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望春 > 第44章 温穆皇后

望春 第44章 温穆皇后

作者:飞光劝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3 21:51:54 来源:文学城

“小春。”李谛坐在自己宫中,他脸上堪称慈悲的笑意同往日一般无二。

李谛只念了一声小春的名字,小春却兀自跪了下来:“奴才擅自行事,望殿下恕罪。”

“恕罪?”李谛站了起来,走到小春的身边。

小春低垂的眼睛,只看到一双绣着金蟒的靴履停在自己的身前,下一秒,一只修长的手却伸在自己面前。

骨骼分明,色若白玉,李谛的这双手,合该焚香抚琴。

谁又能想到这双手,左右着天下朝局。

李谛伸出手来,扶住小春的臂膀,将他带了起来。

小春站了起来,如今的小春,已经不像年少时那般矮小了。一年复一年,他已经长成了一个身姿挺拔的青年。

可他到底才十八岁,李谛却已年过弱冠,相比于李谛,小春还青涩太多,论身形,李谛也比他要高了许多。

他们靠得太近,往日里他们不是没有这样亲近的时候。

比方说,李谛喝醉了酒,要小春穿上舞女的衣裳,让他倚靠在自己的怀里取乐。又比方说,他玩心大起,亲自拿了螺子黛,要为小春画眉。

那时候,他们也靠得这样近。

只不过不同的是,那时的李谛是玩味的,不屑的,他看着小春,就像看着一个有趣儿的玩意。

可现在——

李谛的睫毛几乎要剐蹭上小春的皮肤,李谛几乎能听见小春轻微的喘息。

暧昧至极,可李谛知道,他在审视着小春。

“你有什么罪?”李谛在小春耳边轻笑了声,他亲昵地将小春鬓边的碎发撩在耳后,“小春,今日你可是救了我。”

“三皇子安排的傩,他手中的驱邪剑,可是奔我而来。”

“小春,那剑就抵在你的心口,你不怕吗?”

李谛温热的呼吸声都喷洒在小春的耳中,小春无端地抖了一下:“殿下是奴才的主子。”

李谛挑起小春的下巴,他看着小春的眼睛。

在灯光下,那双眼睛像是揉进了碎玉流金,层层叠叠的光影几乎眩目,李谛几乎要沉浸在小春的眼里,无法自拔了。

“原来小春是忠仆,竟愿意为本王舍身忘死。”

“你如此情意,本王不敢辜负。”他这话说的,倒好像是个重情重义的情郎。

“随我来。”是我,而不是本王。

李谛松开了手,小春也终于逃脱了桎梏。

明明只有那么片刻的对视,小春却莫名觉得如坐针毡。

以至于他的脖颈,都不住地紧绷僵硬。

李谛转身吹熄了寝殿的烛火,他披上一件黑色的斗篷,几乎要与夜色融为一体。

一件同样的黑色斗篷也被掷于小春的怀中。

窗户被打开,夜风吹进寝殿中,带起一阵簌簌的回音。

李谛站在窗前,纵身一跃,已然翻出了寝殿。

他贵为东宫之主,竟也要如此窃窃,小心翼翼。

浓重夜色之中,李谛回头望了小春一眼,他那双长而上挑的丹凤眼就那样望着小春,有那么一瞬间,小春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跟随李谛而去。

太像了,在斗篷的遮掩与夜色的朦胧中,那双眼睛几乎与谢清之一般无二。

小春也翻过窗户,他跟在李谛身后,没有问去哪,也没有问为什么。

在那一刻,小春愿意为了那双跟谢清之肖似的眼睛,赴汤蹈火,不问东西。

......

乾清宫。

“陛下,该服用今日的丹药了。”永熙帝身边服侍的小太监低着头,恭恭敬敬地将丹药呈了上来。

那丹药乃是由道虚真人进贡,通体呈朱红色,传言由百种天地精华之物所粹成,可延年益寿,永葆康健。

永熙帝揉了揉眉心,许是方才的喧嚣宫宴耗费了永熙帝的心力,他此刻已经尽显疲态。

他如往常一般,拿起丹药放入口中,饮下一口温水吞服。

丹药入腹,通体一股暖流升起,永熙帝终于舒服了些,获得了短暂的平静。

些许红晕漫上永熙帝苍老而枯瘦的皮肤,这丹药看起来有效得很。

只是不知这样快的成效,是否真的能叫这位主宰天下苍生的老者无病无忧。

“东宫那里,有何动静吗?”永熙帝闭着双眼问道。

“回禀陛下,太子殿下已经歇息了,东宫也已经熄灯了。”那小太监回道。

永熙帝点了点头,他似乎已经有了睡意,他的声音越来越轻:“但愿......但愿他忘了......但愿他......”

“能够原谅朕......”

......

