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云 > 第13章 第 13 章

青云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一鹿好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7 11:13:19 来源:文学城

“我素来听说京都的官跟外地的官不一样,还有老话常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不知道威风堂堂的知府官衙里头是些什么光景?知府大人他吃一餐饭,是不是得配上四个菜啊?两个荤,一个素,一个汤,起码得有吧?”

“嘿,小老弟,不是老哥说你,你当真是没见过世面,光想着皇帝老爷锄地用金锄头了。知府大人吃一餐,怎么可能只有四个菜,光是点心都不止四个。”

沈云安满脸惊奇,只觉得不可思议,“四个菜还不够吗?那得要多少个呀?”

“平时普普通通十二道菜,还不包括点心和汤,基本上都是十八、二十四道菜。”

“我的天爷呀,竟是这样的富贵。大哥,你在后厨操持,也着实辛苦了。”

“还好还好,当厨子怕什么?怕无米之炊呀!”曹韧铁又仰头喝下一杯酒,脸上浮出潮红来,俨然是有些酒意上头了,“怎么会怕多做菜。”

沈云安连忙又给他倒了几杯酒,捡着好话说了,一一敬了。这才开口问:“那过年的时候,往亲戚同僚家们送的礼品,肯定也不是我们寻常人家能想象的。像我们普通人家,能够提上一刀肉,两壶酒过去,就已经是厚礼了,知府这么大的官,那得送什么哟?”

“具体送什么我也不知道,只不过主礼肯定不能是一刀肉两壶酒。好比中秋节送月饼,就去年,我们厨房就足足提前一个月准备馅料,做了十二时节花馅月饼。”

“每家都送吗?那不得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那怎么可能?要是礼不分轻重,下位者就会蔑视,上位者会觉得被轻视。十二时节花馅月饼一共做了三份,一份送到老宅孝敬老太太,一份送知府夫人娘家,还有一份送的安王府。”

“安王府?这知府大人还跟王爷有关系呢?”

“那可不是,咱们府上的大小姐,可是安王府的良媛呢。”

“不得了,这可是皇亲国戚啊!”

“谁说不是呢?”

……

酒越喝越多,牛越吹越大,但凡是曹韧铁见到过的、自己觉得非常煊赫的场面,他都要绘声绘色的跟沈云安说出来,看着沈云安崇敬的眼神、羡慕的目光,听着他恭维的话语,那真是大夏天吃冰西瓜的舒爽都无法比拟。

酒喝的越大,话说的越多,到后面人趴在桌子上已经不清醒了。沈云安站起来走到人后面,拍一拍对方的脸,曹韧铁嘴里嘟囔着:“我没醉,来,喝,再喝……”

沈云安看对方确确实实是醉的不省人事了,把人扶上榻,侧卧了,才走出去。又招来一个伙计,给了几个铜板,劳烦对方多看顾着些,免得醉酒呕吐,身边又没人照顾,到时候窒息死亡。

沈云安安排好事情之后,便脚步匆忙地离开了醉香楼。

玉梅居的窗户正挨着街道,宋舒透过打开的窗子往下看去,沈云安行色匆匆,不知道要做什么去。总叫他觉得有些诡异,似乎,对方并不是阿谀奉承之辈,只是在故意劝酒套话。

可是细细回想了一遍刚才沈云安在玉兰居里说过的话,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他得出了些什么有用的信息,才这样匆忙离去。

“看什么呢?鱼羹都要冷了,还不赶紧喝?”陆甲卿将他喊回了神。

宋舒:“没看什么,只是觉得街上热闹罢了。”低头勺了一口羹,尝了,眉头皱起来,再不肯用第二勺。

“怎么不吃了?”

“用来滚鱼羹的米汤,不是刚沸白了舀出来的,是一直加着柴火持滚的,不好吃。”

“这你都能尝得出来?”

“那不然呢?”

陆甲卿不说话了,宋舒丧母丧姐,宋家就他一个儿子了,他爹养的金贵些,实在正常。

宋舒改尝另外一道菜——金汤笋片,这道菜味道倒也还算不错。只不过心神依旧在沈云安身上,有些食不知味。等尝过两口饭,心中又暗暗懊恼起来:【今天怎么回事?出门没看黄历吗?一日之内竟然遇见他两遭!不过大抵以后是不会再见了。以后都没有交集的人,想他做甚!】

【我权当没救过他,反正他不会认识我。】

·

知府衙门的宅邸,跟其他衙门不一样。虽然也上下班打卡,但是,又几乎十二个时辰随时待命,所以,除非是京都本地人,原先就有宅邸,否则知府老爷的家眷是跟着入住在后院的。逢年过节,下面的门人奉送的冰炭孝敬,送到的地儿是知府衙门。而知府大人往上面奉送的冰炭孝敬,也是从知府衙门里发出。

