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上的条幅引来了更多人的注意,吃到新调整过的槐花糕的人都赞不绝口。有人去社区食堂吃饭的时候询问了林霁,得知的确是从林霁那里学来。
消息传了出去,之前林霁指点过的人突然明白了情况,纷纷找个机会来向林霁求教。有人想要给林霁学习的费用,林霁没有要,他们去询问了大姐,最后商量着轮流给社区食堂送去了几天食材。
使用不合格食材的那家摊主本来也想学,结果去之前,市场监管局的人员给他送来了处罚通知,耽误了两天再去,就知道名额已经满了。
林霁把每种菜肴各教给了三家摊位,教学之前提前沟通过过,同种菜品的摆摊地点都有着较远的距离,互相不影响生意。教完这些人林霁就不再教,至于他们以后会不会教给别人,那就是他们的选择了。
鲜花摊位重新营业,得到了大家的欢迎。就算是有些心疼花钱,想想这些时令菜品等过季后就很难吃到了,还是选择多吃几次。
三种鲜花菜肴的名气从熙宁县向周边县城扩散,有人专门从市区赶来就为了吃个新鲜。听说城管和市场监管的工作人员多次前去那几个摊位,让他们一定要好好经营,把熙宁县鲜花菜肴的口碑打出去。
鲜花食材的价格水涨船高,有人跑去乡镇甚至别的县区采摘收购,再带回来转卖给那些摊主,每天能赚个辛苦钱。
县城热闹起来,几个摊位前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从熙宁县外专门来尝新鲜的人自然好奇起了最开始做这些菜的社区食堂,可惜根本领不到吃饭的名额,大部分去附近看看就走了。
那些在食堂办了饭卡的老人就高兴了,他们完全不用担心抢不到吃饭的名额,食堂的饭菜花样多,味道好,价格便宜,还能得到别人羡慕的目光,每天都要高高兴兴按时去吃饭,对当时给他们办卡的孩子大夸特夸,要不是孩子有孝心哪能这么享福。
年前刚过七十岁的李大爷从食堂开业就在那里吃饭,对他来说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去食堂吃饭。
这天李大爷和老伙计们越好去食堂院子里下棋,看时间点快到了就要出门,他儿子打来了电话。
“爸,我刚看天气预报显示今天有雨,你把家里的窗户关好,等会儿出去吃饭的时候记得把伞带上。”儿子的叮嘱声从电话里面传来。
"外面太阳这么大,哪像是有雨的样子。”李老爷子往外面一看,窗户外面还亮堂堂的,太阳悬挂在天上,根本没看见乌云的踪迹。
“天气预报上说的,再过一个小时就要下雨了。”
“要我说啊今天肯定不下雨,天气预报还没有我的老寒腿准呢,我现在感觉身上好得很,哪哪都不疼,你就别瞎操心了。”李大爷伸手敲了敲腿和膝盖,半点疼痛的感觉都没有。
“爸,你腿真的没疼啊?”
“怎么滴,我还能骗你不成。”
李大爷辛劳了几十年,早在年轻的时候就落下了老寒腿的毛病,每次天阴下雨前腿就要疼,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不准过。他对自己的老寒腿有着十足的自信。
这话一出,他儿子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想起自家老爷子腿上的毛病,劝说的话都变得不那么坚定。
挂断了电话,李大爷按照之前的计划走出了家门,还没到社区食堂,刮了起来,天空变得阴沉沉的。短暂的迟疑过后,李大爷还是抱着对老寒腿的信心进去下棋,沉迷起来就没注意周围的情况,直到淅淅沥沥的雨滴敲打到屋檐,抬头就看见真的在下雨。
“哎呦,我家的衣服没收。”对面和他下棋的老头惊叹道,棋都不下了,急急忙忙地要回家。
李大爷回过神来,同样惊呼了一句:“咋好端端地下雨了,不应该啊。”
“有啥不应该的,老天爷想下雨就下了呗。”旁边的老头白了他一眼。
“可是我的腿没疼啊,每次下雨下雪前至少疼个半天。”
“你这么一说,我的关节也没疼啊。”
本来要回家收衣服的,进屋坐着的都在此刻听下了脚步。
老年人的各种病症多,尤其是这些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没少吃苦,什么风湿病、关节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
“你最近去哪看病了?”
“老毛病不好治,去了就是白白浪费钱。再说了,你不天天看见我往食堂跑,哪有功夫去看病。别问我,你们不也是身上不疼了,哪个大夫给开的药?”
