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秋岁·舜英传 > 第161章 阶下徒生断肠草

千秋岁·舜英传 第161章 阶下徒生断肠草

作者:凤箫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1 09:15:45 来源:文学城

卧房、花厅、前堂、走廊、楼梯、走廊、楼梯……

舜英在一座没有尽头的迷宫里,飞奔了不知多久。

迷宫尽头是一座高楼的中庭,匾额上写着“沧浪墅”,她亲密地挽着女伴,说说笑笑推门而出。一扭头,胳膊挽着的女伴变成面目陌生的男子,她惊呼一声松开他,冲向街头。

歌舞喧嚣的酒楼、熙熙攘攘的街面、幽深的巷道、昏黄的灯光,转弯,奔跑,转弯,再奔跑……

巷道深处有一座首饰铺,成串灯笼挂在上方,照得灯下的白衣少年纤尘不染,手拿一支极漂亮的彩玉簪:碧色簪体雕成茎杆绿叶,尾端雕成玲珑的芙蕖,不多不少、正好七朵。

她十分欢喜伸出手去接:“阿洵,这是你送我的吗?”

他站在马车前,笑着向她躬身长揖:“洛京一别,在此又遇少卿,幸甚。”

洛京?少卿?

他抬头时,变成另一副面容:长眉凤眼、高鼻薄唇,沉静而端肃。舜英下意识低头看向他手中,那支彩玉簪的粉色花朵变作紫色,芙蕖变成了木槿。

他举起手中簪子,递向她,他的面容不断变化,一忽儿是含笑凝睇的苻洵、一忽儿是端肃沉静的另一张脸,他手里的簪子也不断变化,一忽儿是浅粉的芙蕖、一忽儿是紫色的木槿。

变化越来越快,人脸越来越模糊,手中的簪子似乎承受不住这迅疾的转化,绽出第一条细缝,细缝飞快蔓延、蛛网般遍布整支簪子。

她惊恐地捂住嘴,旋即趁簪子还是芙蕖时,飞快夺过来别在头上,冲进首饰铺揽镜自照:“这簪子好美。”

满面笑容看向镜子,却惶然发现,镜中的她没有面孔。

“我是谁?”

发髻上的芙蕖簪裂纹仍在扩散,她眼睁睁看着,碧绿的茎叶、浅粉的花瓣、鹅黄的花蕊,四分五裂碎成齑粉。

她失声痛哭:“阿洵,对不起!”

对面的人脸定格,长眉、丹凤眼、高鼻、薄唇,将那支木槿簪别在她发髻上。她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任由那人牵着走向前方。

三重宫门如九重天阙次第展开,她右手压住左手、平举到胸前,走过黑压压的观礼人群,一步又一步走向丹陛顶端的尽头。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她在一座似曾相识的寝殿中,脱下精美繁复的王后常服、换穿素袍,卸下玲珑精巧的钗环,推开那扇沉重的殿门,回首一瞥,殿门匾额上书“景和宫”。

古老厚重的宫门,曲折悠长的宫道,层层叠叠的宫殿銮宇,遮天蔽日的宫墙……奔跑、飞速奔跑,熟悉的地方像是一座更庞大复杂的迷宫。

她跑了不知多久,身心俱疲。

再长的迷宫也终于跑到尽头,站在巍峨玉阶之下、抬头向上仰望,正上方的殿门挂着匾额——勤政殿。

六月的骄阳蒸得地面的气流有些扭曲,她站在玉阶下振衣撩袍、双膝下跪,行稽首大礼后,挺直脊背扬声高呼。

“臣妾褚舜英,代褚氏族中子弟自请不睦、不义、侵地等多项重罪,请陛下罢黜褚钧维御史台廷尉监之职、褚钧越御史中丞之职、褚钧奕司农少卿之职,并收回对褚钧良、褚钧安二人左右平西骠骑将军的任命!”

勤政殿内鸦雀无声。

她深吸一口气,跨步走上三级台阶,继续稽首高呼:“臣妾褚舜英,代褚氏族中子弟自请不睦、不义、侵地等多项重罪,深负陛下爱重,请陛下收回对褚氏一族的恩典,当黜则黜、当罚则罚!”