沈云安想要打探京都知府大人的关系脉络,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这不,请个厨房大管事吃顿饭的功夫,就知道了这知府大人是安王的门下。

能够把自己手底下的人安排在京都知府这个位置上,这安王倒是有些势力。

小面馆老汉一家的事儿,现如今就好比是树上爬满了蚜虫,与其一只一只捉,不如直接将树锯断了,焚了了事,保管蚜虫有一个算一个。

沈云安一路行走,依旧是找街上挑着担子卖货的货郎询问了路况,往景王府邸那边去。

当今皇上老迈,嫡子早夭,剩下的皇子里景王占了一个“长”字,安王在民间多有贤名,远在沿海抵御倭寇的靖王,并不被皇上喜爱,可是手里头的军权却是实打实的。剩下的几个皇子要么没成年,要么名声在民间并不凸显。

所以,现如今借力打力,直接找景王就是了。

沈云安在偏僻的地方,从包袱里面拿了纸笔出来,砚台的墨要干不干,还倾倒大半,这会儿身边也没有水,只能将就将就。潦草写下——

安王门下京都知府纵小舅子强抢民铺,面馆老板几欲被逼死。

而后从偏僻小巷子里出来的时候,路过一个乞丐,他给了三个铜板,教了对方几句,便让对方把信送过去。

门口当值的侍卫果然一把揪住乞丐,开口就问:“什么人?”

“送信的。”

“送什么信,谁让送的?”

“不知道。我又不识字,一个穿紧身黑衣戴面罩的人让我来送的。还说我把信送这儿来,这里的大人能赏我银子。”

侍卫皱着眉头,看着没有信物的信,没敢拆开来看,可是也不敢丢了。怀里掏出几个铜板,砸给乞丐,让他滚蛋。这便脚步匆忙,往府里头去。

过了没多久,王府里出了两拨人。

沈云安的心微微觉得安稳,也不多待,一切交给时间,转身走了。

回到医馆的时候,那中年老汉和自己的婆娘虽然没有再哭天抹泪,但是也不见丝毫笑容,一见到沈云安,眼睛里面立马浮出渴望来,满满的都是期待。

沈云安当然知道他们期待什么,他们期待自己能够摆平这件事。

可是现如今他既无身份也无权势,实在无法轻易帮他们解决这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他开口说道:“自古以来民难与官斗,我已经尽了人事,接下来只能看老天爷成不成全了。不过,就算店铺保不住,你们老两口支个摊子也得活下去啊。总不能有人要杀你们,你们自个儿先拿刀割了脖子,省了他们动手,是不是这个理儿?”

中年老汉和他婆娘唉声叹气。

这时候老汉说道:“多谢公子了,今天这事还让公子破费了,也多谢公子劝慰,不管店铺保不保得住,公子的恩情我们铭记于心。”

对这种话,沈云安只当听过就算了,询问:“你们这个年纪,儿女应该都大了吧?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没见他们归家?”

老汉安抚的握一握婆娘的手,叹息一声,对沈云安说道:“我和老婆子只得一个儿子,年纪比公子应该大上几岁,去岁就去南方的书院读书了,家里发生这种事,太过突然,都没来得及请人写信告诉他。”

又叹息:“唉,只怕回头写信告诉他了,店铺也早被别人霸占了去,知道了也没什么用。”

沈云安宽慰道:“没事儿,只要手艺在,京都繁华,还怕活不下去?”

也只能这么想了,苦中作乐罢了。老两口都点点头,把苦憋在心里。

沈云安在医馆旁边的客栈里,租了柴房住。京都物价太贵,光是下等房,都要好几十文铜钱一晚。就连柴房都不便宜。

沈云安晚上枕着稻草,翻来覆去好一会儿,也没睡着。

【倘若面馆老板这事儿发酵,住宿问题一定要解决了……倘若不发酵,《霸道官人的金丝雀》不知道在京都卖不卖得上价,若是卖不上,怕是要先找个营生了……不然科举考试还没来,我就要先饿死了……】

第二天,天光大亮,沈云安觉得眼睛干涩,好不容易睁开眼睛,从稻草堆里爬起来,只觉得身上有些酸涩。活动活动脖子,出门买了烤饼,回来读书做题。同时,静静的等候,看事情是发酵成功还是发酵失败。

