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桃溪浅处不胜舟 > 第6章 第 6 章

桃溪浅处不胜舟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月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23:03:28 来源:文学城

“嗒,嗒,嗒,嗒……”

清脆而缓慢的敲击声在书房里突兀地响着。

楼悠舟一手撑着侧脸,将脸颊肉撑得变形,一只手拿着一杆毛笔,百无聊赖地往墨砚边缘敲。

他的眼前虚焦一片,目光所及是端坐着的教书先生,此时有一种专注地凝望着对方的错觉。

教书先生摇头晃脑,将经论讲得头头是道,正说到激昂之处,抬眼瞥见正“魂飞天外”的楼悠舟,皱起眉头将戒尺敲在桌案,谁料楼悠舟反应作祟,拿笔杆一挑,反将他的戒尺抽飞了出去。

教书先生将经论一摔,胡子乱颤,怒道:“真是气煞我也!你想要造反不成?”

楼悠舟讪讪一笑,起身给他赔不是,“自然不敢,先生高谈阔论,只可惜学生愚钝,听不懂其中奥义。”

教书先生抚上山羊须,阖眸问:“从哪里不懂?”

楼悠舟将那经论拿起来。

教书先生打眼儿一看,楼悠舟将经论翻到开头,眼神真挚地望着他,说:“从这里。”

教书先生被气得胡须乱颤,站都站不稳了,抄起戒尺就要揍他,恰巧此刻火钟的细线被燃断,铜球落地,教书先生只好收了手,要不然他自己多半得鼻青脸肿地回去。

楼悠舟一迈出书房,顿觉神清气爽,腰背挺得笔直,眼皮也不耷拉了。

正欲拿剑去院子里练一会儿,结果他的母亲将他先行拦住,拉到旁边,悄声问:“三日前在西市,那老布衣当街告发江南转运使的时候,你也在是不是?”

楼悠舟以为她在为自己牵扯进了这件事而为难,谁知她质问的竟是:“今早我同姐妹们约着‘打马’,还是闲聊之际她们多嘴说了一句,我才知道的这件事!你既然当时在场,为何不早告诉我?”合着她是没早些听着这“新闻”,所以才恼。

楼悠舟无奈笑道:“打官司的事也是能随便乱说的?况且,娘难道不清楚江南转运使是谁么?”

“知道。”她神色淡淡,言语之中颇无所谓,“我哥那些个‘小老婆’之一的爹呗!”

楼悠舟一噎,差点就想捂她的嘴,赶忙四下张望一圈,心中感叹:“皇帝老儿的闲话都说得这么肆无忌惮,真不愧是她亲娘!”

楼悠舟的母亲名为晏芳尘,是先帝最小的公主,封号顺庆。之后嫁与南业侯,深居侯府。在众多后辈中,她原本并非特别突出的人物。

先帝在世时,曾染上一场急病,御医们皆束手无策。顺庆公主听闻父亲卧床不起,毅然御马不远万里寻医,从深山老林请出江湖医圣。先帝因此又多享受了十余载光阴。

顺庆公主由此得了孝顺的名声,又因她能说会道,长袖善舞,时不时就被当今太后传唤入宫,闲话聊天。故而顺庆虽非太后所出,却颇得太后喜爱。

面对自己那个阴翳的兄长,当今圣上,晏芳尘十句话里有九句是明嘲,剩下一句是暗讽,总之没一句好话。

楼悠舟面对她也要操些老妈子的心,“此事毕竟涉及皇亲国戚,对外莫要多议论。”

“知道。”顺庆公主表示自己有分寸,又问:“那老布衣现在怎么样了?”

“被暂时押进大理寺了。此事事关重大,要推迟到清明后会审。且不说他这次告发是否属实,毕竟是在大街上把事闹大了,朝廷必须给百姓一个说法。陛下对贪官污吏的惩治一向重视,定会派专人彻查此事。”

顺庆公主没来由冷笑一声,语调不屑:“专人?你别看现在那些官员一副嫉恶如仇的样子,真做起事来一个赛一个‘谦让’!不是怕得罪皇帝,就是怕得罪贵族,到最后弄得两头不讨好。你且看这桩案子,哪个府衙敢接?”

楼悠舟凝眉思忖一阵,忽而问:“我记得这个张福云,是先帝委任的吧?”

“是。”顺庆公主回忆起往事,“张家本就是落魄贵族,我记得……张福云当年只是常县的一个小主簿,你外祖父当年私访江南,觉得他是个可用之才,故而酌情升官。一夜之间,张家再度兴起,好像几年前吧,张家还有四五个后生入了翰林。”

“常县?”楼悠舟神色一凛,“当街告发之人也提到了常县,张福云与他是同乡?”

