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羡孤鹤归青山 > 第2章 第1章

我羡孤鹤归青山 第2章 第1章

作者:欢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7:43 来源:文学城

嘉定二四年春,春试放榜。礼部仔细誊抄了学子的名录,张贴于东华门之下。百姓们对谁做了状元,谁成了探花郎大多是好奇的,各仕子自不必说,年年也有世家子参加春试,东华门外不仅人头涌动,百米外也停着好些贵眷的马车。

宋鹤因挑了车帘,微微探出个头。她从未见过这般热闹的场面,饶是百米外也能听见几声高昂的“中了———中了呀!”的欢呼,她白净的脸上晕出一点笑意,此刻也眼巴巴望向东华门。

不多时,有几人相伴而去,嘟嘟囔囔说着话,宋鹤因听得不真切,看模样垂头丧气大抵是落了榜,临近几驾马车的贵夫人已坐不住,纷纷搀了丫鬟的手下车,她扫了一眼,大多都不相识。

云京四月,沿河柳絮纷飞,她虽无喘症,却不大能见风,宋鹤因捻着帕子,到底没下车。

“殿…姑娘!姑娘!”

“大娘子!”

两道声音同时朝这儿来,只见一名水蓝衣裙的姑娘攥着帕子朝马车跑来,她身后跟着两名老妇,小姑娘在宋鹤因车前停下,两名老妇则喘着气朝两米开外的马车去了。

“姑娘…”崔芙笙扶着车窗,因一路快跑,她脸颊泛红,扶着车窗喘气,宋鹤因微笑将人头上的绒花扶正了,“如何?”

“中了!中了!陶公子…陶公子中了,”芙笙粗粗喘着气,满脸喜色道,“探花,是探花呀!”

“当真?”宋鹤因眼睛一亮,眉梢高挑,素白的脸上也添了丝红,只听芙笙道,“错不了!妾…妾看了三遍呢,不会走眼的。”

“探花呀,”宋鹤因扬起笑,“他这些年苦读,也不算辜负了。”

她掀了车帘欲下车自己一看究竟,崔芙笙不解其意,忙不迭伸手去扶,只听两米外的马车下,有位妇人大笑起来。

身侧的老妇还能是谁,不就是方才跟在芙笙身后的人么,大抵是家中公子及第吧。

“快快,回府告知公公与官人,我儿是今科探花郎!”那妇人面色通红,扬声道,“派人去方府告知璇儿,也叫她乐一乐。”

今科探花郎?宋鹤因的脑子停了一瞬,后知后觉意识到这便是刑部侍郎陶大人的妻子,陶聿的母亲徐氏。徐氏品阶不高,她许是远远见过,并不真切。

正发愣,远远走来一人。身形修长,眉目清明,一身月白锦袍,倒叫周边人失了颜色,不是陶聿还能是谁?陶聿迎面而来,见车驾上是她,也愣了两秒,抿出一点笑意,旋即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宋鹤因有些羞赧,连连放下帘子,只听陶聿在不远处唤道,“母亲。”

“好好好,我儿争气。”

宋鹤因掀了帘子一角再看出去,只见徐氏捧着陶聿的脸,笑开了花,母子俩上了马车,她正欲放下车帘,陶聿却看了过来。两人目光有一瞬交错,因因神情乱了一秒,陶家的车驾却已走远了。

“殿下看什么呢?”芙笙坐于她身侧,柔声问,“接下来您想去哪?”

“久不见荣阳了,”宋鹤因坐正,“不是说你两位兄长也下场了吗?如何?”

崔芙笙愣了两秒,对公主还记得自己随口一提之事也有些诧异,她很快反应过来,低声道,“妾的两位兄长平日并不醉心读书,没在榜上也是寻常。”

“倒是…”芙笙犹疑道,“倒是妾小娘家的表哥,像是中榜了,妾瞧得也不真切呢。”

宋鹤因应了一声,也并无他话。

车驾回宫,宫门正巧落锁。宋鹤因一脚跨进宫门,便掀了帷幔,她回头最后看了眼宫墙角,四四方方的角掩着晚霞半边天,偶尔几只大雁擦着天际滑过。身后两名内侍各撑一盏琉璃灯悬于西华门,小太监垂着头朝后觑了一眼,轻声问,“永安公主今日出宫做什么?”

