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霜雪尘埃 > 第79章 第七十九章 一栋楼里两个警察

霜雪尘埃 第79章 第七十九章 一栋楼里两个警察

作者:李千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5 12:45:09 来源:文学城

第七十九章 一栋楼里两个警察

四月下旬,梅思的那一篇书评,在《明报》登了出来,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其时琼瑶虽然在台湾有了名气,于香港却还少有人知,便有人想要看她的小说。

瞿明这一天特意来她家,问:“梅小姐,那本《烟雨濛濛》,可不可以借我看一看?”

梅思笑道:“就在这里,拿去吧。”

瞿明便带回家里去读,那一本书在她家流转,这个读过那个读,梅思这一天去要书:“鹤女说要看看。”

瞿明各处翻捡一通,满脸抱歉:“啊哟,给人家借了去,不知哪里去了,我再买一本还你。”

梅思一笑:“倒也不必,我回给她说丢了便罢,我反正已经看过了,不须再看。”

想来是感觉不好意思,瞿明连声请梅思坐下来喝茶,拿出老婆饼款待,大家闲话谈心,鄂维义便讲起政治:“梅小姐,你那一篇书评,是很好的,延安与依萍一样,与其说革命,不如说是报复,他们提妇女解放,只是把妇运当做是工具。”

发在《明报》上的那一篇文章,《星岛日报》也有转载,就给鄂维义读到,今天终于得闲,有机会说这个。

瞿明在一旁连连赞成:“国民政府难道不重视妇女么?我们妇女部的同志,都是有志于此的啊!那些人就是煽动妇女,利用她们的力量来反对政府。”

鄂维义又大声称赞梅思的觉悟,及早回头,不给人利用。

梅思默默坐在那里,片刻之后笑道:“盖了新楼,不知要怎样才能换到那边去住?”

说到这切身相关的新闻,瞿明也热心议论:“是啊,这一阵正在打听,我们倒是罢了,在这边住了这许多年,邻居们都熟悉,住着还好,只是林鹃和玉树两个,小夫妻总不好一直挤在这里,不方便,况且还有孩子,林鹃又怀上了……”

当晚,梅思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鄂维义说延安是利用妇女,自己不想辩驳什么,但即使是工具,也未必全无价值,鄂维义和瞿明都没有看到,当暑假里,女大的同学们去乡村开展妇女工作,那里的女人是多么激动,一群群涌来,盼望着能够救她们。

陕北的妇女实在太苦了,缠足、花柳病、买卖婚姻、丈夫的殴打,假如说黄老爷的家中,还有表面上的尊重,在陕北乡村,连这种虚伪的矫饰都没有,**裸地呈现出父权夫权本来的样子,梅思当时实在震惊,假如能够解救全中国的妇女,自己愿意成为工具吗?

梅思此时已经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当年她是不认为自己是工具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追求光明的自我选择,更何况在那个时候,这确实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七月十八号,梅思坐在房间里,面前摊开一个本子,同贺健莲正说着:“这一阵都没有怎样涨,不过终究还是有收入的,健莲姐,这三个月你可得一毛二分的利息。”

贺健莲叹一口气:“就在里面放着吧。她梅姨,这股票到底要跌到什么时候?咱哪天才能把钱再投进去哩?”

梅思笑道:“先不急,再看看。”

四月里,恒生一半股份出售给了汇丰,这一家香港最大的华资银行,就此成为英国银行的一家公司,梅思与窦啸川和邹千里议论起来,都很是惋惜,民族产业啊,一步步沦陷了。

贺健莲对此倒并不是很在意,只顺着话头感叹两句便完了,她最在意的是,股市什么时候能振作,现如今在那里面,几乎就是没有钱,从前倘若手头紧,还能从里面提个零用钱,现在是只能动老本了,这让她感觉恐慌。

这时候门一开,一个十**岁、穿着制服的健壮男孩从外面撞进来,梅思转头一看,笑道:“明强,啊呀现在应该叫廖Sir了,毕业典礼怎样?”

那个男孩子正是大柱,已经有了个学名,叫“廖明强”,妹妹也改了名字,叫“□□”。

听到梅思这样调侃,明强红了脸,站在那里讷讷地叫了声:“梅姨。”

贺健莲笑道:“咳!什么廖Sir,毛还没长齐的小子,刚从学堂里出来的,他能干什么?”

