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如何在龙傲天文中成为一代名臣(科举) > 第14章 第十四章 夜梦难醒

如今已经十一月十三了,只是今年的雪晚些,还没有下过。

寒冷的西北风夹杂着沙土,打在人脸上如刀割一般,即便是这样的天,偏房的灯还是孤独地亮着,与漆黑夜空中闪亮的盈凸月相伴,一个为刻苦的读书人送来光明,一个为归路上的行人送去清辉。

按理说一日一日地苦熬,书总该是越读越薄,可段之缙翻来覆去,只觉得书愈发厚重,做了无数的时文,总是差点火候在。漂亮的排偶,也不是做不出,典籍史论用得头头是道,再妙的金石珠玉,叫段之缙一堆砌,细细品来还是死东西,用他自己的话说则是“铲子切菜——不地道(抵刀)”。

拿着自己熬夜做出来的八股文递给秦先生,秦先生每日看他写的这些东西也是头疼,“缙儿,不是为师说你,怎么章籍典故没少用,朱子教训也没跑偏,就是……就是……”秦慎之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什么形容词,最后灵机一动一巴掌拍上脑瓜子,“不像是人写的!”

屏风后忍耐的笑声传出来,真叫段之缙无所适从,“先生,我自己也知道,可是改了无数遍,还不对味儿。先生,学生想听听您的经验之谈,这东西,是勤学苦练能练出来的吗?”

秦慎之抽搭两口烟枪,吐出一圈一圈的白雾,“为师看你的文章,少说也有几十篇了,你知道你最大的问题在哪吗?”

“愿听先生之见。”

“你根本不适合写排偶。”他面上一片严肃,烟斗点点纸上的散句部分,含着一丝欣赏,“可圈可点。”然后烟斗嫌弃地点了点排偶的部分,表情难以形容,“不堪寓目之作,看得为师都难受。”

段之缙心中发紧,“可是先生,您不是说排偶在科举考试中更占优势吗?”

秦先生被自己的烟呛地咳了几下,哑着嗓子回道:“好酒不怕巷子深,好文章却怕传不出去。为什么那么多雄文被庸碌之词埋住,就是因为阅卷的人有可能连个秀才都不是。你要知道,县官县官,父母之官,每天忙里忙外的那么多事儿,哪有功夫去看你们这些小小生童的卷子?叫底下的师爷看看得了。那些师爷是什么水平?有的水平只够认字,看见这篇文章里的生僻词汇多,他就觉得是好文章。有些人的水平也就是读过了四书五经,连朱子教训有那些都记不清楚,瞧见标新立异之说便惊为天文,读不通你文章里的意思,因此选些看似华美的卷子上去。”

段之缙若有所悟,“那先生的意思是?”

秦先生故作高深地捋了捋胡子,“为师的意思是,既然要投机取巧,那就彻底地抓住这次好时机!安平知县李显光,二甲进士出身,要说秀才不是人人都有真才实学的话,进士可不能弄虚作假了,他为人又清正,视取士为第一等的朝廷要务,全县少则小一百份,多则几百份答卷,他都亲自看,亲自阅,若你能将散句练到浑然天成,他看了之后未必不能替你传出声名,倘若能叫德平府知府和淮宁学政听闻,那便有几分把握让他们特意去找你的卷子看。知府和学政,也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只要你的题目的确解得好,就算不能名列前茅,也必不会叫你落第。”

原来如此!

段之缙站起深鞠一躬,“学生佩服!那学生日后勤往这个方向攻!”

秦先生瞧他气势十足,没有一点儿畏难的神情,满意点头,“有志者事竟成。以你现在长进的速度,只要能够熬过这段日子,县试必中!只是要小心,行百里者半九十啊。”

一番语重心长的劝告,叫段之缙松快下来的心又绷起来,现在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了,前方路漫漫,不但要把史书全通下来,还有研究知县多年的行政思想和出题偏好,任务实在是艰巨。

“为师想过了,现在已经十一月,运河已经结上了冰,咱们走陆路得一个月才能到安平。再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必从京城到安平的山河景色,也能叫你增长不少的见识。因此今儿授完书,明天也不上课了,去和你的母亲、姨娘和妻子好好道别,若是一切顺利,再回京情景可就大不相同喽。”秦先生眨眨眼睛,语气里是鼓励和暗示。

段之缙心里感激非常,这四个月里不仅自己苦熬着,先生花费的精力并不比自己少,宽严相济,犹如父母,得遇此良师,可以说三生有幸了。

师生二人相互勉励一番,又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等到了晚上,这也是四个月来的头一次,段之缙久违地跟自己的妻子躺在同一张床上,旁边传来陌生的、清浅的呼吸声,一种奇异的情思在慢慢涌动。

并非男女之情,或许是朝夕相处的感激和默契,段之缙已经习惯了早晨或冷或热的干净帕子铺在面上,晚上摆在桌旁的一本笔记,里边每一个簪花小楷全是沈白蘋一日的心血。

她是一个无声地帮助者,可她的确又什么也得不到。

“蘋儿,这四个月若没有你时刻帮着我,还不知道要空耗我多少气力。可是,我竟然也不能回报你什么……你若是有什么要求,或者想做什么事情,尽管开口,我定然竭尽全力。”

沈白蘋的呼吸声一顿,又变得急促起来,她似乎在隐忍,在压抑。

这四个月,不仅仅是段之缙在用功读书,沈白蘋也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那些“经世致用”的道理,那些“继往开来”的抱负,不仅仅是段之缙获得了,她也获得了。

但正因为懂得,所以痛苦。

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她总梦着自己是一个男人,推开了沉重的门走出去。有些时候是游侠,惩恶扬善,事了之后拂身而去,深藏身与名;有时候是微芥小官,能够近抚黎民、教化百姓;也或许只是一个农民,每日里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一颗颗饱满的麦子就是对她最大的奖赏。

可是一觉醒来,还是困在深深的宅院里,每天过着同样的日子。

若就这么一觉睡下去,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今天段之缙的话,叫沈白蘋心如擂鼓。

能跟他说吗?他会答应吗?

