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庶兄 > 第7章 第 7 章

庶兄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白鹿谓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6 19:28:34 来源:文学城

第 7 章 第 7 章

007

江明霁从丫鬟手里接了披风,抖开后,裹住宜嘉,抱起她,语气依旧是他一贯的平淡,“五妹妹,我送你回绿漪堂。”

宜嘉乖顺地点头。她刚受了不小的惊吓,此时便显得格外地乖。被抱起后,便乖乖地伸手搂着二哥的脖子,下巴搭在二哥肩上,下意识地显得很依赖。

江明霁极少与人这样亲密,动作顿了顿,却也没说什么。

一路无事,只进了绿漪堂后,伺候宜嘉的嬷嬷丫鬟见她是被抱着回来的,慌了一阵。在宜嘉稚嫩的安慰下,倒是很快平静下来,董妈妈冷静下来,安排丫鬟们去做事,又红着眼问宜嘉,“身上还疼不疼?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

宜嘉摇头,“董妈妈,我不饿。”

董妈妈见宜嘉不饿,这才作罢。转脸看见床边的江明霁,才想起来送这位送小主子回来的二少爷,忙叫人送茶水进来。

江明霁淡淡道,“不用了。”

他送宜嘉回来,并不打算久留。

宜嘉见他这样说,也反应过来,二哥不可能一直在绿漪堂陪着自己。虽然心里头有些失落,却很懂事地没有挽留什么,只仰着的小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不舍和依赖,小声地问,“二哥,你要走了吗?”

江明霁看出宜嘉的不舍和亲近,没太放在心上。人在经历了害怕的事后,本能地会对身边人产生依赖的情绪,更何况是尚年幼的宜嘉。过几日,这些情绪,便也淡了。

他垂下眼睑,声音依旧是淡淡地,“好好养病,五妹妹。”

宜嘉乖乖地点头。江明霁遂转身离去,宜嘉看着二哥走远的背影,直到看不到了,才不舍地收回视线。

接下来一连数日,她都在绿漪堂养病。中间只四婶高氏来了一回,带了许多的补品,坐了许久,才说了来意。

“……这几日天越发的冷了。你四姐姐日日下了学,都要去祠堂跪着抄书,膝盖都跪得肿得老高。”高氏说着,心疼得掉了泪,拉着宜嘉的手,朝她道,“宜嘉,你平日里同宜乐玩得最好了。宜乐也是,有什么都惦记着你。是不是?”

宜嘉仰着脸,轻轻点头。

见她点头,高氏才接着道,“那宜嘉,你能不能去跟老太太求个情?就当是四婶求你,好不好?”

高氏平日里总是嫌弃女儿这不好那不好,贪吃、贪玩、规矩也不好好学,莫说同江宜珠比,便是年纪更小的宜嘉,都比她懂事多了。可这几日,看女儿日日被罚跪祠堂,人也不似之前莽撞了,她却又心疼不已。

连平日里最看重的脸面也顾不得了,跑来求宜嘉一个孩子。

宜嘉虽年幼,却已经很懂得体谅大人了。此时见四婶掉泪,便递帕子过去,轻声地答应下来,“好。”

高氏一喜,“宜嘉,你当真愿意去?”

宜嘉轻轻点头,声音听上去很稚嫩,“嗯,我愿意。”

高氏情绪有些激动,伸手摸了摸宜嘉的头,点头道,“好孩子……四婶多谢你,宜嘉。”

高氏走后,宜嘉便动身去了鹤柏堂。她到的时候,祖母在内室里休息,卫嬷嬷抱她进屋,隔着屏风,就听到里面传来几声低低的咳嗽声。

宜嘉搂着卫嬷嬷的脖子,担忧地问,“嬷嬷,祖母病了吗?”

卫嬷嬷怜爱地看了眼宜嘉,柔声道,“五小姐不必担心。大夫来瞧过了,只是些小毛病,已经开了药在吃了。”

宜嘉这才放心了。进了内室,江老夫人没先和宜嘉说话,叫卫嬷嬷,“开扇窗,透透气,屋里闷得很。”

卫嬷嬷应着去开窗户。风往里一吹,浓郁的药味夹杂着燃着的甘松香,瞬间被冲淡了几分。

江老夫人这才看宜嘉,“天这么冷,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宜嘉毕竟年幼,不懂得开口之前铺垫什么,江老夫人这样一问,她便乖乖地说了。

“……我听说祖母罚了三姐姐和四姐姐。”

江老夫人一听,心下明了了七八分,“你想替你两个姐姐说情?你三姐姐和四姐姐做了错事,连累你受罚,还病了一场,你不怪她们?”

