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秋岁·舜英传 > 第163章 释怀

千秋岁·舜英传 第163章 释怀

作者:凤箫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4 07:58:09 来源:文学城

元璟与青年男子乘车前往飞花楼,分花拂柳走进最隐秘的小院,反身闩上院门的瞬间,元璟看着青年男子,眼圈一红险些落泪:“给我跪下。”

原本站得笔直的青年男子,膝盖一软就跪下了。

正是乔装易容后的舜英。

新制的青梅酒,口感薄、甜、酸,舜英浅酌一小口,就酸得落下眼泪。

元璟将酒杯举到唇边,却不饮,只目不转睛反复打量着她,半晌之后悠悠道:“苻洵待你挺不错的。”

舜英呛得直咳嗽:“师父怎么知道?”

“猜的”,元璟掀了掀眼皮,慢悠悠喝着温好的酒,“结果一诈就出来了。”

又淡淡说:“以他的性子,被刺杀还能让你好端端活到现在,你这几年肯定过得挺滋润。”

舜英心念一动,诧异地问:“他的性子?师父跟他很熟?”

“打过交道,不太熟”,元璟轻轻笑起来,自斟自饮,“有点像登基前的昭王,至情至性,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舜英心想,其实他更像你,潇洒不羁、不甚在意名利,知情知趣又知冷知热。

元璟注视着她:“阿英,你的性子也有几分像崔师姐,可喜苻洵从未想过坐上王位。”

舜英撇撇嘴:“他那个性子,散漫惯了,当不了。”

元璟苦笑着摇头:“昭王即位前也是个散漫性子,若他如今尚在,定会后悔写的圣旨是赐婚而非敕封公主,唉——”

舜英心乱如麻,连喝三杯酒,幽幽地问:“我至今仍想不清楚,两小无猜的两个人,最后怎么全都走到那步田地?”

元璟喟然长叹:“当年冯太后嫁过来之前,崔师姐决议和离,大哥拼死不放手。他们父子都一个样,什么都好、就是贪心。明明当了君王,却偏要贪恋一人痴心,这也想要、那也舍不得放。”

到最后,两情相悦的因三宫六院反目成仇,空置六宫的因陈年往事耿耿于怀。

孤家寡人的宿命。

.

元璟活得越久、越位高权重,能聊天的人也越少。一对上爱徒,再几两薄酒下肚、喝得微醺,比以往更健谈。

“你啊你,就是犟!在外边过得好好的,还回来干什么?”

舜英笑了笑:“回来看看师父和……他们,看看南翊变成什么样了。”

元璟嗤笑:“他们有什么好看的?早迫不及待替你盖棺定论了,你若此时贸然露头,有一个是一个,巴不得马上帮你体面!”

舜英替他斟满酒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这些我都知道,可我不是被风吹到这么大的,吃的是景和宫的粟米、喝的是兴庆宫的水、听的是宫学的教诲。”

“那些都过去了!过去了!你为他们做得还不够多么?”元璟压低声音愤然道,“你早为他们死过好几次了,若没有苻洵,你这条命恐怕早不在了。什么养育之恩、夫妻情分,早还清了!放过你自己吧!”

“不止是这几个,师父,这是我的故国啊,我曾是他们的王后,受他们锦衣玉食的供养”,舜英摇摇头,酒味太酸、激得她落下泪来,“可我把一切搞砸了,杀了那么多人,战火却越烧越旺,还烧到了本土。”

元璟嘿嘿冷笑:“战火一旦点燃,怎么发展、根本不可能受任何一方控制。近的,看看滬国怎么灭亡的?远的,从古到今那些名将圣主,谁能真正控制战争的走向?”

舜英嚎啕大哭:“可我没有尽力而为。我早就感觉元昙不对劲,却没有继续查,还有阿……苻洵,我要当初不在蛮疆口无遮拦、暴露陛下的志向,他不会那么早下毒。陛下不早逝,翊东三十五城不会丢,我把一切搞砸了!”