明强更加支支吾吾,差一点便要转身跑出去了。

这时忽然门又推开,阚德龙摇摇摆摆晃了进来,嘴里衔着一颗烟,抬手便拍明强的肩膀:“啊哟,廖Sir,毕业了哦,马上就要出更了哦,大家邻居一场,今后全靠你照应。”

明强转过脸去,一脸厌烦,装作倒水,躲开了他的手。

阚德龙哈哈地笑:“明强啊,咱们这栋楼里,总算出了体面人物,你当差佬,有出息了,好好努力,当督察,你也晓得你德龙叔,这些年为了生活,有时候难免给人误会,将来若是进差馆,便是你的天下了。”

梅思看了看,贺健莲性格耿直,对着阚德龙,向来冷淡,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明强则是与父亲的脾气有点像,不太爱说话,更何况年轻不会转圜,倘若真的得罪阚德龙,反而不好,少不得自己出头,微微一笑:“倘若早一点退休,离开是非之地,想来也能安闲。”

阚德龙眼望着她,咯咯笑起来:“梅小姐,你真是慈悲心肠。”

好像个活观音,得空便给这些孩子补习功课,勉励她们好好读书,靠知识学问争取好的前途,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石硖尾烂仔虽多,本楼却略少一些,眼前这个大柱,如今叫“明强”了,很光辉的一个名字,便当了差佬,香港多的是山东差,到那里得同乡照应,没准将来真能管事。

此时还劝自己金盆洗手,她以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然而哪有那样容易?进了14K,比她当年去延安还难脱身,况且在14K这么多年,如今自己除了靠暴力威逼赚钱,不知道怎样做其她的行当,离开这里,要自己怎样生活呢?

阚德龙转身便走出去,开了门登时又乐了:“啊哟幸女,来了多久?怎么不进去?”

薛幸在门前躲闪不及,索性便走进来:“明强,恭喜你毕业。”

到这一年十二月,梅思这一天回来石硖尾,抱着膝盖坐在床上,沉吟好一阵。

究竟应不应该重入股市?今天与尹宗翰议论股票行情,费经理通过老同学得来的消息,恒生指数十一月三十号七十七点九五,早前一月二十九号,是一百零三点五三,将近一年时间,香港股市缩水四分之一,而且这一阵还在出事,就在上个月末,远东银行又遭挤提,眼看这一场银行业的危机还没有结束,虽然股市已经跌成这样,只怕还会再跌,所以大家心里便也都拿不准。

尹宗翰当时苦笑着说:“梅小姐,你是不须担忧的,反正你还能写文章,不像我们,全靠股票吃饭,这一年来跌成这样,同仁都日子难过。”

难怪古人“狡兔三窟”,梅小姐就是个例子,虽然在香港会浮沉已久,却不全指望股票生活,她另外还有职业,给报纸写稿,这几年“梅影”的名字在报上不时见到,提起她,人家往往便能记起:“哦,是去过延安的那一个。”

所以股市虽然惨淡,但她还不愁吃饭。

梅思笑容也有些勉强:“也没有那样安心。”

眼看坐吃山空,这几年自己卖文赚钱,多是靠过去的经历,每日在日记里爬梳搜集,找出话题来写,从延安日记起头,到如今解放战争已经写完,正在写的是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大陆的那两年,然而读者的兴趣显然没有那样浓烈,毕竟在香港,有许多人是从大陆逃来,这正在发生的故事,欠缺了抗战时代那种因距离而产生的好奇感。

就连窦啸川都和她说:“梅小姐,你要想想法子,换一些题目来写了。”

总是这些,读者会腻的。

梅思当时望着他:我也想的啊,然而要我写什么呢?可惜《烟雨濛濛》已经给琼瑶写了,不然把我的身世写出来,便是一部现成的小说。

因此梅思也愁,难以为继,只靠给小报写小说,稿酬实在太过菲薄。

然而现在却也只能等待,看一看过年之后,股票会有怎样的变化。

在这样的犹豫彷徨之中,除夕到来,徙置楼热闹非凡,隔壁屋中,归家几个人回来看望家人,就在去年,林鹃与玉树两个获得迁居资格,在新大厦得到一间屋,结婚几年,终于有了自己的住处,归涛也随同过去,一家人在一起,当时搬家,欢天喜地。

梅思记挂几天后重新开盘,本没有什么情绪,不过初一这一天,林鹃与归玉树过来拜年,少不得要应酬。

苏凤香拉着林鹃便说话:“啊呀侬如今是交了好运了,那样一个好房子,自己屋里就有厕所哦,烧饭也不用到外面,一个月只要三十块,阿拉本来也想去住,只是不肯给哦,说阿拉房屋够住,侬看一看,孩子们都这样大了,这么小小地方,哪里够用?要买房也没得钱哦,侬瞧瞧,入伙前先付一万一,之后每个月‘只供’四百块哦,这是要吸干人的血……”

苏凤香手里拿着一张报纸,给林鹃看,上面是“丽晶楼”的广告,恒生银行放贷,“贷款买楼,平过交租”,要说每个月还银行四百块,仿佛也还能应付,仔细一算却不容易。

如今苏凤香每个月赚两百二十块,招娣来娣也都有薪水,一个月能有五百块进账,极力省俭的话,每月能有三百块的结余,有时甚至三百五十块,但要留出四百块还房款,却很有些悬,更不要说还有最先要缴的那一笔钱,一万一千块,实在是一笔巨款,梅思想,自己若是卖两件首饰,勉强凑得出。

归玉树则是与梅思闲谈:

“公司忙么?”

