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羡孤鹤归青山 > 第3章 第2章

我羡孤鹤归青山 第3章 第2章

作者:欢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7:43 来源:文学城

女训二十遍,并不算少。宋鹤因字秀气,也小巧,字迹有别,芙笙帮不上忙,但她说会陪着殿下,倒也没有胡说。于公,永安公主是主,她入宫做伴读为臣,公主受罚,她哪能回去歇着;于私,永安公主柔善,待她也极好,也不能舍下她,便站在桌旁研墨。

宋鹤因速度不算快,此刻才抄了没几篇,良儿推门进来添蜡烛,外室的宫人只端着药在门口等着,小公主常年药不离口,由宫人叩了门放在门外,多数是芙笙帮她拿,偶尔因因自己也会绕出去拿,这便能使坏儿撒掉一点,不至于连药渣子都没法剩下,苦的发慌。

芙笙瞧一瞧披着外衣还在写字的公主,冲良儿摇了摇头,小丫头提溜着步子出去打发了人。

“是谁?”宋鹤因润了墨,微微挑眉看了眼良儿,小丫头被她一盯,又有些怯怯的,还未开口说话,芙笙在一旁接过她的话,“药凉了,叫人下去温着。”

宋鹤因的目光慢慢落在了良儿身上。小丫头年岁小,也大抵是她平日不与宫人亲近,大的印象却没有,李内人有许多事儿很少同她讲,她盯着跟鹌鹑似的良儿,好笑道,“不是还让我带你出宫玩?你这么怕我做什么。”

“奴婢…”良儿瞪圆了眼睛,还未想出个理由,宋鹤因已摆了摆手,让她下去了。

“冷不冷?”芙笙掩上了门,“要不妾再喊他们煨个手炉来?”

“这不已经有一个?”宋鹤因摇了摇头,低着头写字,苦笑一声才继续,“也不至于冷到这份上。”

她顿一顿,放下笔润墨,灯烛晃动,衬着笔墨温润,屋外似乎刮了风,她瞧着桌前一本女训,一时怔了神。

“劳你了,帮我把药拿过来吧。”她提笔又放下,端着茶盏,啜了口白水,芙笙回身去端药,温过再送来,碗壁还沾着水珠,她停了手去接碗,规规矩矩道谢。

小公主生在宫里,规矩举事皆是一板一眼,又斯文,药苦,轻轻啜几口又停一停,到底是没胆子一口气顺着嗓子眼儿灌下去。她多数不愿开窗,嫌冷,这会儿苦药味缠着焚香一点点烧起来,散了满屋。芙笙接了碗,开了扇离公主远的小窗,“总也得散散味儿。”

言罢,她又从矮柜里掏出包东西来,四四方方的用油纸包着,她捏了两粒蜜饯,跟哄孩子似的。宋鹤因眼睛一亮,当即放下笔,蜜饯入口甜滋滋的,她因汤药过苦皱起的脸逐渐松缓开来。回宫后一直板着脸急于请罪、认罚的小公主终于露出一抹真心实意的笑。

“是哪家的?”宋鹤因回过味儿来,她一早便看出来这不是宫内的规制,提笔落了两个字,又放下,指尖冰凉,依着手炉才觉活过来一些。

“是一家茶肆铺子,”芙笙将窗合上,笑道,“殿下若喜欢,妾下回归家时再买些来。”

“你回家的日子紧张,何苦为了我多跑这一趟,到耽误了和家里人团聚。”宋鹤因摇了摇头,随口道,“说起来,你每次回家呆的时间总不长。”

崔芙笙进宫至今已近两年,采撷进宫的侍读与内宫人不同,是上了名册有品阶的官家女,每月也有三日能回家叙话,只是芙笙通常不回家,亦或是提前一两日就回,细算下来,时间只够她在家吃一餐饭。宋鹤因拧了拧眉,“这个月,多许你几日假吧。”

“殿下要赶妾走?”芙笙听她这般说,眸色一暗,还是笑道,“妾喜欢陪着殿下。”

“我没有那个意思。”宋鹤因正抄到“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她并未注意芙笙的神色,好声好气解释,“怕家里人惦记你。”