皇宫

太宸殿

老皇帝体力不太足够,无法端坐在龙椅上,微微斜靠着把手,神情倦怠。

大太监无时无刻不在关心老皇帝的状况,见皇帝有些吃不消了,趁着朝堂上下一片安静,开口呼:“诸位大臣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往常这时候,若是没事儿了,群臣就会跪地恭请皇帝散朝。

可是,这时候御史大夫翟清学走了出来,“臣,有本启奏。臣参京都知府廖伟先助纣为虐,放纵其小舅子霸占民铺,险些逼死良民。”

老皇帝眼皮子掀了掀,整个殿堂一时间落针可闻。

朝堂上,安王和景王双眼对视,电光火石。安王眼睛之中震惊还未退去,景王嘴角却带了微妙的挑衅笑意。

别看京都知府这个官只是个五品官,可是官员品级小,权力范围大呀。基本上什么都能掺和一脚,也什么都能管上一管。

历来都是朝廷党派必争的一个位置。

“证据确凿吗?”就在下头眼神交锋的时候,老皇帝开口了。

翟清学:“千真万确,证据确凿。一整个面馆几十个食客都看到了!本来一个季度应收税银三两,可知府廖伟先手下衙役前后十天,上门强收税银九两。原本应该作价百两的店铺,知府廖伟先的小舅子只愿出十两银。五六十的老汉,险些将脑浆磕出来,都无济于事。”

“知府廖伟先纵容手下欺压良民,此为一罪。以衙役充当亲戚打手,公器私用,此为二罪。请陛下定夺!”

朝堂一片安静。

安王手底下的人微微有些躁动,似乎想要转圜此事。可是安王却轻轻摇头,事情板上钉钉,证据确凿,救不了了,没必要再搭人进去。

再说了,就算廖伟先从知府的位置上卸下来,景王的人就一定能坐上这个位置吗?

“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欺压朕的子民,朕的脸往哪搁?朕把京都知府这个位置交给他,他竟然这样待朕,该杀。”

老皇帝语气平平,说的话却炸响惊雷。人从龙椅上站起来,踱步要回去了,又踱回来,走两步边说:“杀了他便宜他,流放吧,抄家流放边疆。廖伟先既然流放了,知府这个位置,又该让谁来坐?”

朝臣蠢蠢欲动。

就在有人快要按捺不住的时候,老皇帝突然开口:“朕累了,你们下去商议商议,回头给朕挑几个人选,散朝吧。”

大太监:“退朝!”

“恭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沈云安下午出了客栈活动活动身子骨,犹豫着想吃一碗羊肉馅儿的饺子,就看到大批的禁军往知府衙门那边去。他面上一喜,也不再犹豫要不要吃饺子,跟了上去,凑个热闹。

知府衙门就在昨天还风光无比,不,就在禁军到来之前,还风光无比,可是眼下,却是哭声喊声威吓声……嘈杂无比。

大门打开……大门关上……一片寂静。

老百姓们言语纷纷。

“抄家了?”

“好有钱哦,抬出来那么多东西!这得多少民脂民膏啊?”

“全家流放吗?这是犯了多大的事啊?”

“咱们这位陛下,一年不知道流放多少人?他怎么这么喜欢流放?前边何家不就判了流放吗?”

“嘘……这可不兴说,流放总比死刑好吧?”

……

沈云安回了医馆,满脸笑容,对老汉夫妇说道:“事情成了!”

老汉夫妇尚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沈云安冲他们恭喜:“知府一家都被抄家流放了,你们的面馆自然也就保住了。”

两人顿时喜极而泣,互相搀扶着就要给沈云安磕头道歉。

沈云安连忙扶住两人,“你俩这么大年纪了,可千万别给我磕头,我可承受不起。”

“恩公的大恩大德,实在无以为报啊,多谢恩公,多谢恩公!”

虽然不知道知府家是因为什么被抄的,但是,小面馆保住了,就是最大的幸事。

沈云安这时候却开口道:“有的报,有的报。”

老夫妇面面相觑。

沈云安看着他们说:“我囊中羞涩,进京是为了赶考。昨天为了帮你们办成这件事,花销出去十二两,今天吃碗羊肉饺子都格外犹豫。你们的小面馆,如果我猜的没错,应该是前店后居。我想在你家小面馆,住到今年科举结束。不知你们老两口,愿不愿意以此来报答我。”

这一对老夫妇听完这话,眼睛里面唤起浑浊老泪,老妇道:“只要恩公不嫌弃,想住多久住多久,我们绝无旁的话说。要不是恩公,咱们老两口,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沈云安并没有自视甚高,觉得全部都是自己的功劳。一切都是时也,命也。“既如此,我就多有叨扰了。”

