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之女帝上位手册 > 第37章 条条大路通洛阳(一)

郭嘉时而觉得恍惚,从他跳槽到刘琼这之后,他甚至都忘了以前的世道是什么样的了,真的有人可以这么快的改变天下吗?这事不能细想,不然要么是神明在世,要么是妖魔现世。

所以天下百姓将她视作神明,不肯细想里面的门道,包括明军与她帐下士人,都只道是明王有天命。

天命,多么虚无飘渺的词,其实郭嘉细细推断,刘琼最开始的每一步都很险,都明目张胆的在走钢丝,只不过诸侯们没人把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当回事,让她在眼皮底下发育,然后成为庞然大物。

就是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都常反思,为何这与王莽一般伪圣人路线,大诈若信,硬是骗过了他。

他在曹营时,便依着染疫,推算自己命数,算得时日无多,便留下遗言。结果却被宋恪救活,渡过了死劫,将他从疫病里捞了出来,重新点燃了他的命盘。

刘琼携酒来看郭嘉时,看他这闭目养神的德性,将他从思绪中唤醒。

郭嘉看着近在眼前的明王,眨了眨眼,他反思,他不应在人屋檐下吐槽,他斜靠在原地,甚至都懒得坐起来。

“殿下?”

刘琼觉得昨日的郭嘉很给力,她带来一瓶茅台,送与这酒鬼尝尝味。

“先生大才,昨日出谋划策辛苦了,听闻先生好酒,之前给宋恪的酒,先生甚是爱饮。那酒是好酒,可对比我这瓶来,便是寻常。这酒我许诺赠功臣之酒,目前得到的人屈指可数,今赠先生一瓶,以助雅兴。”

郭嘉站起来,前倨后恭表现得琳漓尽致,“嘉谢过明王美酒。”

其实蓟城的酒也不错,比其他地方的米酒要纯粹得多,也好喝的多,郭嘉这爱美食美酒的人,来了蓟城,与进了快乐窝一样,这里的瓜果蔬菜都比其他地方好,莫不是真是龙兴之地,与众不同?

而刘琼走后,郭嘉看着这传说中的酒,武将不必多说,关张太史慈赵云皆有,谋臣上一个被赠的人听说还是法孝直,再往上数是诸葛孔明,与糜竺,还是诸葛孔明拿来宴宾客时,这酒的名声被传得神乎其神。

郭嘉想着,可惜曹公不在,但他转念又想,向来是曹公赠他酒,他还是去邀文若来喝一杯。

其实这酒刘琼只剩十几瓶了,她感觉这酒并不是合每个人口味,大家要的是这功臣的象征意义。

她已经着几个最优秀酿酒师傅用现代方子在酿制口感更好的酒,象征意义还是得上的,毕竟物以稀为贵,到时她包装好看些,就当功臣酒了。

过几天刘琼看亲自设计出来的军徽,与军徽与奖章模具,终于可以批量印制的军功章,她如今有了大量白银与铜,把收上来的五株钱溶了也可以铸服役纪念章。如现代一样,一等功奖章的军徽部分为纯金制作,二等功奖章的军徽为纯银,三等功奖章的军徽为纯铜,其他部分用合金。

有些仪式感必须要有,人是拥有社会属性的,是需要社会意义与认同的。不止需要填饱肚子就行,春秋战国那般困苦,可信义忠勇始终荡气回肠,气节需要被奖赏,战场舍生忘死亦是。

刘琼带着郭嘉法正,拿着军功章来到军营,站上高台,召集全军,大风烈烈,初夏的风最是舒爽之时。由于集结众将,备战益州,此时是众多将军难得聚于一起的时候。

从赵云关张太史慈这些,补全了先前立的几个一等功,还有张辽徐晃定辽东的一等功,刘琼让他们上高台,亲自为他们别在衣服上。社稷上有日月,军徽便是稷上日月,黄金浇筑。沾于奖章上很是显眼好看,她别好后,拍了拍张辽与徐晃的肩膀。

“文远与公明辽东这场战事与扶余事,干得漂亮,二位皆是一等功。”

徐晃还好,他原本就是当世名将,张辽颇为动容,徐晃在曹营也得重用,但张辽名声很是不显,离重用二字有点困难,还是孙十万来合肥的时候,给张辽送了一个大的,让张辽成为当世猛将之一。

而明营张辽与徐晃一同被重用提拔,由于辽东一战,张辽直接从小将升征东将军,徐晃升征北将军。

张辽跟在吕布身边,由于吕布过于牛逼,导致张辽多年透明,这还是他头一次如此兴奋。

然后再是二等三等,她一一的发放,然后发完了,她看下乌压压的三军将士。

“将士们,这军功章,是你安邦定国的证明,沙场马革裹尸,这是你们舍身忘死,英勇无畏的勋章,日后大明不会忘记你们,孤也不会!

日后山河安定,以军功分爵与田地,待你们老了,种不了田地了,50岁以后,可凭军功章,以孤这本军功记载为准,养老钱会每月发放给你们,打到你们银行户头,不需要经过其他官员的手,从孤的私库拨款,如同你们如今领月俸一样。

将士不负国,孤也不会负你们,你们有最利的刃,精甲护身,当奋勇杀敌,以定功勋。战死沙场的儿郞们,他们的名字,孤会为他们建英雄碑,每一个都刻上去。你们为国为民,国民就会记住你们,史书会篆刻你们,英雄永垂不朽!”

“愿为明王效死!”

“愿为明王效死!”

“愿为明王效死!”

