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岁**欢 > 第2章 九王

岁**欢 第2章 九王

作者:姜葱肉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5 05:46:23 来源:文学城

八月初六,黄道吉日。

曹今砚在十八岁这年的盛夏,正式被封了王,皇帝赐了他单独的府邸,他从皇子所搬了出去,住进了新王府。

开府立衙的这天日子极好,宜建宅,宜嫁娶。

宫里也有大喜事发生,虞应欢被封了太子侧妃入东宫。

走东华门出宫的那日,正巧碰到应欢的婚车驶入宫门,软红十里,曹今砚打马行过,一脸冷漠,与送亲队伍即将错开的时候,他突然心生混念,策马返回到喜轿马车跟前与车驾并驾而行。

身旁的嬷嬷都知晓九皇子是个混不吝的性子,一脸紧张地盯着他只敢怒不敢言。

跟着婚车行了几步,谁也没有先说话。

风从宫墙处的甬道灌进来,吹起了马车车帘的一角,应欢一身喜妆,金冠堆砌、喜扇遮面,她是这样的好看。

曹今砚侧头看了一会儿,转过头去,声音有些缥缈。

“宫里不比外头,你以后若是受了委屈,可以差人报个信给我。”

应欢没有侧头,只是斜眼觑了他一眼。

话一出口也觉得没趣,曹今砚继而找补:“当然了,有太子护着你,想来你也不会受委屈,倒是我多虑。”

应欢把扇面下移,只露出一双眼,温和而又平静的注视着他,没有寻常女子的娇羞。

“应欢谢过九殿下的关怀。”

说话一板一眼,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般见外了。

曹今砚把头转过去,目光幽幽沉沉的望着她,思绪有些复杂。

良久,他终于妥协:“走吧,趁我还没发混,再迟上一会,我真怕控制不住会抢亲。”

这话吓得一侧的嬷嬷们瞪大了双眼,不约而同又小心翼翼地护在马车前面,深怕这混账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毕竟这个皇城头一号的混子名头响彻京城,当街抢亲这种事在外人眼里他还真干得出来。

马车从曹今砚面前缓缓行过,他哂笑一声,转身策马出了宫门。

转头人就去了河源大街,至于东宫的喜宴......

谁爱去吃谁去吃。

河源大街是京城出了名的勾栏瓦舍浪荡之地,如今的曹今砚有了自己的府邸,再也没有人约束这混账的性格,他日日宿在楼子里听曲斗蟋蟀。

一开始还挺有几份滋味,后来待久了听得多了也就没甚意思了。

但他仍是去的勤,不为别的,只为图个热闹。

王府冷清,除了个从小服侍曹今砚的老太监随他一起出宫当了管家,宫里的贵妃牵挂他送了些零零散散的丫鬟仆从,再无其他。

按理说曹今砚贵为当今皇九子,年方十八,风华正茂的一枝花,正是议亲的年纪,然满京城却没有一户官宦人家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他。

一是因为这厮诨名在外,成日里走鸡斗狗放浪形骸,自然没有好人家愿意将女儿的终生幸福托付给他。

第二个原因嘛,则和曹今砚的身份有关。

他是本朝皇帝第九子,当今太子与他是一母同胞,是他的嫡亲哥哥。

可惜当年中宫皇后在生他的时候难产而亡,还在襁褓中的曹今砚才被放在尚无子嗣的贵妃宫中养大,认了贵妃李氏为养母。

大约是对已逝发妻的怀念加亏欠,皇帝在皇后死后第二年就册封年仅十岁嫡长子为皇太子,那一年,曹今砚还没满周岁。

皇帝年轻时,算得上是一个称职合格的帝王,接过先祖手上的江山后,励精图治了几年,便将心思花在了别的地方。

太子年岁见长,在朝中颇有威望,与之同样有威望的还有一人,三皇子英王。就连皇帝也时常夸赞英王,文韬武略出类拔萃。

朝中很快划分为两个派系,一派为太子党,一派为英王党。

曹今砚与太子一母同胞,理所应当的被别人划分成太子党,年幼时尚且天真的他,想不通大家都是至亲兄弟,为什么非得争得你死我活?

太子笑他傻:“皇位只有一个,都是父皇的儿子,天之骄子人中龙凤,谁都想坐那位置。”

彼年他还小,不甚懂这些,“可哥哥你是太子,是一国储君,父皇百年之后,理应由你坐上皇位。”

这是心里话,兄弟俩一个娘胎里出生,正统皇储自然是毫无疑稳坐龙椅的人,至于曹今砚,皇位于他太过遥远,他从未肖想过。

他的愿望至始至终都很简单,抱紧太子的大腿,做个福贵闲王潇洒一生。

可这个想法并没有持续太久,太子听到他这个答案沉默了会儿,平静问他:“那阿九呢?阿九就没想过那个位置吗?”