殿门口侍立的宦官纹丝不动,像两尊雕塑。

泪水在眼眶打转,小腹隐隐作痛,但她已顾不上许多,姨母的哭求在耳畔回响。她继续往上走了三个台阶,再次撩袍下跪。

如此一步三叩头、三步九叩头,边走边稽首大拜,反复说着那两句话、扬声请罪。

“请陛下收回对褚氏一族的恩典,当黜则黜、当罚则罚!”

“臣妾约束母族不力,请陛下重罚!”

不断跪下、叩头、扬声高呼、站起,走三步,再跪下、叩头、扬声高呼……

恍惚还是六年前那个深秋,她咬紧牙关站直身体、强撑着搀扶他,三跪九叩走过从明德门到大庆殿的三重宫墙、走过大庆殿前茫茫空地。那时的他们,渺小得像两粒尘土,相濡以沫、相依为命。

那是王者之路的起始。

这是王者之路的尽头。

一切的起始,他说:“阿英,王者都是孤家寡人,除了你,我无人可信。”

起初,她本能地畏惧那高处不胜寒。后来,经历过滬南连环灾殃,她握住了他伸出的手。天真以为接下来的路,无非是自己戴上冰冷的枷锁,与他并肩被钉死在王座上,一起为大翊鞠躬尽瘁、殚精竭虑。

却原来,还需要搭进自己身后的褚氏全族,一起变成孤立无援的孤家寡人。

褚氏一族深受永平王爱重,族中子弟稍有才学就身居要职,却只能作纯臣,成为推行科举与军改的中流砥柱。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与这份光彩相对应,大小门阀世家同仇敌忾,弹劾褚氏子弟的奏折犹如雪片,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如鲜花之着锦,如烈火之烹油,如烈风之风口,如骇浪之浪尖。

而褚氏全族,入仕从政不过二十多年,没有根基也没有经验、应对如此滔天恩宠和塌天大祸。

灼烈的日光射进眼眸,照得她头晕目眩,一路走一路跪、双膝僵麻酸疼,她咬咬牙,正要直起身再拜,身子突然一轻、她已被打横抱起。

他在她耳边低叱:“非要闹得我下不来台么?”

勤政殿空寂无声,宫人内卫全都退下,元旻把她平放在软榻上,看她的眼神满是痛心和不解。

“他们几个做的那些事,桩桩件件全是我授意,你要我怎么处罚?”

“景和宫不答应你,就跑来勤政殿闹,勤政殿不答应你、是不是还要去大庆殿闹?”

她一骨碌从软榻翻身下地,屈膝跪拜,两眼含泪抬头看着他:“褚氏子弟年纪尚轻、才疏学浅,不堪如此重用,还请陛下另择贤才委以重任。”

他眼圈红了:“阿英,新政这样的大事,除了你……还有母后的家族,我谁都信不过。”

一丝绝望在心底蔓延,她咬紧下唇,流下两行泪水。

“昇阳冯氏久浸内政,当得起陛下信重,上垣褚氏担不起,臣妾与司南侯都只愿褚氏永镇龙城,为陛下守一方安宁。”

想了想,她又说出褚氏子弟所担当的那些职位,从恩科出身的寒门学子里推荐了数人,一直说到平西骠骑将军之职。

这是永平六年,专为打压消耗荣国骑兵、新设的临时官衔,主要职责便是协调统率上阳、临梁、朔宁三营之兵,征伐消耗荣国北卢、郅阳、英平三郡组成的龙骧军。

她的堂弟们将来对阵的将领,可能是沈绍宗、薛怀嘉、高轩,更可能是——苻洵。

护国之战,不死不休。

她没问元旻为何主动发起战争,他一向独断,她的劝谏除了徒惹猜忌、起不了任何作用。何况,他的志向是成为第二个翊桓王,所奉行之道莫如“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四夷臣服是他的道,以战止战是她的道,他们曾是同道中人。虽然过程残酷血腥,曾令她夜夜不得安寝,但随着滬南和北宛的战火逐渐熄灭,她内心也逐渐得到宁静。

直到“平西计划”的制定,这场不义之战尚未波及邻邦、先殃及褚氏……

“能征善战的将领那么多,姜榷、武焕、武煊、宣正浩,为何偏偏是钧良和钧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他们才十五六岁,战场都没上过几次,担不起主帅之职。”

元旻避重就轻地说:“作战的还是还是那些老将,他们跟着去沾沾光、多得些军功,有何不可?”

苻洵用兵如神,战场刀剑无眼,他说他们跟着去沾光?