若说委屈,当时是有的。但宜嘉一贯是不记仇的性子,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不开心的事,她不喜欢一直去想。开心的事记着,不开心的就忘掉。没人教过她这些,但宜嘉仿佛自小就无师自通,懂得不和自己较劲。

她思量了片刻,抬起头,声音稚嫩而轻地道,“夫子课上教过我们一个词,叫作唇齿相依,是说人与人的关系很亲密,像牙齿和嘴唇一样。夫子还说,虽然牙齿和嘴唇密不可分,但也有打架的时候。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就像牙齿和嘴唇,总会有磕碰的时候,重要的是宽容和互相体谅,不要事事计较。只有这样,一家人才能和和气气的。人和人相处,才会越来越好。”

宜嘉一番话,虽略显稚嫩,但在她这个年纪来说,已经是难得的通透了。江老夫人沉默半晌,随即缓缓地道,“这事你是苦主……既是你来求情,那这剩下的罚,便免了吧。”

宜嘉闻言,从榻上下来,站着谢过祖母。

江老夫人却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叫卫嬷嬷去二房和四房传了她的话。待卫嬷嬷走过一趟回来,宜嘉也已回了绿漪堂了,她进屋去跟主子回了话。

“……奴婢已经同二夫人和四夫人说,免了两位小姐的罚跪了。”

江老夫人点了点头,没有叫她出去,过了半晌,才又问,“两边可说了什么?”

卫嬷嬷摇头,“倒没说什么特别的。”顿了顿,又想起来,遂道,“倒是四夫人,奴婢当时还未走远,隐约听着她吩咐下人,说要送东西去五小姐院里……”

说罢,也意识到什么,委婉地猜测,“难道是四夫人,托了五小姐来说情的?”

“多半是了。”江老夫人手指拨弄着念珠,声音微冷地道,“否则宜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养病,她那院里管事的董氏,你我都知,并不是四处钻营探听的性子,她是如何知道宜珠宜乐受罚的?更遑论这般委曲求全,来替她两个姐姐求情……”

“这……”卫嬷嬷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了。按理说,这件事里,要说最委屈的,便是五小姐了。用一句“受了无妄之灾”来评价,也丝毫不为过。如今却又是她一个小小的人儿来,说出那番“唇齿相依、家族和睦”的话,为姐姐们求情……

任是再铁石心肠的人,见了这情景,也难免生出几分心酸了。

但这却又已经是这事最好的收场了。

二房和四房乃是庶房,虽说二爷和四爷平日里也十分敬重嫡母,但到底不是亲生,罚得重了,难免生出龃龉来,伤了府里和睦。可险些害了手足性命,绝非小事,若是不罚,更是有失公允。非但要罚,还要严惩,不能轻轻揭过。

眼下这个情形,如要破局,也唯有五小姐这个苦主不计前嫌,出面说情,老夫人看在她的面子上,才好松一松口。如此一来,各方都有台阶可下,事情也可妥善解决。

只是,到底还是委屈了五小姐了。

卫嬷嬷想了半晌,再开口,却是宽慰主子的话,“……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五小姐虽在这事上受了委屈,吃了亏,可反过来看,又何尝不是二房和四房欠了她人情了?您不是常说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五小姐这般宽厚的性情,说不定正是她的福缘所在”

江老夫人是吃斋念佛的人,不说盲目笃信,却也是信几分福缘福报之说的。听了卫嬷嬷这番劝说,面色渐渐缓和下来。

--

年关愈近,不等宜嘉回去上课,族学倒是先一步闭门停课了。

廉罗两位夫子告假返乡。江家备了厚厚的年礼,又由几位郎君亲自送夫子出门,不可谓不尊师重道。

临动身前,廉夫子特意叮嘱江明恒等人,“来年开春是你们初次参加院考。这段时日,学业上也不可松懈了。须知学如逆??????,不进则退,不学则殆。”

几人俱是应是。送走两位夫子后,几人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

江明霁在书桌前写字,叫了小厮松年进来,“去跟五小姐院里说一声,我傍晚过去。”宜嘉上回请他去做客,两人定下了今日。江明霁既应了,便不打算食言而肥。

松年应下,出去传话了。过了会儿,书房的门被敲开,进来的是院里的大丫鬟忍冬,屈了屈膝,才道,“方才您不在时,林嬷嬷来了一趟。说您送去给姨娘治眼的药用完了,问可还有新的。您不在,奴婢也不敢拿主意,便同林嬷嬷说了,待您回来,奴婢禀了您后,再去跟她回话。”

祝姨娘是小户出身,不会什么琴棋书画,倒是女红针线,还算拿手。只是针线活伤眼,时间久了,祝姨娘的眼睛便不大好了。请了府里的大夫开了药,吃了也不见好。

后来江明霁在外头寻了擅长治眼的医师,给祝姨娘开了一方药,效果很是不错。只是那药是那医师家学秘传,因此每月都是医师制了药丸,江明霁派人去府外取了,再送去祝姨娘那里。

往日都是固定日子送药过去。大概是快过年了,祝姨娘忙着赶制新衣,针线做得多了,药也早早用完了。

江明霁道,“知道了,下去吧。”

到傍晚,冬日昼短夜长,天暗下来得颇早。江明霁换了身青色棉袍,打算先去祝姨娘那里送药。天色阴寒,月门外只一个粗使婆子守着,江明霁踩着一片寒意,孤身进了春眠院。

庭院中一片安静,廊下挂着灯笼,被风吹得微晃动,江明霁走到祝姨娘住的正房外,看见里面有烛火映在窗户上,正欲过去敲门,里头却先有低低的说话声,透过窗户,传了出来。

是林嬷嬷的声音。

她正说道,“姨娘,您别嫌奴婢多嘴。奴婢今日去二少爷那里,他那院里管事的只忍冬香橼两个丫鬟,也没个稳重的妈妈,瞧着委实冷清了些。”

