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上有人家(种田) > 第24章 第 24 章

山上有人家(种田)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西瓜啵啵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9 22:10:50 来源:文学城

阳春三月,好景正当时。

新房墙体终于全部筑成,模子也都拆了,只等着上梁后再盖瓦安门窗。

因再过两天就是清明,乡亲们忙着扫墓祭祖,只能往后挪挪,在三月中旬选了个上梁的好日子。

谢知云和齐山没打算回云水镇祭拜,便不似其他人那样忙碌。只去镇上买了些香烛纸钱和做清明粑要用的东西。

清明节这日下了雨,并不大,细细密密的似一层水雾蒙在山间。

年年这时节都多雨,他们早有预料,备了不少青草料在棚子下。

谢知云端着剁好的草碎,快步走到鸡笼前,风吹起雨雾扑上脸颊,一点儿不觉得冷,轻轻柔柔还有几分舒适。

鸡鸭原本是养在竹笼子里,下雨或晚上就拎进山洞放在角落。但整天吃喝拉撒都在里面,难免有味道。

忍了没几天,后来还是全关进新垒的鸡笼。白天天气好就放出来晒晒太阳,随它们跑。

或许是因为出壳以来就关着养,几只鸡鸭胆子不大,只敢在附近转悠,从不跑远。

周围一直有人看着,倒也没出过什么差错,一只不少全长得好好的。就是地上要勤打扫,省得脏兮兮的,不敢下脚。

不过后来齐山抽空打了排树桩,弄了圈篱笆,把鸡鸭的活动范围限制在树林边缘,不至于叫它们跑来房门口,这个问题也得到解决。

今日有雨,就先不放出来了。鸡鸭还小,淋湿生病就不好了。

谢知云把用树桩子挖的食盆放在地上,拿开木棍,慢慢挪开门板。感受到光亮的鸡鸭立马叫出声,争先恐后想扑腾到外面,被谢知云眼疾手快拦住。

“嘁嘁。”他一边赶着一边把食盆塞进笼里,又将门板往回挪了挪,只留一条缝。

好在鸡鸭这会儿眼里只有食物,没再往外挤。别看它们个头小,吃的却不少,一浅盆的草碎不一会儿就瓜分完,连落在地上的都寻摸着啄进嘴里。

等它们吃完,谢知云赶紧把木盆拿出来,将门重新关严实,用木棍抵住。

几根手指捏着木盆边沿,直接放在外面让雨淋干净。又给大花扔捆草,谢知云这才到水池边仔仔细细洗了手。

土灶前,齐山正忙着煮蒿子菜。昨天傍晚从溪边掐的蒿子尖儿,还比较嫩,被滚水一烫便软了,显得愈发翠绿,连清亮的水也染上绿色。

谢知云从外走进棚子,探头看一眼,说道:“张婶他们家的鸡还给喂谷壳和麦麸,我们往后是不是也不买米面了,弄些谷子麦子回来自己磨。不仅省钱,大花和鸡鸭也有的吃。”

齐山拿木筷搅动锅里的蒿子菜,“我也是这么想的,村里有碾房,我们有驴子,也不费什么力气。往后多攒些钱,还可以买个小点儿的石碾子放院子外,也方便。”

谢知云笑笑:“村里种地的多,在他们手里直接收谷子,应当比从店铺买还便宜。”

一斤米比谷子贵出一文不止,白面更不用说,若是自己回来加工,一年就能省下大几百呢。赚钱不易,过日子便得精打细算。

先前在村里没站稳脚跟,不好占用人家的东西。如今房契地契在手,当属桃源村一员,和村民处得也还不错,可以放心大胆地去使村人共用的那些东西,也不会有人多嘴。

齐山好歹之前在村里住过十多年,这些比谢知云更熟悉,微微颔首肯定了他的猜想,“是便宜些,不过到收割时得提前跟人定下,不然就被官府或粮行收走了。”

“那也还早呢,往后再说,”谢知云往前走几步,拿起砧板上的菜刀,看向装在碗里的豆腐和肉,“这些是要切的?”

“嗯,已经洗过了,只要切成小丁就成。”

“哦。”

谢知云二话不说,从碗里捞出肉块,低下头认认真真开始切菜。

雨依旧在下,落在树叶上带起细微的沙沙声。

灶里的火添过几回,水开了有一阵儿,热气腾腾,渐渐能闻见油香气。

齐山一把揭开锅盖,竹片格子上静静躺着十来个绿色的圆饼,表皮沾了水汽,又被内里渗出的油脂浸润,显得很是光滑。

齐山拿筷子夹起一个,面皮瞬间凹陷进去。放在嘴边呼呼吹几下,递给方才起就在旁边眼巴巴看着的谢知云。

“应该熟了,你先尝尝?”