“多嘴!”他身侧的内侍即刻训斥,“你关心这些做什么?仔细着你的脑袋吧,话这般多。”

那人缩了缩脑袋不敢再说话,两人合力将宫门掩上,沉重一声响,宋鹤因眉心一跳,有些畏寒地拢了拢外衫。

“殿下,快些回吧。”崔芙笙落后她半步,轻声道,“要起风了。”

“好。”

崔芙笙抬眸,永安公主今日梳了个单螺髻,只着一支赤金镂花步摇,更显她脖颈修长洁白如鹤,虽目若秋水,眉眼间却是淡淡的,芙笙不合时宜地想,倒是很像一座贵气的玉观音。

还未回延春殿,远远小跑来一人,宋鹤因没留心,余光瞥到墙角,心绪早不知去了哪儿。崔芙笙素来心细,眯着眼睛把人打量了清楚,她上前一步扶住宋鹤因,“是良儿。”

良儿是延春殿的小宫女,比她略小几岁,虽是认了李内人做干娘,却一直打发在殿外做事,因因只觉眼生,此刻却慌里慌张地跑来,站定后还堪堪喘着粗气。

“殿下可叫奴婢好找,”良儿埋着头行了一礼,语气慌乱,说话磕磕绊绊地打疙瘩,“皇后娘娘找您呢。嬷嬷打发了奴婢来接您去坤宁殿。”

宋鹤因敛眉,不咸不淡应了一声,“晓得了,换身衣裳便去。”

她抬步欲走,良儿却伏在地上不肯起来,“娘娘说,请您即刻去。”

为着出门方便,宋鹤因今日换的是便服,此刻看来便有些不合规矩,定是一眼便能瞧出来,她心里没了底,又找不出什么借口,站在原地颇有些踌躇。方才秦内人来延春殿的神色可不好看,良儿怯怯地吞了口唾沫,怕被责罚,又扣了头催促道,“殿下还是快些罢…”

“走吧。”宋鹤因长叹一口气,她心中到底忐忑,今日宫中教引姑姑家中有事,加之平阳侯回朝在即,圣上吩咐一应事宜由太子处理,上上下下都忙昏了头,饶是再细致,目光也落不到她一个深宫公主上,这才大着胆子要出去走走。

这等子事也未曾与皇兄知会,宋璟川再纵容她也罢,有违宫规的事到底不能轻拿轻放,不过他也忙得很吧,宋鹤因凝眉想,爹爹很少将这样的事交付于他,他大抵也想办的更漂亮些吧。

天已渐渐暗下去,宫道上有宫女陆续点了风灯,坤宁殿亦是如此,只见两名宫女在殿外捧着一盆开的正好的牡丹往下搬。她提了裙摆朝内殿走去,一盏屏风隔开内殿,烛火映着窗纸,堪堪映出一个人影,有些静的可怕了,宋鹤因不敢多想,敛袖跪下,“给母后请安。”

殿内无人应答,因因吸了口气,并不敢起身,她身后的芙笙姿态更低些,连着小腿肚一阵酸痛。

“臣给母后请安,愿母后福寿安康。”久久未应声,宋鹤因心底有些数,起身大拜,伏在地上不动了。

已是初春,料峭春寒,夜间更是,宋鹤因身子一直以来都算不得太好,闷闷地咳了两声,惊得崔芙笙微微抬起一点头,才发觉今日殿下穿的有些单薄了,她心里一悸,皇后娘娘便在屏风后头,她是一句话也不敢说的,很快又低了下去,只盼能快些起身。

“请安还是请罪?”片刻后,屏风后传出一句冷淡的问,“你今日去哪儿了?”

