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妾室他一心想劝我称帝 > 第38章 遇刺

妾室他一心想劝我称帝 第38章 遇刺

作者:崔逢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0 14:34:21 来源:文学城

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赐福之辰,天子于安福门外赐宴群臣并外藩使臣。并有三日放夜,使得京城内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宣宗素好观灯,内府局便投其所好,供了一座高逾二十丈的七宝灯轮,围以锦绣绮丽,更有金玉作饰,其上灯烛数万盏,远而望之,烛火簇簇竟胜春日花树。

一路车马骈阗,人流如织,岑青云的车架在朱雀门外堵了约有大半个时辰,眼见着便要误了赴宴的时辰,她只好唤了一声:“遇着什么事了?”

驾车的郑行易道:“前头有胡姬奏乐作舞,围观的人群将路堵住了,我已派了人去疏散,殿下莫急。”

又过了约有半盏茶的时辰,东街上缓缓来了一驾四望车,前头跟了一排禁卫,立时便将拦路行人赶走大半。两车并驾之时,岑青云掀起车帘瞧了一眼,正巧对上那边车里同样朝她这处看来的成旻。

成旻率先道:“世子上元康乐。”

岑青云斜睨着他,面无表情地道:“秦王同乐。”

有禁卫开道,车驾一路畅通无阻,安福门外,车马禁行,岑青云下了车便健步如飞,谁知成旻在后头紧赶慢赶地,竟也追了上来。

成旻笑意盈盈地道:“听闻世子前几日抱恙,本该登门拜访一番,又恐唐突,便只能今日问候一句。”

岑青云也学着他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道:“近几日雪后霜寒,难免旧伤复发,本不妨事,倒劳秦王惦记。”

二人还未来得及说上几句,便遇上自北边来一道往安福门而去的晋国公与杜老太公。论起辈分来,晋国公是华阳长公主与宣宗的表兄,岑青云与成旻皆恭恭敬敬地见了一礼,顺带着也同旁边的杜老太公问了声安。

自杜四郎死得不明不白一案后,杜家算是同岑青云结下了梁子,连同一应门生故旧,没少在宣宗面前参她。

只是背地里再怎么咬牙切齿,场面上依旧得装出一副和和气气的样子来,彼此客套了几句,后槽牙都咬得酸了,才有内监领着众人前往各自的席位。

岑青云无意间扫过一眼,隐约见得杜老太公被衣裳遮住的后颈处,有一道深褐色的疤,瞧着那模样,很像是被火燎过留下的烧伤。

她心底存了个疑影,面上却不敢显露出来,惟恐被成旻瞧出些许端倪,正巧都勖端着酒过来,同她与成旻道别,称是渤海王念他多年羁旅,为他寻了门称心的亲事,只待正月一过,便可启程返乡。

都勖素来是个京都头一号的富贵闲人,人缘也极好,听闻他要辞京,牵出不少人的离别愁绪来。

岑青云在一旁冷眼瞧着,见成旻不为所动,便问道:“你与他也算旧友,渤海路远,旧友一别不知何日再见,你不感伤?”

成旻却晃着酒樽,笑道:“感伤甚么,你以为他当真走得了?”

“海东之地紧邻靺鞨,是北塞咽喉,自太祖亲征后归顺我朝,每任渤海王皆会遣子入京为质,以示忠心。若都勖回国,依照旧例,渤海王就要再送来一个儿子。”

岑青云道:“这有何难?渤海王膝下又不止这一子,更遑论渤海极重宗法,都勖身为元妻嫡子,本该承袭王位,如今回去也是理所应当的。”

成旻却道:“都勖虽是元妻嫡子,可如今渤海王的继室也有一个儿子,若都勖留在京中,那便该是现在的嫡子承袭王位,倒轮不上他这个质子了。”

岑青云皱起眉:“传闻渤海王与元妻感情甚笃,难道还能对都勖如此狠心?”

成旻抿了一口樽中酒,道:“年少情深的故事都是说给旁人听的,什么器重他望他多加历练也不过是场面上的话,若真是疼爱这个儿子,又怎能忍受多年来天涯两隔之苦。”

岑青云瞧着都勖春风得意,却摇了摇头,道:“你自然是不懂的。”

成旻将酒一饮而尽,而后朝着岑青云亮了亮空空的樽底:“懂与不懂,咱们说了可不算。”

酉正时分,宣宗銮驾至安福门,岑青云久未面圣,瞧着宣宗那脸色,实在是难看得很。从前宣宗服食丹药,又好用大补之物,身子便一日日地亏损下来,且逢前次误服汤药之事,病了这大半年,如今竟有油尽灯枯之象。

除了贵妃伴驾在旁,今日安平公主也难得出宫,成旻虽常常行走内廷,却与成姒不大碰面,此番见了也是生疏。岑青云夹在二人中间,也只得屏气吞声,不再言语。

过了好一会儿,岑青云见成姒频频朝她处抛来眼神,终于侧过身子,低声道:“你老是瞧我做甚么?”

