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几句,李燕安向刘思敬问起玉佩的事。
刘思敬向他说起了自己的家世。说他自小长在中原,来了长安有些年头,秦腔学的也差不多,这其间还去漠北游学,祥和年间游渡阴山,故对山川地理有所研究。
李燕安听到这还是有些佩服他。
刘思敬说这玉佩乃是在阴山游渡时在山谷里拾捡来得,见它长得漂亮,便留着自己佩戴,之后几年来到丞相府觉得自己还是收起来为好,便只有行走在市井中太会佩戴。
人家还礼貌的说:“吟光若是喜欢,拿去好了。”
李燕安自是拒绝的。
只是他还是有些疑惑。
经此一遭,他深能感触刘思敬确为温润郎君,不怪柔桑痴迷。
李燕安找了个理由撤退,刘思敬目送他出了坊子。
阁上的刘思敬望着这少年的背影竟然笑了一笑,或欣赏,或鄙夷。
李燕安出了门大手一挥摸摸额头,自己仍不开心。今日又没什么事,便决定再打探点消息什么的。
于是他又溜进了平康坊。
这次绕着刘思敬刚刚的屋子走。
碰到了管事婆子,这下可麻烦了。
那管事婆子貌似记得她,开始招呼身边丫头来伺候。
李燕安也是机灵,先左拥右抱的进了包间,进门前说江郎君和周郎君也在,让她们伺候他们哥几个。
丫头们听了高兴。
可推门一看,包厢空无一人。
前脚迈进,李燕安一推,她们栽了一个踉跄,完全进去,李燕安把门一锁,完事大吉。
叮嘱那几个丫头不要出声,一炷香的时间后他回来重赏。
走了。
刚才左拥右抱身上染了一身脂粉气,有些难闻,不过也好,容易掩人耳目。
漫无目的的在包厢门前走。
内力身后的人听力异常灵敏。
只是在一些包厢里听到了不该听的,让他有些脸红,仓惶加快脚步。
忽的,觉得不对劲——嗯对,这就是他想找到。
高兴的时候只觉踏破铁鞋无觅处。
小心翼翼蹲下,拿帷幔挡住自己,偷听里面对话。
一人说:“旬公子已找回数年,不得不行动了。只是日后一直在平康坊联络未免太兴师动众。也不见旬公子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另一人说:“管他呢,复仇要紧。”,“当年你我在阴山找回旬公子多么不易啊,他可是我们阴镯的小王子,小王子的命令你我只好无条件遵守。”
“也是。如今燕国时局外强中干,找回驸马亲书光耀部族指日可待啊”
“哈哈足矣!”,“当年姓马的孙子害我们驸马死了,答应给我们华夏万卷确突然反悔,驸马含冤而死啊,可恶,激起我部和燕国战乱,这个孙子,呸!他们南域苗疆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莫要说了,这激起你我兄弟二人的仇恨,时候不早了,我们与旬公子告别吧。”
李燕安听至此立马起身逃走。好在出来的两人没注意到他。他也没见二人脸庞模样。
种种一切都匪夷所思,回了包厢赏了丫头们一人一片金叶子,跳窗而走。
回府后立马找了林显商议此事。
“只是在一些包厢里听到了不该听的,让他有些脸红,仓惶加快脚步。”
——《未经人事李燕安》
欲知后情,请看下一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寂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