“同乡告发不足为奇。”顺庆微微眯起眼睛,“可张福云调任转运使后并不住在常县,那老人家为何如此言之凿凿?总不会是他做县主簿的时候贪了恶财?若是如此为什么如今才想着要告发?告发还不找地方官府,却不远千里跑来了京都?”

清明后的天气怎么也暖不起来,风一吹,又是一个寒颤。

万物都被笼罩在略带潮汽的春日里。

晏临溪就是被水汽糊住了眼睛的人之一。

这几日,他时常发起呆来,身旁侍从见他莫名地掰着指头不知在算些什么,关切地问道:“要不要请御医来瞧瞧?”

晏临溪笑着挥挥手请他们离远一点。

他看似在发呆,实则在回忆:“前世有这环节么?我怎么记得当年登基的时候,江南转运使位子上坐着的还是张福云,甚至张家还培养出好几个朝廷要官,这……这不应该呀!”

晏临溪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越回忆越恍惚——自己究竟是真的被阎王应允了重生一回,还是仅仅是自己大梦一场。

他忍不住将发烫的脑袋抵在桌沿,忽觉发丝被触动,抬起头,来人是晏鸿。

“大哥?”

晏鸿将提在手里的酒壶放在桌上,“听说楼表弟与你的关系最好,我这里恰好还有一斗‘春亭’,就劳烦你转交给他了。”

晏临溪接过酒壶,心中腹诽:“究竟是哪个不长眼的告诉你我俩关系最好的?”面上却谦和道:“那我就替他谢过大哥了!”

晏鸿问:“我方才看你没精打采的,是不是在担心思泽啊?”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晏临溪只好默然,佯装点头。

晏鸿轻叹一声,干脆在旁边缓缓坐下。他微微皱着眉头,神色略显凝重地说道:“今日早朝,父皇确定了调案官员。由大理寺主理,查办之职最终落在了寺正穆咏之的头上。”

“穆咏之?”晏临溪眨眼,露出一抹疑惑之色,“未曾听说。”

晏鸿颔首,接着解释道:“他是布衣出身,此前在京都查办过几件窃盗案,曾在诗中自允‘身负怀才志,未遇识君人’,想来父皇也是看中了他的抱负,这才任用了他。听说敕命送到大理寺时,他直接喜极而泣。”

晏临溪的手指轻点在桌沿,有节律地敲打着,心想:“父亲此番抉择,既是给张家留了面子,也是给张家断了后路。穆咏之并非什么朝廷政要,由他调查此案,便是要让大家知道,张家仍是皇亲国戚,仍有贵族威严。但穆咏之背后没有势力,查案必是竭尽全力。张福云没有贪腐,此事便罢了,最严重不过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员的脑袋。可若真有贪污……穆咏之作为一个白身,不惜性命也会一查到底——陛下看到的并不是他的抱负,而是他的忠心。朝廷需要替罪羊,也需要断头刀,穆咏之恰好两者兼之。”

想到这里,晏临溪不禁皱眉。

无论如何,此案结果如何,终究不好说。

晏临溪想到晏鸿突然与自己讲这些,可能是想到了自己的母家。

当年陈家被抄,陈氏一夜之间从贵妃变为婕妤,从此长跪祠堂,终日素衣斋食,一心礼佛,不问世事。

其实对于个体来说,远离了家族利益的捆绑,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家族对于个人来说,有时候并不是托举之力,反而是沉沦之力。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向来如此。

晏临溪沉默片刻,随后问:“见过五哥了?”

晏鸿摇头。

晏临溪干脆将晏鸿带来的一壶酒开了封,仰头灌了一口。

略带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流下,凉透了肝胆,又好似炭火在胃中缓缓烧灼,随后,鼻尖便嗅到一股清浅的桃花香。

“原来‘春亭’是这种滋味。”他心想。

晏鸿坐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开了,他身边也不喜带太多侍卫,故而独行的背影显得愈发萧索。

前世,晏临溪现在宁愿把它当作一场梦,梦里的晏鸿先后娶了两任发妻。第一位妻子不过二十岁便因病逝世,第二位妻子因难产,身体每况愈下,不久后便也撒手人寰了,只留下一个日夜啼哭的黄发小儿。

晏鸿终究还是步上了他母亲的老路,剃度出家,选择离开这喧嚣尘世,暮鼓晨钟。

晏临溪以为自己知晓这一切,就也该坦然地接受这一切。在命运这件事上,哪里是说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往事如同一团乱麻,过去的种种已然发生,未来似乎也有着既定的走向,就算要解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但是真想要安然顺应,他发现一切又是那样难以割舍。

石阶上突然出现几个零散的深色墨团。

侍从撑起油纸伞,快步过来,躬身问:“殿下,落雨了,回屋吧?”

?“打马”,一种赌博游戏,在宋代非常流行,类似于现代的飞行棋。?李清照是这种博戏的狂热爱好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