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妾室他一心想劝我称帝 > 第39章 殿审

妾室他一心想劝我称帝 第39章 殿审

作者:崔逢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0 14:34:21 来源:文学城

次日正午时分,大理寺正堂内,大理寺卿唐本德、御史中丞张龄之、与刑部侍郎卫鸣均在堂下,成旻端坐高位,见着岑青云缓步而入,笑道:“世子晨安。”

他挥了挥袖,一旁便有仆从呈上圈椅桌案,并奉了一盏热茶。岑青云也不推辞,施施然撩着袍角坐下,尝了一口茶,道:“秦王审了一夜的人犯,动静不小啊。”

成旻也端着茶笑道:“世子哪里的话,本是职责所在,怎敢懈怠。瞧着世子脸色,想必昨夜也是不曾阖眼罢?”

岑青云只笑了笑,便搁了茶盏。

她昨夜确是一夜未眠,京中锣鼓喧天的放夜不常有,她不得不趁此良机,早做些筹谋打算。

岑青云瞧了一眼列位在左的卫鸣,后者不动声色地同她摇了摇头,她会意,不去答成旻的话,只是道:“今日三司推事,孤本不该来凑这样的热闹。只是大理寺传了话,说有重要的物证,与孤相干,话既说到这份上,孤是不好不来的。”

此事并无确凿的证据,以岑青云的身份,今日便是她不曾到场,旁人也指摘不得什么。毕竟是皇亲国戚,身份贵重,断没有如普通人证般随意传唤的道理。

因此大理寺斟酌再三,才下了决心遣人去穆王府通传,不过是走个过场,好叫世子心里有个数。谁知前去传话的人前脚方回了大理寺,后脚穆王世子的尊驾便亲临了。

除了早有准备的卫鸣,其余众人皆有些惶恐起来,岑青云却自在,对着成旻道:“不是要推事?诸位相公不必受孤的拘束,照例如何论,今日便如何论。”

几人看向成旻,成旻瞧着岑青云的模样,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既如此,便照例论罢。”

上元阅傩是旧俗,自除夕前十日,便由太常寺从各州县中择选良家子以作侲僮。昨夜大理寺已调了百名侲僮的籍帐名册,发现混迹其中的三十二名刺客,籍帐皆为伪造。

大理寺顺着这些工艺精巧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籍帐查下去,查出这些籍帐大多出自河北与河东二道。成旻以雷霆手段审了户部的几名员外郎、主事,最后得出的统一口径皆是——

此举是受人指使。

至于这指使之人是谁,大理寺用尽酷刑也未得证供。最后只得经由禁军抄家,才在几人府中找出往来书信。

大理寺遣人将书信送予岑青云案前,成旻道:“这几封书信虽不曾落款名姓,也并无印信,这字迹却与世子十足相似。”

岑青云拿起那一沓书信,只草草看了一眼,便嗤笑道:“那又如何?若是有心之人,只消拿几封孤平日里的奏对文书,临摹字迹,是再轻易不过的事。”

“只靠这样不明不白的证据,便叫孤来当堂问话——”岑青云眼底带着几分锐意,看向唐本德:“这是你们大理寺的规矩?”

唐本德被她唬得低下头去,她便又看向张龄之:“还是你们御史台的规矩?”

霎时间满堂死寂,成旻只得开口道:“世子且不急,并非大理寺与御史台不守章程,只是历数四野,能用得上剡藤纸的门第,实在是不多……”

岑青云立时便打断他的话,道:“既然是不多,那便每家都查一查不就是了。”

成旻顺势道:“既如此,那少不得要叨扰世子,往王府查上一查。”

岑青云继续笑道:“不成。”

她面上不显厉色,言语却是寸步不让的铿锵:“成徽之,你当穆王府是什么地方,想查便查?”

