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霜雪尘埃 > 第80章 第八十章 青山遮不住

霜雪尘埃 第80章 第八十章 青山遮不住

作者:李千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7 11:35:09 来源:文学城

第八十章 青山遮不住

新春之后,香港会重新开盘,股价仍是停滞,梅思左思右想,还是投了一些钱进去,希望股市能有转机,这一阵相对平静,香港工商也还好,下跌了这样久,总该涨一些吧?就像古语说的,“否极泰来”,总不会一直跌。

此外,她提起笔来便写小说,写了几章之后,拿给窦啸川看,和他讲了后面是怎样计划,窦啸川笑道:“梅小姐这部小说,看构想很是精彩,只可惜本报依然是不好发的。”

梅思点点头,说:“我想投《明报》。”

窦啸川并不介意:“投那边合适些,另外梅小姐,我介绍一位编辑给你,就是这一位,裴冰华,你可以找裴小姐聊一聊,对于女性小说,她很有心得的。”

梅思按照纸条上的地址电话,便约了裴冰华喝茶,裴冰华把前面几章文稿看过一遍,又问了她如何安排后续发展,提了几个建议:“女主男主都要突出美貌英俊,风流潇洒;陕北的高原,要写得有异域风情,现在香港台湾的女孩子,是不喜欢那样艰苦的革命生活的,尤其不要让人感到很‘土’,我们不是费孝通,要写;谢玉坤的结局要改,不能写杳无音讯,就此分别,这样虽然是怅惘了,然而对于读者来讲,不够刺激,你要把这个角色写成死亡,要这样安排,他是抗战的英雄,但死在了内战的战场上,包括兰星在内,没有人敢哀悼他,这样就很刺激人的情绪了。故事到这里就好,后面来香港,就不必多写了,只写兰星在香港追忆往昔就够了,很凄美的爱情故事,又有大时代的背景,很能够吸引人的。”

梅思犹豫道:“这样可以么?仿佛没有结局。”

裴冰华笑道:“什么又是真正的结局呢?两段恋情,足够了,看一看琼瑶是怎样写的,年轻的女孩子最喜欢这种浪漫的爱情。”

于是梅思便动笔开始写,不多久便在《明报》连载,每写十章八章,她便会与裴冰华相约见面,商量后面要怎样写,裴冰华对她讲:“延安的事差不多了,赶快转到桂林,虽然陕北的故事也很动人,但读者没有耐心看太久。”

对于延安的描写,按照裴冰华的建议,是以苍茫的高原为主,昏暗的窑洞则是一带而过,裴冰华斩钉截铁对她讲:“住徙置楼的姑娘,是不想再看到窑洞的。”

至于邹茵那样的女孩子,更加对这种黄土洞感到隔膜。

因此梅思着重写延安古城,暮云之下,寒鸦一片片惊起盘旋,很有古诗的氛围。

裴冰华鼓励梅思:“琼瑶多是以古典诗词入意境,非常的优美,我们中国人,还是更能够体味这种美,就好像从小吃惯的饭食一样,故乡的小菜总是最让人挂念的。”

于是梅思便加了一些诗句进去,“荒草浊河连古戍,悲笳明月动山城”,“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兰星与男友漫步到城墙边,男友吹笛来听,幽幽的笛声中,两个人相依相偎,其实景斌不会吹笛子,他只是酷爱写小说。

当写过这一段之后,梅思从头再读一遍:“倘若不看黄土高原,简直以为是重庆。”

强调的是横刀夺爱,女主为爱献身,之后便送别了恋人。

裴冰华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这样的写法,冲淡了革命,不过梅小姐,你要想明白,无论你想告诉人们什么事,第一要紧务必要有人来看,倘若没有人肯读,不管你有多么重要的见解,都是无用的。”

梅思叹一口气,终究要为五斗米而低头。

裴冰华见她仍然怅惘,便赶忙又说:“况且一个真正会写的人,即使是风花雪月,也能够写出许多东西,旁人还不知不觉。”

梅思这才稍稍开怀,是的,虽然延安的故事在小说中只占不多篇幅,但毕竟也给读者看了延安。

这一部《青山遮不住》,在报上连载了大半年,果然叫好连连,裴冰华喜滋滋安排出版,对梅思说:“肯定能大赚一笔!你赶快着手写第二篇小说。”

梅思皱眉:“写什么呢?”

裴冰华拍着她的手:“就照这样写,你想想还有些什么见闻,张爱玲写了那么多,都是她家里的事。”

裴冰华同她讲,三四月便可以印成书,梅思一面发愁下一部要怎样写,另一面也是欢喜,只等拿版税,据裴冰华说不会少。

梅思这边很开心,可是苏凤香却烦恼:“这工实在做不得了!”

梅思一愣:“怎么了?”

“老板发了令,要大家小心做事,倘若碰坏了机器呢,便没有薪水,而且也不许人请假。你想一想,每个人都有家,哪可能全没事呢?况且自己也难免有身体不舒服,不准请假,要人在机器旁边做到死么?”