成姒用帕子掩着唇:“你这两日忙什么呢?三番五次派人去给你送帖子,也不见你进宫。”

岑青云端起酒樽,浅饮了一口:“后院着火,忙着灭火呢。”

成姒不动声色白了她一眼:“你让郑行简去查的那位何医官,在几日前便辞官归乡了,走得十分急,连夜便出京了。”

岑青云波澜不惊地道:“我自然知道。郑行简领着几个人一路跟着他行至新乐,不过半日便有人将他一家老小十数口全毒杀了。”

成姒皱起眉,问道:“什么人?”

岑青云压着声:“还在审。”

成姒勾了勾唇角,道:“到底是还在审,还是你压根就不想审?”

“若是我记得不错,新乐当属博陵辖境,是也不是?”

崔氏一族在博陵据守多年,个中势力盘根错节,一草一木都不可能漏过。如今竟有人在博陵辖境内毒杀十数人,且留了活口在岑青云手中,显见得是笃定了她即便是查出了真相,也绝不会追究声张。

何医官与翟令月合谋,先是谎称有孕,而后又假借猪血做出小产之象栽赃段含之,事情败露之后仓皇辞官逃命。翟令月已死,何医官却依然被害,证明背后另有指使之人。

可此事生在博陵境内,以崔氏门庭,本不必费尽心机去算计翟令月的命,但纵观朝野,又有什么样的人,会让崔氏都如此忌惮?

岑青云费解,成姒却依旧笑道:“这样的人,也是有的。”

她看向上首的帝妃二人:“例如,当今圣上。”

又看向成旻:“亦或是,未来储君。”

最后看向岑青云:“再不然,是你。”

岑青云几乎是一怔,霎时间脑中闪过无数种可能,只是还不待她细想,便见群臣拥簇着宣宗自高台而下。

此时正有侲僮舞乐,作十二兽神咒歌,百十人皆举着灯烛,照得四方荧煌如昼。宣宗犹爱钲鼓之声,便走得更近了些,岑青云见成旻亦起了身,便也与成姒一道,往宣宗处去。

行走间,成姒袖中忽得掉出几枚铜钱,她低头望过去,顿时便楞在原地。岑青云回头瞧她,却见她亦看了过来:“且慢——”

几乎是在她此话出口的一瞬间,那座二十丈高的灯轮訇然倒塌,火星子落在四处的纱罗帘帷上,立时便成燎原之势。

周围人恍神之时,岑青云飞身行至宣宗面前,只是比她来得更快的,是侲僮队列中飞来的一柄剑。

执剑之人戴着钟馗的傩面,从腰间抽出软剑飘如白绢,趁着众人慌乱,直往宣宗面门刺来。

今日赴宴大多是文官,纵有岑青云这般的武将,也早在安福门外便卸甲解剑。如今百十位侲僮中足有二三十人抽出了剑,她势单力孤,又无剑刃,应对得自是十分吃力。

所幸禁卫不过片刻便赶到了,在场刺客虽竭力抵抗,最终也尽数伏诛。宣宗几近晕厥,幸有成旻在侧扶持,才不致倒地。

赶来救驾的是左翊中郎将杨显,肃清贼人后,便跪地请罪道:“臣履职不力,致陛下受惊,实是死罪,请陛下降罪。”

一旁主持此次傩仪的太常卿萧揭领着太常寺一众人同样跪倒在地:“臣查检不清,竟叫贼人混入,才惹出此次祸端,实在是罪该万死。”

岑青云越过众人,去查看那地上的一众尸体,死状皆是七窍流血。她掰开其中一人的嘴,见舌根乌黑,便知这些人定是训练有素,皆在舌下压了毒,若行刺不成,当即便服毒毙命,绝留不下一个活口。

禁卫收整了刺客的尸首,仔细翻检后,竟从为首那人身上找出一枚断了半截的碧玉珩珮。那玉成色极好,且观制式,绝非是寻常之物。

岑青云瞧了一眼,当即便后背生出一阵寒意,跪倒在宣宗面前,道:“此珮原是臣的旧物,去岁赈灾途中臣不慎遇险,情急之下只得典当此珮以换银钱,实在不知为何此珮竟会落入贼人手中,望陛下明鉴。”