谢知云没跟他客气,赶忙伸手接过,从中一分为二。

清明粑外皮是用糯米粉混着面粉调和的,又软又糯,被慢慢拉扯至细长才终于断开,露出酱色的五花豆腐丁,油香夹杂着淡淡的蒿子香扑鼻而来。

“唔,好吃,”咬上一口,还有些烫嘴,谢知云一边哈气,一边把另一半递回去,“你也尝尝。”

站在灶前分吃完一个粑粑,两人才把剩下的全捡进竹匾。拿开竹片格子,水下还有两个鸡蛋。

因煮的时间有些长,蛋壳已经微微裂开,好在里面的蛋白还没挤出来。

洞口插的柳枝上落了雨,小水珠缀在叶片上要掉不掉的。

二人端着粑粑和鸡蛋一前一后迈进山洞,照例先点了香烛纸钱,祭完亡人之后,才坐到桌前开始吃饭。

清明节一过,天就渐渐放晴。

土壤依旧湿润,还有些黏脚。两人等不及地里干透,便开始着手种菜。

齐山以前跟着爷爷做过这些活儿,后来在外做工偶尔也会帮地主家种地,倒是难不倒他。

土地松软,挖起来十分容易,两锄头下去便是一个浅坑。往里丢两颗瓜种或豆子,弄些已在外日晒夜露大半个月的驴粪,再把刨出的土掩回去,便算是种好。

白菜、辣子这些种子颗粒太小的更好办,挑出一块空地,用锄头扒平整后,将种子全部均匀地撒上去,然后一层粪肥、一层湿土给盖严实。

过不了多久,就会发芽,等长到手掌长,便可以准备移栽。到时分散开来,能长得更快更好。

两人忙活大半天,把买回的葱姜蒜,以及张玉梅给的种子都送进地里。

最后只剩下葫芦和丝瓜没种,这两样不同于其他,还得搭个架子,以后才好挂果。

两人商量一番,决定还是种到新房子门口去。

反正当时买地在这边划了五六分,建个房只占去一小块儿,宽敞着。而且因要堆放材料,前面大半都被砍光,收拾得干干净净,也不用再费心费力。

门口搭个架子,天热还有个遮阴歇凉的好去处。绿油油的叶子迎风招展,垂下一个个胖乎的葫芦瓜,看着也舒心。

打墙时搭模子用的木棍、木板多着,如今拆下来都扔在一旁,择些出来搭瓜架子正好,也省得再去砍了。

葫芦和丝瓜都要种,不过他们只打算搭一个架子。因此划定的地界比较大,一边栽种一样,也足够它们牵藤。

瓜架不怕淋雨,不用做遮盖,材料也是现成的,弄起来很快,不到一个时辰就成形。

架子都搭好,种葫芦和丝瓜的位置就更好确定。在两个斜对角的柱头附近掏坑,一样种一窝,发芽后自个儿就会找到支撑慢慢爬上去。

“等溪边的菜大些,也可以移一些过来,遇上雨天就不用跑那么远,随便都能掐两片。”谢知云捧着竹杯坐在板凳上,看向光秃秃木架的眼里不由带了笑。

“是要移些过来,那头估计栽不下。”

他们今儿把所有种子都种下了,光是南瓜、黄瓜就要占去不少地,到时藤子一网,旁的菜便不好活。

移栽青菜、辣椒、茄子时肯定要尽量远些,棵与棵之间也要保持距离,那点儿地就不够看了。

但这些东西都不嫌多,一来自己要吃,二来可以带去镇上卖钱,自是活多少要多少,门口的空地就派上用场。

除此之外,齐山还有些别的想法,他看看空荡的地面,又说:“我明天去山上转转,看有没有香椿、柿子苗什么的,也挖几棵回来栽到跟前。”

谢知云喝完最后的温水,连连点头,很是激动地开口:“我也要去,可以弄些花儿回来栽着吗?五颜六色的,多好看。”

齐山知他喜欢花花草草,本就有这个打算,还想给人惊喜来着。哪儿会说个“不”足,毫不犹豫地应下。

翌日,把家里的禽畜喂好,草草吃过早饭,二人就带上锄头和背篓四处转悠。

山里最不缺这些东西,只要眼尖、心细,不愁找不到。两人在山林里钻了半天,溪边、崖下都去过,果然有大收获。

香椿、野柿子、毛桃各挖回几株一人高的幼苗,分散开来在树林边沿栽了一排。往后有鸡鸭在此活动,还能顺带施些肥。

谢知云心心念念的花也寻到不少,映山红、百合、石蒜、兰草、扁竹根、山梦花……都是山里常见的品种,有些谢知云甚至叫不上名字,还是齐山说了才知道。虽不比牡丹腊梅名贵,但花开时照样很美,香气依然能引来蝴蝶蜜蜂。

树木、花草一栽,门前挖过的那块地不再空空荡荡,添了些许颜色,也多出几分生气,越来越有“家”的模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 2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