梅思蹙眉:“这样实在太过分了。”

简直就好像《包身工》,虽然还不到那样惨烈,但是人造花厂这样做,是把人当做了机器。

“你们要怎样办?”

苏凤香冷笑:“怎样办?自然是和他们闹咯!倘若这样也答应,还要人活么?那机器,哪年不坏几回?都已经用过几年了,又不是新买来,这都要算我们的钱,老板无本万利,都是我们给他买的机器。”

梅思直觉情势不妙,到五月,工潮果然愈演愈烈,七月街头开始出现炸弹,贺健莲每日提心吊胆:“大柱怎么办?会不会出事啊?”

一直到这一年的年底,炸弹才消失了,人们都松一口气。

邹千里道:“都是北京,那边在策动。”

梅思手握茶杯:“也是老板太过头了。”

资本主义的香港,活生生上演资本家对无产者的压榨,十分傲慢的,解雇工人,关闭注塑机部,这样强横,有恃无恐。

邹千里也默然,确实是有些过度,这样苛刻的条件,让人怎么能够答应呢?虽然怨恨这一场大暴动给人的惊恐,可是与朋友谈起时,也是以为这样太激怒人了,大陆的革命没有看到么?真的以为可以随便做?

几分钟后,邹千里叹道:“香港街头简直成了巴黎公社。”

转头望向梅思,马上又说:“桂廷准备去马来西亚。”

梅思一愣:“还回来么?”

邹千里摇头:“很难讲了,正在卖房。”

又拍着膝盖恨恨地说:“真是害人不浅!股票都在跌!”

六八年二月九号,春节已经过了,此时是正月十一,梅思与白明珠邹千里相约,到码头送别常桂廷一家人,白明珠与石碧月依依话别,邹千里握住常桂廷的手,红了眼圈:“桂廷,多多保重。”

常桂廷笑容有些凄惨:“你也是一样。”

然后环顾四面:“没想到这个年纪,终究是去国怀乡,连香港都待不住了。”

本是广西人,国民政府于大陆失败,他逃亡香港,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毕竟也是中华国土,哪知香港也如此动荡,回忆起去年大半年的惊恐,简直就是城市战争,让自己再不敢住下去,只好变卖资产,离开香港,飘去南洋。

梅思宽慰道:“马来西亚也有许多中国人,那边天气很是温暖,据说很有些像香港。”

常桂廷朝她一笑:“梅小姐,还未恭喜你出书,那一部小说很好,只可惜偏遇到了这样的时局,想一想很是对不住你。”

梅思噗嗤一乐:“又不是你搞乱香港。”

常桂廷也笑起来,动了动嘴唇,视线飞快向石碧月那边一瞟,又望望梅思,说:“千里,以后到马来西亚游玩,可以找我。”

邹千里含笑答应。

到这时开船时间将近,彼此赶快又说几句话,石碧月便叫着孩子们:“快上船!”

又招呼常桂廷:“拿皮箱。”

上午送别了常桂廷,梅思便去见裴冰华,其时已是下午两点,裴冰华却刚刚从外面回来,还没有吃饭,梅思道:“我到外面走一走。”

裴冰华抬手拦住她:“我等下又要出去的,下午要与人见面。我们赶快谈,那一部小说……”

外面忽地有人叫:“裴小姐,送饭!”

裴冰华忙站起身,走去接饭,回来摊开食具在桌面,是一份烧鹅饭,她一边吃一边继续说着:“可惜时机不对,偏偏香港暴乱,本该红起来的,却落得不温不火,不过如今好了,总算平息了,公司要二度推介,刚好金先生也从国外回来了,倘若能够,在报上多发几篇书评,多做广告,便能把冷饭炒热,这书其实还没有真正开始卖呢……”

裴冰华满口生意经,满心盘算的是小说大卖,所谓“书评”便是广告,金先生则是金庸,去年那一场左翼恐怖,金庸感到生命有威胁,便离开香港,避乱去了国外,如今重回港岛。

之后不多日果不其然,报上连篇谈论《青山遮不住》,左翼右翼中间派的报纸都有点评,小说于是卖得好了起来,很快便加印,裴冰华也约梅思再去见面。

出版社内,裴冰华满脸是笑,把这一张支票交到梅思手里:“这一回的版税。”

梅思展开来一看,足足五千块,从没有赚到这样大一笔钱。

裴冰华笑着说:“你该请大家吃个饭,有这样的销量,少不了诸位同行鼓吹。”

贾文庸蔡静怡童岳江振波全都上阵了,就连方燕茹也写了稿子投到报上,在船务公司也是逢人就提,算是一个活广告。

梅思眼睛定定地望着那一串数字,声音微微有些发颤:“我也这样想,就这几天吧,裴小姐你哪天方便?”

