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如何在龙傲天文中成为一代名臣(科举) > 第18章 第十八章 到达安平

南下这一路,先乘车后乘船,领略了山河壮丽、江山如画,可也看到了民生疾苦,吏治**。

登岸的这一天,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三了,正是北方小年,可南北习俗不同,淮宁小年是明天。这天里天空湛蓝一片,几块儿云自由地飘着,天气又不十分寒冷,只是湿津津的难受。

码头上,船只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一艘艘木船满载着货物,从远方驶来,又从这里出发。船夫们搬运货物,也顾不得什么严寒,打着赤膊,呼着白气,在船和岸边来来往往。河面上,船帆如云,桅杆林立,远处传来阵阵号子声,与岸边的喧嚣交织在一起。

果然是商业繁荣的地方,和北方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段之缙一行人下了船,四处张望一下,远处来了一行人,抬着两顶小轿,镖头三步做两步上去搭话,这一行人立刻往段之缙这边走过来。

“这就是二爷吧,我们是您外祖王老爷家的刘管家,老爷收着您寄过来的信,特意叫我们来接秦先生和您的。”

段之缙拱手,“多谢,那我们这就去拜见外祖吧。”

刘管家应声,服侍着秦先生上了前边的轿子,其他的小伙子带着段之缙上后边的轿子,段之缙瞧瞧无所适从的冯胜儿,把他搂在身前,带上了自己的轿子。

轿夫的脚程很快,底盘又稳得很,轿子也没怎么晃悠,很快就到了王家的门口,光在外边看看,便觉一股富贵气象,而王老爷正带着夫人站在门口迎接。

秦先生刚一下轿,王老爷王元浩便赶紧上来寒暄,“秦先生一路辛苦了。”

秦先生摆摆手,“哪里哪里,这条路我走了这么多年,早就已经熟之又熟,谈何辛苦啊!堵在这个大门口,不像样子,咱们还是进去吧。”

王元浩说一声“请”,亲自领着秦先生和段之缙进了正门。

王家果然是商贾巨富,府内就是一个大型园林,小桥流水、粼粼怪石,样样都有。水池中是千金之鱼,湖中庭阁高耸入云,不知如何建造。回廊上下人们一个个垂首走动,却不闻一丝声音。

秦先生和王老爷走在前边,太太的亲生母亲白夫人却跟在段之缙身边,眼巴巴地瞧着他,一下也不错眼。打量了好一阵,她才笑着开口,“好人物,嘴还长得像小施,真是体面。”

“太太谬赞了。”

白夫人和这个名义上的外孙说了几句话,她问得也心不在焉,听段之缙的答话也是心不在焉,兜兜转转终于转到了她的心肝儿女儿身上,还不待开口,眼眶子先红了。

“你……你母亲和你父亲如何?”

“相安无事。”

段之缙也没有什么必要去说谎,王虞和段成平事儿在王家已经是人尽皆知,得知了女儿和女婿能用“相安无事”来形容,白夫人心中的大石头也算落了地,可她不一会儿又提起了心,“你说的都是真的?你母亲果然能和你父亲相安无事?不是她吩咐了你来糊弄外祖家吧?”白夫人本应是万事不用愁的贵妇,在这个仙境似的地方养尊处优,哪怕年近花甲也该精神健朗,可自从十三年前那封信从京城寄回来,她总是日夜垂泪,生怕哪一天就收到了女儿的死讯,十几年间没有一日能放下,反叫她形容憔悴,面上俱是悲苦。

做母亲的都是不容易,段之缙瞧着白夫人心惊胆战的模样心里也难受,又想起了那日路遇流民时,第一个出来喊叫的母亲,她的孩子已经凉透了,可她还是抱着,权当孩子仍然活着。

“怎么敢搪塞太太?母亲基本不与父亲碰面,吃穿用度都从自己的嫁妆里出,是家里最好的。孙儿的福气大,能跟着母亲过活,也不是其他的兄弟姐妹能够比拟的。”

白夫人仔细地看了段之缙的神情,估摸着他也没说谎话,这才大大地松下了一口气,又问道:“小施也还好吧?幸亏她为虞儿生下了你,否则没个儿子,在那样的宅院里,连个指望都没有。”

“姨娘身子也好。”

白夫人这才放下了心,仍是想再问问别的,前头的王老爷却已经和秦先生寒暄完了,正招呼众人去正堂用餐。白夫人歉疚一笑,“瞧我,光顾着和你说话,你们一路风风雨雨地过来,想必早就饿了,咱们在饭桌上再说。”

众人一起进了正堂,在八仙桌上坐定,王老爷的眼睛这才稍稍从秦先生身上移开,转向段之缙,满面红光、精神矍铄道:“你母亲一向可好?”

段之缙垂首答道:“母亲与父亲相安无事,一切都好。”他语罢,仍等着这个名义上的外祖来问询王虞的情况,谁知王老爷只是笑着点了点头,便起身净手,亲自为秦先生倒酒。

“先生是北人,想来喝不惯我们水乡的酒,这是千里迢迢从山东运来的,上好的秋月白,先生尝尝?”