深深的院子逼疯了一个又一个的女人,沈白蘋想要的是更广大的天地。

她艰涩地启唇,游移不定地开口,若是二爷不说话,那今夜的一切也权当做是在做梦。

“我想……若君为韩世忠,我为梁红玉。”

段之缙听见这个请求,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沈白蘋的学识比自己强不少,只是输在不能出门看这世间水土,若生而为男子或者是二十一世纪的女子,定然前程远大。因而沉思一会儿,郑重回道:“若我为韩世忠,君为梁红玉。”

这一句轻轻的话掉在沈白蘋心头,叫她几近堕泪。她的人生是一路向下的,幼时在外祖家教养,锦衣玉食倒是其次,最开心的是家里的兄弟姐妹一齐去学堂。后来渐渐长大,回了沈家谈亲事,外祖给自己安排的是户部侍郎家的二公子,比之自己长两岁,已经中了秀才,可父亲贪图聘礼将自己嫁给了段家。刚进段家门的时候,还能说是琴瑟和鸣,舅姑带自己都和蔼可亲,可怎么外祖母一去世,杨家被抄家便全都便了个样呢?

可现在,这样的好事,其他的女子此生难遇的好事就这样轻飘飘落在头上,而段之缙还在说着以后的事儿。

“我听说,你舅家被抄家后回了淮宁,这次启程,我想跟太太说,把你也带上,我们一块儿去看望一下,你意下如何?”

沈白蘋激动到极处甚至失语,段之缙也没等得她的回答便接着说道:“不过这只是我一时的想法,若是太太不同意便难说了,你不必抱太大的希望,省得明日太失望了。”

“只要二爷还想着我和舅舅便好,倘若太太不同意,二爷到了去看望一下舅舅给我来信也是成的。”

“这是自然。”

这场对话落下帷幕,段之缙沉沉睡去,徒留下沈白蘋一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

第二天不用上课,段之缙还是温习了一些功课,等着天大亮了才穿上棉衣,外边裹上莲青色鹤氅,内里是猞猁狲的皮毛,十分暖和,再回头看,沈白蘋也已经装扮好,耳尖赤红的珊瑚耳坠更称的面容如雪似玉。

携手去了主院,太太刚用完早饭,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他们说话,等着段之缙说道要带着沈白蘋一起去安平看望她的舅舅时,脸色便不太妙了。

“你是去考试的,带着她做什么?杨家是罪臣之家,还是不去为好。”

“虽是罪臣之家,但毕竟有姻亲之谊,而且我们只是过去走亲戚罢了,并无什么妨碍。”

王虞不耐烦地摆摆手,“好了好了,我不与你争辩,你想去便去,左右我做母亲的管不住你,但是你媳妇留下来伺候我。”

“便是女子,出门探亲也是常理,为何太太不许我带着蘋儿呢?”

“哼。”王虞发出一声讥笑,“你跟个大闺女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住在我的致知斋里要什么有什么,哪里知道山东玉平已经连着两年大旱,刚到皇城根的那批流民也要在这个时候被官兵强制遣送回去呢?”

“你想带着你媳妇就带着吧,无论我怎么给你雇人,遇上了流民你带着一个女人,怎么样我也难说。”

1.为什么要回到安平县试?

清廷规定的是二十年才能入籍,段成平到京城做官还没有二十年,籍贯还在安平,段之缙也是。科举考试需要回到原籍考

2.韩世忠和梁红玉

梁红玉在建炎三年平定苗傅叛乱的时候立下殊功,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

建炎四年与其丈夫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48天,但金军最终逃脱,梁红玉弹劾丈夫失机纵敌,名震天下。

这里沈白蘋的意思是,如果段之缙能够为官,她希望能够如同梁红玉一样和丈夫一起行政,而不是只做一个享福的官太太。

3.说一下清代云南、四川、青藏等地方的土司制度。古代人绝嗣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不是说每一个人一定能生出儿子,在少民地区,清廷允许身为土司的丈夫死后,在绝嗣或者嗣子年幼的情况下,妻子受朝廷册封成为新的土司。例如乾隆三十四年的吉桂英。

同时也允许直接把职位传袭给女儿。护理阿都副长官司都禄氏的职位起源于其姑母赊哵。赊哵在雍正六年(1728年)因剿抚凉山夷众有功,被授予阿都副长官司的职位,并获得了印信号纸。赊哵没有子嗣,因此她收养了内侄安玉桂作为自己的女儿,并将职位传给了她。

4.关于师爷,他们的水平确实有高有低,大多数是读书人一边工作一边考科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十四章 夜梦难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