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梨的手心里一片湿热,她明白,今日一旦进了芳远宫的大门,就必须得给出个答案来。
可梅贵妃根本没打算给她选择的余地,此乃死局。
两人一前一后地沿着镂空宫墙往前走,并没有注意到墙那头枫树掩映下的宫道之上有一袭墨色衣袍时隐时现,就落后两人一步,几乎和走在后头的阿梨齐平。
阳光透过新叶缝隙打在身形高大修长的男子脸上,却未能融化这双桃花眼中的寒意。
青竹并无自己的主子那般好的身手,自觉远远跟在后头,恐让围墙那边的两人听见动静。
但他已从前方德王殿下的背影里感受到一股恐怖的威压,暗自惊心——这是主子生气的表现。
梅贵妃掌管后宫多年,背后的阴私手段德王自是再清楚不过,当年年幼的四皇子不知在梅贵妃手中吃过多少亏,甚至差点被害殒命。
若不是她……
德王乃习武之人,耳聪目明,能清晰听到一墙之隔两人的对话。
那个叫英嬷嬷的宫人显然是得了梅贵妃的示意,这是想直接逼死她。
谢长佑面沉如水,薄唇轻轻勾起一个嘲讽的弧度。
当年想逼死自己,如今想逼死她,梅家人的手段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恶毒直接。
可惜这天下并非事事都能如梅家人的意。
德王殿下望着即将拐到另一条宫道上的两人,招手让身后跟着的青竹公公上前。
这边的阿梨眼看着前面即将拐上的通往芳远宫的路,只觉得这条路仿佛一条黄泉路。
难道她只能求助于太后了吗?
可这样一来,太后想将自己送给废皇子一事,她也就不得不答应。
察觉身后的人走得慢了些,英嬷嬷转过身,语气里有着看入网猎物挣扎的满满恶意:“梨姑娘人长得娇弱,步子也迈得小,若是走不动,不如我唤人来拉你一把?”
阿梨明白这是在气势上打压自己,给自己暗中施压,但她偏不想如这人的意。
于是深呼吸了一下,维持着面上的镇定道:“只是这宫中春日美景太美,我一时看得有些恍然,不劳嬷嬷费心。”
英嬷嬷面色一变,正要发作,斜旁边传来一道略微尖细却很稳的声音:“梨姑姑可叫咱家好找,小将军已等您多时了。”
阿梨一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偏过头去看,只见从方才经过的宫墙尽头小门里走出来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太监,飞快朝自己眨了下眼。
阿梨将面上差点显露出来的疑惑暂时压下去,佯装淡定地望向来人。
英嬷嬷在这时也看了过来,待看清来人的脸,方才的跋扈和嘲讽瞬间消失不见,整个人仿佛变戏法儿似的,脸上一下子贴上了宫人们脸上惯见的笑面。
“青竹公公,您今日怎么有空过来芳远宫这边?”
原来这个公公叫青竹,阿梨注意到,英嬷嬷称呼的是“您”。
皇上果然看中伍家,连派给伍小将军的随侍太监都不一般。
青竹公公缓步走到阿梨身边站定,方点头道:“原来是英嬷嬷,伍小将军差咱家来寻万寿宫的梨姑姑,谁承想恰好就寻到这处来了。”
伍小将军,伍老将军的独孙伍连科。
五年前年仅十二岁的伍连科偷偷从望郡书院溜去西北军营投了军,伍老将军一年后才得知此事,在宫中大闹一场,还跑去太后跟前老泪纵横地哭诉了好一番,此事阿梨记忆深刻。
此次回京将士里,伍连科军功赫然排在前列。
因德王特许,伍小将军提前半个月便归了京,一归京便受封正三品将军,伍老将军还特地去太后跟前炫耀了一番,当时阿梨恰巧侍奉在旁。
可那位伍小将军那日却是没有去万寿宫的,她自然也未曾见过这位小将军。
可她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此地,这位青竹公公看着像是来帮自己的。
阿梨看着似无意隔在自己和英嬷嬷之间的青竹公公,道:“劳驾公公了。”
英嬷嬷显然也知道这位伍小将军,伍家世代为将,满门忠烈,伍老将军更是驰骋沙场三十余年,哪怕如今只挂虚职,在朝中仍颇有名望。
更重要的是,这位伍小将军和德王关系似乎颇为要好,瞧瞧,现下德王连自己的心腹太监都借给人使了。
