戍兵的军将,同时北还将士别置二营,共为一将。刘焱接申状后与诸将相商,决定率兵三千人讨征梁徽,同时命临近宿的永、洄二州出兵邀击。庞勋在刘焱军行进途中布下假人疑阵,悄然向符离方向进发。黑夜刘焱军才发觉,但恐埋伏,退兵城南,待天明才去追赶。这时戍兵已达符离,在泗水上与永州军短兵相接,永州军一触即溃、望风奔逃,于是戍兵直捣临沅。

戍兵占据临沅城后,散发财米、选募壮丁,一日之中得数千人,梁徽于是分兵守城,自称兵马留后。次日刘焱军驻营城外,戍兵用火箭射燃城外茅舍,火势延及军帐,戍兵出城偷袭,消灭官兵近三百人后返回城中。深夜居民协助守城、妇女持鼓打更,梁徽率领装满资粮的船只三百艘顺流而下。

及至天明,官军才知戍兵已去,狼狈追赶,却见戍兵船只列于堤下,岸上巡逻的兵士发现官军来到,纷纷躲入堤坡。刘焱军以为梁徽临阵畏缩,驱兵进击。不料戍兵突然从舟中杀出,另一队从堤坡间杀出,两路夹攻,官军大败。

官军败退,陷入菏泽,戍兵趁势追击,官军首领死于乱箭,牺牲士卒近千人,其余投降梁徽军。梁徽探问降卒,得知潞阳空虚,立即引兵北渡泗水,迂山进攻潞阳。

此时刘焱才知兵败,急向附近州县求援,同时关起城门,选拔丁壮守备,无奈全城惊慌、已无斗志。

十月十七日,戍兵近五千人到达潞阳,对城外居民毫不扰侵,得到居民帮助,攻下潞阳城,俘虏刘焱,梁徽军声名大震,潞阳城中愿附从者万余人。

梁徽遂以孙翌为都虞候,李为芥为都游弈使,其余各补牙职,分领诸军。一面派遣押牙张琯奉表到建兴为自己请封节度使,一面分兵出击。旧将刘行及进军濠安,一路上归附倍增,刺史卢望回打开城门迎接。一月内便攻下泗阳、都梁、淮口,南方通往京城建兴的水路皆在其掌控之下。

水路受阻,南方运往建兴的粮食物资也不能沿水而上,朝廷以右金吾卫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潞阳行营都招讨使,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潞阳北面行营招讨使,玉林将军戴可思为潞阳南面行营招讨使,遣沙陀、吐谷浑和契苾部落兵镇压梁徽。

康承训见兵员已至者不足万人,众寡不敌,退屯宋州。梁徽遣将分兵,南攻舒、庐,北进沂、海,占滁州、克和州,缴获的器械、资粮、车马数以万计。百姓也争起响应,纷纷加入戍兵,梁徽军发展至近三万人。

征和九年春末,波及整个大夏南方的戍兵叛乱突然落下帷幕,梁徽军回撤至怀州。个中缘由,时任朝议郎的杜元正并不知晓,只能根据邸报与同僚间流传的私语猜测一二。

直至元延年间,他高升至侍中,才从上峰口中得知了当年往事。

“梁徽行为虽恶,‘枭雄’二字却是当之无愧,”杜元正注视着舆图,慢慢道,“当年戍兵虽势如破竹,然朝廷派出的沙陀兵也不是等闲之辈,康承训麾下士卒也越战越勇,双方在濠安形成对峙之势,僵持三月有余。”

“战事拖得越久,对梁徽军就越不利,”闻煦捧着茶盏暖手,接话道,“沙陀和康承训有整个大夏支持,梁徽军只能靠百姓供养。何况天气渐暖,春耕愈发忙碌,之前加入的百姓家中亦有田地需要耕种,如何能错过耕种时节?”

杜元正赞许地颔首:“不错,拖得越久对梁徽军越不利。梁徽是个聪明人,自然想趁己方占有优势时结束战事。”

“梁徽愿意接受招安,朝廷也不想浪费银子,并且若是一味纠缠下去,谁能保证梁徽不会困兽犹斗,一路劫掠、直入建兴?”

“这就是汪婆婆说的狗急跳墙?”闻煦若有所思,迎上杜元正无奈的目光,吐了吐舌头,正襟危坐道:“老师请讲。”

“因此朝廷与梁徽约定,他带领戍兵返回怀州,继续替朝廷守卫南疆,朝廷封他为怀州节度使。至于怀州的赋税,你是看过的,送了多少上京?”杜元正戳啜了口茶,随口考校弟子。

闻煦放下茶杯,端正了脸色:“我翻了永兴至元延十六年的户部账册,刚开始时尚有三成,及至元延十年后越发简薄,恐怕连两成都不到了。”

“不止如此,怀州东临鄢海,港口终年忙碌,船帆如林,”杜元正示意弟子上前,手指点了点舆图东南一角,“我听闻梁徽鼓励商贸,怀州最大的商铺与他家关系匪浅。”

“朝廷不是封锁海域,除了胶州皆不允许与夷人做生意吗?”闻煦第一次听闻此等消息,十分惊讶,追问道:“两宫与朝中可知晓?”

“当然,”杜元正颔首,似是看出弟子的疑惑,解释道:“虽未放在明面上,但怀州进贡宫中的物品,甚至比胶州还要精致新奇,除了与夷人交易,还有什么获得之法?”

闻煦沉吟:“怪不得,我常在圣人那里看见夷人的新奇玩意,还以为是胶州进贡的。怀州天高皇帝远,想来除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有别的法子。”

“何况,”杜元正苦笑,“梁徽十分狡猾,他知道皇太后性喜奢华,常常向太后进贡大夏难得一见的珍宝,若论殷勤,各州节度使与刺史没有比得上他的。太后常常在庭议上称赞他的忠心。”梁徽此种行为,结一人之欢心,却于整个大夏无益,杜元正看在眼中,却无能为力。

闻煦不由沉默,他做皇帝伴读的那些年,常常随皇帝去给太后请安,记忆里是一位美丽威严的妇人,对他也颇慈爱,甚至胜过对皇帝。

杜元正打起精神:“梁徽素来标榜自己忠君爱国,却不见其行。此次恐怕也指望不上他,为今之计,先把北鸱和东夷安抚下去,让百姓过个好年。”

“太后听政三十余年,圣人贤明,又有大人们辅佐,想来很快就能解决。”闻煦替老师倒了杯热茶,安慰道。

“但愿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