说罢,她便起身,一边理着袍袖,一边道:“今日听了这么些话,孤也乏了,待得各位相公真论出个子丑寅卯来,再来想着定孤的罪罢。”

唐本德与张龄之只好一路敬着将她送出去,卫鸣见成旻不动如山地坐着,走近了问道:“世子如此,王爷倒不觉得意外。”

成旻却只是将手揣在袖中,笑道:“你新官上任,自然不知晓这位岑世子的脾性。”

一旁有一人急匆匆地呈上文书,成旻还不曾看上一眼,便扬声道:“世子留步——”

岑青云回过头,成旻缓步而来,将那份血淋淋的文书递给她。她三行并作两行地看完,听得成旻道:“有人捱不住刑,松了口,称此事另与他人合谋。穆王府是查不得的,可这案子总得办下去,若有得罪之处,还望世子见谅。”

岑青云听了他这话,冷笑了一声,将手中的文书照着成旻的脸砸了过去,而后转身便走。

成旻素日以文弱姿态示人,此次查案却屡用酷刑以逼证供,短短数日,京都内外便已传遍他的阎罗之名。此案牵涉甚广,以致朝中人人自危,可宣宗不知是因抱病还是有意纵容,竟对成旻所行不闻不问。

及至要出了正月,郑行简才风尘仆仆地入京都,回府时岑青云正同崔池在院中廊下对弈。郑行简回话道:“殿下吩咐的事,已办妥了。”

岑青云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郑行简见她这副模样,不禁追问道:“殿下不担心么?”

岑青云攥着一把黑子,道:“担心什么?”

郑行简难得多言:“如今京中上下,略与此事有些关碍的人家,谁家不被秦王扒一层皮似地磋磨。秦王此次大动干戈,我倒觉着,像是冲着殿下来的。”

岑青云漫不经心地落下一子,而后瞧了两眼,又耍赖般撇开崔池的手:“不许动,这一子落得不好,你权当没瞧见。”

崔池只得露出个无奈的笑,道:“殿下一连数次悔棋,可思度之后,又不知除了此处还应下在何处才算好。如此反复折腾,又是何必呢?”

岑青云左瞧右瞧,最终还是将那棋子放回原处,道:“若不如此,怎好叫你轻敌呢?”

她二人闲话间,郑行易慌慌张张地跑进院子,道:“殿下,宫里来人传召。”

岑青云挑了挑眉,道:“不年不节的,圣人还病着,传孤做甚么?”

郑行易犹犹豫豫地,话到了嘴边又咽回去,岑青云便也不问,只是落下最后一子,对崔池笑道:“难得一次,是我赢了。”

因宫里催得急,岑青云连衣裳都来不及换,匆匆地便走了。临行前崔池觉出些许不对劲来,但阖府上下得了岑青云的令,将连日来外头的事情瞒得滴水不漏,故而他也不知自个儿心底的那些担忧到底从何处来。

于是只好道:“温锦离府多日,去了何处?”

岑青云神色如常地道:“淮州或有阿殷下落,他许要耽搁些时日。你不必挂心,跟着他的都是好手,断不会叫他出事的。”

她匆匆出了府,片刻后又折返道:“过几日许是要落雨,院子里才种下的花,你仔细看顾着。”

不待崔池多问,她便又匆匆地走了。

岑青云行至宫门前,下了车,郑行易才道:“方才宫里来的人说,先前陛下遇刺一事查出了眉目,竟扯到了崔氏身上。”

岑青云面上全无讶异:“料到了。”

崔氏与她同属功高盖主之流,长房有崔阁老这样的人物坐镇,轻易是动不得的。二房根基不深,崔洋这些年又行事不检点,迟早露出马脚来。

或许宣宗本不急着惩办崔氏,可崔洋用心过甚,竟想着往她身边塞人。岑氏若与崔氏合谋,便是江山易主的本事也是有的,这实在是触了宣宗的逆鳞了。

日暮时分,落日晚照投在宫墙上,让人觉得这墙是如此的高,眼前的路又是那样的长。岑青云顿步,瞧了好一会儿,解下披风,递到郑行易手中,而后道:“前头的路,你便不必陪着了。”

她脸上难得浮现出一种寂寥,带着诀别与决绝的意味,缓而又缓地,走向深宫。

成旻与大理寺等一干人已在含元殿内等候多时,宣宗卧病在床,许是不愿人见憔悴病容,便在御榻前摆了一扇纱屏,只叫岑青云隐约见着他的形容,与堂上正跪倒在地的一人。

岑青云一脚方踏入殿内,那跪倒的人便朝她处匍匐而来,哭诉道:“殿下救我!”

果如岑青云所料,这人正是崔洋,虽穿着新衣,面上却带着伤,行动间衣裳上也洇出数道血痕,显然是受了刑了。

这样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不消酷刑,只须打上几棍,抽上几鞭,便是什么都会招的。

崔洋意欲抱住岑青云的腿,岑青云却将他一脚踹开,而后行至纱屏前,朝宣宗行了个方正的大礼。

过了片刻,宣宗才道:“岑卿来了?”