但凡和德王走得近的人,二皇子和梅贵妃这边都会查个知根知底。
想到这,英嬷嬷转了转眼睛,试探道:“不知伍小将军寻梨姑姑所为何事?恰好贵妃娘娘这边有件差事正要梨姑姑去办呢。”
德王既然让青竹来,自然交待好了一切。
青竹倪了英嬷嬷一眼,意有所指道:“主子们的事情咱家一个做奴才的岂敢过问。”
英嬷嬷脸色一青。
青竹公公这才接着道:“不过咱家倒是听主子们聊了几句,说是梨姑姑之前说与伍老将军的针法对伍老夫人的头疾很是有用,特地约了今日将针法详细步骤告知。”
阿梨现下已经确定,这位青竹公公的确是来帮自己的。
阿梨笑了笑,配合道:“贵妃娘娘恰好有东西要奴婢交给太后,奴婢本想着等取了东西再折回宴席上去寻伍小将军的。”
青竹公公暗叹,这梨姑娘果然聪慧,一点就通。
“我瞧着伍小将军似是急着出宫,既如此,左右芳远宫就在前方了,咱家替梨姑姑跑一趟万寿宫送东西吧。梨姑姑赶紧过去,可不能让主子等急了。”
到手的人还能让她跑了?!英嬷嬷闻言立刻就要张口阻拦。
“青竹公公……”
青竹公公可不怵英嬷嬷,提高声音道:“英嬷嬷,咱家可好心劝你一句,整个万国可不止一个后宫,你可要想清楚了再说话。”
英嬷嬷心里恨得很,却也被这句话堵住了嘴。
是,伍家和诸多世家都有交情,且德王如今得了宠,她们芳远宫是不能像从前那样明着得罪了。
不过没关系,这小宫女总不是得呆在后宫,早晚任由贵妃娘娘处置。
“快去吧,梨姑姑,走那条小路近一些。”青竹公公对阿梨温和地笑了笑,指了指方才他出来的那道小门。
“多谢青竹公公。”阿梨心里的一口气彻底松了,屈身福了一礼,顶着英嬷嬷不甘心的眼神转身离开。
还是方才那条长长的宫墙,阿梨沿着枫树掩映的宫道慢慢往前走,本以为会有什么人在路上等着自己,但直到走到了尽头的亭子里都没有看见旁人。
这是一处设在拐角处八角亭,过了亭子便是一道连接着宫廊的半月拱门。
阿梨在亭中站了一会儿,方才心中的后怕才渐渐平复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庆幸和满心的疑惑。
真的是伍小将军派青竹公公去截走自己的吗?
可自己根本就未见过伍小将军,方才青竹公公所言也并未发生过,更何况,那位伍小将军怎么知道自己被英嬷嬷带走为难的?
正当阿梨犹豫是在此处等候,还是去朝歌殿看看时,一黑衣侍卫突然从天而降,落到亭中,阿梨吓了一跳。
黑衣侍卫恭敬抱拳道:“姑娘莫怕,将军令我转告,寻无人处呆一刻钟后再回万寿宫。”
说完还不待阿梨开口,便又如出现那般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将军?
原来真的是那位伍小将军帮的忙,让自己先呆一会儿恐怕也是为了应付梅贵妃事后的调查。
阿梨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位素未谋面的伍小将军的恩情,避着人寻了一处无人的偏殿躲了进去。
皇帝一时兴起,要移驾御兽园给北国使者展示一下万国的奇珍异兽。
今日的关键人物德王殿下离席未归,自然就有那有眼力见儿的主动派人来寻。
候在朝歌殿外的小太监扯了个由头应付了来寻的人,便一路小跑着来通报德王殿下。
此时谢长佑正穿过夹在红墙绿瓦之间的狭窄宫道,往御兽园的方向而去。
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在谢长佑身旁落下,俯首道:“禀将军,已将话带到。”
墨色宽袖轻抬,黑影行了个礼便又无声消失。
侧前方引路的小太监早已习惯了自家主子身边神出鬼没的暗卫,对身后的动静恍若未闻。
直至小半个时辰后,偏殿里的阿梨才悄悄选了人少的路回到万寿宫。
当晚宴席结束后,梅贵妃便在芳远宫里发了好大的脾气,这些年过得太顺心,已许久未尝过计划被人中途截胡的滋味了。
“这可真是巧了!”涂着水红丹寇的指甲重重拍在红檀珠光漆面的梳妆台上,镜子旁挂着的细白玉珠串被带起的风抖得轻微晃动。
然而派去查的奴才回来禀告,伍小将军确实是在皇帝移驾御兽园时离开了一阵子。
“好啊,本宫倒要看看,她躲得过初一,还能不能躲过十五!”