“去…去东宫了。”宋鹤因从地上爬起来,直起身子答。

“你哥哥今日四更入待漏院,此时还同官家在崇政殿呢。”皇后轻嗤一声,没再说话。

宋鹤因心中一紧,随口编的瞎话被拆穿,面色也有些发白,磕磕绊绊解释道,“只出宫走了走,今日放榜,便也凑热闹瞧了一眼,再没有了…孃孃,您别生气,有错当罚…我,我认罚了。”

皇后并不应声,宋鹤因不敢起身,便依旧跪着。

“殿下,怎好一直跪着呢?”片刻后,屏风后走出一人来,因因仰着头,认得是秦昭,她手上搭着一件素色披风,半跪下欲扶因因起身。

秦昭是打小跟在皇后身边的,又跟着进了宫,陪着自家小姐一步步从宁王妃走到太子妃,成了坤宁殿的皇后娘娘。她如今年岁已不小,皇后身边的大小事都交由她料理,因而不论宫中上下,都给她几分薄面,宋鹤因心中安定几分,低声换了句秦姑姑,由她扶起身,两个膝盖自是又疼又麻,急着站稳还踉跄了两步,险些栽在秦昭怀里。

还未站稳,她撑着秦昭的手竟惊天动地地咳起来,许是在宫道上着了风,两颊沾染了病态的红。芙笙骇了一跳,撑起身急切地要爬起来,秦昭也白了脸,轻抚着公主的背,内室几人因永安公主突发急病而惊慌,屏风后一声惊慌的因因二字反盖了去。

“请医官!”

“不必!”宋鹤因死死按着秦昭的手,压下嗓子眼儿里的痒意,低声喝道,“回来。”

值守的内人缩着脖子,迈开一步也不是,不迈这一步也不是。

好早宋鹤因平复下来极快,一刻钟后,她面色如常,只比常人更白些,几人放下心来。

秦昭亲手抖开斗篷替因因披上,待她站稳,顿了顿才开口,“永安公主有违宫规,理当受罚,着女训二十遍。”她的目光落在跪着的崔芙笙身上,“伴读崔芙笙,不能规劝公主,失职之过…”

“不是的,”宋鹤因连忙打断,喘息道,“是我迫使她陪我的。”

“罚俸半年,小惩大戒。”

眼见无力转圜,宋鹤因垂眸行了一礼,“是,女儿告退了。”

崔芙笙伏在地上应是,才敢直起身,脊背酸痛而僵硬,动一下都抽着疼,她却不敢停留,咬牙爬起来,踉踉跄跄跟上公主的步子,迈出了坤宁殿,背影颇有些狼狈。

“是我连累你了。”两人迈出门,一直在外等的良儿不敢耽搁,当即点上风灯在前头照路,宋鹤因叹了口气,有些歉疚,她不敢弯腰揉膝盖,只能尽可能放慢脚步,“罚的俸禄我会给你补上。”

“殿下哪儿的话,”芙笙一瘸一拐,还要扶着公主,她勉力一笑,“是妾甘愿陪殿下出去的,罚也就罚了,同殿下有何干系?天黑了,咱回吧。”

待两人走后,秦昭又走回内殿,宫人已掌灯,自屏风后走出一人来,正是皇后于氏。于皇后乃是今上发妻,也曾名动东京城,被只给当时还是五大王的皇帝,距今居然也近二十年了。于皇后直身跪坐于案前,她的裙摆有一片水渍,也并不言语,只执了香著拨弄面前的香炉,丝缕烟雾遮了她的面容,秦昭有些看不明白。

不过她仍恭敬道,“娘娘,官家离了崇政殿,朝清玉殿去了。”

秦昭见于皇后似不大舒服,疑心她又是犯了头风,正要上前去扶,于氏却摆了摆手,清明道,“知道了。”

“娘娘,”秦昭跪下替她烹茶,劝慰道,“您也无须太过伤心,这身子可要不得。”

“伤心?”皇后轻嗤一声,她起身至窗边坐下,秦昭立马起身拢了窗,吱呀一声,回响在屋内,空气一下沉下来,只听这位中年皇后弯着嘴角嘲讽,“伤心也要朝对的人,何必浪费心思。这等子伤心、含酸的事儿,叫清玉殿那位做吧。”

她目光一转,落在那扇紧闭的窗上,面色冷下来,“寻人问过了么?因因如何出的宫?”

