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秋岁·舜英传 > 第162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

千秋岁·舜英传 第162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

作者:凤箫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2 07:53:39 来源:文学城

舜英喝的汤里有安神药,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晨大朝会的景阳钟响起。

仍是十分疲惫,闭目养神不知过了多久,听见脚步声渐行渐近,停在床边。是元旻散朝归来,坐在床边静静注视着沉睡的她。

轻轻拨开她散乱的额发,他声音哽咽:“那个浪荡子有什么好?让你整整五年还念念不忘?”

她心说,苻洵不是浪荡子,我虽曾将他放进心里,却并未在婚后念念不忘。真正对苻洵念念不忘的人,其实是你。

他又说:“我虽曾略施小计,想让你与他永不相见,可在他成为荣国名将之前,我从没想过要伤他性命,从来没有!”

她又心说,我从未怪过你封宫,也感激你曾想过招揽他,虽然没有成功。

他的嗓音带了激愤:“而苻洵,我还未与他为敌时,他每次出手都想要我性命。阿英,我也是人,难道不可以有怨气么?难道不能憎恶他、报复他么?”

她猛然一惊,下意识想问个清楚,眼皮却沉得睁不开。

恍惚间,一星温热的柔软落在额头,转瞬即逝,他的足音渐行渐远。

“阿英,我走了。”

这是他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

此后的很久,舜英曾无数次回想起他启程的那个清晨。

如果她知道那是他们最后一面,无论他们之前怎么互相伤害,她也一定会把藏在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与他说开说透彻,再好好告个别。

至少,他不必心怀这份不甘,孤零零奔赴黄泉。

所有人都只以为是元昙和冯栩谋弑了他,只有她在听开阳转述谋弑细节时,心底油然生出疑惑。

她知道元旻的剑术有多高、也知道隐蝠卫战力有多强,怎就那么轻易被人废去手足,甚至没能等到天枢和开阳救援?

九月十五,玉衡回昇阳、入宫拜会她,见国君已崩逝、再无顾忌,屏退左右给她讲了那个秘密任务。那个她从未听任何人提及的、关于蛮族剧毒“独活”,以及寻找金蝉和蚩越的故事。

蚩越、金蝉、剧毒“独活”,她陡然想到蒙舍国、想到千垌万寨,想到元旻临走前说过苻洵要他的命。

那熟悉的声音,在十八寨凤鸣山顶响起,穿越六年时空、再次在她耳边回荡,恍如隔世。

“独活者,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渐失……如被关在一个无限大的虚空寂无之中。”

旋即,她悲哀地发现,自己的味觉、嗅觉已经丧失许久,就连视线也开始偶然模糊——起先她只当身体虚弱。

她也中了“独活”。

她不明白,为何苻洵要在两国尚未交恶之时,对元旻施下药石罔医的慢性剧毒。

失眠了几个夜晚,将与苻洵相处的点点滴滴,在记忆深处拼命搜寻出来。天刚蒙蒙亮、昏昏欲睡之时,两个声音猝不及防在耳边响起。

她说:“四殿下的志向,不止是继承昭王意志,更以翊桓王为毕生追求……”

苻洵说:“翊桓王?就是那位将乌兰、玄阴山以南,西羌高原以东所有土地,除十万大山以外,尽数收入瓠中的大一统圣主?”

她一个激灵醒了,眼前晃来晃去,是瑰丽的晚霞、甜丝丝的红枣桂花茶、满园随风拂动的玉簪花。

十八岁的苻洵,站在笔直的许愿雪松下,对她说:“届时明争暗斗、刀剑无眼,姐姐既是四殿下内卫,若他有个闪失,按律是要自杀殉主的。”

她说:“我虽率领内卫,身份仍是东宫伴读,按律不必殉主。”

然后,她看到他唇角勾起一抹轻松的笑意。

原来,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她自己。

是她在闲聊时不慎暴露元旻的志向心性,勾起苻洵的忌惮和杀机。苻洵向来行事干脆,为了兄长和故国,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元旻的遗言刺着她、陈年往事刺着她,悔恨和愧疚化作蚀骨的毒,昼夜不歇地流转在她血脉中,扎根在她的肺腑里。