————
梅贵妃这边的十五什么时候来,阿梨不知道。
但另外一桩麻烦事在接风宴的两日后自行找上了门。
“方公子,奴婢四年前就跟您讲的很明白了,如今您再问阿梨也只能是一样的答案。您快些回去吧,莫让您家里人担心。”
御花园一角的紫莲亭中,身着粉绿衫裙,身形娇小窈窕的宫女微低着头,几乎快退到了亭子外边。
然而面前的年轻公子却毫未察觉,痴痴地望着少女细长睫毛衬托下愈显精致白皙的面庞,只觉得眼前人恍若误入凡尘的仙子,周身萦绕着格外出尘的气质。
四年过去了,她出落得愈发美了。
自两日前在宴席上惊鸿一瞥,方遇亭恨不得生出翅膀飞来皇宫里寻她,哪怕现下再次被拒也毫不气垒。
“阿梨姑娘,在下对你是真心的,如今我已经在翰林院当值,必能说动家里应允你我之事。”
方遇亭说着说着就情不自禁地又靠近了少女几步。
“方公子请慎言。”
阿梨悄悄皱了皱眉,几步退到了亭外的柱子后,微微侧过身子,转头望向这时节仍是空旷一片的紫莲池。
“奴婢和公子不过两面之缘,奴婢对您并无任何想法,你我之间本就无事。”
阿梨轻叹了口气,怕这位方公子又自作主张,回头方家人真盯上了自己,又是一桩大麻烦,索性将话一次性说完。
“方家乃文臣世家,方大人官拜从四品工部右侍郎,如何能容得下自己的儿子和一介宫婢沾上关系?奴婢身份卑微,在宫中本就有许多身不由己的地方,求方公子莫要再去家里人面前提起奴婢了。”
阿梨说完,行了一个极为规矩的叩首礼,神情之间只有宫人对主子的恭敬,隐隐夹杂着几丝哀求。
方遇亭根本听不进去任何话,一门心思地认为阿梨是因为自己无法许诺迎她做正妻才两次拒绝,见到自己的心上人竟然跪下行礼,大惊失色。
然而正要上前扶人起来时,少女恰好抬头望向自己,那双清澈杏眸中哀求像一根针般狠狠刺了人一下。
年轻公子顿在原地,蓦得冷静了下来,缓缓收回手,怔怔顿了良久,方道:“原来如此,是我考虑不周,我不会再贸然和父亲说这事了。”
阿梨正要松一口气,又听这人接着道:“你放心,今春的文官会试我一定会好好考,等我在朝中做出一番政绩再去和父亲说!”
阿梨眼前一黑,还不待再开口,那位方公子已经拱手长作一揖,步伐坚定地奔前程去了。
紫莲池边的树荫之下,一袭墨蓝锦袍的德王殿下面无表情地看着紫莲亭中,少女望着那年轻公子的背影发了一会儿呆,才默默离去。
直到少女的背影也消失在假山掩映之中,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的青竹公公才小心翼翼道:“殿下,咱们今日不是特地来寻梨姑娘的吗,那现在……”
眼看着殿下的脸越来越黑,青竹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哎,你说这事闹的,虽拿不准他家殿下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这的的确确是殿下头一回对一个女子如此在意,结果一来就恰好撞上人家和别的公子见面。
“立刻让齐影去查工部右侍郎家的儿子。”德王殿下望着空旷的紫莲湖,半晌,方冷声吩咐道。
“是,殿下。”
“等等。”德王叫住了正要去通知齐影的青竹,沉声道:“再查一下还有没有其他人。”
“其他人?哦哦,是,奴才遵命。”
齐影的速度很快,晚膳过后便来向德王殿下呈上今日所查到的结果。
谢长佑坐在长案前,一目十行飞速翻阅着方遇亭的资料。
齐影守在一旁,见主子查阅完,才又递上另一份资料。
“主子,这是其他人的资料。”
谢长佑微微眯了眯眼睛,将那张薄薄的纸接了过来。
除方遇亭外,四年前还有两个人曾直接或间接地同她表示过心意,不过这两个人一个已经成亲了,另一个已经离京外调了。
谢长佑的目光落在外调二字上,眸中若有所思。
“青竹。”
侍立在外间的青竹公公忙走了进来,躬身道:“奴才在。”
“本王记得,四年前阿梨进万寿宫一事是高与的弟弟暗中相助的。”
“哎,正是,那位小高公公如今还在万寿宫当值呢。”
高与是从前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大太监,却因为卷进了先皇后的那桩事被皇帝处死。
甚少人知,高与还有一个弟弟,是万寿宫里不起眼的小高公公。
当初高与去世后所有人都避之不及,是当时年方十岁的四皇子偷偷塞给小高公公一笔银子,让他得以买通宫人将哥哥的尸首运出宫安葬。
彼时四皇子的养母丽嫔刚刚去世,四皇子自个儿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儿去。
小高公公愿意帮四皇子将阿梨安排进万寿宫,和当年这桩事大有干系。
“主子可是要找他?”青竹见德王殿下似在犹豫,斗胆问道。
谢长佑停下手中转动的扳指,轻轻在条案上磕了一下,道:“让他替本王办件事,按他意愿来,若不愿则无需勉强。”
“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