“够了,你以为你是谁?”元璟气血上涌,声音陡然高了几度,“当年浮玉宫跟景和宫那些恩怨,你查不查都明摆着。就算你不跟苻洵说那些,明眼人谁看不出来?翊国养着那么多强兵壮马,不为四处征伐、养着好看吗?”

舜英抽抽噎噎:“可国土丢了,我过不了自己。”

“你丢的?好大口气”,元璟叹了口气,“丢了又怎样?说句难听话,只要新国君善待百姓,除了王室和世家大族,谁会在意君主是谁?你招安滬南一趟真是白跑了!”

舜英哭得更伤心:“可我还喜欢敌国将领,我叛国了。”

“这两国闹了好几百年,中原诸国内战、又不是异族,你也没战时卖国,算什么叛国?”元璟愤怒起来,勃然低斥,“你以为自己是谁?在国与国的恩怨面前、国君的野心抱负面前,你什么都不算!充其量是一把刀!”

舜英身躯一震,难以置信地反问:“刀?”

元璟冷笑:“不然呢,担着王后的名分,还真把自己当执刀人了?”

舜英呆了许久,不知所措,只反复喃喃着“只是刀?”

元璟泪眼模糊看着她:“阿英,天塌不下来,你这条命已经殉了一次国,好不容易捡回来,要好好顾惜……就算不为自己,也为救你活过来的那人。”

舜英垂下眼眸,不禁抚摸颈上的银丝绳,和离已快半年,她仍然随身戴着蝴蝶祥云银锁,似乎它已是身体的一部分。

元璟潸然泪下、醉话连篇:“阿英啊,做人要拎得清,恩是恩怨是怨,无论前因如何,只要对咱有恩,咱就得认。什么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救人也一样。当时都以为你必死无疑,他救活你不知付出了什么代价。”

“喜欢他也没什么,他不也喜欢你吗?死过一次的人了,怎么就不能放过自己?”

舜英扶着他去隔间休息时,他依然口齿不清地喃喃呓语,泪水涟涟,翻来覆去却只那一句。

“阿英,放过自己……”

.

“主子,咱们的人亲眼瞧见夫人跟在襄国公身后,进了桐花别苑。”郎琊沉声禀报。

“知道了,愿赌服输,何况这也不算输”,苻洵语气平静,“她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郎琊又将一封信递给苻洵:“韦娘子说,女公子年岁大了,不能没有女性长辈教导。女公子跟花姨娘不亲,不如就在维阳由她照看,等到及笄后若要成婚,再从建业侯府出嫁。”

苻洵展开信笺看了片刻,重重叹了口气,唇角却绽出一丝笑意。

“她们几个倒热乎上了,把我一个人孤零零撇在这儿。”

那天,舜英在沧浪墅醒来后,与韦秋屏聊了半宿,说的最多的是苻忆和苻阐。她惜才,苻忆读书的天分颇高,又爱钻研学问,平庸些的师父教不了。

“何况,阿忆跟阿洵这层关系割不断,若不寻个安全地方藏起来,难免有人从中作梗。”

关键时候还得靠元璟的人脉,请来的人令她大跌眼镜,居然正是四年前从碧宁书院辞职的教习,大儒曲雍和。

兜兜转转,还是他们有师徒缘分。

至于住址,定在燮陵乡下一处田庄,不止丫鬟嬷嬷一应俱全,还有几名武艺高强的女子看家护宅,韦秋屏抱着无功不受禄的心态,诚惶诚恐问主家是谁。

舜英露出俏皮的笑:“你就踏踏实实住着,她有钱得很,到处都是产业,说是这个庄子送我了。”

韦秋屏知道舜英很有能耐,也不再多推拒,大部分时间在田庄照顾苻忆,每月只抽几天时间去维阳收账。

苻忆已从最开始的崩溃中恢复过来,逐渐接受有两个娘亲的事实,反倒觉得双倍快乐。

.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苻洵,因一己私仇引异族入侵,祸延中原、罪孽深重。请王兄允臣弟将功折罪,重授臣弟威远将军之职,扼西羌诸国,与北翊交相策应、御北宛狼骑,护北疆之安宁。”