平时没什么感觉,在李大爷指出来情况后,大家伙才猛然发现身上的那些小毛病好久没犯了,连晚上睡觉都比以前要香上许多。
大伙陷入沉思。
一个人身体好了可能是例外,一群人身体都好转那就不是巧合了。想想近些日子和以前的不同,再琢磨下他们这些人的共同点,好像只是因为每天来社区食堂吃饭。
“我就说小老板是个有福气的,你看他回来后他爷爷奶奶的身体立马就好起来了。”
“社区食堂也是个福地,每次我来这里后都感觉舒服了不少。”
等晚上回家和家里人提起这些,那些年轻人包括中年人虽然不赞同福气、福地之类的玄学因素,还是认可有社区食堂的功劳。天天吃好喝好,心情愉快,身体可不就是好了嘛。
其实和饮食健康规律有关联,但能有如此明显的效果,林霁觉得还是因为食堂每周售卖的特殊菜肴,每次食用都能增加健康值,老人们身体差效果会更快表现出来。
林霁自己天天在食堂吃饭,都感觉以前熬夜加班有些亏空的身体被完全补充回来,天天在食堂里面忙碌着,不管是力量还是体力都有了不小的增长。
年轻一点的人都更相信科学的解释,可老人们多少有点迷信,况且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光吃饭就能治好病那还有谁去医院。虽然有些不讲道理,老人们还是将身体好转归功于林霁和社区食堂有福,也算是和真实的情况相符,并开始将这种说法慢慢向外流传,只是时间短,速度慢,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
阴雨连绵,接连几日都没有放晴过,起来的气温重新降了下去,把放入衣柜的厚毛衣再次翻找出来。
持续不断的小雨增加了出行的困难,降低了出门的**,最近火起来的社区食堂终于变冷清了一点,来吃饭的都是相熟的食客。
这种带着凉意的天气,就适合做些吃完热乎乎的炖菜。
林霁琢磨了一下,大早上就开车去买了几只散养的走地鸡,将鸡宰杀处理干净,剁成小块,放入沸水锅中焯烫,撇去浮沫捞出。铁锅加油,油热后加入葱姜蒜、八角香叶等爆香,再加入鸡块和调味料进去翻炒。等炒到鸡肉金黄,再加入冷水用中小火炖煮。
炖鸡肉的同时和面分成小个的圆团,看锅中汤汁变黏稠了,开盖,将面团扯成细长的面饼,一半紧紧贴在锅壁上,剩下那半盖在菜上,被汤汁淹住。
吃地锅鸡最受欢迎的不是鸡,而是锅边贴着的面饼。林霁怕面饼不够吃,将面饼扯得比较细长,整齐地排列在锅边。沿着锅边贴满一圈后,继续扯出面团整个放在菜的中间,将所有鸡肉都盖了起来。
盖上锅盖,汤汁在锅里不断翻滚中,饼子被铁锅传导来的热度炙烤,同时被汤汁浸染。面饼和鸡肉同时烹饪,等锅里的汤汁熬煮到不多时,再往里面加点青椒香菜,就可以出锅了。
这个菜盛出锅就容易失去味道,是大锅饭避免不了的缺点。为了尽量减少风味的丧失,林霁就让徒弟们负责,直接从铁锅中盛饭到大家的碗中。
贴在锅边的饼子最好吃,但因为铁锅的灼烧会有些硬,所以那些年龄大牙口不太好的老人们,分到的是最中间,完全盖在鸡肉上,被汤汁浸泡的饼子。
爱吃会吃的人都更喜欢吃饼子,吃的时候先吃贴在锅边的那部分,那部分就像是锅巴一样,有嚼劲,充满韧性,等吃到中间,面饼就变得柔软细腻起来,要说味道最惊艳的就是最下面浸泡在汤汁里的部分,长时间浸泡在汤汁里面一起炖煮,让饼完全吸收了汤汁的鲜美,柔软的口感,咸香的味道,既滑嫩又干香,口味妙不可言。
根本就用不着另外做主食,光吃饼子就能吃到撑。
饼好吃,鸡肉自然不差,新鲜宰杀的小公鸡肉质紧实,剁成小块的鸡肉在铁锅里经过长时间的炖煮,保留了鸡肉的鲜嫩和多汁,又将鸡肉炖得酥烂。用唇齿轻轻一抿就能够轻松脱骨,就算是老人吃起来都毫不费劲。
要是吃一口饼子,再吃一口鸡肉,肉里面有饼香,饼里面有肉香,那滋味,绝对是人间美味。
外面下着大雨,坐在屋子里面吃着地锅鸡,从喉咙到胃都是暖洋洋的,身子啊是再舒坦不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