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之女帝上位手册 > 第36章 大江东去(三)

三国之女帝上位手册 第36章 大江东去(三)

作者:秦方方方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15:31:12 来源:文学城

刘琼在与众臣们商量,是先打益州,还是先建学校,结果异口同声打益州,财力得先放在兵刃上,是汉臣的共识,此时文臣们也是武德充沛。

哪有文人不佩剑的?要不是汉律杀人者偿命,文人们吵起来就得动武。

刘琼觉得历史应当是向上走的,如果不是魏晋的惨烈,百姓们对统治者要求一降再降,导致整个古代史,细细一数,居然只有两汉明君频出,其他的除了开国君王,几乎全在比烂。

这还有天理吗?

她觉得自己啃了兵书与各家典籍之后,被武装过的头脑,也不再像初时那般虚弱慌张,她开始不在那么依赖谢衣与宋恪。

每个人都在往前走,她也是,毕竟她有了诸葛亮,三个臭皮匠一起商量的日子仿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谢衣作为王夫,户部尚书,又管着经济投资,他的手下聚了一大批向他投诚的官员,但凡能用的,他提拔了不少,将士们对他很是尊崇,加上张辽徐晃归他管制,俨然是除了刘琼外的第二大势力。

宋恪低调得还没引起朝堂的注意,但富商们都注意到他,毕竟他们才是跟银行打交道的人,当然得知道负责人是谁。

要打益州,自然得确定路线,朝臣大会开完,再开个小会罢。于是刘琼召诸葛亮,谢衣,法正,鲁肃,荀彧,郭嘉一起开会。

刘琼看着这些人,感觉他们对上刘璋,刘璋实在是有福了,她都想建议刘璋直接投了,太惨了。

法正是在益州待过几年的人,他比较有发言权,“殿下命世英才,刘璋无明主之能,治下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手下多不服者,正前往,可说服张松为内应,夺取益州。”

郭嘉想到了天师道,“益州恐不止有刘璋。”

刘琼觉得都有道理,益州是法正主场,他自然得去,“孝直真是孤股肱之臣。”

她又看向郭嘉,毕竟这位很是大名鼎鼎。“看来奉孝亦有韬略?”

郭嘉对上刘琼的视线,又低了眉目,“嘉并无奇谋,不过顺着孝直的想法,中规中矩罢了。明王可从荆州出发,于葭萌关屯兵,进取成都。随后援军从荆州率兵入蜀,与主力会师,刘璋若坚守,只得坚壁清野?,耗着命与我们打。”

法正还是知道刘璋的,他不是曹操,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还算是个爱民的州牧,因此不可能坚壁清野的。

“刘璋断然不会如此,殿下打进了成都,他不会用百姓的命去对抗的。”

郭嘉笑了笑,刘璋在他眼里实不足为惧,无能又不够狠,“那他自然会降,明王打下巴蜀便可进取汉中,擒住张鲁,天师道是死是活全在一念之间罢了。”

诸葛亮却觉得,他们想法很好,但忘了益州人心,“益州之地是大汉一手扶持的,昔日高祖入汉中巴蜀,从汉地还定三秦,便将益州之地作为龙兴之地,一代代治理下来,益州被称为天府之国。百姓更是只认汉旗,莫说盛世之时的益州大治,便是刘焉刘璋对益州百姓也是仁治的,而明王虽姓刘,但我们亡汉举反旗,天下皆知,益州百姓可不是北地饥馑灾民。”

谢衣是知道的,历史上刘备打进益州,官吏百姓都想反抗,郑度劝他坚壁清野,只是刘璋说,“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于是罢黜了郑度。

但百姓对汉旗认同很高,所以诸葛亮一心还于旧都,六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益州百姓也奉陪到底。

对于这个谢衣就很擅长了,不就是民心嘛,再说,反贼还是明君,全看春秋笔法。舆论问题,这还是很好办的。

谢衣看着他们,便道,“既如此,我们应先行发动舆论,我们有纸,也有笔,更有人,屯兵葭萌关之时,我们得先发动舆论战。况且,是汉是明,宗庙还是刘氏宗庙不是,抓着这个点,我们发动民众,从基层开始大肆宣扬吧。”

郭嘉注意到谢衣,他以前听过诸多版本,多是英雄救美后,明王也瞧中了他的美色,于是月下拜堂,结为连理。

但他听宋恪说的版本,推断出这人定是早与刘琼相识,忽悠小孩帮他救人,还直接把孩子骗走,真是衣冠禽兽。

又想欺瞒愚弄百姓,欲混淆是非,指鹿为马,真是人面兽心。

当然他也就内心吐吐槽,虽然谢衣是为了我方阵营思考,但看一个人不爽的时候,他连呼吸都是错的。

衣冠禽兽,人面兽心的谢衣还不知道郭嘉给他安排了这两标签。

他要是知道宋恪背后抹黑他,他非得弄死小鬼,拆断红线不可。

刘琼觉得都有道理,都可以用上,一一敲定细节就可以了。

“可以,奉孝的的路线稳健,丞相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我们逐步敲定吧。”

郭嘉向来算无遗策,既然认同他的谋略,那么他就会安排妥当。

“殿下若是欲得益州,外要小心匃奴趁机袭扰,内要防江东生事,还得防张鲁作怪。”