而那些由元旻和她不惜弄脏双手、以战止战缔造的和平,也随着他的崩逝、被无情毁灭。满腔心血、艰难辗转多少年,是非成败转头空。

无穷无尽的倦意淹没了她。

还好,她也中毒了,她平等地承受了恶果。

每当夜深人静,她想象着毒素正侵蚀着自己五脏六腑,莫名心安许多,涌起解脱的欣喜。

她拼命咽下每一口饭食,尽管它们味同嚼蜡;她尽力喝下每一滴补药,尽管它们寡淡无味。她要尽快摆脱孱弱、恢复体能,然后冲出重重宫墙,将生命这最后几个月、连同这副苟延残喘的身躯,燃成一把复仇的火。

快了,就快了。

在夫君和道义之间,她选择道义;在道义和立场之间,她选择立场。

虽然成婚之时,她满脑子只剩家国大义和妥协,不再是当初那个满心满眼只有四殿下的阿七,再给不了他期待的那些男女之情,但他对于她仍然十分重要。

于公,是君父、是立场、是家国;于私,勉强算挚友和亲人。他活着时,代表她拼尽全力守护的一切,他若崩逝,她也该豁出性命替他复仇。

那天,舜英在景和宫闭目假寐,春羽正吩咐宫人撤去旧物、换上喜兴的挂件。冬雪来了,她们声音很低,但舜英一向耳力很好,清清楚楚听见冬雪让春羽保留遗物、殿内陈设如初。

她嗅觉已失灵,但那些天都能在殿中嗅到若有还无的沉水香。

她顷刻懂了冯姮的意思。

那几个夜晚,比元旻崩逝的噩耗传来时更难熬。头顶的天空、脚下的大地都转瞬变得脆弱而虚幻,像是凝在雾气中的海市蜃楼,风一吹就碎成一片片、一粒粒尘埃,露出完美画皮下狞恶的真相。

她无数次摸黑起床,打开多宝阁、将二十多年来的旧物一件件翻出来,一遍又一遍摩挲,或是悄无声息走到已荒芜的兴庆宫,一遍遍抚过冯姮亲自带人替她摆设的床、书桌、衣柜。

最后,她抱着自己幼时的旧衣旧鞋,蜷缩在床上疲惫地睡去。

二十多年的一幕幕,在梦里走马灯似的转,她也在梦中哭了笑、笑了哭。

“二十几年无微不至的照拂,二十几年如同亲母女的情份,你告诉我那都是假的、假的!”

“全都是假的……”

后来,她想通了。

她走进宝慈宫,见到冯姮面带微笑注视着三个孩子,心里踏实了。天无二日,一位新王安能同时供奉两宫辅政太后,三家后族?

她对自己说,冯姮已经培养出一代明主,也能培养出下一代明主,他们兄妹身为先王嫡子女,跟着祖母、远比跟着她这个母亲成长得更好。

反正她本就时日无多,正好冯姮也想让她死,那她就去死吧。

一个忠烈的身后名,是她唯一能留给他们兄妹和褚氏家族的庇护。

于是,她将那几道罢黜圣旨交给承陵,叮嘱他让褚氏逐渐退出中枢。安排好一切后,她来到宝慈宫,屏退所有宫人和护卫,屈膝下拜。

“妾与先王膝下两子一女,有劳母后与母妃了。”

冯姮沉默良久出声:“阿英,可想好了?”

她站起身,看向北风萧索的门外,声音轻柔而决绝,一字一字道。

“我意已决,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有一个是一个,能不放过就绝不放过。

宣氏叛臣,冯栩、元昙,苻洵,以及——自己。

十月初八,昇阳城西褚宅,她一边喝酒一边说:“师父,对不起,此行凶险,我也许不能替你养老了。”

元璟:“说得像我缺人伺候一样,不过是盼着你多来转转,陪我说说话。”

默了半晌又说:“好好回来,莫要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

她心里涌出一点温暖和安慰——还好,这师徒情分不是假的。

但她没有说话,只将五指张开覆在眼前,视野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这些天流水似的补药吃下去,身子依然虚得一阵风就能吹倒。