曹今砚手指不由自主的颤了两颤,看着一母同胞的亲哥哥,既熟悉又陌生。

是哥哥,也是储君。

更先是储君,才是哥哥。

年岁越长,越能体会到当年太子那番话的恐怖之处,天家无父子,皇家无亲情。

逃避皇宫的党争是曹今砚能安稳活下去的唯一出路,唯有一点他不甘心。

在原先的人生信条里,出宫关上府门过自己的悠哉小日子,应该是他和应欢一起。

但现在,应欢不要他了。

当富贵闲王的第一个年头,曹今砚的日子过得很是凄凉,王府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又戚戚。

逢至年关,宫里每年都会在除夕这天设宴,宴请百官和宗室。

曹今砚今年并不想去,去了少不得要被皇帝和贵妃数落,甚至还会见到太子携虞应欢出席,他嫌膈应。

但宫里早早来了旨意,王府的朱总管将人从被窝里拉出来,像哄祖宗一样,将人哄起身,“诶哟我的好王爷,活祖宗,贵妃娘娘特意叮嘱过的,今年啊是您分府外住的头一年,怕您忘了规矩,特意遣人来请,快快快。”

曹今砚被簇拥着穿衣,朱红色的王爷朝服穿在身上,人也有了几分倜傥劲儿。

他懒懒打了个哈欠,抬眼看了眼天色:“这么早就进宫?”

朱总管勤勤恳恳地帮他坠好玉佩和鱼袋,絮絮叨叨:“哪早啊,先去贵妃宫里请个安,听闻圣人这几日精神不错,贵妃娘娘的意思是您早点去,说点吉利话,圣人听着也会高兴点~”

曹今砚挑眉一笑:“朱叔,有没有人说过,你比宫里那些老嬷子嘴还碎。”

朱管家是看着他长大,对曹今砚来说,见朱管家都比见皇帝亲爹的次数多。

朱管家:“王爷慎言,老奴可担不起这一声叔。”

曹今砚对镜正冠,浑不在意:“宫里我省得,宫外随我意。”

说罢长腿一迈出了院门,撂下一句:“今晚估计不回来了,不用给我留门。”

进了宫时间还早,他先去了贵妃宫里请安,人还未至便听到里面传来阵阵欢笑。

曹今砚问内侍:“谁在里面?”

“几位娘娘和太子侧妃在里面闲聊,殿下要不要通传?”

“哪个侧妃?”

“虞侧妃。”

曹今砚瞳孔有一瞬的怔愣,眉梢微挑:“不用,我自己进去。”

虞应欢嫁入东宫小半年,并未被直接封为太子妃。

在她之前,太子娶过一任太子妃,两年前,先太子妃难产新丧,一国储君的婚事才被重新提上日程,与虞应欢一起嫁入东宫的还有一位姑娘,西北边军协领洛将军的女儿,及笄之后便被养在京中外祖家。

朝中文武两大重臣的女儿都入了东宫,一同封为太子侧妃,估摸着这正妃的位置给谁都不合适,索性两个都不晋封。

刚踏进门槛,正殿里坐着一群珠钗环绕的宫装妇人聊得正起劲,看见曹今砚来,德妃张氏嗓门高亢,笑着指向他:“瞧!正说着,正主就来了!”

曹今砚笑着扫视了一圈众人,最后的目光精准锁定在应欢身上,她也在笑,只是两人目光不经意的交汇一瞬,笑意微微凝滞。

贵妃向他招手:“夜里才开宴,你来得倒早。”

曹今砚朝诸位娘娘拱手行礼,笑道:“府中无事,便来早点给母妃请安。

说完目光看向德妃,言语懒散:“说我什么?儿臣最近乖得很,并没有闯祸。”

贵妃佯打了一下他的胳膊:“瞎胡闹什么,长辈都在这,给我正经点。”

长辈?

差点忘了,应欢从他指腹为婚的对象变成长辈了,他的嫂嫂。

曹今砚拿眼风扫了一眼她,坐得四平八稳,端得一派贤良淑德。

他挑眉,发出一声不经意的轻哂:“是,各位娘娘面前不敢造次。”

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准备听听看后宫这些妇人都在聊些什么闲话。

德妃是六皇子的母妃,正忙着六皇子在开年二月末的婚事。

提起婚嫁喜事,后宫的妇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对宫里皇子公主们的婚嫁大事操起了闲心。

曹今砚来的时候,刚好就说到了他头上。

德妃眼珠子转了转,左瞥一眼曹今砚右瞥一眼虞应欢,清清嗓哪壶不该提哪壶。

“待开了春我家六哥儿的事情一办完,宫里就剩八公主和咱们九哥儿了,姐姐可有中意的姑娘讨来做儿媳呀?”

话头指向贵妃,她明显一怔。

曹今砚和虞应欢当年两小无猜,指腹为婚的事,宫里的各位娘娘都是知道的,可如今虞应欢已经嫁入东宫,成了太子侧妃,不好再开这些玩笑。

在座的都是人精,场面气氛瞬时有些尴尬。

甚至好些妃子直接看向虞应欢,目光明显带着调笑。

曹今砚端了茶盏慢慢来抿,说话不疾不徐:“德娘娘还是这般古道热心肠啊,六哥的婚事娘娘是觉得事情不够忙吗?我呀这不还小嘛,心性都未定,现在娶妻明摆着耽误人姑娘。”

德妃笑起来,声音更大了:“你们这些小的倒是不急,可你也得为你母妃着想啊,你早日成家生子,人生方得圆满,大家说是不是啊,太子侧妃,你认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