“倒是还好。梅小姐的名字,如今愈发响了,如今报上时时见到。”

梅思摇头:“只怕你很快便看不到我的影子。”

“怎么这样说?”

梅思便诉说了自己的苦闷。

归玉树笑一笑:“世间总是辜负人,梅小姐那样好的文笔,不给人看重。”

转而便说到自己:“无论怎样,你毕竟风光过,出了几本书,看看我现在,一直是落拓,只在小报上登小说。”

归玉树已经写了几年,可惜没能出头,他起先是看到武侠小说风行,便走武侠的路子,然而大报不肯收,只好发小报,后来又转而写侦探和科幻,可惜都没能引起注意。

因此归玉树很是愤然:“凭什么旁人都能行,唯独我便不可以?要说香港这几大家,金庸先生不必谈了,有谁能比得他呢?我只恨古龙倪匡这些人,也都浮上去了,古龙品格卑下,只以奇诡吸人眼目,倪匡更加好笑,新写的,在南极打北极熊,他到底有没有知识的?偏偏这样人,他们的书却能大卖。”

印刷厂的差事一直做着,倒是平稳得很,只是薪水低,又辛苦,几年做下来,实在有些疲倦,况且也不甘心今生便如此,香港是一个文艺发达的地方,各种书都有出版,自己坚持写作,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咸鱼翻身,大红大紫,从此跻身名流,至少也要衣食无忧,然而却长久蹉跎。

梅思想了想:“古龙的书,我没有怎样看过,不过既然能卖得出,想来有他们的长处,若是真要卖文,倒该学一学。”

归玉树平复了一下心气,微微笑道:“你说的有道理,生气又能怎样?既然要用文字换钱,少不得要把文学当生意来做,其实梅小姐你是可以的,琼瑶不是写成了么?她便是抓住了‘情’这个点,很多女孩子爱看的,梅小姐你也是经历过大风浪的,在那样壮阔的背景之中,加入刻骨铭心的爱情,或者竟能畅销。”

梅思心中登时便是一动,归玉树的建议听起来虽然有些市侩,仿佛一个商人,却也有他的道理,琼瑶之所以能成功,不仅仅在于小说中那沉重的历史追问,她描写的情感实在太刺激人心,就连自己读书时,常常也喘不过气。

正在说着,门一开又有人来,薛幸笑着给屋中的人敬礼:“过年好!”

招娣乐着跳起来:“Yes,Madam!”

苏凤香站起来笑道:“幸女啊,过了年便要当差了哦!以后是不是和明强一起出更?”

薛幸放下手来笑着说:“不是啊,香姨,他是巡警,我是交警,站在马路中心,指挥交通的,每天就这样,这样……”

说着便伸出手臂,做着姿势。

大家都笑起来,梅思笑道:“也很威风的,那些车子都要听你的话。”

薛幸一句话差一点冲口而出,“就想把阚德龙的车子拦下来”。

太可恨了,自己的仇人,因为他,自己差一点就要掉进火坑,幸好梅姨帮手,才能有今天当警察。

那一回明强警察学堂毕业,看到阚德龙对他如此客气,虽然是带了三分嘲讽,不过毕竟也表示出,明强的身份不一样了,那一刻薛幸便心动,想着也要投考,与家里人商量过,也都赞成,便去报了名。

要说薛幸,也是个有主意的女子,虽然自小便在工厂做事,但一直没有断了读书识字,日常有不认得的字,便去问梅思,所以这一次警察学堂考试,文化课她也过了的,所以便投考成功,训练半年时间,如今成为交通警。

然而仍不免有些怏怏:“其实我是很想当探员的。”

比交警威风多了,阚德龙当□□这么多年,定然有许多证据,倘若能给自己抓住,便送他进差馆,只有这样复仇,才能消散自己的恐惧和愤恨。

况且探员升迁快,薪水也更优厚一些,这样自己就能早一点还清梅姨的钱,虽然梅姨从没有说过要自己还钱,但薛幸秉性要强,当初的那一笔款子,一定要还的。

送走了薛幸,梅思也出了门,各处拜年,两个钟头后回来屋中,招手便叫招娣:“招娣你来,我同你说说话,现在的年轻人看小说,都喜欢什么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