“不会了,”崔芙笙垂头研墨,“惦记妾的人,不在了。”

宋鹤因猛然抬头。

崔芙笙整个人被拢在灯火的昏暗里,声音小而细,仔细听来有不可自抑的悲凉,她似乎只有一瞬溺在往事里,很快收敛了情绪,催促了一句,“殿下快写吧。”

宋鹤因愣着神,她原是好心,心想着侍读不比内宫人,官家女入宫前也是家庭和美,哪有不念家的,哪知戳到了人心窝子,金尊玉贵的小公主从没为自己说出口的话恼怒过,此刻却分外恨这张嘴。身处上位者,她自然也未曾低头道歉过,只能结结巴巴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妾知道。”芙笙柔和地挤出一个笑,“是妾多嘴,殿下不必因此歉疚。”

宋鹤因复而抬头,芙笙就对上她欲言又止的目光,她抿着唇将微风吹起的纸压平,缓声道,“妾的小娘…在妾五岁时因痨病过世了。妾在大娘子膝下长大,没少了妾衣食,也不曾苛待妾。只是她膝下还有两个嫡亲哥哥姐姐,是无暇顾念妾的。”

“妾的爹爹也是,并非他不慈,他有很多事做。”崔芙笙眸光一闪,她其实很想具体列举究竟是怎样的事物,只是她一月间能见爹爹的次数一只手也数得过来,更别提说话,顿了顿道,“回家也不一定见得到爹爹的。”

她语气平淡,像是诉说旁人的故事,轻飘飘落在地上。

她始终不曾因父母的冷漠疏离而心生怨念,却也生生掐灭了阖家团圆,和和美美的妄念。宋鹤因心头一窒,缓慢地握住了那双在研墨的手。

“殿下,”芙笙捏住她冰凉的手指,不愿这样的往事惹小公主感慨,她仓促地抽开手,“殿下快写吧,明日可怎么交差呢。”

好在女训并不算长,真静下来写倒也快,转眼已摞了一层纸,崔芙笙盯着一个一个小字,思绪飘了开去。

第一次见永安公主,是她跟在帝后身边来选自己的侍读。加上她,礼部同尚宫局一道择了五名官家女入殿试,她自知家世并不算好,学问也一般,只能将礼节做到极点,规规矩矩伏在大殿金砖上,听着陛下与圣人一来一往说话。

“都是好人家的姑娘呢。”皇后笑道,“说来,姜家的姑娘曾与永安有过几面之缘呢。”

说的是姜副指挥使的内侄女姜晩,崔芙笙脊背一僵,悄悄吐出一口气来。姜晚的学问倒也不是头名,只是听皇后这样说,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绕是入选的几率本就微乎其微,还是不免有些落寞,来前爹爹细细叮嘱过,这般又如何归家呢。

“永安怎么看?”嘉定帝并不应话,反问永安公主。

“爹爹的意思是让女儿来选吗?”只听一句轻柔的声音,掩着笑意,她伏在地上只能听见有脚步靠近,提了口气更是不敢动。

“自然。”

“永安,侍读不是小事,要慎重。”

陛下这是不喜欢皇后娘娘择的人吗?芙笙自知已无入选机会,忍下落寞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还是姜姑娘不好吗?永安公主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崔芙笙,就她吧。”

芙笙脑袋嗡的一声,她身形微晃,深吸了一口气才敢抬起头,“妾在。”

她飞速地扫了一眼,只见永安公主立于大殿之上,离得有些远,她亦不敢直视公主,只看了个大概,正是初秋,她却已经围上披风,手上拿着名册,小公主咳了一声,似乎并未朝自己看来,芙笙垂下眼规矩跪好。

“女儿喜欢这个名字。”永安公主背过身低声吟道,“凤凰窗映绣芙蓉,恰逢芙蓉要开花,很好。”

“很好?”皇后声音微凉,芙笙感觉到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她将头埋的低了些以表恭敬,心中忐忑。

“很好。”

一切尘埃落定。陛下说一切交由永安公主做主,就算于皇后对此颇有微词,面上也不显露。哪里知道,永安公主会选自己,她懵懵地谢恩,随众人离殿。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吗?她不比姜晚得皇后娘娘看重,亦不是学问的头名,公主甚至没有看自己一眼,是因着这个名字吗?