祝姨娘正缝小儿子过年的新袍,闻言皱眉,“这事我如何管得了。我一个姨娘,既不掌家,也不管事。”

“是,姨娘有姨娘的难处。”林嬷嬷忙应和她的话,顺着话头往下说,“奴婢就是觉得,您不妨抽空也去暮清院走走,哪怕是问上几句,也是您的一片心意不是?您瞧您眼睛不好,二少爷便托人去外头配了药。小小年纪,能有这份心,很是难得。小少爷年纪小,姨娘偏疼记挂些,也是人之常情。但二少爷那边,姨娘不妨也费些心,送些吃食衣物,每日关切上几句,也不费什么功夫。日后有二少爷出息了,跟小少爷一块孝敬您。您的日子,过得不知多舒坦呢……”

林嬷嬷委婉劝自家主子多在长子身上用些心。

她到祝氏身边伺候也有几年了。眼看着祝姨娘对待两个儿子的方式天差地别。对小儿子是疼得如珠如宝,对待长子,却是冷漠多过慈爱。这样明显的偏颇,她一个外人看了,都觉得不妥。母怜弱子,小少爷年幼,祝姨娘多上点心,倒也没什么。但何必对长子这样漠不关心呢?

亲生的母子俩,却过得同陌生人一般,这又是何苦呢。

林嬷嬷说这些,是一番好意。

祝姨娘却没听进半分,只摇摇头,“嬷嬷,有些事,我也不瞒你。不妨与你说实话,我日后是不指望我那长子的。他的性情,说好听些,是沉稳持重。但说直白些,就是生性凉薄,孤僻冷漠。”

林嬷嬷听她笃定的语气,仿佛是有什么内情,便发问,“姨娘为何这样说?”

祝姨娘攥着手里的衣袍,仿佛是想起了什么不愉快的事,皱着眉道,“他小的时候,我屋里有个嬷嬷,打从他在襁褓里,就照顾他了。因家里人生病,无钱抓药,便偷拿了他的份例。哪晓得便被他把事情捅到老太太跟前,当天人就撵出去了。老太太也因此动了怒,撵了我院里许多人。嬷嬷,你是没瞧见当时的情形——”

“那嬷嬷跪在他跟前,哭着求说,想叫他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替她求一求情,磕得头都破了,痛哭流涕,我看了都不忍,他却没有半分恻隐之心。好歹也是照顾他多年的老人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因一时犯了错,他就做得这样决绝。简直……”祝姨娘回忆起当时年幼的长子,那双异常冷漠的眼睛,至今仍觉得如鲠在喉,“简直是养不熟的狼。这样的人,谁亲近他,都是徒劳。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林嬷嬷听罢,既诧异于还有这桩旧事,同时又有些疑惑。

虽说二少爷是做得过了些,但祝姨娘因为一件小事,便如此言之凿凿地断言,长子生性凉薄不可依靠,就此疏离长子,是不是太偏激了些?

祝姨娘却已经不想再聊了,低头看见手中的衣袍,昏黄烛光下柔美的面上,显出几分柔和的母性,提起长子时的不虞散去,摇头自言自语道,“罢了。好在我还有旭儿……”

这是与她真正骨血相亲的孩子,她的小儿子。

--

绿漪堂里,宜嘉朝门口张望,看逐渐沉下来的天色,忍不住地道,“董妈妈,叫人拿盏灯笼,我去院外候一候二哥吧。天黑,路都看不清了……”

董妈妈看她小小人,面上却是一副操心神色,不由有几分好笑。二少爷再如何,也是府里的少爷,身边自少不了提灯的小厮,哪里要她这样一个小小人操心这些。只是瞧宜嘉一副郑重待客的模样,便应道,“好。奴婢这就安排。您别着急,二少爷应当快来了。”

说罢,给宜嘉穿了厚披风,陪她到院外避风处等着。

小小的灯笼,被风吹得烛光轻晃。江明霁远远望见那夜色下的一豆莹莹烛光,神色微顿,便听到宜嘉欢喜的声音,她跑着迎上来,声音稚嫩地叫人,“二哥,你来了啊。”

江明霁停下脚步,微微低头,视线撞进宜嘉的眼睛。他这妹妹颇似早逝的生母,生了双微圆的杏眼。小孩子的眼睛干净澄澈,仿佛一尘不染的湖面,却很亮。眼睛里流露出单纯的不加掩饰的愉悦和依赖。

江明霁顿了顿,声音是一如既往的平淡,“五妹妹,你病好些了吗?”

宜嘉点头,稚气地回话,“好多了,已经不吃药了。”说着,仰脸认真邀请,“二哥,快进屋吧。你别冻着了……”

小姑娘满脸的关心,稚嫩得不似作伪。

江明霁收回视线,抬步进了院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