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四方笼 > 第17章 第 17 章

四方笼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舒白老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3 23:14:30 来源:文学城

沈思漓为自己的小发现感到惊喜,浅笑摇了摇头,心中将这股熟悉感归结于外出赴宴时随便听了一二,转头将便抛诸脑后。

她转身进入药王殿跪着叩拜了药王像,心中默念祈求母亲卢夫人和结姨娘身体康健百病不侵。

紫苑手中提盒拎了一路,沈思漓保持跪姿从盒中取出厚厚一卷抄写的《太上清静经》交由紫苑供于案前。继而手持三支香口中默念祷词,临出殿前再上几盏香油灯。

紫苑扶起沈思漓,走出药王殿,假装不经意问起:“五姑娘,真人送您的锦囊里莫不是装着什么神仙法宝?”

沈思漓路过两个勾肩搭背的小孩,歪着脑袋看天,巴掌大的小脸皱起:“我在想,拆还是不拆?”

紫苑好奇的要命:“拆开看看呗。”

沈思漓掂了掂紫锦囊,隔着布料轻轻按了又按,像是个带有弧度的小长片,心想莫不是茶道所用的楠竹茶则?

紫苑探头探脑,一双精明的眼神直往锦囊上瞟。

沈思漓低头将锦囊挂在腰间,偏叫这小丫鬟眼馋,语气轻松道:“回去看法事吧。”

紫苑肉眼可见地失望,肩膀垮了下去,消极应道:“是。”

待几人身影右拐回玉皇殿,萧三公子做贼似地回首环顾四周,压低嗓子悄悄地说:“ 嘿……你听清了吗?”

高无定眼眸里仿佛坠入星河,嘴角不自觉上扬,喃喃道:“她的嗓音好细好软。”

“我不是让你听这个!”萧三公子情不自禁来回摇晃好兄弟的肩膀,“我是问你听见那丫鬟喊的五姑娘没?!”

高无定仰着头,呆呆张开嘴,缓缓飘出透如蝉翼般的人形。

萧三公子一想到哥们看对眼的小姑娘,竟然是未过门的继母,当即松开手笑得前仰后倒,捧着肚子直不起身。

他笑得气喘吁吁,直到笑到没劲才撑在高无定肩膀上借力起身,瞎操心替他出馊主意:“怕什么?反正你爹还没上门提亲,拜托皇后娘娘说说情,把新郎官换上一换呗。”

高无定一激灵,立即回了神:“这主意好!”

萧三公子翘起一边嘴角笑道:“走走走,找兴荣俩兄弟到赌坊耍去。”

二人勾肩搭背大步阔首准备下山。

玉皇殿法事恰好结束,凌虚真人回后山清修向众人告辞,旁的啥事没办,好似他特意走一趟真是为了核验志怀道长的作法是否生疏。

一场法事下来,卢夫人气色红润,一扫浑身疲乏精气神大好。

卫寅眼疾手快替丈母娘捐上丰厚的香油钱,卢夫人嘴上推脱,心里只夸女婿懂事。

卢夫人心中记挂三兄弟的学业,笑吟吟问道:“我去一趟文昌殿为三个哥儿求符,你们是在这儿等我,还是去东侧罗公塔旁的桃花林逛逛?”

今明两年的秋闱和春闱乃是新帝登基后首届选拔,清虚观文昌殿最为灵验,因此香火也最为鼎盛。参拜者大多为结伴而来的学院学子,以及不少像卢夫人这般操心孩子成绩的父母。

沈思漓心中腹诽,所谓“灵验”之说,还不是因着胤都官宦子弟众多。国子监等众书院名师大儒数不胜数,高中的概率自然胜出别处。

沈湳乔给卫寅递了个眼色,卫寅会意立刻回道:“在此处待着也是闲着,小婿听闻清虚观桃花林乃胤都奇景,何不让相宜带姊妹一同欣赏。”

云昭四季如春,遍地花香芬芳,中州再名贵的花种搁云昭不过是路边野花。更何况,云昭士兵于山门墙头上撒下桃花海,要说卫寅没见过桃花林,连他自己都感到脸红。

卢夫人显然也想到这点,只是笑笑并没有拆穿:“那便劳烦世子了。”