他细细想了想这些势力,对于他来说,也并不难,郭奉孝稳定发挥。

“而今曹公在荆襄,可让他率荆襄归降的水军与江东对峙,拖住江东水军主力。我军兵发益州,中原空虚,孙权若有进取心,必定率兵来犯合肥,以图中原,可命一上将镇守于此。至于张鲁,无需与他打,让人挡住即可。还有凉州马超等人,亦需防着,我们意在益州,其他无需攻伐心,只要固守城池,待益州入囊,还定秦川,长安一收,天下已定。”

郭嘉缓缓道来,在他的讲述里,打天下仿佛是如此轻而易举的事。

“如此,殿下便可立国登基矣,天命已成,如江东凉州等地不愿归降,便是逆臣贼子,不服王化,可讨之。”

刘琼怔了怔,看向诸葛亮,诸葛亮的羽扇也顿了顿,随后轻摇。

郭嘉也注意到了,“殿下怎么了?”

“咳,只是想到了我父去隆中请丞相时,丞相也作隆中对,庞士元也曾与我说过,皆与奉孝思路不谋而合。”

“嘉但闻其详。”

诸葛亮的隆中对对于刘琼不是秘密,刘备介绍的时候还与她说过,于是刘琼大大方方道出原文。

“丞相昔日曾道隆中对,所言……”

隆中对对刘琼来说不是秘密,但旁人不知啊。郭嘉听完全文眼睛一亮,如遇知己,“丞相大才,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事,嘉愧不如也。”

诸葛亮也很是欣赏郭嘉的智谋,“亮与奉孝,英雄所见略同罢了。”

谢衣却从郭嘉的说法里找到了哗点,孙权,合肥,这不得上张辽!

刘琼也想到了,“既如此,便让我父亲与关张二将回来,荆襄有曹公,太史慈,但大军往益州,荆襄决不容有失,劳丞相与曹公一起坐镇吧,曹公手里又有许禇,夏侯惇,曹仁等猛将,应无忧矣。”

诸葛亮也觉得荆襄必须他去才安心,这里决不容错失。“诺。”

“合肥便让张辽为主将,率3000骑兵镇守。”

诸葛亮愣了愣,“3000?是不是有点少?”

刘琼笑了笑,“不少了,张文远打个孙仲谋,800都足够了。”

法正觉得刘琼开始浪了,但无妨,他们浪得起,而且兵马确实得主防匃奴与马超。

“徐晃率兵佯装进攻汉中,让张鲁无暇顾及益州。洛阳修建便派与宋恪,让他顺便接过这事。其他镇守地方的官员不变,沮授于兖州,庞统于青州,徐庶于徐州,关羽张郃率军以防凉州兵马与匃奴胡人,孤与父亲带上子龙张飞一道入川。荀彧与谢衣坐镇蓟城,有任何动乱,拿上尚方斩马剑,先斩后奏。郭嘉法正随行,一道攻伐益州。”

“诺。”

散了会各记各的事,便要开始准备大战事宜了。

谢衣对其他的没问题,但是曹操与周瑜对峙,啊这,这不是赤壁吗?

他私下与刘琼说了此事,刘琼觉得还好。

“曹操是个能人,历史上赤壁是因为顺风浪,这一次也没有给他十几万大军,他十万荆襄初降的水军,加上太史慈的三万人马,他怎么可能敢轻敌骄横?再说了,诸葛亮给曹操当军师,守个荆襄,周瑜打不进来。”

谢衣觉得很对,“既生瑜何生亮是吧,打起来真是宿命之战。”

“打不起来,我会给曹操下死令不许轻举妄动,船更是不能铁锁连环。他两守个荆襄,万无一失的。”

谢衣很是感慨,“娘子,你真的变了很多,已经开始成竹在胸了。以前打死我也想不到,你还是个杀伐决断的主。”

刘琼自己都很是感慨,“我自个都觉得玄幻,如今居然成了这般人物。”

听闻战事欲起,刘备将手头洛阳事给了宋恪,瞧他井井有条,夸了句英雄出少年。然后带了关张一起回来,还带了别一个新得到的猛将,此人年老,但精神奕奕。

“父亲,这位是?”

“他叫黄忠,我们欲取天下,此人有勇有谋,百发百中,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啊。”

刘琼很是惊喜,五虎上将之一啊,“黄老将军出山相助,孤喜不自胜。”

黄忠抱拳一礼,“明王客气了,明王声甲天下,恩义无双,忠自当全力以报玄德公知遇之恩。”

刘琼目光灼灼,有了黄忠,这事更为稳妥了,“老将军出马,琼便拜为征南将军,共图一统大业。”

黄忠大拜接了任命,“臣谢明王,必效鞍马之劳。”

刘琼扶起他,“黄老将军丹心一片,孤知矣。”

如此,人马点齐,统一大业近在眼前,所有人非常兴奋。毕竟这是千秋大业的开端,事成,他们都是开国元勋,新的时代从他们开始,这么一想,不复汉也挺好的。

既不负刘氏宗庙,世代明君,也不负百姓,只是世族豪强失势,恒灵两朝的帝王将相被钉在了亡国的耻辱柱上,那不是应该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