崔芙笙第一次真切地感知到,一个没有意义的,爹爹随口起的名字会带给她这样的际遇。

“芙笙,”

“殿下。”听公主唤,她意识才回笼,忙应了一句。

“想什么呢,唤你好几声了。”宋鹤因低笑一声,她放下笔揉手腕,声音里也罩上了一层忧愁,“你说,孃孃今日很生我的气吗?”

“不会的,”崔芙笙思量了两秒,“圣人担心您还来不及,哪里会真的生气呢?若是真的生气,可不是女训二十遍就能翻过去的,妾被罚的也不止半年俸禄了。”

宋鹤因将最后一张半干的纸放到书册最上层,桌前的蜡烛竟有越烧越热之意,她眼神扑闪了一下,才低声道,“我倒还希望她会生气。”

又觉得这样说似乎不妥,她扯了扯嘴角,苦恼道,“也不要了。”

“正正好二十篇。”芙笙弯腰数了,并未听清她说什么,松了口气欢欣道,“殿下歇息吧?”

打发了芙笙去睡,她拆了珠饰歇下已经是后半夜,只晓得茫茫往榻上跌。

也不知这事儿会不会传到皇兄耳朵里,今日孃孃生气只是因为自己出宫吗?宋鹤因翻了个身,只觉自己莽撞,也恨自己嘴上没个把门儿,一骨碌就把看榜的事儿说了。心神意乱,眯着眼只瞧桌案上的灯烛一寸寸燃尽了,暗了下去。

不知是什么时候歇下了,良儿进门时,大抵是搅醒了因因浅白的梦,她有些畏冷似的再往里缩一缩,良儿笑,“公主该起了,今儿还得去皇后娘娘那儿。”

“芙笙呢?”她打锦被里出来,接过衣裳想着自己来,良儿空了手,一边寻思着配衣裳的珠钗,一边又道:“芙笙姐姐昨儿许是睡得晚,这会儿怕是没起呢。”

宋鹤因扬了扬眉,纳罕她也有误了时辰的时候,嘴上却道:“那你陪我去坤宁殿吧。”

正好,就怕孃孃今日气还没消呢,可不能再搭上芙笙半年俸禄了。

她过去,正巧是与宫妃给皇后请安错开时间。才是初春,因因又多添了身衣裳,良儿捧着一册手稿,跟在她身后。

宫门口人影熟悉,因因仰着头,借着良儿的手微微屈膝,“杜娘子。”

杜淑妃是才从皇后宫里出来,多讲了几句耽误了时候,正从里面出来,又遇上了宋鹤因。

“久不见公主了。”杜淑妃在銮驾上并没有动,懒懒地扶了把珠钗,扬唇客气的朝莺莺笑,“公主是要去见皇后娘娘吗?”

“是。”宋鹤因颔首,銮驾并未落地,她瞥了眼抬轿的内宫人,仰头称是。

“公主得空可来清玉殿坐坐,”杜淑妃抿着唇,她半个身已越出銮驾,语气很是亲近,“沚嵘很想殿下呢。”

“前两日沾了风寒,”宋鹤因面色不改,扶着良儿的手,打手心都是凉的,“怕把病气过给了六弟弟。”

“原是病了,怎么没人知会一声呢。”杜淑妃讶然,关切问:“可好全了吗?”

不论她到底知不知道这是句瞎话,既开了这口,因因也道:“已大好了。”

又旁话几句,这才目送銮驾而去。良儿觑了眼宋鹤因的脸色,哼了一声忿忿道:“白叫殿下在风口同她说这些,脖子都酸坏了。”

她这话太过直白,因因不由得笑出声来,“她也有这个机会傲一傲了。”

良儿皱起脸,仍有些不平,“为什么?”