宣宗只是将那珮扔到成旻手中,而后才看向岑青云,道:“你起来,身上还有着伤。朕自然是信重你,此事便交给徽之去办,务必查个水落石出,还你一个清清白白。”

圣驾回銮,群臣散退。岑青云回府后,立时便遣郑行易将温连珲唤了来。因他如今是逃犯之身,平日里为恐惹人注意,便不许他穿些颜色鲜艳的衣裳,倒叫他恼了好些日子。

今日温连珲与崔池一道而来,眉开眼笑地披着柿红回纹的散花锦袍,见岑青云皱起眉头,崔池连忙关上屋门,道:“今日节庆,府里没什么人,且由着他一回罢。”

说罢,他便见着岑青云身上几道被剑划开的口子,忙要去寻药箱,岑青云却按住他道:“回来路上已在车里上过药了,伤得不深,不妨事。”

岑青云这才将今日遇刺一事说与他二人听,最后提及那枚断了半截的碧玉珩佩时,温连珲神色一滞,而后便在袖里掏摸了半晌,掏出一枚一模一样的碧玉珩佩来。

岑青云接过来仔细瞧了瞧,问道:“怎么你手里也有一枚?”

温连珲默然了片刻,才道:“我进京前,曾去往万庾村。”

“从前为避嫌,王爷的许多事都由我出面打理,王爷遇难后,我将手下人连带着万庾村的死士,尽数了结了。这枚玉珮便是从万庾村处找出的,想来是殿下曾留下的旧物。”

岑青云咋舌:“万庾村……那可足有数百人。”

温连珲面不改色地道:“既入我门下,这条性命是定然要交出去的,不过早晚罢了。”

“殿下如今不该心疼那些人命,反该庆幸这枚玉珮落在了我手里,不然若有人扯出些经年旧事来,认为殿下与王爷合谋,那才是天大的祸事了。”

岑青云将玉珮搁在一旁,道:“这两枚青玉珮原是府中旧物,世间仅此一对,孤常贴身带着。如今贸然在刺客身上出现,背后定有蹊跷,孤已传信与行简,令他绕道去一趟宜阳,查清那当铺的来历。”

温连珲拿起那枚青玉珮,攥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瞧着,欲言又止再三,终是道:“殿下所遇诸事,看似毫不相干,但仔细想来,似乎都有同样捉摸不透的地方。弑君的罪名非同小可,殿下千万小心应对。”

岑青云点点头:“那是自然。”

温连珲看出她与崔池另有话要谈,便识相地走了。待得温连珲出了院子,崔池才道:“殿下先前派人去查何医官,如今可有下落了?”

岑青云瞥了他一眼,道:“还不曾。”

她犹豫再三,还是不曾将此事和盘托出。一来崔池出身崔氏,纵是如今投身在她门下,但血浓于水,难保来日不会背弃了她。二来此事若深究起来,牵扯甚多,崔池少知晓些实情,便可多些退路。

岑青云见崔池神色凝重,反笑道:“今日是上元,本想着带你出去观灯,却被这事扰了。你不知道,方才我回来路上瞧见那些灯,实在是好看的。”

崔池在她身侧坐下,靠着她道:“那殿下同我讲一讲,都有什么灯?”

岑青云抓着他的手道:“永兴坊有一尊白瓷观音像,今日在观音前贡了琉璃所作的百盏菡萏灯,以佛图灯带间之,兴善寺的僧侣在一旁诵经,远远望去,便像亲至兜率一般。”

“还有安兴坊家家门前皆挂一盏转鹭灯,垂饰金玉铃磬,风过便有叮当清妙,仙音不绝。”

这一夜,市井间灯火煜盛,鼓吹弹唱,彻夜方休,官宦人家却大多关门闭户,彻黑寂静。

郑行简听闻京中异动,留了几个得力的人手四方探查,自己先一人乔装改扮,混入看灯群众,瞒过城防守备的耳目,悄没声地回了府。

行至风林轩,正见着岑青云披着外袍,轻手轻脚地出了屋子,见他要出声,连忙伸出一指抵着唇,道:“低声些,莫将他吵醒了。”

郑行简只得跟在她身后,走了十步开外,才道:“方才路过大理寺与御史台皆灯火通明,想来是查出了些许端倪,要三司推事。”

岑青云颔首道:“刑部那边怎么说?”

郑行简面色不虞:“咱们的人传了信来,说是只怕是有铁证,要……审一审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