李谛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因此一路上畅通无阻,在宫门落下之前,李谛与小春已出了宫。

夜色已深,路上除了打更人与巡逻的禁卫军,也只剩下了李谛与小春。

他们二人披着黑色斗篷,身形隐匿在黑暗之中,不知过了几时,李谛终于停下了脚步。

他们的面前是一座古朴的山门,数级高耸的台阶之上,一座宏伟的古寺依山而建。

寺是昌宁寺,山是普渡山。

这乃是京郊一处皇家寺庙,这山上也建着一所皇家陵寝。

斗篷被摘下,李谛的面容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越发沉静。

他本该是藐视神佛,佛像下吟咏醉酒的浪子,是位于权力巅峰,生而尊崇的太子,可当他走近昌宁寺时,一切的**、权力所带来的丑态都在他身上消失殆尽。

夜风裹挟着梵香,吹拂着李谛的鬓发,他的眼瞳如水般静深而流远。

有那么一瞬间,他好似真的生有佛相,不喜不怒,恍若洞悉一切得失因果。

“这座寺庙叫昌宁寺。”他的声音是那样平静,“我在这里待了十四年。”

他只说我,好像世俗的身份都被他遗忘。

“后面的山叫普渡山。”李谛眨了眨眼睛,他眼中似乎有一瞬的水光,可在他再次睁眼时却又消失不见,“我的母后就埋葬在这里,她在这里沉睡了十六年。”

世间最让人难以琢磨,又最让人动容的,无非是上位者偶尔流露的脆弱。

小春静静地听着,月光泼洒在小春与李谛的身上,他们的身躯都被朦胧的柔光所笼罩,流泻的银光将他们连结在一起,他们的影子紧紧相靠,他们的心意与悲伤似乎也要通过这紧密相连的影子,融化到对方的血肉之躯中。

“殿下......”小春像是要说些什么。

“在这里,我从来不是太子。”李谛向前迈了一步,踏进了山门,熟悉却又陌生的梵香萦绕在他的鼻尖,他似乎又回到了少年时,“你想问,我为什么要来这里。”

“因为今天是谷雨,雨落生万谷,这是我母后温穆皇后的生辰。”

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不轻不重地在小春心头敲了一下。

小春断不会自作多情,他不会因为掌权者的恩怨而共情,他只是不想看见李谛的那双眼睛,流露出悲伤的情绪。

那会让他想起谢清之。

山道之上,一盏明灯亮起,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僧提灯而来。

“师父。”李谛合掌,对那老僧微微弯腰。

那老僧轻叹了一声:“你还是来了。”

李谛道:“您知道我会来。”

老僧叹道:“念念不忘,最是伤心。”

李谛道:“可十界迷悟,不外因果。”

老僧凝望着李谛:“你不肯放过他人,又可曾放过自己?”

李谛沉默无言,那老僧摇了摇头,转身道:“也罢,也罢,你与那位小施主,都随我来吧。”

那老僧走在前面,李谛与小春走在老僧身后,他们三人行经曲折山道,终于来到后山上的陵寝前。

陵寝恢弘,一条宽阔神道两侧,竖立着数座镇墓石兽,神道尽头,一座神道碑伫立在那里。

神道碑经风侵雨蚀,有些字迹早已模糊不清,隔着尚远的距离,小春依稀可见六字——“温穆皇后之陵”。

这便是太子李谛的母后——温穆皇后的陵寝。

老僧将灯递给李谛,他轻声道:“去吧。”

这一声的慈祥,几乎令小春动容。

李谛点了点头,他在神道前伫立半晌,终究还是迈步向前。

老僧已沿着山路,往回走去,陵寝中只剩下李谛与小春二人。

暖黄的灯光引来了飞蛾,飞蛾的翅膀撞击在灯上,发出“扑通”的轻微声响。月光照亮了神道旁的镇墓石兽,那些威严的面容在此刻显得格外平静与安详。

小春早已不怕鬼神,而对李谛来说,这是他母后所埋葬的地方。

这是他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地方。

李谛与小春停下了脚步,他们走到了神道尽头,停驻在了神道碑前。

那高耸而恢弘的青石神道碑下,不知何时,竟放了一枝梨花。

肃穆的陵寝,长眠的魂灵,一枝洁白的梨花绽放其上,如同生与死的交错。

“夜太静了。”李谛轻声道,“太安静了,就会想到许多旧事,不吐不快,平白惹得心肺郁结。”

“小春,你愿意听吗?”

夜风吹拂着小春的鬓发,他点了点头。

......

那是三十一年前。

流光太匆匆,如今苍老的永熙帝,彼时不过三十多岁,而立之年。当年正值盛时的永熙帝也并非皇帝之尊,那时他只是封号为肃王的皇子李崇明。

先帝多子,有德者五人,太子顽劣被废,夺嫡之争危机四伏。

一年前,肃王妃因病离世,王妃之位虚悬已久。恰在此夺嫡关头,肃王李崇明娉娶当时世家上官氏长女上官熹为王妃,强强联手,一时间炙手可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温穆皇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