“平阳侯要回朝了。”

她娘家的表哥此番立了大功,就算是杜娘子这般一贯面面俱到的人,也会有傲气的时候。不过,自己说了前两日着了风寒,杜娘子却仍要在宫道上讲这些劳什子的话,不是故意为难便是知晓所谓风寒一事是自己胡诌的。宋鹤因回望过去,早不见銮驾踪影,她收回眼想,这宫里,杜娘子的眼睛也不少呢。

一脚跨进坤宁殿,秦昭便迎了上来,说是皇后在佛堂,喊公主自己进去。宋鹤因接过良儿手上的手稿,推了小门进去。皇后信佛,满宫都知道,又似乎阖宫上下都信。金尊之上,焚香寥寥,到底是在求什么呢?宋鹤因与那尊全金观音娘娘有一瞬的对视,颇有些不解,她难以从观音娘娘垂下的眼神里探究到所谓慈悲与善,却能窥探在成为观音座之前这是一块怎样的金砖。

“给孃孃请安。”她寻了个软垫跪下,又学着皇后,不甚恭谨地朝佛像拜了一拜。

皇后嘴里念的是她听不懂的经文,因因兀自跪着,挪着软垫凑上去听,念的是“人于浮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她既听不懂,也觉得无趣,思绪飘了开去,膝盖隐约犯了疼,有些跪不住,她弯着腰轻轻叹了口气。

“昨儿回宫请医官了吗?”

“没有,”宋鹤因闪过一丝笑意,也不敢瞎说,眼睛一闭,“回去后又觉得无碍了。”

“你不小了,日后行事当自知、谨慎。”皇后十指合十,朝着佛像叩首,因因连忙随着她的动作沉沉应下,檀香和佛音,叫她昏昏欲睡。

“昨日去看榜了?”

“是。”宋鹤因闻言浑身一凛,直起身来称是。

“可知榜首是谁么?”

“女儿不知。”因因抿唇,勉强笑道:“不过就是在远处看了几眼,哪里能知道谁在榜上呢。”

“是么。”于皇后翻上了手上的《无量寿经》随手一放,她起身拂了拂裙摆,在一旁坐下了,“昨日陶大学士的孙子中了探花,我记着他曾是你哥哥的伴读?叫…叫什么来着?”

宋鹤因心底泛凉,孃孃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仅仅在阐述一个事实,只是寻常母女叙话,还是知道了什么?宽大袖口下,她好容易养出来的指甲死死掐着手心,疼的快要冒出汗来,睡意终于彻底消散,她猛然意识到———不是的,她与孃孃之间从没有这样的叙话,从前只关乎她是否康健,过问课业,事关敏感的朝堂,根本轮不到和她说,她们之间,若说像母女,倒不如像圣人与臣下。

“陶聿。”宋鹤因清晰地听见了自己的声音,她遏制住轻微的颤抖,垂着头答道:“孃孃不记得了吗?女儿也曾与哥哥读过几日书的。”

彼时她身体有些好转,年岁甚小格外依恋宋璟川,便跟着他一道去平章阁听太子太傅教诲,只是后来缠绵病榻,太子为君,课业并不会因谁而停下,她跟不上就再没去过。

“他跟着哥哥读书,家中又有陶大学士亲自过问课业,能中举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宋鹤因飞快地往下说,“如此,想来哥哥也会高兴吧。”

“只是你哥哥高兴吗?”

宋鹤因顿了一下,后背已出了一层细密的汗,她头愈发低了,“陶家也会高兴的。爹爹得了一个聪明的探花郎为他效力,也是高兴的。”她默然,终于抬起头对上于皇后的眼睛,语气微凉,“孃孃呢。”

那双眼里宋鹤因能看到质问、试探,唯独看不到温情的痕迹,她就这样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哪怕是怜悯的温情也不曾有。

“孃孃也会高兴吧。”昨日膝盖上的淤青未散,她紧绷下疼的有些跪不住,干脆自暴自弃地跌坐在脚上,“陶聿与哥哥那样要好,他入仕,为哥哥所用也好,站到哥哥身边去也罢,都是很好的事情。”

于谁而言都是好事,谁都因此欢欣庆贺。宋鹤因垂下眼,深吸一口气,才道,“自然,女儿也是高兴的。”

“若他有一日平步青云,身居庙堂之高,我也会很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