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打道回府,可是怎会那么容易呢?
“你幼时是不是跟蔷缨在同一山上习武?”房予舒明知故问,只不过她感兴趣的在下面,“是不是很有趣,他们说山上的师长都很有来头,传来传去都把他们说成神仙了,不过在我看来,他们的神通却也可以称为人中仙了。”
“得了吧,没有那么神。他们的实力就像…嗯…就像胸口碎大石时,碎在他身上能不眨眼。”李燕安幽默回应道。
“是嘛,这么说,师长们胆子倒挺大啊。”逗得房予舒大笑起来。
让李燕安想起了小时在山上同师兄弟习武的日子,对他来说只是逃避,逃避了父亲与母亲的问题。
房予舒见他不说话,虽然是在行走,但是他眼睛始终定着不动朝一个方向看着。
房予舒发问:“吟光,你如何?”
他还是不回应,房予舒便拿手在他面前晃,试图打断他。
刚一晃悠,李燕安抓住他手腕,觉得不对,又立马撒手,好是尴尬。
李燕安说:“乞巧节小娘子们都会绣好看的荷包送于心上人,不知柔桑可有…意 中 人 ?”
这一下可把她问懵了。
不知如何回答。
“柔桑年纪尚小,不敢多想,家中也尚未安排,自己也并不着急,眼下自要以正事为重。”
一旁的李燕安似乎听后很舒心,默默点点头。
“那柔桑所说的正事可否说与某。”
“说与你也无妨,也不是什么大事。
其实小女子心里想的就是读书。一直令人费解的是为何女子不宜科举呢?相传女帝武皇时还允许……”
说到这她有些语塞,李燕安似乎也懂得她。
李燕安提示:“无妨,你继续。”
“尤其那时闹出了妖书一事,李氏一脉夺回政权以后几乎把武皇创的字全部废除,这一举动,也是另众人费解。
这世间本就对女子不公平,柔桑不是为武皇打抱不平,只是觉得奇怪,武皇在科举这方面的创举还是可以得到后人赞许的,废除汉字实际实在压制,那么种种矛头可能指向那本已经被禁了的书。我在许多话本里读到过类似的故事,每每读到都会觉得奇怪。”
这里房予舒有意停顿一下,她决定不把宗伯府那故事告诉李燕安。
半听半思的李燕安警觉了起来。
“据说那书结合上古十大秘术,记载天文地理兵法民生等,得书而精通者可逆转天下。君王得为贤君;学士得为贤士;平民得而富贵。如此一本好书留在世上大概作用极大吧。”
“嗯,一定。”一边说一边点头的李燕安表示肯定 ,“这样一本好书若是被心术不正之人得到那就是妖书了罢。”
房予舒望向他,感觉这时候站在自己面前的少年像是一位将军,说出此番话之后,这将军眉间多了一丝坚定,眼底是冷酷,流露出日后他会谋逆的心思。房予舒只觉这样的人才可成为英雄。
殊不知危险已经降临。
“咻”一声。一支箭飞来,李燕安警觉地拉开房予舒,躲过去了。
再看这箭得来踪,就是平康坊间,只是不见刺客,李燕安安抚好房予舒,叫她骑上自己的马去寻韩若元她们,这马是马中赤兔,可识熟人,辨认熟人味道。
他自己一人去追刺客。
那刺客很快便被李燕安追上了,两人打斗也毫不费力气,李燕安本已挟持住他,准备逼供,谁知那刺客突然翻白眼儿,看样子是死了。
李燕安揭开他的面纱,探了探鼻息,死了。
扒开他的嘴,嘴中蔓出极苦之味。
这一刻李燕安貌似知道了什么,准备再次跳出去,可看了看底下人太多,若是真跳下去恐怕真兴师动众,便决定光明正大走出去。劝说自己演的像一点刚喝完花酒得。
刚到一拐角,便看到露天阁楼那有歌妓在放声高歌。
座上宾有…
有他熟悉的刘思敬。
不,不是他熟悉的,是他好友柔桑的家塾。
他看了入神,不知刘先生也看向了他,满是尴尬,他沉默地低下了头,不想面对。
刘思敬在对他笑。
他偷偷看他,但是没有看到了脸,看到了他腰间携带的玉佩。
那玉佩精美程度似乎只有王公大臣得以相配,往日也不见刘思敬佩戴。
再仔细瞅瞅,上面的花纹不是…不正是他苦苦寻找的玉珏吗。
李燕安:娘子的荷包咋不给我
房予舒:我留着自己装钱用
李燕安(被pua成功版):懂了,娘子的荷包娘子的,娘子是我的,那就是说娘子的荷包也是我的,里面的钱也是我的…
欲知后情,请看下一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8章 寂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