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桃溪浅处不胜舟 > 第7章 第 7 章

桃溪浅处不胜舟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月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23:03:28 来源:文学城

屋檐披挂水帘,雨打芭蕉叶。将近一个月,淅淅沥沥的落雨声不绝于耳。

忽逢今日晴,竟是一夜薰风带暑来。

要从宫外往宫里送东西不容易,从宫里往宫外捎东西也难。皇子平日也不能随意出入宫闱,晏临溪本想着让尚食局的宫人外出时,顺带将晏鸿的酒送去侯府。

无奈近来课业繁多,太师又增加了策论和表文的习作——这些已经是晏临溪不知多少年前学的东西,如今早忘干净了,真可谓一切从头拾起。故而,楼悠舟的口腹之欲,只能被他“不得已”地丢在了后头。

那几壶酒,还是侍从提醒他:“这些酒都积了灰了,殿下,要归置到何处?”晏临溪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件事。他揭开盖子一看,酒都已经变浊了。

晏临溪心想:“干脆自己留着,大不了日后再送他几壶别的。”谁想到,隔天,当事人自己竟然进了宫。

晏临溪彼时正被往届策论考题:“道虽久而不渝,法有时而或弊,损益之宜有不可已耶?”折磨得急火攻心,眼前黑影重重,顿觉生念已断。

楼悠舟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他还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出现了幻觉。

“臣以浅陋,误承圣询,迫于日晷,不敢久滞,故敢冒昧而略有所陈……”楼悠舟用一根手指挑起他案前的半页纸,就这么轻声念了出来,不过念了没几个字,便十分嫌弃地撇嘴说:“这写的是什么?这一张纸上怎么全是虚辞?”

晏临溪总算回过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劈手夺过自己这一个时辰的“硕果”,呲牙骂道:“怎么!你写得很好吗?!”

楼悠舟冷嘁一声。写不好又怎样?吵架气势先得足,只见他抱起手臂,微扬下巴,冷冷开口道:“我自然不像六殿下这般“博学多才”,套话说辞也能层层堆砌,真是花团锦簇、文采斐然啊!所谓‘虚有其表’,大概如此吧?”

晏临溪心中默念了一万遍“别和小孩子计较”,堪堪忍住没把笔杆子掐断,咬牙切齿地问:“你、来、做、什、么、啊?”每一个字都仿佛从牙缝中挤出来一般。

闻言楼悠舟的神色有一瞬间不大自然,他身边的小侍从却先开口:“世子殿下当然是来求学的!”

这小侍从也是楼悠舟的书童,单名一个才字,生得跟年画中抱锦鲤的童子一样,圆润可爱,是一派和乐相。

“求学?”晏临溪挑眉,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倒有意思了。

阿才便解释道:“弊舍的教书先生成日受世子殿下所恼,前几日借病辞任了。侯爷对世子殿下的学业向来上心,故上书问过陛下,陛下同意世子入宫与皇子们一同学经论道……世子殿下您踢我做什么?”

楼悠舟收回脚,摸了一下鼻尖,轻声反驳:“哪有?”

阿才拉起裳裤下摆,露出两道灰印子,证据确凿,“这不是?还踢了两唔!”楼悠舟赶忙上手捂他的嘴。

晏临溪趁乱煽风点火:“既然是来求学的,不如先将这策论写了吧?太师今早才布置的任务,我倒要看看堂堂世子殿下,又有怎样的巧思,嗯?”

楼悠舟耳尖飞红,将阿才连拖带拽,脚底抹油地跑了,一头扎进对面房中。

晏临溪看他逃跑的方向,问跟着来的徐内侍:“瑞安阁的屋顶不是早就修好了?他怎么还住这里?”

徐内侍,偏巧每回都是他,用帕子拭掉额角汗珠,回道:“这……这是陛下的意思,说是住得近些,方便日后相互学习。”

晏临溪心道:“将他们两个放在一起还能学到什么?精进嘲讽之能么?”

“那奴……便先回去了?”徐内侍试探道。

晏临溪自然不会为难他,立即让他回去复命。

也不知道是因为白天这遭事,还是因为那策论将自己磨砺得形容消瘦,向来入睡无梦的晏临溪竟然梦到了前世。

那应该是宝庚一十六年春,我驻守在北疆的第三年。

西面的乙宛,所处战场地势不佳,士卒难觅藏身之处。去岁秋收便欠佳,今岁又逢旱魃,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不再适宜行军打仗,于是暂且收兵。

北面的宿戎,旧王已经病逝,听闻新继任的王与先王性情大不相同,爱好和平,有与虞国交结之意。

总之,这一年的边疆,还算太平。

皇帝下诏,特在端午之前,召部分驻边将士回京,共度团圆。

母亲屡次在书信中说想念我,我这个不孝子,也是时候回去探望她一二了。

我回望,被年轻将士们染红了的北疆的夕阳,漫天黄沙簌簌掀起,又轻轻落下。

马蹄声在辽阔的北疆大地上回荡,带着所有亡人的思念,以及未亡人的期待,向着远方的京城驰去。

从北疆到京都,走官道,用了将近二十天,总算在端午前夕入了都门。

那一夜,是“葡萄美酒夜光杯”,也是“玉碗盛来琥珀光”,既是“日出潼关四扇开”,更是“双袖龙钟泪不干”。

珠帘低垂,乐声悠扬,将士痛饮,却尝不出这杯中美酒……是何滋味?