秦先生满饮一杯,满意地咂咂嘴,酒香气还在口中蔓延。

“好酒!至少是窖了五年。”秦先生抚掌,王元浩立刻又倒了一杯,自得道:“先生果然是会喝酒的人,这一杯秋月白,在窖子里封了六年六个月,就为今年等先生来尝呢。”

“不敢当不敢当,秋月白是山东名酒,能尝一口已经是万幸,何况今年山东多地大旱,朝廷已经下了禁酒令,不许酿造酒水,能尝这一口老酒,也算是得天之幸。”

他们两个寒暄得热闹,段之缙却觉得愈发奇怪。

王老爷六十多岁的人了,跟着教书匠赔笑脸,秦先生也是一脸坦然,这是士农工商能解释的吗?商人地位最是下贱实属正常,可没道理王老爷这样的富甲淮宁的人还得跟着秦先生客客气气的。又想想秦先生日常挂在嘴边的“安平知县,这个人我了解”便觉他身份不简单。再说了,一般的教书匠,如何连兵部尚书是谁都知道?

段之缙正瞧着他们你推我我让你地劝酒,门外忽起环佩轻响,两列着藕荷色罗衫的侍女捧着鎏金云纹托盘鱼贯而入,踩着水磨青砖,竟似春蚕食叶般细密无声,桌上很快就摆满了各色珍馐,连摆放都是错落有致,别有一番美感。

头一道冷盘是水晶冻雕的亭台楼阁,太湖银鱼在琼脂间若隐若现,缀着胭脂鹅脯裁成的重瓣牡丹。三寸见方的青瓷碟里码着"白玉为簪"——取初春藕尖最嫩处,裹着松仁与瑶柱丝,在冰鉴里沁得脆生生。

若说这些菜不算什么,那道“烟雨三叠”可真是了不得了。三层鎏金暖锅分别煨着莼菜鳕鱼羹、糟香鹌鹑与酒酿圆子,侍女执银匙轻搅,竟当真旋出薄雾缭绕的奇景。

那一盏一杯的还没看清呢,白夫人便忍不住问段之缙,“你母亲如今用饭如何?她能吃得惯京里的菜系吗?”

段之缙愣怔了一下,“孙儿也不知,想来母亲到京二十余年,应当是习惯了。况且母亲有自己的小厨房,连着孙儿也都是跟着母亲吃呢。”

眼见着白母的神情又颓丧下去,她抿着唇儿,赤红的口脂被挤压得有些颜色不均,“你母亲幼时最爱吃鲜莲子,我们做父母的都爱重她,今天你看的那个池子,一直都是满池的荷花,等着荷花开过,莲子长成,我就带着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划船入莲池,亲手采下来剥给她吃。后来,她出嫁了,又去了京里,我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也就都没有再如果莲池。”

“好了!”正和秦先生推杯换盏的王元浩不耐烦地嗔一句,“这样好的日子,你非要说这些不高兴的事儿,何苦呢?况且秦先生和缙儿都在,叫大家心里也不是滋味。出嫁的女子,丈夫好好坏坏都是常有的事,你何必如此耿耿于怀,我们也为她做得够多了,也从来不欠她什么。赶紧吃饭吧!”

白夫人闻言,赶紧用丝绸帕子压了压眼睛,不叫盈满了眼眶的泪水涌出,挂着一个愁苦的笑对着段之缙说道:“瞧我,光顾着你母亲,忘了招待你,叫你听我的抱怨。”

“太太殷殷爱子之情,就如母亲和姨娘对待孙儿一样,怎么能说是抱怨呢?况且今日知道了母亲爱吃鲜莲子,等着考完试回京,也带着母亲去湖边采莲子,孝顺母亲。”

白夫人感动非常,连连称是,又亲手用公筷为段之缙夹了一块儿梅子肉,笑道:“这是知你要来,特意叫人做得‘蟾宫折挂’,用二十年陈梅子卤雕琢的蜜饯拼盘,叫你吃了我这一块儿梅子,必得蟾宫折桂!”

段之缙起身用小碗接了,恭敬道:“多谢太太。”

秦先生听着喜笑颜开,对着王元浩夸赞道:“你这个外孙子不简单啊,日后必然有大出息。”

王老爷这会儿才算好好看了一眼段之缙,亲手为他倒了一杯秋月白,“你先生不是一般人,他既然如此说了,你日后必然有大造化,恐外祖家还得靠你提携呢。”

“不敢不敢……”

这一番推杯换盏,一顿饭从中午吃到了日暮,中间又见了两个从铺子上赶回来的舅舅,陪着喝了一遭,等到席面终于散去,除了明日要读书的段之缙外,其他的人都是酒气熏熏。

然而无论是热闹非常的酒席,还是故作慈爱的外祖父,都不能叫段之缙升起来一丝的亲近感,只觉得家宴不像家宴,比在段府中更为难受,反而是一直断断续续地问询王虞近况的白夫人,叫段之缙生出孺慕之情,可能也是他自幼失母的缘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 到达安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