明眼人皆看出卢夫人在为他们制造没有长辈在的相处机会。倘若旁人问起,正好还有两个妹妹跟着,并不算二人独处。

卫寅连忙道:“不劳烦不劳烦,荣幸之至。”

清虚观桃花林确乃胤都奇景,每逢花季一入林内仿佛置身桃粉色世界。此处不仅是官宦人家赏花的好去处,每年三月三仅限女子入内,也是千金小姐们挂绑红绸祈求姻缘的圣地。

与卢夫人分道而行,卫寅没了拘束,热情似火般缠着沈湳乔说话,一点都没顾忌后边还有俩小姑娘。沈湉湉与沈思漓难得默契放缓脚步,与二人拉开一段距离。

游廊栈道七拐八弯,未见桃林花香先行。不少风华正茂的少女们同路而行,纷纷对廊上唯一公子哥卫寅侧目而视,掩唇窃窃私语。

临近桃花林,两侧游廊零星栽种几颗“桃先锋”,不过皆被人为摘去花瓣,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杈,以及一地零散花瓣。

沈湳乔斜睨一眼卫寅,兴师问罪道:“你干的好事?”

卫寅心虚别开眼,抹了一把额上冷汗,急中生智道:“我手下都是粗人,对花花草草一丁点都不怜香惜玉,回去我定要好好训斥一番。”

习以为常替少主背锅的众云昭士兵:“……”

“好在没人逮你,”沈湳乔取笑他,“否则明日城内便会流传起云昭世子辣手催花的名号。”

卫寅悻悻一笑,用两人之间才能听到的声音说:“我卫正阳眼里只有沈三姑娘一朵娇花。”

沈湳乔美目嗔怪一扫,卫寅到底是年轻气壮的小伙,火头“腾”地一下烧上脊椎骨,都快酥成渣了。

守林的士兵换了人,卫寅吩咐云昭兵留在此处,温声同守林士兵解释陪同未婚妻子赏花,并出示云昭王府令牌,被特许放行进入。

游廊一路通向前方,在中段左侧转出垂花门便是桃花林入口。满目桃林盛景尽收眼帘,桃花香气扑面而来。

刚进桃花林就听到一片欢声笑语,少女们穿梭在错落不齐的桃树之间追逐打闹,或择选出密密簇满粉嫩透白的枝头,悬挂上写上愿望的红绸,又或是席地而坐赏春赋诗,言笑晏晏好不热闹。

入林处有一龆年道童坐在板凳上分发红绸,沈思漓对求姻缘没兴趣,纯属起到陪衬的作用,领到红绸后并无落笔的冲动。

万花丛中一点绿,突然出现的男子很快成为众人的焦点,好些个女眷认出沈湳乔,猜测站在她身边的便是不日即将成婚的云昭世子。

其中不乏与沈湳乔交好的贵女们结伴来打招呼,一时间云昭世子沦为众人观赏的稀罕货。更有甚者嫌弃他拐走沈大才女,对着卫寅评头论足起来。

沈湉湉一声不吭自个寻熟人去,如获新生般同好友谈笑风生起来。

桃山盛景很美,沈思漓兴致不高,匆匆囫囵扫过一眼,与周遭的热闹显得格格不入。她贴上沈湳乔后背,附耳低声道:“阿姐,我去游廊上坐会。”

沈湳乔素知妹妹脾性,偏头叮嘱:“佩戴好真人给你的香囊。”

沈思漓淡淡“嗯”了一声,从众人焦点中缓缓退场,坐在游廊上放空思绪。

紫苑伫立一旁,悄悄觑了觑沈思漓,又见四周空无一人,于是大着胆子说:“五姑娘……奴婢……奴婢也想去挂红绸。”

沈思漓微一颔首,紫苑露出三分意外七分惊喜,迫不及待奔向桃花林,仿佛将在桃树挂上愿望便能心想事成。

若桃林当真灵验,世间又怎会有诸多遗憾。

沈思漓是奴婢生的孩子,自然听结姨娘说起奴婢的“盼头”,于有些姿色的婢女而言,给公子哥当妾是贫家女能为自己挣地最好出路。

与其被指给乡下又老又丑的汉子,过着又苦又穷的日子,整日担惊受怕吃不起饭被丈夫卖了换米,不如豁出去争一争。失败了许是如同牲口般被主母拉去配小厮,熬过多年熬成婆子,再看年轻丫鬟争姨娘。就这么循环往复,是宅院里大多数丫鬟们的命运。

