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之女帝上位手册 > 第38章 条条大路通洛阳(二)

刘琼从一开始就对城市土地把控,免得以后事多扯皮,蓟城留下很多空地,但都是有用处的,洛阳也是,如今洛阳是空城,以往户籍她认,但按人口分地,乡野土地就爱怎么建怎么建,这时候是地广人稀的,城市里层层要求,百姓们才不会往城市挤,毕竟村野还是需要人烟的。

就这么点人口,她觉得以后得把那些山越匃奴胡人吸收进来,不然工业搞到一半发现没人口就太虐的,再说,本来现代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不是。

而且谷贱伤农,如今工厂就那么几个,百姓主要是还是靠种田与纺织,若想以后工厂多起来,百姓继续种地,那么城市的粮食与物价就会水涨船高。

她并不想过于加快进程,毕竟她不想出现血汗工厂,从源头就得断绝。不过这么点人口,血汗工厂也不切实切,总人口都没现代一个超一线人多。

如今工厂只有她以国企名义建的,只有极少数纺织厂是个人的,就是因为她一开始把劳动法给定下,工资不得低于多少,一天最多八小时,双休,超了违法。

成本过高而收获少,便少有人愿意去弄,还不如走商。

刘琼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只是现在巨富豪强不肯让利与民便,等基层工人自己富了,知道运作,以后他们自己去建工厂,对于以前自己享受到高工资高福利,他们给工人开了还有赚利的话,他们会给工人觉得理所当然。

不就是慢一点,她如今最不缺的就是时间,这样正好更温和的洗牌,她不需要国家出现吸着百姓血的大资本家。

毕竟她这真正的资本家都在亏本负债投资不是吗?矿工她都是上四休三,俘虏们才是双休八小时,他们还想把人当家奴使吗?

其实哪怕这样,各类矿上出的成果利润依旧高得吓人,反而矿工们更卖力了,生怕她亏了以后没这般工作。

她的百姓她都没压榨,怎么允许别人钻了空子。而她废了奴隶制后,家妓、宫妓、官妓都释放出来,毕竟纺织厂四处开花,极是缺人,给她们治病,不管乐不乐意,都重新开始。

以后立了国,市集偷摸开的青楼楚馆,她都得查,重法惩处组织者与嫖客,毕竟这个时代的妓女,是真的受害者。还有宦官,这种实在太反人类。

资源是充足的,实在不行,还有海外资源呢,尚武得尚得有道理。

儒家如今正虚弱,用来当道德底线好了,如今司马家还没把人的底线捅破,人们都是很有信义的。那么就需要法律来保障这些信义,人口少的好处是治理也比较简单。

她安排好一切也准备调动兵马了,益州是必须得拿下了,虽然益州百姓们对汉旗依依不舍,但好在刘璋是个废的。

宋恪在洛阳,大明宫地基与城墙已经全部弄好了,街道也规划调整得不错,毕竟几十万人一起造。他建了砖厂水泥厂与玻璃厂,还有钢铁厂,他不准备全用木头,砍伐的树木,他也让人们在原地种了树苗,环境破坏的容易,以后修复可就不容易了。

如今的树林是很广袤的,植被更是,母亲河还没有发难,况且木头房子其实没有砖瓦房好使,会潮又好破坏,怕火怕水,冬日里被子都是湿的。由宫殿为砖瓦代言,价格高不了多少,百姓们建造房子时,会考虑先用水泥与砖的。

宫殿的窗户他直接用玻璃,如今玻璃已经弄出来,只是没有流于市集罢了。

而且他建宫室的造型完全是以现代建筑来的,毕竟他也不懂古代砖瓦房怎么建,而且现代比较简单,他让工匠们试着用图纸建了一栋,效果不错。毕竟他最高也就建四层楼,钢筋混凝土还是很结实的。

宋恪把邓范与各个领头人叫来,发了奖章,但是纸质的。

“这是感谢众人来帮忙一起兴建洛阳,如今明王举兵伐益州,正是统一大业之时。户部抽不出钱来,但你们将他们户藉与姓名报上来后,这月下了工我也在弄记录。这是志愿者奖章,五年后可凭此章与户藉一道,去银行领万钱,也算补上这些时日的忙活,咱们还得忙三个月呢。”

邓范皱了皱眉,“我等既说了自愿相助明王重修宫殿,何需这些小利?”

宋恪看了这老实人,不懂为什么邓艾会基因突变。

“这非是小利,是他们奉献的证明,待秋收时他们回去,这半年若是去城里找活,定是不止万钱的,所以是志愿者,明王也不想辜负大家一片赤诚。”

邓范接过这奖状,看了看宋恪。“如今明王不征民夫徭役,待百姓如亲眷,我等皆想还报于她,结果她又还报于我等,如此恩义,天下百姓何以报之?”