奉宁王宫,苻氏宗庙内,苻洵一身素服,撩袍长跪。

苻沣将边垣之盟的玉板重新封入玉匣之中,继后元晴接过玉匣,毕恭毕敬奉上高位。

“允,重授苻洵威远将军、龙骧军骠骑将军之职,节制北卢、郅阳、英平三郡骑兵。”

苻洵点燃三炷香,苻沣立即紧张地盯着他,幸好他并未像以前那样直接用嘴吹,而是轻缓晃动几下,待火苗熄灭、再端端正正插进香炉。

苻沣如释重负,松了口气。

“这男人啊,还是得成家”,继后凉飕飕瞟了他一眼,直接越过他们兄弟、走出了宗庙,“成一次婚,媳妇儿跑了,人看着都沉稳不少。”

苻洵诧异道:“我没看错吧,嫂子她……刚才笑了一下。”

“没看错,她以前挺爱笑的”,苻沣凉凉道,“只是不想对你笑。”

苻洵摇摇头:“不是这个,我是说她出去游历一圈回来,整个人活泛不少,什么地方这么好?”

苻沣蹙眉思索半晌:“好像是什么西陵古国旧址,还有新建成的蒙舍王城。”

.

“苻洵都不回去了,你还去蛮疆做什么?”晨练之后,元璟边走边问。

舜英递给他一张丝帕,又取出另一张自己揩汗:“师父,你这段时间跟我喝酒,说的那些话很有用。”

元璟愣了愣,诧异道:“我说了那么多话,你听的哪句?”

“你给我讲了当年在灵昌,阿洵和永平王的一些旧事,你还让我放过自己”,舜英娓娓道,“你还说,恩是恩怨是怨,无论前因如何,只要对咱有恩,咱就得认!”

元璟愕然睁大双眼:“你是不是误解什么了?如果前些年你想和苻洵在一起,我豁出这条命也逼着庄王废后。可现在你和他隔了人命,我怎么支持?”

“你还有那本事逼他废后?”舜英笑着摇摇头,转了话题,“明天承祎巡幸宛陵养马场,冯太后确定不去?”

元璟笃定地说:“她有别的事,不过伴驾的侍卫随从里,依附冯氏的肯定不少。”

舜英点点头:“只要她不去,问题不大,多在脸上画一画,冯氏的人除了冯广年,别的都对我不熟。”

元璟叹了口气:“见亲儿子都这么藏头露尾……几年不见,你确定不跟他说说话?”

舜英笑了笑:“何尝不想?可事到如今,只有褚舜英这个身份死了,对他们兄妹三人、对姨母他们,才是最好的保护。”

顿了顿,又说:“我不会抛下他们不管。”

元璟眉峰一蹙:“你要作甚?”

舜英悠悠目视远方,眼神逐渐变冷:“孙子与儿子不同,自古以来,没几个人拥有过权力后,舍得拱手相让。”

元璟心神巨震,惊惧地看向她,默了半晌才轻轻叹了口气:“你还是放不下,也罢,届时我就拼着这把老骨头,再奔走一回。”

舜英微笑摇头:“应该不至如此,冯太后的性情我还算了解。”

“你了解个鬼”,元璟愤愤道,“自己都着了她的道!”

舜英:“不就是一点旧物,几炉熏香么?”

元璟惊讶地睁大双眼;“你知道还……”

舜英的笑容风轻云淡:“因为当时,我若不那样做,过不了自己。”

想了想又说:“姨母那边我就不去了,冯太后顶多是压制他们,正中我下怀。冯太后比我们更清楚,异族出身决定她无法临朝称制,还政给承祎是迟早的事。就冲这个,她不会真对褚氏把事做绝,我掺合进去反倒碍事。”

“当了几年王后,脑子的确好多了”,元璟欣然颔首,赞许道,“庄王作夫婿如何不好说,作国君倒是无懈可击。”

两人边走边说笑,一直走到书房,屋子正中放着一口箱子,装满银砖和提花彩缎。

元璟伸头一瞥,被那白花花的银砖晃了眼,满脸糟心地嘀咕:“谁教你这么……直白地送礼的?”

舜英抬头看向西北,目光越过长流川、木城群山,穿透梨花林,笑了:“一位故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