她怔怔看着面前强势多疑的君王,好像突然之间不认识他了。

那些若有还无的旧事,对她是早已翻过的一页,对他却是深深扎在心里的一根刺,永远揭不过去。

旋即,她又反应过来,其实他一向如此。怀揣巨大不安,敏感多疑,逼得自己也逼得身边人如履薄冰、滴水不漏。只是如今,随着权力一步步收拢,他的猜忌和不甘、逐渐挤破那层端雅君子的壳,肆意疯长。

既然如此,当初何必执意要娶她为妻?

他弯腰,想重新抱起她、放回榻上躺好。

她伸手轻轻推开他,紧紧攥住床榻边缘,垂眸思索良久,含泪抬头,一字一字奏请:“请陛下任命臣妾为平西骠骑将军,坐镇中帐,调度西三营远征荣国!”

“你疯了!”元旻勃然色变,冷冷逼视着她,“你身怀六甲,上战场除了徒劳送死,对战事有何裨益?”

“自然是有裨益”,她笑得肩膀颤抖,泪如雨下,“让钧良和钧安当主帅有什么好处,让臣妾当主帅就有什么好处。至少可陈情褚氏之忠诚,绝无勾连他国重臣、背主叛国之嫌。”

紧接着,她挺直脊背和胸膛,双手平举,声音恭敬而坚决:“若如此还不足以陈情,请陛下即刻下诏废后或赐死,以臣之残躯、为平西之役铺平道路!”

他震惊地倒退几步,好像突然之间也不认识她了。

忽然笑起来,眼里全是泪:“废后?你盼望这天很久了吧?被废之后你想去哪儿,灵昌还是北卢?”

他又来了。

她不想再说一个字,无穷无尽的疲惫像潮水裹挟而来。

“现在就告诉你,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废后之事想都别想,我要你睁大眼睛看清楚,我是如何将他碎尸万段!”他攥住她胳膊往上拉拽,“起来躺好,别又想寻死觅活,别忘记你还怀着王嗣,若有个三长两短视为谋害王室子弟,按律夷三族!”

话一出口,他也愣住了、怒容乍收,惊惶地松开手,呆呆注视她。又试着伸手去触她后背,语无伦次地辩解:“阿英,我不是这意思。”

“臣妾知道。”她轻声说,却恐惧地躲了躲。

他伸出的手顿在半空,良久,踉踉跄跄走出殿门,临走前最后一句话,轻得像幻觉。

“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苻洵。”

是啊,非要派钧良钧安为主帅的真正原因,他心知肚明。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她脑子里闪过一张张脸:姨母、堂弟堂妹们、承祎兄妹……无辜、无害,一双双眼睛盯着她,全是依赖和信任。

那依赖和信任慢慢压在肩膀上,越来越重、越来越重,她直不起腰喘不过气,想在这幽暗寝殿跪到天荒地老、不必再看见明天的太阳。

抚了抚小腹,她好想让时光倒流、小腹平下去,跪到他们之间所有羁绊从未存在过、或是全部被斩断。

再也回不去了。

她漫无边际地东想西想,生生死死念头在脑子里滚过成百上千轮。后来,她手足酸麻、眼前飞舞着无数金色小星,眼前一黑晕过去。

她在景和宫的床上醒来,如愿得到五张罢黜中枢要职的圣旨,包括褚钧良和褚钧安。

“这些圣旨,一道一道慢慢往御史台传,一次动作太大容易引起动荡”,他坐在床边,从春羽手里接过药汤,一口一口喂她喝下,眼神温柔而落寞,“平西的主帅等我巡军回来再说,你好生歇息,不要东想西想。”

舜英闭上眼睛,流下两行泪:“从小到大,我说过无数谎、骗过无数人,可我从来没骗过你,从来没有!”

他弯了弯唇角,意味深长注视着她:“是吗?”

她别过脸去、潸然泪下,不想再说半个字,害怕又招惹他封了景和宫。

昇阳王宫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囚牢,景和宫是这囚牢里最富丽堂皇的一间笼子。

她知道这太平盛世垫着亲人朋友、无数将士的骸骨,她也知道他是个好国君、他们可以一起让故国变得更好……可那些成为王后、守护故国的初心已然摇摇欲坠。

她后悔当初在滬南选择活下去、嫁给他。

她更后悔自己曾爱过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1章 阶下徒生断肠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