裴冰华笑道:“我哪天都方便,这一阵要全力卖你这本书。你写几张条子,我找人给你送去,就是这些人,都要邀请的……”

裴冰华开列出一个名单来,递过便签本,梅思照着名单,一张张请柬写出来,餐馆定在爱文生。

到六月十四号这一天傍晚,梅思提早半个钟到深水埗,进入餐厅,不多时裴冰华便到了,今天的答谢宴,她也是半个主人,两个人便先点菜,裴冰华看着菜牌:“豉椒炒蛏子是必点的,再要一盘黑椒薯仔牛肉粒……”

梅思手撑着腮:“桂林炒生肠。”

裴冰华一推她,咯咯地乐:“这一下可是到了家了!啊,贾先生、窦先生还有方小姐都不吃辣,再点一个沙姜鸡,青菜要蒜蓉菜心……”

又过一阵,客人们陆陆续续都到了,彼此打招呼,坐下来倒茶水洗杯洗碗,梅思递了菜牌过去:“已经点了几个菜,各位再点一些。”

贾文庸道:“这里的猪手很是不错。”

蔡静怡:“要一盘小炒皇。啊,好一阵没来吃了。”

窦啸川抬头四望:“这里真热闹啊!”

梅思抿嘴一笑:“大排档自然是这样,只能请在这里,不要介意。”

裴冰华忙道:“咱们可是去不起镛记那样的地方哦!”

窦啸川笑道:“我很喜欢这里,挺好的,镛记啊,高处不胜寒。”

菜肴一盘盘端上来,梅思招呼大家赶快吃菜:“到这个时候,很饿了吧?快吃菜,再碰杯。”

大家都很相熟,这时也果然饿了,便不客气,埋头吃菜,足足吃了十分钟,贾文庸这才从碗口抬起头来,手背把嘴一抹:“各位各位,现在该说正事,咱们今天是庆功宴,要祝贺梅小姐这一本书的成功,来来来大家举杯,祝小说加印!财源滚滚!”

众人纷纷举起玻璃杯,站起来碰杯:“恭喜发财!干杯!”

梅思大口吞下几口啤酒,沁凉的酒液顺着食管流到胃中,为周围的高温带来一些凉意,梅思抿着嘴微微地笑,每天午间从香港会出来,饭后沿着街走去,看到书店中有人在问自己的书:“我就要那个,《青山遮不住》,多少钱?”

当时便感到心中无限满足。

窦啸川喝着啤酒:“没想到这样的庆功酒也会请我来。”

确实也写了评论,却只怕非梅小姐所愿。

贾文庸大力拍着他的肩膀:“老弟,这一回你可是出了大力,倘若没有你们,场子便不会这样热闹,只可惜你那一派的人都不好约的,只好你老弟当个代表,替她们把酒喝了吧!”

众人哈哈大笑,梅思举起酒杯:“窦生,我敬你一杯!”

窦啸川哭笑不得,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替□□干杯。

得说这一回梅思的小说,窦啸川站在政治立场,是真的没说好话,笔下十分严厉地抨击:“历尽辛苦来到延安,却只顾了谈恋爱,或者说书中只写男欢女爱,争风吃醋,仿佛这世上除了爱情,便没有其她重要的事情可讲,一群热血激情的青年革命者,给写成了终日罗曼蒂克,而且不单年轻人是这样,成熟的革命者也是这样,仿佛小市民的妇人,整天想的只是丈夫会不会背叛,找女学生,这是一种歪曲……”

对面派别马上便回应:“肃水先生以为这样的描写是肤浅,然而其实真正深刻的内涵正在于此,就是在这样的男男女女之中,现出人世的基底,社会的结构与运行便建在其上,这是人生的、社会的内核。”

然后梅思又倒了一杯酒,转而敬贾文庸:“谢谢经理,帮我写了那么多文章。”

小说能够大卖,不单是正经大报掀起的波澜,小报出力不小,比如贾文庸、蔡静怡这一众老同事,依然在小报打拼,有她们的关系,多家小报都在说这部故事,“乱世红颜烽火恋情”是最基本的调子,大报吸引的多是知识分子,小报则是吸引小市民。

裴冰华早已经和她说过:“单靠智识阶层,是卖不出去多少书的,要想大卖,就要争取市民读者,你看看张爱玲琼瑶卖出去多少书?冰心丁玲卖出去多少书?”

梅思登时醒悟:“我看外国的小说,也是爱看《飘》、《基督山伯爵》,像是《神曲》、《米德尔马契》,就要精神好的时候才读。”

所以无产阶级文学要争取大众,虽然不是为了版税,但道理居然相通。

这一顿酒一直喝到夜里十点多,梅思送别了宾客,与裴冰华一路慢慢地往回走着。

迎面吹着轻微而燠热的夏风,裴冰华一只手臂搭在梅思肩头,晃晃悠悠,咯咯乐着,嘴里喷着酒气:“石硖尾啊,我还没有住过。”

梅思笑道:“进去瞧瞧,热闹极了!”

“大作家,眼看要发财了,这些钱打算怎么用?”

梅思想一想:“我打算买一间屋。”

裴冰华微微一愣,转而笑道:“那也好,下一回喝酒喝得晚,就可以住你的那一间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