不论如何,在宅院里当牛做马有主子养,总是要比在外面当草芥来的要好。

她虽然能够理解紫苑,却不代表能够容忍紫苑常常忘记本分。

百无聊赖间,沈思漓心下一动,解下腰间紫色锦囊,轻轻一拉便扯开口子,里面赫然装的是——一节微微弯曲的树皮。

巴掌长的树皮,约有两指宽,深褐色的外皮粗糙皲裂,像是干旱的河道爬满细细小小的裂缝,形状肖似古槐树残缺的那一块。

“难不成是香料?也不香啊。”沈思漓放在鼻下嗅了嗅,自言自语嘀咕着。不死心再去翻看锦囊,果不其然……还有两张小纸条……

第一张字迹飘逸,依稀能看出苍劲有力的笔锋,和落笔者当时沉重的心境。

如果不是纸上写着:小友帮帮忙,转送给有缘人即可。

沈思漓看完纸条,脑海中想象用凌虚真人的口吻说出这句话,登时从胸腔里哼出几声无可奈何的呵笑。

何为有缘人?

相逢即是有缘,难不成随意转送他人即可?又何必经她的手一遭?

沈思漓努了努嘴,漫不经心打开第二张,当即愣了神。

纸条上写的是:随心而动,随意而为。

沈思漓心想自己无欲无求,如何能心动?

可她迟疑片刻,扪心自问……当真无欲无求吗?还是早已变得麻木不敢再有奢望?

世人皆有所求,所失所困所不得,如苍穹之繁星数以万计。而沈思漓生来便是笼中鸟,哪怕她敢想,重重世俗伦理也会将她打回暗无天日的深渊,仿佛连奢望都是种过错。

字条轻飘飘的,却有一生之重。

男子有抓周礼有机会选择走什么样的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女子只有被父母安排嫁给什么样的人,成为什么样的贤妻良母。

即便神仙下凡为她算上一卦,说沈思漓将来会成为行走江湖的女侠,或是上阵杀敌的女将军,又或是位极人臣的权臣。沈思漓也只会嘲笑神仙不懂世俗,寻常女子孤身一人出城都不一定能活,又谈何像男子那般建功立业。

她没想过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她灵魂深处排斥成为人妻,像卢夫人那般守着一个家,看全家人脸色。或者这男人死了,她坐拥无限财富,无拘无束潇洒一生也好。

这很难,得看天意。却又不难,事在人为。

沈思漓脑海中骤然浮现萧宴清的身影,她表姐是东阳长公主,姐姐是云昭世子妃,自己是陛下亲指的侯夫人。

不论将来在侯府是否水深火热,在外人眼里她的身份已足够让大部分人退让。也就意味着,她想要的比起常人更加轻易而举。

她纤长而又弯曲的眼睫轻轻地眨动了下,眼神中逐渐聚起疯狂,情不自禁攥紧手中纸条,仿佛攥着的不是纸条而是扶她直上青云的砝码,嘴角勾起自得地笑:“功名利禄,我也求得。”

皱皱巴巴的纸团被塞回锦囊,沈思漓眼下思考如何将树皮送给有缘人,正想着古槐树皮像只毛笔般在她修长指间灵活地来回穿梭。

此物既不稀奇,又不是什么灵丹妙药,随意转手送人别人不一定接,接了也未必珍惜。

沈思漓虽不乐意接下这档子事,但对凌虚道长存有敬畏之心,万一没送到有缘人手里,岂不辜负真人点醒她的八字赠言。

她漫不经心往游廊深处走去,左侧漏明墙一步一景。斑驳的光点洒在白墙,漏窗之内叠石成山与前斜的枯枝索莫乏气,映出内里的颓然萧索。

沈思漓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瞬间便有了主意。她从袖袋中捡出石黛,侧身找了根柱子压住红绸上写下几个字,再将槐树皮轻而易举捆扎好,转身进入月洞门悬挂在荒院角落的枯枝上。

此地人迹罕至,有意者自取自珍,怎么不算是有缘?

沈思漓欣赏枯木一点红,满意地笑了笑。

已重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字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