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上有人家(种田) > 第25章 第 25 章

山上有人家(种田) 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西瓜啵啵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9 22:10:50 来源:文学城

三月十八,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一早起来就有几只喜鹊在不远处的白杨树枝桠跳上跳下,时不时欢叫两声。

吉时选在巳时末,但将将吃过早饭,就陆陆续续有人上山。

不一会儿便热闹起来。

妇人夫郎挤在棚下,忙着洗菜切肉、蒸苞米粑。汉子们撸起袖子,帮齐山刮树皮。

只有小孩子没事儿干,三五成群,在空地上疯跑。总是不小心撞到人,被凑巧看到的长辈臭毛一顿,安静不过片刻,又嘻嘻哈哈闹开。

太阳越升越高,草叶上挂的露珠渐渐消失不见,明亮的日光照在身上,温暖舒适。

抬梁和主事儿的人都到齐,祭祀、抛梁要用的东西也都准备好,用箩筐装了拎到新房子大门口。

眼看吉时将近,何守义指点着齐山在堂屋门口摆桌设立香案,把一早准备好的猪头肉、鲜鱼摆上去,然后焚香拜神、祭先祖。

等齐山叩拜完,何守义招呼又几个汉子将大梁抬上前。

大梁选用上好的杉木,老早之前就刮皮做榫,笔直光滑。如今正中间被绑了红绸,上书“上梁大吉”四个字儿,是昨日借了何家的笔墨,由谢知云亲自写上去的。

大梁在地上放正,很快有人往两端套上麻绳系紧。

何守义伸出手,谢知云连忙将三枚铜钱和红纸包裹的麦子、稻谷等物递给他,亲眼瞧着他将这些东西塞进红绸之下。

包梁完成之后,何守义又提着大公鸡,口中念念有词,在房屋四角点上鸡血,最后在大梁之上也抹了些许。

“吉时到!”

随着何守义高声大喊,包括齐山在内的八个汉子爬上墙头分站两方,拉住麻绳用力将大梁拉离地面。

“上哎!”

汉子们整齐划一地喊着号子,大梁越升越高,最后被稳稳安放在屋脊之处。

在下围观的人群不禁欢呼起来,巴掌拍得“啪啪”直响。

谢知云第一次见这场面,抬头看着迎风飘扬的大红绸带,也乐得直笑。

张玉梅在后头推他一把,“快上去,大伙儿还等着沾沾你们的喜气呢。”

“哎!”

谢知云回过神来,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顺着梯子爬上墙。面前伸出一只粗糙的大手,他想也没想就紧紧抓住,然后便被人牵引着慢慢挪到正中。

其他抬梁的汉子已经麻溜地回到地面,只剩他和齐山站在墙头。

有人将竹筐绑上麻绳,齐山拉动绳子,把满满当当的竹筐拽上来搂进怀里。

谢知云从里抓出苞米饼、果干和糖片,挥手向下撒去——

“谢谢大伙儿来帮忙,都吃好喝好!”

底下的人你推我挤,纷纷笑哈哈去接,有扬手乱抓的,有牵起衣摆的,还有拿筐的。

最滑稽的当属小孩,因个不够高,只能跳起来抢,往往会摔个屁股蹲儿。刚挤出两颗金豆豆,嘴里就被塞了块饼子。小孩一愣,嚼吧嚼吧,嘿嘿露出满口缺牙齿。

抛梁结束后,看热闹的揣着小食慢慢散去,只剩请来帮忙的和一些怎么都不愿回家的孩子。

谢知云跟着婶子们到灶前又忙活一阵,很快折腾出一顿丰盛的饭菜。

家里桌椅板凳不够多,到山下借来借去也麻烦。干脆在新房门口用石块和木板搭出一张简易长桌,一盘又一盘菜端出来,摆在上面。

大伙儿也不嫌弃,笑嘻嘻拿起碗筷自个儿盛饭。

随便搬个木墩、石块坐下,就开始大快朵颐。有些人懒得去找,直接端着碗绕长桌转圈,时不时停下来伸长胳膊和人抢菜。还要注意来往的小孩儿,免得把桌子撞翻。

趁着大家吃饭的功夫,谢知云把事先准备的红封拿出来,给每个帮忙的都发了一份。钱不多,每份只有一个铜板,但是个心意,也是村里的约定俗成的规矩。以后家里再有什么大事儿,别人才愿意继续搭把手。

一顿饭吃完,帮忙的领着孩子也陆续散去,山上再次归于沉寂,只余下何家兄弟俩还在帮忙收拾打扫。

四双手一齐动作,收捡起来也很快。

齐山将不属于自家的那部分碗碟木筷挑出来,问旁边的何天明:“你看看,是不是这些。”

“没错,数量对着,”何天明也没含糊,仔仔细细清点一番,才开始往桶里装,“对了,你们要的狗崽有消息了。西山头陈大家的狼狗生了窝崽,下月十六满月,我跟他打过招呼,你们到时自己上门瞧瞧。”

“陈大?”齐山疑惑。

何天明解释:“就是之前带了很多兔皮来卖货的那个汉子,大高个儿,眼角有道疤。”

这么一说就有印象,上回陈大来时也带了他家的狗,体格健壮结实,一身皮毛油亮油亮的,品相极好。

这陈大做的打猎行当,狗也是专门养来捕猎,必然机警又通人性。

齐山便不再多问,颔首跟何天明道谢,“又给你找麻烦,我们记住了。”