宋恪拍拍他肩,看着他们这些领头人,很多小领头他没有唤,“她是个仁君,何需百姓报答,你们去手下领班说,让他们与百姓说清楚,将奖状发下去。我们抓紧忙活,争取秋收前峻工。”

“诺。”

这奖状发下去,自发来洛阳的百姓干活更有劲了,宋恪画饼充饥的能耐向来不错,更何况国家初立,他们确实没钱,但再过五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宋恪弄的建筑多是现代与西方的结合体,非要仔细找个形容,就是民国上海租界的那般建筑,并没有西方的繁复,也没有现代的简约,取了个中间值,毕竟是宫殿不是?

邓范看着打磨好的大理石柱,这还是他头一次见识造的这么好看的房子,宋恪一直在工地,毕竟这地方可不能出意外。

“这是日后明王住的地方吗?”

宋恪看了看这威严肃穆的建筑,“当然不是,士珪,这是最高法院,也称大理寺。日后你们在家乡遇着大案,衙门管不了,就来这里告,这也是日后立法修法条的地方,这里能还人间一个公道。”

邓范猛的一震,抬头望向这座雄伟,线条鲜明的华贵大楼。“真的好地方,这栋楼这样便算修成了吧?”

宋恪摇头,这就是个毛坯,外表还得细节雕刻,里头也是。为了修这洛阳城,他把豫州事务都托付给沮授去管了。

“不,还得匠人再细雕,但这就不关百姓的事了,这几十万人,造砖造水泥,制温泥土,打地基,搬运的,砌砖的,速度很快,我们先在秋收前把这些都峻工了。”

邓范点点头,他很高兴,“其实乡人们跟我说,在这里几个月,学到不少工,以后还可以帮别人建房子,多了门吃饭的手艺。”

宋恪笑着点头,如今刚开国,百业待兴,以后机会多着呢。

“这样就好,要多学,明王治下,只要踏实肯干,一双手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邓范嗯了一声,“你年纪轻轻就这般能耐,真好,定是读了很多书,我儿子就有些愚笨,还口吃,还是想让他多读点书,不然以后如何是好。”

“你儿子?叫什么名字?”

“他叫邓艾,可壮实了。”

宋恪想了想,与邓范道,“不错,你让他来洛阳,看见西市他们建的那些房子吗?那是学校,从小学到大学,你在那买个房子,以后你孩子就出息了。”

邓范是不想背井离乡的,但听见孩子能有出息,他点点头,“我信宋刺史的。那先前建的是前殿明堂,这是法院,那明王住哪?”

宋恪觉得后宫两栋大楼意思意思就够了,刘备一栋她一栋,问就是预算不够,后宫修那么多房子做什么?还想养小白脸吗?

后宫其他地方修成园林,这时间木匠就来活了,洛阳水系充足,引一些活水进来,要不是工程太大,他都想修自来水厂与管道,但这明显得细琢磨,只能先放一边,多打井取地下水吧。

“就明堂后面御花园,再后面那两栋,刚开国,先以国事为主。在精不在多,那里会精装修的,况且明王她忙,修大了也住不了”

宋恪都看好了,这么大的大明宫,他修的很是宽阔,尤其是前殿的广场,与上朝的大殿最有权威感,其余的地再修御膳房,御书房,藏书阁,几栋内库,再给宫侍们建两栋当宿舍,其余地方就留白,显得非常宽敞大气,很适合大汉直来直往的性格。

其实汉唐的建筑是很像的,只是宋明之后比较保守,建筑也开始九曲回廊,弯弯绕绕,园林也呈现一步一景,开始变得精致与曲折,就跟人的性格是一样的。

建筑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比如现代风就是简约的,秦汉隋唐喜欢大开大合的,雄伟壮阔的。

更多的空间是留给前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建了前殿,采用的是礼堂穹顶的设计,既美观,又有扩音作用,人多了也能听见说什么。还建了内阁,内阁议会厅有小厅与大厅。还选了洛阳好方位建了祭祀天坛与广场,最后建的是图书馆,与博物馆。

由于刚开始,书籍都得慢慢收集,但不妨碍他建最大的图书馆,说不准以后罗马的书籍都能印刷过来,毕竟这是历史上第一座。以后所有人都读书,纵有乱世,也毁不了书籍传承了。

洛阳仿佛白纸一张,任他刻画,如今把这些毛坯建完就好,细节雕刻他让工匠们来,他算是理解萧何建长乐宫与未央宫的心情了,自己掏私钱都想修好修大气,这代表的不止是宫室,还是一个新的时代。

他让画师想宫室图案设计,等百姓峻工,终于让宋恪选到了喜欢的设计图,几十个画师感受到甲方爸爸要的五彩斑斓的黑是个什么黑了,于是照着来就快了很多。

此时玻璃比较脆弱,用菱形上好漆的木条封装,只是由纸变成了玻璃,窗户一装上,宋恪觉得真是不错,如今的洛阳,定能让那些古人大开眼界。

况且未来西方的罗马昙花一现,东方的大汉一直存在。以后罗马的书籍来了,到未来说不定能成孤本。

这么一想,还挺期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8章 条条大路通洛阳(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