三军异口同声如山呼海啸般,他们其中有将士握着军功章,一腔热血沸腾,恨不得再去沙场杀敌立功,多拿几个。

刘琼在赵云护送下走了之后,解散后的军营炸开了锅。

“张三,你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几个士卒抢着另一个人手里高举的军功章。

“去去去,边儿去,想要自个去挣,谁让你们杀敌没我多。”

张辽与徐晃路过看过不少同样的场景,相视笑了笑,徐晃对明王的大方感到吃惊,大汉尚武,军费投资一直是大头,但都是投在兵边精甲上,很少是给士卒如此优待的。

由于优待,军法管理就很严,军纪铁律新兵入伍就得会背,不然是当不了明营的兵的,训练就是一整天,晚上也集合一起夜训,但晚上会隔三差五拉歌欢闹放松一会。

徐晃刚开始不习惯,后来得了趣,觉得这般也不错,他倒是不缺这响银。但他也快四十了,身边亲卫很多是一开始就跟着他的,与他差不多年龄,立了功到了五十还能继续领响,倒是了他一桩心事。

张辽却是没得到这待遇,头一次,正是一腔热血之时,他哈哈一笑。

“听奉孝说,明王欲让我领三千骑兵守合肥,以防孙权主力来犯。”

徐晃不懂他高兴啥,他佯装打张鲁都给他拨了一万五千人马,“三千防孙权主力?三千对十万兵马?”

“是啊,文士们都说太少,可明王说,张文远对上孙仲谋,800足矣,3000都是以防万一。”

徐晃一愣,“看来明王对文远很是看重与信赖啊?”

张辽只觉得畅快,孙权小儿带多少兵马,他视如虫蚁,何足挂齿。

回去的路上郭嘉忍不住开口,“明王以厚禄养士与兵,日后百姓得交多少税赋才能补这个窟窿?”

刘琼看着马车外面熙熙攘攘,“与如今一样,我不会加税的。”

“?”

刘琼看了看交易的各类商店,“如今多为国企,因大批量工业生厂,需要大量工人,生产出来的价格比以往个人制造低廉。但就就这么低廉的价格,也是上了税的,百姓只要有闲钱买卖,就是交税,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没有闲钱困难的,自然不会去参与买卖,他们也可以衣食丰足的活下去。如今户部虽说是赤字,因为动用了国债,可今年就是三年国债到期,他们等着领钱,但等着买国债的更多。”

郭嘉是个谋士,不是个数学家,对数字不是很敏感,他听得一知半解。“这样就够了吗?”

“还有国企收入,何况孤增加了个税,月稳定超过4000钱的,得交所得税,最低是2%,最高是50%,比如奉孝你,是三品侍郎,如今月俸是两万七千钱,税便是30%,扣去税,入账便是一万八千九百钱。”

郭嘉愣了愣,他以为月俸就这些,还疑惑怎么有零有整,加上米面都是额外送到府上的。春夏秋冬朝服各两套,明王时不时发奖金,由于他没有夫人,只有一个小儿,倒是非常宽裕,导致他都没看月俸。

“官员也要交税吗?”

刘琼点头,“当然,天下皆是如此,况且官员的粮食也是额外送的,这些月俸足以让他们体面。孤仁至义尽,所以法律贪腐处以最重的刑法。百姓供养如此,如还不知恩层层盘剥,他们可不就该死吗?”

况且如今银行都没利息,百姓们刚开始只有一部分敢存,后来发现他们钱放银行,家里根本不需要人看守,小偷小盗上门也无用,身边有两家遭了贼之后,他们也都全部存银行。去年换白银,巨富们直接把家底存进去,只藏一些金饰玉器,毕竟这时代可没保险柜。他们存银行,去各地都不用带钱,去银行取就行了,背后有户部担保,一国信誉,他们也懒得多想。

毕竟明王都财大气粗的给天下都换成白银了,还有什么好慌的。

郭嘉有些恍惚。“嘉只是未曾想,原来让百姓幸福安定如此简单。”

刘琼却是知道,可不简单,大汉的生产力一点都没有,当权者想让百姓过得好,比如文景,他们自己都得穿打补丁的衣服。

“只是因为如今有了纺织机与各种机械,农具种子改良了,粮食就多得吃不完,才好了些,等天下安定了,孤就取消丁税,有了粮食就能养活足够的人口。如今天下人口过于凋零了,只是如今乱世,孤若放开也顾及不到新生儿,不如过两年再说。”

郭嘉想到住的四合院,荀彧族人众多,分配的府宅不大,想要购地却被要求提供户籍。“那为何府宅不允许扩建呢?”

刘琼觉得房子这东西,如今她缺人,几乎入职就送,还挑什么自行车。以后住不下还有酒店呢,谢衣把砖与水泥弄出来之后,硬是想每个大城建了个罗马风格的酒店,如今正找工匠与木匠试呢。刘琼没阻止,如今房子全靠伐木,树木少了会水土流失严重,以后母亲河就得发怒。

“城市的土地是有数的,而且都有大用,村镇老家地盘,他们爱建多大建多大,只要有钱买。知足吧,如今四合院还能分,过十年后,官吏都得自己买房,可买不起这么宽的宅子了。”

郭嘉倒是还好,他幼时房屋勉强能遮风挡雨,但荀家他是去过的,人后院还能跑马。荀彧适应了几天,把弟妹儿女全送回颖川了,这地只够他一人住。

“这——宽吗?”

刘琼斩钉截铁,“宽,还有院子呢。”

郭嘉似笑非笑,这以后的同僚得多惨,才会住的地方没院子,贫民都不至于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