快毒发身亡了吧。

没有任何不甘与痛苦,只有解脱……这颠沛流离、心力交瘁的一生,终于可以结束了。

回到闺阁,从多宝阁抽出一方细长木盒,用小刀撬开锁,白色缎面垫层上,静静躺着一把银白弯刀、一条皎洁长鞭、以及一个小巧的红色瓷瓶。

她恍惚想起,瓷瓶里的毒药叫“相思”,相思本就是剧毒。

爱过的人离心离德,想爱的人成为宿敌,实在无人可相思。

但她还是将瓷瓶收入袖中,权当领受了那人的相思,临终之前她想任性一回,揣着这些温暖去赴死、不至于太过孤单。

.

“阿洵,谢谢你愿意为我离家去国,可我们这一生错得太多,早已面目全非、回不了头。”

“你杀了我的君父,我只能杀了你。”

殒星崖顶,舜英紧紧抱住苻洵。双眼已不能视物,于是她佯作亲昵、贴耳听声寻到他心脏的位置。然后,拔出他赠给自己的那柄“纤云”,调转刀尖,用力刺入他后背,捅穿他身躯再从前胸刺出,一路狠狠刺进自己胸口。

她曾无数次期许这样抱着他,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尽管这拥抱如此疼痛。

苻洵问:“你就这样恨我,不惜自戕也想要杀了我?”

她弯了弯唇角,眼尾溢出两滴温热:“不,我从未恨过你,从始至终,我恨的只有自己。”

我从未恨过你,你杀元旻是为兄为国,从你的立场无可指摘。

我恨的是那个间接害死君父的自己,那个身居高位受万民供奉、心性却不够坚定的自己,那个一边杀伐一边为每场战争痛苦的自己。

我恨的,是那个君父被害,却仍对害他之人心存爱慕的——自己。

舜英定了定心神,屏息忍着剧痛,用尽全身力气,拔出、刺入、拔出、再刺入……每一刀都捅穿了他的身躯,深深捅进自己五脏六腑,将他们钉在一起。

郎琊匆匆赶来,震惊得半晌才挤出那句话:“褚娘子,主子炼成了金蝉,本想今晚就开始替你拔毒。”

她再也刺不下去,松开手里的刀,看着苻洵胸口那团浮动的金光,看着他满身是血却依然生机尚存,心底蓦然涌出一丝侥幸和欣慰——她已竭尽全力,只是刺杀失败。

旋即,她拼着最后一口气、跌跌撞撞冲出白袍卫的包围,冲到殒星崖边缘,一跃而下。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家国不负卿?

她做到了。

.

“吾平生只欠一死,可勿葬,弃诸沟壑,示天下后世为臣而不死国者。”

光洁的玉版宣,簪花小体被摩挲太多次,字迹已然模糊。元璟看了一阵,泪意模糊了双眼,他赶紧将信纸叠好放入信函,放到装着羊脂玉碎片的沉香木匣旁边。

“你们母女好生相伴,以免泉下孤单。”

走出小祠堂,门外细雨绵绵,银亮雨丝穿梭在梧桐枝叶间,簌簌细响,像是无数逝去的亲人朋友在耳边呢喃。

已是五月中旬,阊江的梅雨时节。

他撑着油纸伞走向前院,小厮赶紧去侧门吩咐套车,驱赶马车小碎步赶到正门。大门口坐着两尊汉白玉雕刻的狻猊,小厮见元璟正转过影壁,忙小跑过去替他撑伞。

出门时,门房正在驱赶坐在狻猊下的人。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子,眉清目秀、穿一身月白直裰,瞧着蛮好看的一个人,却在狻猊踩着的门墩下、朝门内蜷缩着,像是被抽去脊骨一般、窝窝囊囊一团,浑身淋得湿透也无知无觉。

元璟脚步蓦然一顿,侧头向那人瞥了一眼,然后神色如常地淡淡开口。

“梅雨天一个人喝酒太闷,这位小兄弟相逢即是有缘,拿套干衣服给他换上,随我出去喝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