翌日,我照常晨练。

泰禾院的屋舍还留着,此次回来,我照旧住在这里,只是院中侍从大不相同了,都是临时拨来的。我说:“不用人。”行军打仗也这几些年了,早就不是吃饭穿衣还要别人服侍的六殿下。

徐内侍虽然点头应下了,可屋里的人并没有少,仍然有侍从进进出出。想来这也是父皇的意思,我没法深究,也就随他们去罢。他们做他们的,我做我的,井水不犯河水。

晚膳父皇应允了我同母亲一起用。

她一见我,眼眶立刻红了,这面对面短短的几步路,也要踟蹰好一会儿才走过来。她捧起我的脸,眼泪簌簌落了下来,口中只是反复念叨着:“怎么瘦了那么多?”

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大概是生平几个“重”的时刻,我鼻子一酸,笑着说:“哪有?明明壮了不少。”

我不想太过矫情,拉着她坐下来,父皇笑说:“真是‘母子情深’啊!你见我怎么不曾哭呢?”

母亲拭去眼泪,给我夹菜,她吃得少,看到我下颚边的一道疤,发了好一会儿的呆。

烛芯被挑明,窗外传来更声,短打两下,连打多次,已是二更天。

父皇发话了:“今夜便如此吧!”复对母亲说:“将行此次怎么也要留个一年半载的,你们母子二人闲话的时间还多着呢!”

“将行”是我的表字,因为当年冠礼之后,我便要离开京都前往嘉陵。

夜宫寂寂,我提着宫灯独自走回住处,淡黄的光晕透过门窗洒在阶前,推门只见一个侍女正在替我铺床褥,见到我屈身行礼。

我淡声吩咐:“出去。”

她默然一瞬,随即往外走。我听见身后关门的声音,解开外袍,正脱到一半,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

对方背后偷袭的动作绵软无力,没有我这个习武莽夫敏捷,让她扑了个空。

我反手就要打晕她,没想到对方是方才的那个侍女,险险收手,问:“怎么是你?不是让你出去吗?这是要干什么?”

她一咬牙,贼心不死。我挑起眉讶异于她自不量力,轻松躲过她的“攻击”,抬腿踢在她膝后,她腿脚一软摔倒在地。

我俯身审视她,分析道:“你么,必然不是刺客,不会有你这样手脚不灵便的刺客。那么……”我眼神一暗,“是陛下派你来的?”

那侍女咬住下唇,低下头,身体止不住发抖。

见她这副样子,想来自己是猜对了。

屋里一时之间落针可闻,我的眸色幽深,心道:“陛下……疑心日重。”

我先前在边塞早已听闻,陛下对太子、对皇后、对卢家所做的一些事的大概,母亲的信中也有提及,只不过都是简短带过:“宝庚十一年正月,后之兄为诸朝臣所劾……七月,曹国公请命西征,上弗许……八月,禁足东宫……”

太子在京都才子中素有佳名,朝廷中称赞过他有贤德治世之能的官员不在少数,而当今皇帝近几年却屡遭疾病缠身,身体日渐孱弱。

此时,他会作何感想?

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对那侍女说:“你走吧!”

她噙着泪仰头看我,我知道她今夜走出这个院子大概就没什么好下场了,于是蹲下来,跟她说:“你就告诉陛下,我从军三年,早已匿于女色,尤好男风。”

她的表情从哀伤转为惊讶,瞠目结舌,好奇地四下打量我,恨不得现在就验证是否确有其事。我好笑地看着她,“还不走?”

她低下头,扶着旁边的案几缓缓站起身,行礼后一瘸一拐地走了出去。

我看着门被掩实,眉间皱痕愈深。

此后那侍女怎样我不得而知,反正我屋里的人是没少,但侍女少了,俊俏的侍卫倒是多了几个。

要我说,他们演技忒烂!挤眉弄眼毫无美感不说,还动不动朝我坦胸露腹,生怕我看不出这是在“刻意勾引”。

当然我一开始确实没有看出来,我以为他们是在挑衅我真刀实枪练出的膂力,遂也脱了衣服展示手臂肌理。正得意时,忽然看见其中一人脸颊微红,我突然顿悟,赶忙拉起衣服,第一次尴尬得无所遁形。

从那以后,院子里又多了几个体格纤细的小吏,竟然能和侍女们聊到一块儿去。眼看着这院子成日莺莺燕燕,只待陛下一声令下,就能直接建起一座花楼!

我一有机会便溜到母亲宫里,可是后宫也不是我能随意进出的,实在不行就只能整天待在校场。

正当“苦不堪言”之际,晏思泽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