“问了,说…说是…”

“说什么?”

“殿下是用太子殿下的令牌出的宫。”

“胡闹!”皇后轻斥,秦昭连忙递上茶盏,“娘娘莫气,公主还是懂事的,太子殿下也是,心疼殿下罢了,咱们殿□□弱,常年连绵病榻,太子殿下自是什么好的都想予她的,太子殿下近日差事办的也好呢。”

提起太子,皇后面色柔和了两分,捧起一卷书,“他稳重,这很好。”她随意翻过一页书,“秋月阁去过了吗?”

“去了,如今那位已不言语了,连喊冤也不曾了。”秦昭面色有些古怪,“是不是…”

“冤?”于皇后冷笑,“她害了我的孩子,无论有没有人指使,当日之事难道不是她做的么?喊冤,我也想喊冤呢。”

秦昭便不再说话,扫了屏风后碎掉的瓷片,只余灯火映着剪影在窗纸上,坤宁殿上下一点声响也不敢有,静的了无生气。

宋鹤因回延春殿时,李内人正指挥宫人点灯,见她回来,匆忙迎上,“我的小殿下,可算是回来了。”

门早已被掩起,无人会多看,宋鹤因一下松泛下来,走起来也颇为犯难,一手弯腰一手按着膝盖,嘟嘟囔囔地喊疼,“可别说了。”

“姑姑,还是先叫人拿了膏药来吧。”

李内人见两人面色不好,也不敢多说,使唤了良儿去,亲自扶了因因进屋。

“都破皮了。”

崔芙笙小心翼翼卷起裤脚,时不时朝因因那儿看一眼,良儿半跪着给人上药,“芙笙姐姐也是,已要见血了。”

“这下可吃了教训?”

“诶哟!”因因疼的龇牙咧嘴,眨着眼睛求饶,“您可轻一些吧。”

“姐姐,您和殿下出去玩儿,怎么不叫上我呀?”

良儿仰起头望向崔芙笙,她年岁还有些小,哪里知道就算是公主,也会被困在这四四方方的金玉殿堂,做笼中孤鹤,芙笙垂下眼,只听李内人接过话茬斥道,“你这小蹄子,胡说什么呢?”

“下回,下回叫上你。”宋鹤因捧着一碗姜汤,小口小口饮尽了,笑眯眯地开口,言语中竟有下次还敢的意思。

一派天真的小姑娘当即乐起来,没顾忌所谓主仆有别,信了这话。

“殿下———宫规…”

“好了好了,我饿了。”宋鹤因将瓷碗放在小桌上,李内人当即不再言语,说是去催一催晚膳,崔芙笙慢慢站起来,替了李内人的手,“良儿你去备笔墨,晚些时候殿下要用。”

两人便各自去做差事,因因拍了拍芙笙的手,“好了好了,你进宫不是做这些的。”她一手撑着下巴,皱眉似是为那二十篇女训苦恼,“哎———赔了夫人又折兵。”

崔芙笙轻笑,将瓶瓶罐罐收纳好,才柔声道,“妾会陪着殿下的。”

“殿下今日高兴吗?”

“高兴。”宋鹤因抿唇笑起来,随手将桌角的书收好,她垂眸盯着膝盖上青紫的痕迹,药膏揉开还泛着黄,瞧着可怖,宋鹤音低声重复,“高兴的。”

说不清是为陶聿成了探花郎高兴,还是因为走出这一成不变、通篇规训的宫殿而高兴,两者兼有也罢,总之是高兴的。

崔芙笙抬眸看她。小公主的面容拢在烛火的阴影里,挂着明媚的笑,是她从未见过的生机,她真切地活着,在那一刻自由而鲜活。

“高兴就好。”芙笙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