当天下午,便从客栈的柴房,搬去了小面馆的后宅。

后宅有井有树,虽然不大,但也干净清净。

住的是老两口儿子的房间,老两口儿子年纪虽然比沈云安大,可到现在还未中秀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从南方的书院回来。

沈云安也没让老两口伺候,挟恩图报,趁着太阳还没有下山,提着被太阳晒得温热的水冲洗了一下,回房读书。只不过晚上吃到了羊肉豌杂小面。

老妇还说今天晚上和面已经来不及了,等明天和好面,给他做羊肉饺子吃。

沈云安一时间不知道住进来究竟是对是错,只好沉下心来,好好读书,好好赚钱,将来每月补贴二位老人。白住已经不太好了,还白吃白喝,那怎么能够?

点灯熬蜡,漏夜苦读。

宋府宅邸

宋侍郎提着一个食盒,食盒里放着冰块,冰块埋着一碗剥好的石榴,他走到宋舒卧房门前,问书童:“少爷睡了吗?”

“回老爷的话,还没呢,今天陪表少爷又出去逛了逛,说是脚疼,在泡脚。”

“哼,走几步路就这样娇气,惯得他,又不是女儿家。就该多走走。”话虽然这么说着,敲门进去了,献宝似的把石榴递过去:“你瞧,这是什么?”

宋舒眼睛顿时就亮了亮,“石榴?这个时间哪来的石榴?”

“冰库里的。冻了几十个,温度太低,一个石榴总有大部分被冻坏了。这些是挑了好的出来。”

宋舒拿过来一颗一颗吃着,眼尾有惬意的享受。

宋侍郎看着这样的儿子,忍不住发出一声老父亲的喟叹。

宋舒抬眼看坐在对面的父亲,“叹什么气?”

宋侍郎笑一笑,脸色却很惆怅,“为父也不知道让你考功名是对是错。”

宋舒:“……”他轻轻翻了翻白眼,“说的好像我能考得上似的。”

宋侍郎顿时就被噎住了,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好意思说。你表哥十二岁就能治经了,你瞧瞧你,现在《大学》能读透了吗?”

宋舒轻轻哼一哼,吃他的石榴,半点不放在心上,吃几颗,才道:“你莫非是在朝堂上受了气,又跑到我这来撒给我?”

“没有的事儿!再说为父是那样的人吗?”

“那你惆怅什么?还说什么错不错的。”

“唉,京都知府廖伟先,今天被御史大夫翟清学参了一本。”

宋舒盆子里微微晃动的脚丫顿时不动了。

“然后呢?”

“抄家流放了。”

宋舒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冒天灵盖。

“抄、抄家了?”

宋侍郎点了点头。叹息一声:“当官有当官的百种好处,却也有千万种坏处。说不得今日风光,明日便来的落魄。当真是一朝富贵在天,一夕贫贱如泥,权势骇人心呐。依着你这样的性子,不当官说不定也是个好事儿。”

宋舒说:“我早说了,我不愿意当官。谁想泡在你们这弯弯绕绕的官场里?”

宋侍郎:“可是,虽然不当官,但是你好歹考个举人的功名出来,这样也能享国家俸禄了!”

宋舒:“……”考不了,没法考,看着字就只想睡。

宋侍郎看着毫无上进之心的儿子,叹息好几声,只不过夜深了,也不打扰儿子睡觉,叮嘱几句便起身离开了。

宋舒双手抱着碗,碗里面的石榴籽红彤彤的,像一颗颗红宝石。

他手心冰冰的,心肺似乎也冰冰的。

“那家伙……和抄家有没有关系?”

“不可能!别逗了!一个穷酸秀才,一夕之间扳倒一个五品知府,唱戏的都不敢这么唱,写话本子的都不敢这么写……”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件事似乎跟那个人有脱不开的关系。不然他在玉兰居跟那厨子的话题一直围绕知府家做什么?

【如果真的和他有关系,依着他的本事,那岂不是……终究会再见面?】

宋舒紧了紧手里的碗,深深的吸一口气,【无妨无妨,这只是我一个人的秘密,我知道他,他却并不知道我。只要我不说,那便是野梦一场。老爹虽然在官场,我却不在,管他呢。他官场浸淫他的,我自潇洒我的。不会再有交集、不会再有交集……】

小面馆里,沈云安打了个哈欠,又突然打了个喷嚏,顿时放下毛笔搓了搓脸,才继续读书。

春色十分,三分在草木,三分在花鸟,三分在流水,还有一分在月下。此刻窗外面月光皎洁如水,今晚的月亮当真是又圆又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