何天明一抬手,哥俩好似地拍拍齐山肩膀,“嗐,这都小事儿。过两天我把毛料送来,你帮忙上点心就成。”

“嗯,我会尽快。”

上梁宴过后,刘大富和俩帮工又来了几天。不仅把瓦片都盖上,还将屋里的地面重新夯过一遍,顶上的楼板铺好,土灶也给垒了一个。

住的人少,房屋并没有建得十分高大宽敞,足够转得开而已。先前估算过银钱,还有富余。除开堂屋和两间卧房,干脆将灶房也一并建好。里面还做了隔断,进门往左手边是火塘,右手边才是煮饭的地儿,中间到时只需挂张草帘遮一遮就行。

收尾工作完成,就没刘大富他们什么事了。照样好酒好菜将师傅送出门,山上便只剩下齐山在忙。

新房建起,总要配些像样的门窗,不能和山洞口那样,搞几根木头一捆就了事儿,至少要能挂锁才行。

之前太忙,齐山抽空也只勉强做出几副窗框,还差得多。如今不用再操心别的,总算可以专心做木工。

好在之前准备房梁、柱头的时候,就请帮工们把做门窗要用的木料一并砍回来,省去不少力气和时间。

只是做木工是个细致又繁琐的活计,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完工的。齐山竟比之前还忙些,不管天晴下雨,都在刨木头,有时到了晚上还要借着火光再做会儿活。

谢知云也没闲着。

鸡鸭和驴子每天要喂,一顿都不能少。

地里的菜也陆续发芽了,或许是因为施过肥,杂草也跟着长得飞快,隐隐有超过菜苗的趋势。谢知云得空就去拔一拔,顺便捉捉蚂蚱和青虫。偶尔还要和何天珠他们约着挖野菜,再送到镇上卖掉换钱。

前两日他跟何天珠等人摆完摊儿后,还特意绕去方宅问了问,得知商队正在回来的路上,再有三五天就该到家。

于是,他又开始在村里组织收山货。

齐山忙着做门窗,一晃还要给何天明打家具,实在腾不出空。谢知云只好喊上何家兄弟俩帮忙送货,跑一趟给结十五个铜板。

何家都是值得信赖的本分人,不曾动心思自己和商队搭上线,几方合作十分愉快。

谢知云觉得谢家不会再到处找他,又有熟人带路,胆子更大。河源村收不到什么东西之后,还到附近几个村落转了转。因头一回去,每个村收货都不小,给兄弟俩的跑腿费也适当涨了些。

两个人各忙各的,转眼又是十好几天过去。

齐山日日不停地干,总算把两间卧房的门窗装好。

恰逢近来雨多,山洞潮气重,石壁甚至会渗水长青苔。

两人商量一下,决定还是先搬家,堂屋和灶房那边后面慢慢弄,不着急。

说是搬家,其实除了两张竹床,也没什么家当。俩人跑不了几趟,就将山洞差不多搬空。

杂七杂八的东西全搬进不大的屋子,依然显得空空荡荡。

齐山站在床前四处打量,不甚满意道:“等我忙完这阵,再重新打张木床,柜子和桌子也添置些,屋里就满当了。”

“这样也挺好,宽敞。还要给人打成亲的家具,不急这头。”

谢知云试着推推窗户,只听吱呀一声响,屋外的景色更加清晰,他不禁扬起嘴角:“就是忘记买糊窗子的纸了,夜里吹风着凉了可不好。”

“明儿去镇上买就是,正好我也要备些桐油。”

自家的门窗为了省钱,不讲究这些,给人打家具却是少不得,要上了油才更好看。

谢知云点点头,面上笑容更加灿烂,算起来他都好久没有和齐山一起出过门呢。

“也该去把狗崽抱回来,人家既不要钱,那就多备几根骨头。”

这次在村里收货,陈大也下山了,谢知云特意问过狗崽的事儿。陈大说家里狗崽多,反正养不活,早晚得送人,谁想要随便抓几只都行。

他是想给每只崽都找户好人家,并不打算以此谋利,直接跟在场的人说了不会收钱。

谢知云自是要狗崽的,千叮咛万嘱咐让人给留一只,等满月再去捉。

人家不收钱,那自是没有让一直帮忙养着的道理。算算也到日子,还是尽早捉回来为好。

两人合计几句,把卧房又收拾一番,这才退出去。

走出门,谢知云看向大敞的灶房,问道:“今儿是不是在这里烧饭?”

搬入新家,自是要暖灶,添些烟火气的。

“嗯,”齐山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心中有了主意,“早上看到一片蒿子菜,掐回来蒸一笼蒿子饭?”

“看看还有没有野葱,再煮个蛋花汤,随便拌些凉菜就行了。”

夕阳西下,天边泛起橘红,各种各样的鸟振翅隐入绿林,不见身影,唯余婉转的歌声回荡在耳边。

炊烟袅袅升起,渐渐与云层融为一体。

两人在堂屋支起桌子,慢悠悠享用在新房的第一顿饭食。

本文预计在22号(下周三)入V,因此请假梳理下思路,周三不见不散,并准备万更奉上[撒花]谢谢支持[亲亲][亲亲][亲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 2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