“听大理寺的人说了半晌了,朕这才想起久不曾见你,也该听你说说话才是。”

岑青云只道:“臣不知该说什么。”

宣宗举起胳膊,而后成旻便将大理寺所呈物证一样一样地摆在岑青云面前。

“这是崔洋与户部官员往来的书信,另有众人府中小厮的供词,佐证崔洋曾数度出入这些官员宅邸,深夜密谈。”

“这是坊间造办假籍帐之人的供词,他曾在牙门做事,便偷学了这一招,常为些杀人越货的贼匪提供方便。”

“至于那三十二名刺客,有十三人祖籍定州,十一人祖籍冀州,其余者祖籍瀛洲,皆为博陵之地。早年间几人曾投身昭武校尉娄元亮麾下,也立下过些战功,后被崔大夫募为私兵,做过不少欺行霸市的勾当。”

“如此铁证,可见傩仪遇刺一事,背后真凶实乃崔氏,真真正正是抵赖不得的。”

岑青云于是道:“崔氏行刺,与孤何干?”

成旻这才露出一个笑,道:“崔大夫声称,他如此行事,皆是受世子指使。”

唐本德将几封书信呈到岑青云面前,这与先前几封不同,有落款名姓,甚至还盖上了岑青云的私印。

饶是岑青云盘算了一路,此刻却仍然是愣了愣神,而后便听得成旻道:“世子的私印是极贴身之物,若说字迹可以临摹,这私印,怕是不好造伪罢?”

见岑青云抵死不认,崔洋只得道:“臣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犯这样抄家灭族的罪来。是世子殿下!是世子殿下传书与我!臣所行种种皆是受了殿下的指使,有印信为证啊陛下!”

“还有那枚碧玉珮,世子从不曾典当,一直带在身边。是臣为恐事发后世子弃卒保车,才将此物摔作两半,自留一半以作信证。”

岑青云咬着后槽牙,一撩袍角,跪倒在宣宗面前,道:“陛下明鉴,崔大夫所为,臣是一概不知。至于这书信为何会有臣的私印,臣也以为有待细查。若臣真有不臣之心,密谋之时自然是要小心谨慎,如何能大张旗鼓地盖上私印?”

宣宗点了点头,道:“岑卿所言,也有道理。只是这玉珮一事,又作何解释?”

还不待岑青云开口,成旻已道:“世子曾提及,这玉珮早在去岁赈灾时,便已在宜阳县典当了。臣便想着差人去宜阳查一查,谁知宜阳城内外,都不曾找世子所说的那家铺子。”

众人本以为他要就此给岑青云定下罪来,谁知成旻竟话头一转,道:“世子一片赤诚之心,臣亦看在眼中,许是世子身旁小人假借世子之名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也是未可知的。”

宣宗思忖了片刻,才道:“岑卿,朕记得……你曾为府中妾室请封,那妾室仿佛是出身崔氏?”

一提及此事,崔洋更是吓得直不起腰来,只跪伏在地上。岑青云却不曾急,只是道:“正是,只是臣因公事繁重,不常与崔氏相见。年前崔氏曾得重病,臣便将其送到京外庄子上去养病了。”

成旻听了她这话,又道:“提及崔氏女,倒叫臣不得不想起前些时日世子府中的另一桩事了。”

“世子侧室无故小产丧命,负责为其安胎的何医官旋即匆匆辞官,归乡后全家皆被毒杀。此事亦是崔府私兵所为,不知世子可知情否?”

何医官在宫中司药监任职年久,若连这样的人都能为岑青云所用,如何能叫宣宗不忌惮?

只是此事真相牵扯太广,不仅涉及巫蛊之术,更有玄都观与其中□□来源之谜。岑青云认也不是,不认也不是,实在是进退两难。

不待宣宗出声,成旻便道:“崔氏与崔大夫是兄妹,又是世子的枕边人,若崔氏仗着这样的身份,瞒着世子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也并非全无可能。臣以为,不若将崔氏传唤上殿,当堂对质,亦或是入大理寺审问一番,也好尽早还世子清白才是。”

“陛下!臣……”

岑青云一时情急便惊呼出声,只是“臣”了半晌,也不曾臣出个所以然来。眼见着宣宗便要差人去王府将崔氏带上殿来,岑青云只得道:“陛下!”

“臣有一事,不得不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